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心或无记心本性清净,犹属妄情

有分心或无记心本性清净,犹属妄情

从觉音《清净道论》等著作看,上座部佛学也强调在禅修中不可落入有分心佛家的思想核心表述,认为有分心时心识的活动并未停止,并不以见到有分心为证见涅盘、真如佛家的思想核心表述,其真正见道,须以苦、空、无常、无我的正见修观,一一观察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有严格的修证次第。主张心性非本净的有部等也是如此。故部派佛学之说有分心或无记心本性清净,只是世俗谛意义上的清净有分心或无记心本性清净,犹属妄情,与大乘佛学等同于佛性、涅盘、真如的真实谛意义上的心性清净,含义颇为不同。大乘也不以有分心、无记心为本心、真如,惠能在教惠明“屏息诸缘佛家的思想核心表述,勿生一念”,良久,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后面,还有句“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宗门中人历来都认为这最后一句最为紧要,应为问句(现代汉语应为“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有分心或无记心本性清净,犹属妄情,是启发惠明在一念不生的无记心或有分心上发起疑情,向内参究,这才是惠明得以“言下大悟”的关键。后来不少三教归一论者常引“不思善不思恶”为禅宗心性论与儒、道相同的根据,实为误解。莲池、憨山、元贤、杨仁山等大德,在谈到儒佛心性论的同异时,都指出儒家“喜怒哀乐未发”意义上的性,未离意识的法尘分别或染污末那,与禅宗等所认离我法二执的本心不同,犹属妄情。北宋道教内丹家张伯端在《青华秘文》中也辨别了儒家“喜怒哀乐未发”及道教“一念不生”意义上的心性与禅宗所谓心性的不同,认为儒、道二家所认心性皆浅于禅宗,可谓公允之论。《禅宗永嘉集》只是以从念头之间体认“无觉之觉”为“初心处”,未明确说此即是心性。大手印法也只是以就前念已灭后念未生中间体认心性为一种方便,冈波巴大师《大印讲义》指出:“前念分别已灭,后念未生中间,心殓然而住,若无观分任持,其过极大。”宗喀巴大师更力批认无分别、一切不思想为空性的错误,强调在无分别定的基础上,必须以人法二无我正见修观,方能真正见性,其主张与弥拉日巴《道歌》其实一致。萨班大师曾警告修大手印者:

标签: 禅宗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