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老子思想成为先秦道家的集大成者 (李向东)知足之足,常足的足矣!!

继老子思想成为先秦道家的集大成者 (李向东)知足之足,常足的足矣!!

三、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第二句,与无欲、无名相关,但是是相反的一个概念,叫有欲。对待有欲老子是怎么看的。《老子》第四十六章有这样一句话,叫“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它的原文是“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厚于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这段话的意思是天下有道的时候是和平年代,和平年代把奔跑的战马退下来,让它去耕地。天下无道是战争年代,战争年代连怀胎的母马也要送上战场,在战场的郊外生下马驹子。最大的祸害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祸害了,罪过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的了。知足才是真正的常足。这一章老子的主要思想是在鼓励教育人们要知足,不要贪得无厌。这一章在老子是在反对战争,批评春秋战国时期以战争、厮杀为能事的无道现象。当然,“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句话不仅限于战争与和平,也适用于其他不知足的社会现象。正是因为有这个意义,习近平主席拿这句话来教育党员干部要廉洁奉公,不要做贪腐的事情。

习近平主席在《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中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修养、提升境界,不断增强干干净净干事的自律能力。”“做到干干净净干事,很重要的是要经常自我约束,经常自我反省。中华民族是一个高度注重克己修身的民族,在这方面我们的祖先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思想遗产。”并且引用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句话。同时他还强调:“这些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增强是非面前的辨别能力、诱惑面前的自控能力、警示面前的醒悟能力,不断提高慎权、慎独、慎微、慎友的自觉性。”

四、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第三句,“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此句出自《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老子的“道”是天下之始,万物之母。所以老子教导人们要考虑初始阶段,这一点最重要。这一章的原文是“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其大概意思是在它安稳未动的时候,这时候容易把持,在它没有显露的时候,这时候容易谋划。凡在它最开始非常脆弱的时候,这时候容易把它分辨开来。在它最开始、最微小的时候容易分散开来。所以对待事情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

“为治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意思是在它还没有形成有的时候,就开始做工作,促使它有的出现。当一个事情有乱的可能,在它还没有乱的时候,就开始治理,这样效果就会非常的好。这句话体现了老子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的思想。用这个思想来治理国家,来处理具体事情,就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对这个思想习近平主席也有深刻的理解,他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出席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并发表题为《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这篇文章里也有相关引用。“战略布局离不开实际举措支撑。核恐怖主义威胁非对称性和不确定性突出,日常预防和危机应对要双管齐下。一方面,要做到见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筑牢基本防线,排除恐怖分子利用国际网络和金融系统兴风作浪等新风险。另一方面,要制定全方位、分阶段的危机应对预案,准确评估风险,果断处置事态,及时掌控局势。”其中“见之于未蒙”出自范仲淹给皇帝的一篇建议里,但是他的思想可以追溯到老子的“为之于未有”,所以“见之于未蒙,治之于未乱”,其实就是老子的“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一个改造。它仍然体现了老子重视始,重视道的思想。

五、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第四句,“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出自《道德经·第六十三章》。这一章的原文是:“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这一章的意思是说,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难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贪图大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看重困难,最终就没有困难了。

这一章追求一个实,小就是实。就是求实,这个实可以根据生活感受再继续细分。比如,指导思想上注重实际,反对虚妄,这就是它的意义之一。在理论建设上要注重实证,反对单纯的玄想。在工作实践上要注重实干,反对空谈。在为人处事上注重实诚,反对浮华。总而言之,我们总认为道是玄虚的,是玄妙的,不切实际的。其实恰恰相反,道所追求的是大小统一,不要忘了小继老子思想成为先秦道家的集大成者,因为世人很容易追求大,很容易丢掉小,而丢掉了小就丢掉了基础,丢掉了根基。老子的话说的很明白,天下难事都从容易做起,天下的大事都从小事做起。圣人终不为大继老子思想成为先秦道家的集大成者 (李向东)知足之足,常足的足矣!!,不说空话、大话、假话,而做实事。这种思想是真实的、质朴的,是自然的、是小的,又是初始的,是最有生命力的。

