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宝训》是中国禅宗的重要典籍
《禅门宝训》是中国禅宗的重要典籍
《禅门宝训》是中国禅宗的重要典籍,这部古书记载了禅宗大师们的众多精彩话语,今天重读,仍会有不少启示。
中国的禅宗,发展到唐宋两代,已在社会上形成相当大的势力,各地都有著名的禅宗寺院,里面聚集了众多的禅师及其信徒,他们组成了禅僧集团,故他们所在的寺院,又称为禅院。
在禅院里,禅僧们整日讨论研究禅理佛性。禅宗虽然号称不立文字,但在人们的研究与传授中,总有好学之士,将禅师们的警名精言品读道家智慧感悟,记录下来,编成各种各样的《语录》,所以禅宗之中盛行所谓《传灯录》,即禅师代代相传的语录集。
其后,这种语录体的著作越来越多,使人们学习阅读都甚觉不便,于是又有人从这些著作中挑选出最为精辟的话,编成了《禅门宝训》式的著作。
《禅门宝训》,只是其中的代表之一,类似的著作还有不少,但可以举一反三,看了《禅门宝训》,就可对类似的著作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众多的禅僧共同生活于禅院之中,就产生了如何组织与管理的问题。所以,禅门宝训里有许多内容与此有关。看这些格言式的精语,让人感到,虽是与世无争的僧侣集团,其中仍然存在着人类组织共同的问题。
这些内容,实际上已非禅理的探讨,而是如何进行管理的问题。禅院里面禅僧的管理,渗透着佛教伦理的精神,也充满了佛教式的人生哲理,但更多地是让人体会到中国式的佛教智慧,读后给人以特殊而深刻的感受。
《禅门宝训》,又是历代禅师人生经验的总结,精辟而又独到,堪称条条格言,句句警句。从中可以看出,宗教家的关怀,在于人及人的生活本质,而不关心世人的利禄与功名。禅师的人生经验,虽然与世人的利禄功名之事无直接关系,但也有许多深刻的道理,值得每一个做人的人,好好体会。
这些句子,既然称为宝训,就不仅仅是禅门中人的训条,也对每一个人,都有教育意义。故从中选取若干条,做简要的阐释。
庄子说,河鼠饮河,不过满腹,你的肚量有多大,你就从中吸取多少。只要让你有一点收获,当年禅师的教训就算没有白说。
明万历版本《禅林宝训》
《佛学大词典》对《禅林宝训》的解释:
《禅林宝训》, 凡四卷。南宋净善重编。又称《禅门宝训》《禅门宝训集》。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收录南岳下十一世黄龙惠南至十六世佛照拙庵等宋代诸禅师之遗语教训,凡三百篇,各篇终皆记其出典。
本书始为妙喜普觉、竹庵士圭二禅师于江西云门寺辑录,经年散逸,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净善得之于老僧祖安,因惜其年深蠹损,首尾不备,乃寻之语录传记,加以重集,即现行之《禅林宝训》。
本书之注释有张文嘉校定之《禅林宝训合注》四卷、行盛著之《禅林宝训拈颂》一卷,智祥之《禅林宝训笔说》三卷等。此书古来即盛行于禅林,每被列为初学沙弥之入门书。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对《禅林宝训》的解释:《禅林宝训》,四卷。南宋净善编。又称《禅门宝训》《禅门宝训集》。收在《大正藏》第四十八册、《禅宗全书》第三十二册。书中收录南岳下十一世黄龙慧南至十六世佛照拙庵等宋代禅僧之遗语教训,凡三百篇,各篇之末皆记其出典。
依卷首编者所撰《序》,本书原为宋代妙喜普觉与竹庵士圭于江西云门寺辑录,经年后散佚。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净善游云居时,得之于老僧祖安。由于年深蠹损,其书已首尾不备。净善乃寻诸语录传记,加以重集而成今本。本书注释书有明代大建的《禅林宝训音义》一卷、清代张文嘉的《禅林宝训合注》四卷、行盛的《禅林宝训拈颂》一卷、德玉的《禅林宝训顺朱》四卷、智祥的《禅林宝训笔说》三卷,均收在《卍续藏》第一一三册和《禅宗全书》第三十四册内。
各种各样的人都要与你说话,什么人的话可听,什么人的话不可听,你心里必须分清。禅师告诫说:
