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道家?道家一词和“道家”并非一回事
什么是道家?道家一词和“道家”并非一回事
什么是道家?
道家一词,最早见于《史记》,是司马迁之父司马谈首创的一个新词道家思想与老庄智慧,出现在《史记 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这是关于“百家争鸣”中的“某家”第一次出现完整的表述。
两千多年来,人们往往把“老庄”、“道教”和“道家”混为一谈。其实,“老庄”和“道家”并非一回事,“道家”和“道教”也并非一回事。
首先,道家是先秦的思想流派,而道教是两汉形成的民间宗教。
其次,道家主要从事的是学术与政治文化活动,追求的是对“道”的把握与运用;而道教主要从事的是宗教活动,追求的是修炼与长生不老。
再次,道家分为老庄、黄老和杨朱三大流派。杨朱派因不容于世而最终湮灭道家思想与老庄智慧,黄老派因汉武帝“独尊儒术”而隐于民间,现在流传的道家之说,大多为老庄派与道教。
说道家思想消极的,基本都是受老庄与道教影响,而对黄老了解不深,甚至对《道德经》都缺乏正解。因为不论是黄老还是老庄还是道教,《道德经》都是最重要的典籍之一,理解了它,才能正确理解道家与道教。
道家消极论通常有如下观点:
1、道家消极无为
《道德经》多次提到“无为”的概念,但一直被这些人曲解成“不作为”,而完全忽略了“无为”的后半句:“无为而无不为”。假如无为就是不作为,又怎么能无所不为呢?老子又怎么还会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呢?
就像“曲则全,枉则直”一样,“无为”则“无不为”。无为是一种更高效的为,更高明的为,更高级的为。
如何高效?老子推崇的是“不求而得”、“弗为而成”的自然而然,发自天性的兴趣,故而可以全身心投入,而不是心怀目的,“头悬梁,锥刺股”的一意强求。这二者之间,谁更高效?
如何高明?扁鹊有一个大哥,擅长“治未病”,别人病还未起就被他治好了,所以反而没人知道他会治病,因此扁鹊名气最大而他大哥医术最高。他大哥是不作为吗?当然不是。不过他的作为,都是作为在事物还没有发展壮大的时候,甚至连征兆都还没有产生的时候,这就是高明。
如何高级?任何人的能力都有局限,不可能做到无所不为。但只要不轻易动用自身的力量,不事事亲力亲为什么是道家?道家一词和“道家”并非一回事,就不会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就可以做任何事——“无为而无不为”。懂得用人之力,用天之力,这就是高级。
2、道家处后不争
有人说道家“不敢为天下先”,是缺乏上进心,思想太过保守;又说道家处后不争,是消极逃避的表现,是拒绝进步的行为,因为根据进化论,有竞争才会有进步。
《道德经》说“不敢为天下先”,原意是指不敢站在天下人的前面号令天下,不敢用个人意志去替代天下人的想法。不过我们现在所认知的“敢为天下先”,却是指敢于尝试,敢于挑战,敢于出头。意义虽已发生改变,但这种行为仍然是道家所忌讳的。
对于一件完全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的事情,无所畏惧而挺身犯险,这就是“敢”。这种连自己的生命都轻视的人,是不折不扣的赌徒和危险分子,是《道德经》所说的“不知常,妄作凶”。面对一条未知的路,正确的做法当然是看明了再走,而不是傻乎乎地直接上,拿人命去填。轻易拿经验去换“智慧”,拿行动去得“教训”,这种“敢”的行为,道家从来都是拒绝的。
至于“处后”、“不争”,《道德经》也同样还有下半句:“后其身而身先”,“不争而善胜”,“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忽略了整体概念去断章取义,这就是《道德经》为何难以理解的原因了。
另外,国人热捧“进化论”、“弱肉强食”的心态,也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因为在过于的一百年,我们才是弱肉什么是道家?道家一词和“道家”并非一回事,才是被“食”的那一方。西方国家强势侵略弱小得到好处,为了给自己的野蛮行为寻找注脚而提出“丛林法则”,这不足为怪。怪的是明明是个弱者,反而还要维护丛林法则,还要说这才是文明才是科学,却不知弱小者就该被侵犯,这是哪国的文明?这分明是原始。
道家的杨朱派,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个人权利不容侵犯”的概念,既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老子认为只有这样“不争”的人,别人才无法与他相争,而那些喜欢侵犯他人的人,必不能得志于天下。正是因为这种超前的独立意识被历代统治者所不容,杨朱之学才会盛极一时而又最终绝迹。
3、道家不仁不义
《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初读可能让人情感上很难接受,我怎么就成刍狗了呢?圣人不是应该爱人,应该行仁义于天下吗?那么同样还有下半句:“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地,是不会特别亲近谁的,它对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圣人也是如此对待百姓。听起来好像圣人过于冷漠了,没有爱心,但恰恰就是因为他没有那个爱心,才能成为圣人。因为“至公”,故而“能容”。
想象一下,如果你去县太爷那里打官司,结果去了才发现和你打官司的那个人,他是县太爷的小舅子,这时候你是什么感受?如果圣人对一部分人怀有爱心,那么就会造成整体的不公平,这样的人,又如何能称为圣人呢?如果圣人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爱,那么这种一视同仁和“不仁”又有什么不同呢?