2014年4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里说,中国是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国家。我们的先人早就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强调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前行,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我们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我们推进改革的原则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随着中国改革不断推进,中国必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同时,我也相信,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不仅将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推动力量,而且将为世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这段话里他把“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比较完整的给予引用了,用它来说明改革实践的道理,很有说服力。

QQ截图20191120151826

蒋重跃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点击观看精彩论述

大家好,今天我们讲老子的思想精华。

一、司马迁《史记》中的老子

首先,关于老子其人和其思想的明确历史记载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司马迁在《史记》的《老子韩非列传》里用了很大篇幅写老子,并且关于老子有三个说法,第一,司马迁记载,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接着司马迁记录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这些和这些人的尸骨都已经腐朽了,只是他们的言论还存在,就像在耳边刚刚说过一样。有德行的人得到时机就会出来掌控,没有机会就蓬头垢面游走江湖。我听说,老的商人,深藏不露富,装扮成穷苦的样子;有德行的人心怀大德,看上去很愚钝的样子。舍去你的骄气和追求的欲念,舍去得意的面相和长期坚持的志向,这些都是对于你没有什么益处的东西。我所能告诉你的只有这些而已。”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它是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龙吧!”

由此可见,孔子拜见老子,在孔子心中老子是不受世间任何事物羁绊的君子,像龙一样的君子。

司马迁还记载,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勉力为我们写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的啊。

第二个关于老子的故事是说有个人叫老莱子,这个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作用,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

第三个关于老子的故事是说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总之,老子是一位隐君子。

其实司马迁对这三个老子是有所取舍的,他把第一个老子重点写,后面两个则一笔带过,这说明司马迁认为老聃是正宗的老子。

那么老子到底是不是以这种方式隐起来呢?不好说。其实隐还有另外的解释,就是大隐隐于市。老子大可不必走出函谷关隐到不知所踪的地方,他完全可以在社会上以另外一种身份生活,那也是一种隐。另外,他在行为处事上也可以以他自己的方法体现隐的精神。

不管老子是这三位里边的哪一位,我们能读到《道德经》,这是非常庆幸的一件事情。司马迁又说到老子的思想,他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这句话的意思是,世上那些学老子的人都在批判儒学,学儒学的人也在批判老子,这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啊。然后他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在《老子韩非列传》的结尾处司马迁写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这里面提到了虚无,正因为虚无所以才能够因应变化于无为。

二、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下面看一看老子的具体思想。第一句,“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原文是:“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大意是老子认为圣人是没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善良的人,我很好地对待他们;不善良的人,我也很好地对待他们,这样就可以使人人向善了。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就可以使人人守信了。有道的人治理天下,会收敛个人的私欲偏见,使天下人的心思归于纯朴,百姓们皆专注于他们的视听,而有道的人使他们都回到婴孩般淳朴内然的状态。

这一段的核心思想就是“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我认为这跟老子核心思想紧紧相连,这个核心思想就是无名也叫无欲的思想。什么是名,名在当时有两种含义,一是名称的意思;二是占有、具有的意思。汉代有一种制度,要让朝庭限制大地主占有土地,当时的原文叫“限民名田”。名田就是私人占有的土地的意思。“限民名田”就是限制私人占有土地的数量。这是名的两种含义。

相应无名也有两种含义,一是老子主张应该突破人造的语言形式对我们的限制,而应该重视事物本身的实际情况。这个观点有很积极的意义。人生活在社会上,耳濡目染受到了既定观念的束缚,往往被这些观念所左右,无法看到社会的本质,而老子的无名思想在真理观上对当今人类有很大地启发作用。

二是在社会生活、人际关系上,老子主张不要争名夺利,不要居功自大,不要自以为是,总之老子反对把什么都据为己有。相反,他主张真正好的行为,合适的行为要无私无欲,要谦虚淡薄。所以,“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这句体现了老子的无名思想。

晚清时期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魏源,他在《老子本义》的前言中专门谈了对老子的看法。他说,无为之道继老子思想成为先秦道家的集大成者,必自无欲始也。这句话很重要,老子讲无为,魏源认为无为要从无欲开始。《道德经·第一章》我们再读一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妙就是微妙的意思。

我们再看一下“道可道,非常道”,道有两种,一种是可道,另一种是不可道。可道之道是非常道,不可道之道才是常道。不可道的道就是不可言说之道就是常道,不可言说就是无名。无名这个常道是天地之始,是一切的最根本的出发点。而有名的可道之道是非常道,只不过是万物具体的开始。

