南怀瑾老师: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南怀瑾老师: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因果,是佛法基本定律,主张今生的善恶业,可以引生未来世的善恶果报反作用到自身,佛门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波罗蜜的修行皆是基于深信因果,但又不同于宿命论。

《涅槃经·遗教品一》:“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这句话和道教的太上感应篇的一句话大意相同,但细思就知两者妙微之差!)

因果即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佛教认为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因,也可能成为果,没有绝对的因,也没有绝对的果。

佛教以因果缘分为世界的发动机,带动一切事物的运作。

因果最简单的解释就是造成这事件的原因和导致造成的后果。佛家的说法就是你今天遇到的事情其实都是由你自己的行为造成的,不管是前生还是后世。

而缘分是因果之间的纽带。

你种下的种子是因,上天的雨水灌溉是缘,自然的生根发芽是果。

好比如一则佛教故事

从前有个书生,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的某一日结婚。到那一天,未婚妻却嫁了别人。书生受此打击,一病不起。

南怀瑾老师: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这时,一游方僧人路过,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给书生看。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的躺在海滩上。路过一人,看一眼,摇摇头,走了。又路过一人,看一眼,给女子盖上了自己的外套,走了。再过一人,过去,挖个坑南怀瑾老师: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小心翼翼地把尸体埋了......

对于此,书生大为不解,于是僧人解释,那女尸便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个路过的人,曾给过她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段情。但是她最终要去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那个把她埋葬了的人,那人就是她现在的丈夫。

虽然我也认同因果与缘分,但对于这个故事我不认同,反而觉得这是一种荒诞,这种观念,实在是太荒缪了。

而来世之说,也是寄托于因果之上,佛教轮回的说法,人死后会重新投生,因称转生之世为“来世”。

而你前世所造成的因会报到你的来世!

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而来世在佛教中也是一种修行观念,

我个人是那么觉得的,佛教的来世是一种善恶之论以及觉悟之说。

鼓励今生善,来生福。今生恶,来生报。

这是鼓励人们有颗善良与好心。(当然是什么圣母婊和假慈悲以及孽缘,必须毁灭!)

至于觉悟之说,便是今生未悟,来生再悟,终有一天会“觉悟”。

这是给佛教修行者一个追求,追求即动力,动力即生命存在的意义。

而道教不讲因果与来世,是讲究承负和今生。

《道德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承负者佛家经典故事,前辈后辈相承负也,即“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前人惹祸,后人遭殃;前辈行善,今人得福;今人行恶,后辈受祸”。

好比沙漠植树造林,虽我辈未成享受到森林,但后辈却能享受到。

也好比古时大臣,祸到,必家族牵连。

这说法也于华夏孝道相同,父爱子,子爱父。父欲伤子,子何来爱父?

道教的承负论和佛教的因果论有些相同,但也不相同!

道教曰:天道有循环,善恶有承负

《太平经》云:“三统共生,长养凡物名为财,财共生欲,欲共生邪,邪共生淫,淫共生猾,猾共生害,而不止则乱败,败而不止南怀瑾老师: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不可复理,因究还反其本,故名承负”。

南怀瑾老师: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意即天地人三统共生,长养财物,欲多则生淫邪,以至不可复理,直到财物穷尽才知还返回虚无之源本。

借用一句话“等到了失去之后,才后悔莫及!”

世上无后悔药,所以做出任何决定前,上下左右都思考一下,考虑事物所要承担的责任和自身的能力以及外物给予的能力。

一步不足,先算三步。三步皆错,唯已不够!

不是每一个人都是侧测算无疑,知其错佛家经典故事,要学会改变!

《太平经》又云:“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过失,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

今人承担先人善恶所带来之后果为之承;今人善恶后果对后世之影响为之负。

道教又言:天道有赏威,报应如影随。

《太平经》云:“善者自兴,恶者自病,吉凶之事,皆出于身”。

吉凶祸福和生死都是随人行善恶行为来报应的。

所有的事物皆是自己造成的,包括无意和有意!自己修养自身德行便是对自己最好的修行。德行不够,犹如取妻不取贤。

《老子想尔注》云:“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行善,道随之;行恶,害随之也”。

这便是道教的天道循环承负报应!

所以老子有云:“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太上感应篇》云:“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灾祸和幸福不是注定的,他们都是人自己招来的。善和恶的报跟影子一样永远在跟随着,随着你的决定来成就善恶!

至于道教的今生,便是你自身德行的修行和对“道”的感悟。

道家讲究修今生,更希望今生就能够修炼得道成仙,而不是寄托去来世。

因为道家的世界观和科学观有点相同,上篇文章也写过,道教家认为“万物皆一气”,而科学也讲到:宇宙由量子组成。

道家认为人死后,归于道,除非悟道方可成就长生

南怀瑾老师: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而科学认为人死后,意识会消散,身体会被消解为“物质”回归自然,而组成人体的量子不会消失但会重组。

道教承继道家佛家经典故事,故认为,一个人的生命是由“气”组成的,一个人的“气”分散了,会通过天地的生命通道,与其他分散的“气”重新组合,成为新的团聚体,即是一个新的生命体。

大概意思就是说来世的你已经不是自己完整的生命了,等于是一个新生命,所以等于来世是靠不住,因为你不是你自己了。

道教有些学派继承道家“大同”思想,认同宇宙生物都是一体的,不光是生命与宇宙是一体的,而且所有的生命,都是一体的。

《庄子》里面的“化蝶”,是人与蝴蝶的共化!

道经《化书》:里面说不同物种成份可以互化,有生命的与无生命的也可以互化。人的生命丧失之后,即魂魄分散之后,不一定会变成另外一个人的生命成分,也许转化成为其他动物魂魄的成分,也许转化成为土木金石的魂魄成份,所以有的土木金石也通人性。

道教有些学派认为这个生命体仍然有你的种子成分,它不会自行完全消失,但是他已经不是你,只是融合了你的一小部分“气”。

所以道教有些学派认为每个人生下之后,都不是单传的唯一生命,人类的生命是一个组合的延续体。

这句话是不是很符合科学,这和现代科学观再一次接上!

因为道教注重今生和承负,所以道教常劝人说:“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是不是看得很乱,我自己也是那么觉得的,反正大概就是上述那么一个意思。(个人的理解和说法,切莫当真)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