所以道家反对行仁义之政,反对儒家的亲亲尊尊。仁义推广开来,只会造成互相争斗;孝慈推广开来,只会造成六亲失和。因为任何人,他的仁义都不可能面向所有人,最终必然会有偏向,有偏袒,有偏帮,那么争斗就不可避免了。孝慈也是一样,不可能在六亲之间做到公平公正,最终必然会相互失和。因此“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这是道家所认可的。
4、道家愚民而治
说道家提倡愚民,这个帽子得接着,因为《道德经》明文提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不过理解《道德经》的人都应该清楚,《道德经》中的“智”为贬义,而“愚”却含有褒义,所以才会“大智若愚”。
其实我们对比一下发达国家就知道了,中国人到了国外,常常感叹老外真傻,缺乏灵巧和聪明,该钻的空子不钻,能用的漏洞不用。相较而言,老外就是我们眼中的“愚民”了,那么是愚民的社会有道,还是聪明人的社会有道?
所以老子说:“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善于运用道来治理天下的人,不会去教民众变得聪明,而是让民众保持原有的淳朴和真实,这才是国家之福啊。
5、道家反社会
有人说道家是反对社会进步的,是要一心回到原始社会,要“结绳记事”,要“抛弃工具”,要“与鸟兽居”。这种误解主要来自《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针对这一章,其实韩非子说得很清楚:“战车军马不在遥远的道路上劳累拖垮道家思想与老庄智慧,战旗不在辽阔的沼泽里乱舞,百姓不会丧命于敌寇,英雄猛士不会短命于战旗之下;豪俊杰士不会在青史上留名,不会在青铜器上记录功劳,记载大事的史册也是空的。”
“结绳记事”,是因为无事可记;“不用工具”,是因为没有战事;“不乘舟舆”,是因为社会安定。一个安定的社会,大家是安居乐业的。而“与鸟兽居”,这不正是我们一直在追求却达不到的目标吗?出门见山水,抬头见鸟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道家从来都不是隐士文化,而是积极应世。秦秋战国时,黄老道家曾大放异彩,“黄老独盛,压倒百家”。而汉初的“文景之治”,便是黄老道家的一次成功实践。即使被后人认为是隐士的庄子,也曾为漆园吏,给我们留下了《庄子》这样的宝贵财富,说出“薪尽火传”这样充满生机的话语。
庄子不出仕,只是因为他认为相对做官来说,治身更加重要。拿再尊贵的待遇来换我一条命,我也不干。这其实是对生命的重视与尊敬,符合老子所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而紧随其后的,便是“修之于家”、“修之于乡”、“修之于国”、“修之于天下”,胸怀天下苍生,又何来的消极呢?即便是道教,也有丘处机“一言止杀”拯救万千百姓,有众道士下山抗日保卫家园,为家国洒一腔热血,又何曾冷眼旁观?
《道德经》流传两千多年,其中肯定有被后人篡改的地方,有些是传抄失误,有些则是恶意篡改。思想之争,学术之争,那是手段齐出,怎样做都不为过的。一些只言片语的修改,就能完全改变语义。所以我们读《道德经》,一定要了解其主旨,才不容易被细枝末节带偏。学者当慎之又慎之。
随便看看
- 2024-08-10庄子:战国中期的智者,用化应对险恶人性与困难人生
- 2024-08-10老子的大智慧及其现代意义:儒道互补与中华文化的发展
- 2024-08-09庄子的智慧:化解人性险恶与人生困难的哲学
- 2024-08-08道家哲学的现代意义及对先秦法思想史的意义
- 2024-08-07政治问题与权力制约原则:现代民主理论的基础
- 2024-07-3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下社会人生的滋养与指引
- 2024-07-29企业治理新启示:从中国古典文化中汲取吏治精华
- 2024-07-29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何被指伪国学?徐晋如痛呼其为毒草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8梁氏国学功底深厚,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比较,探究先秦政治思想
- 2024-07-28道德经第 37-40 章解读:道的力量源泉与天下自正之道
- 2024-07-27毛泽东道家智慧:探讨基本粒子是否可分,引发科学界思考
- 2024-07-27道家管理思想:揭示事物本质的恒道,朴散为器,道法自然
- 2024-07-25传承国学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思想精髓与做人标准解析
- 2024-07-25道家代表人物及作品:老子道德经与庄子南华经
- 2024-07-24老子其书:传统文化专题讲解教学培训课件,丰富汉语内涵的经典之作
- 2024-07-24道家学派思想:老子与庄子的自然无为之道
- 2024-07-24中国文化中坚道家学术思想:被忽略的幕后操持者
- 2024-07-23朱光潜的移花接木:道家还是儒家?克罗齐美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