对于它们的区分怎么样来认识呢?想认识其中的奥妙,必须要无欲。而有欲只能认识到它们的边际或者外表,无法认识到里面的玄妙之处。后面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哪两者?既可道之道和不可道之道,又是常道和非常道,常名和非常名,有名和无名,有欲和无欲,这都是两者。这些两者都是从一处来,之后变成两个,它们的关系微妙难识,所以叫玄。

再说一下“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刚讲了要无欲才能认识本质,但有欲也是不可少的,有欲是帮助我们认识到外部的边界和形象。了解了这一章就知道,无名、无欲的思想是从常道为出发点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就是从无欲、无名这个出发点出发之后所得到的认识世界的最好办法。

无名的思想在《道德经》里还有很多地方提到,比如,《道德经·三十二章》里讲到:“道常无名,朴虽小继老子思想成为先秦道家的集大成者 (李向东)知足之足,常足的足矣!!,天下莫能臣。”这句是说,无名这种思想作为圣人的一种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小,虽然朴实,但是天下没有人能把它作为自己的臣子。领导人若能掌握无名这种修养,所有人都将成为客人,都将成为掌握修养人的下属或者臣民。《道德经·第三十四章》仍然在谈这样的问题,它的主要思想就是讲做一个事情顺利完成了,有了好的结果,但是自己不占有它,这也是老子无名、无欲思想的重要表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就表现了这个思想,而这种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历代杰出人物所信奉和遵循的。

习近平主席同样非常认同这个思想,他曾多次引用这句话,早在1989年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就在《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中说:“只要我们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以百姓之心为心’,我们的周围就会吸引和凝聚起千百万大众,还愁什么社会不稳?!” 2007年又在《主仆关系不容颠倒》一文中写道:“古人也常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各级领导干部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立身、处世、从政,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百姓心为心”这句古语对习近平主席治国理政思想影响甚大,他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所说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及十九大报告中4次提到的“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对“以百姓心为心”的现代解读与应用。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2019年3月22日下午,习近平主席驱车来到意大利众议院,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据报道,会见临近结束时,菲科抛出了一个问题,“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因为我本人当选众议长已经很激动了,而中国这么大,您作为世界上如此重要国家的一位领袖,您是怎么想的?”习近平主席的目光沉静而充满力量,他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那么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其实就是“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在当今的一个精彩表述。

六、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第五句,“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出自《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这一章的原文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这一章什么意思呢?老子认为大道有这样一个品德,叫虚怀若谷,圣人的修养也是虚怀若谷,因为虚所以里面就没有积蓄,而不断的生成,不断的转化,不断的付出。越付出,越转化,越生成,越吸收,越多。这个道理不是大家都能够理解的。有的时候人们有了一个好想法,积攒了一些好东西,愿意据为己有,不愿意与人分享,不愿意让别人来参与。可是老子考虑问题的时候不是这样的,他是把事物发展作为自己考虑的中心继老子思想成为先秦道家的集大成者,只要发展,不断地付出就能不断地收入,不断地有收获。而不断地付出另一方面又促使人们不断地吸收,不断地收获,不断地发展。这种思想是非常有意思的,也非常有意义的。

前面讲无名、无欲,就是不占有。圣人发展不是为了自己占有,而是为了大家都发展,是为了帮助别人发展。所以,圣人的目的不是为了积攒自己的东西。我们替别人做了,自己会更加拥有,给予别人了,自己会获得更多,当然获得不是为了自己具有,而是继续予人。因为“天之道,利而不害,”天下的大道就是给别人带来福祉,而不是损害。这句话的含义非常深刻,境界非常高,可以作为终身努力的道德修养原则。

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斐济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永远做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真诚朋友》里说,我们要做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好伙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当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人民正在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脚踏实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岛国人民也在努力振兴民族经济和推进区域合作。双方完全能够将彼此发展战略对接起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在这里习近平主席把“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作为我们国家外交,对外援助的一个基本的原则,高屋建瓴,给我们提供了理解传统文化优秀思想的一个光辉典范,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进一步的领会。

今天的报告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