闻君子议论,如啜苦茗,森严之后,甘芳溢颊。闻小人谄笑,如嚼冰糖,爽美之后,寒冱凝腹。
同是言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内容,所以听人言谈,也有学问。
君子之人为正直有学之士,小人之人为卑琐邪恶之辈,故君子之间的议论严正有道,小人之间的谄笑奸佞不轨。
有幸听闻君子议论,初听进耳,并不令人舒服,故云如啜苦茶,待苦味过后始有甘芒充溢口颊。
不幸听闻小人之谄笑,初听进耳,令人舒服,故云如嚼冰糖,但其言非谄即拍品读道家智慧感悟,或低级下流,故甜美之后,便成为一团寒气凝聚腹中。
不识其人,但听其言,是森严还是爽美,自然可辨其人。
称誉与施舍
称誉别人,有真心与虚伪之分。向人施舍,也有高下之分。禅师说:
面而誉之《禅门宝训》是中国禅宗的重要典籍,不如背而誉之,其人之感必深。多而施之,不若少而施之,其人之欲易遂。
称誉别人,要出自真心,这才是真的称誉,否则就是奉承阿谀。
懂得这一点,非常重要。真正聪明的人,听到他人对自己的称誉时,往往不以当面称誉者为真心话,而视为另有企图的虚伪。
同样地,真诚的人品读道家智慧感悟,也不会当面吹捧,他会在背后赞美别人。这才是真正的赞美,才能真正地起到赞美的作用,使受到赞美的人,声名远扬。
这是无私的称誉与赞美,所以被赞美者一旦知道此事,其感动之心必定深入肺腑。
向人施舍之时,多多施舍,不如少量施与为佳。
因为给得多了,反而使人产生依赖心理,甚至诱发贪求之意。而一旦有一贪求之心,无论你有多少东西给他,他也不会满足。
这样的施舍,不仅得不到好报,反而会让他对你不满。
所以善于施舍的人,从不多给,使人不生贪欲,不生依赖,这样反而容易满足他。
卖巧与露拙
禅师说:
任你极聪明伶俐卖得巧,到底藏不得拙。故伊川云:凡人妆成十分好,不如真色一分好。
人常以卖弄聪明伶俐为灵巧,但在聪明伶俐之后,仍有笨拙在不知不觉中显露出来。
所以宋代的学者程伊川说:人们总是化妆得十分美好,但比不上真正的本色,哪怕只有一分,也胜过虚伪的化妆。人以本色待人,比任何卖弄和假相都好。
检人与检身
检人,是对人严。检身,是对己严。禅师说:
人有过失,己必知之。己有过失,岂不自知?明是非者检人,思忧患者检身。
是检人,还是检身,在于你要明是非,还是要思忧患。
明是非,重要的是心里明,而在嘴上明。心里明,也不必检人。嘴上明,才不放过别人而检人。
思忧患,在于居安而能思危。所谓的危,不单指人身的危险,更在于人生途中的各种不测之风波。风波之起,固由于人,也由于己。不让别人抓住把柄,则风波无从兴起。而不让别人抓住把柄,就在于常对自己进行检点省察。人人都能自觉检点自己,也就不再需要别人的检责。
恩仇泯灭的慈悲
佛教一大特色,是大慈大悲,出于这种心理,禅师说:
恩仇分明,此四字非有道者之言也。无好人三字,非有德者之言也。后生戒之。
有道之人,即悟得禅机之人,悟得禅机,即所谓明心见性之人。因此他们的心里充满了大慈大悲。以此种心态处世,自然不与他人计较恩仇。
恩仇,乃人情大泄露和易居周易,引出多少亲疏悲辛。有道者不愿让它缠身扰心。有德之人,亦是悟得禅机之人,在他眼里,世人都可成佛,故无恶人,所以不说“无好人”的话。
能摆脱恩仇,不言人恶,可于世上平安无忧。这也是佛家慈悲心怀的作用之一。
外清静与内清静
佛教提倡清静,禅师说清静有内外之分:
斋戒沐浴,此外清静也。息心玄妙,此内清静也。
斋戒、不吃荤、行五戒、八戒乃至十戒,这是佛教对信徒们提出的要求。一般人信佛教,也仅仅做这些事而已。不知这仅是外清静,尚未理解佛教的精髓。
与外清静相比,更重要的是内清静。摆脱尘劳,心灵进入静寂玄妙境界,不生烦恼,消除痛苦。
引申开去,凡做事不仅要注重外在的样子,尤其要从内部做好,这样才算真正的成功。
自得之趣
佛家不为尘世之事费心,而在自然中寻找乐趣,这是消除烦恼的良法。禅师说:
青山白云,造物特为我设,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日与竹石鱼鸟相亲,常使有悠然自得之趣。
尘世万事,只会使人增添无穷辛劳与烦恼,短暂的人生,若为此类事所占据,有什么意思?
所以要放下万事,摆脱俗务,以悠然之心投身大自然中,怡悦心性。
世人忙于营求,美好的大自然无人去亲近、欣赏,只有看破红尘的人,能超然物外,与青山白云、竹石鱼鸟为伍。所以说青山白云是造物主特地为吾所设。他们能在大自然中感受无限生机,享受心旷神怡之乐。
此处讲不为无益之事,即不做世间营求之事,因那是对己并无好处的事。真正有益之事,就是陶醉于大自然的青山白云之中,世人皆忙我独乐。这种悠然,为何世人不知享受,而白白放弃?
认识自己的长与短
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短处并不可怕,怕的是死不承认,还百般辩护。有长处也不要为之骄傲,盛气凌人。禅师告诫人们说:
短不可护,护则终短。长不可矜,矜则不长。尤人不如尤己,好圆不如好方,周晦则莫与争智,伪谦则莫与争强。多言者,老氏所戒。欲讷者,仲尼所臧。妄动有悔,如何静而勿动?太刚则折,曷若柔而勿刚?吾见进而不已者败,未见退而自足者亡。为善斯游君子之域,为恶则入小人之乡。吾侪书诸绅以自警,刻盘盂而若伤。惟常存于座右,庶夙夜之不忘。
从不可护短、不可矜长说到其他,这都是为人处世的智慧。佛家并非毫不关心世事,只是他们的角度不同,处理的方法不同罢了。
总的来说,无非是要人严于律己,宽于责人。出了问题,与其怪罪别人,不如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与人相处,与其棱角逼人《禅门宝训》是中国禅宗的重要典籍,不如圆通柔顺。城府太深的人,不可与他争胜斗狠。伪善假谦的人,不可与他较真争强。
道家的老子,儒家的孔子,都要人少说话,多思考,佛家完全同意这一态度。
欲心太强,则好妄动,动而无成,甚至有祸,所以常常有悔。为人太刚,则易遭受挫折,所以不如以柔软自律。太刚则进而不止,然而任何事物,没有永远只进不退的道理,如若不然,则只有败亡,而不会善终。
为善而不为恶,是佛教对人的基本要求,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但要真正做到了,就不是普通的人,而可称为君子。
这些训导,都要时刻记在心里,当做座右铭,时时自警,这也就是宗教家的修养功夫,能长期坚持,自有善果。
关于护短与矜长,禅师又有名言:
毋毁众人之名以成一己之善,毋役天下之理以护一己之过。
靠贬低别人,尤其是大多数人,来抬高自己,这样的声名,有不如无好。因为它必招众人之恨。搬动天下众理,来护己短,这样的的辩护,有不如无好,因为这是歪用天下之理,最令人讨厌。
《禅林宝训》内页
《禅林宝训》古本内页
随便看看
- 2024-08-12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的传奇人生
- 2024-08-11探究僧官系统的世俗化:从机构建制到任官模式的演变
- 2024-08-09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及制度的影响:冲突与融合
- 2024-08-08探究中国佛教在越南的传播历史及中华文明的影响
- 2024-08-04北京大学:优秀学子的梦想之地,哲学系的独特魅力
- 2024-08-03深入探究三教文化:儒、佛、道的融合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 2024-08-02王颂: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其佛学辞典研究成果一览
- 2024-07-31丁耘老师带领同学研读梁漱溟著作,探讨中国问题与人生问题
- 2024-07-22佛教思想的核心戒定慧,其起源与释迦牟尼的生平及影响
- 2024-07-22佛教思想主张众生平等,业报轮回劝人弃恶从善
- 2024-07-21佛教思想的核心内容及教义角度的归纳
- 2024-07-20敦煌莫高窟画中有话系列赏析:领略千年佛教艺术的魅力
- 2024-07-20红木家具与工艺品:北宋大才子苏东坡的佛教渊源
- 2024-07-18佛教文化中的因果定律:善良是否有回报?
- 2024-07-17七步莲花:佛陀的诞生与佛教的起源,探寻古印度的宗教奥秘
- 2024-07-17因果报应真的存在吗?心理学研究揭示行善能延长寿命
- 2024-07-17慈悲为怀与因果报应:探索佛家思想中的人生哲学
- 2024-07-15儒教、佛教、道教:三教传统宗教的特点与影响
- 2024-07-12道家圣人与儒家君子的本质区别:智慧与德行的不同追求
- 2024-07-12人生迷茫时,佛教智慧能否带来解脱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