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半时间都徘徊在出仕归隐之间,那是作者归隐感受的一种意境

人生大半时间都徘徊在出仕归隐之间,那是作者归隐感受的一种意境

引语

疫情当前,全国人民闭门不出,宅在家里,远离喧嚣、逃离世俗,恍惚间整个人的心都静下来了。睡梦中一直幻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可以和陶渊明老先生对弈、聊天、耕作、话史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清心寡欲又不失情操。

人生大半时间都徘徊在出仕归隐之间,那是作者归隐感受的一种意境

陶渊明陶渊明道家思想的诗,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生于东晋末年,卒于南朝宋初。名潜,字渊明,自称“五柳先生”。生于官宦世家,年幼丧父,家道落败,有一同父异母小妹,与母亲三人相依为命。

早年钟爱儒家经典,喜欢安静闲逸,性情清淡孤傲,厌恶世俗,对官场的虚伪、腐败深恶痛绝,但又无可奈何。随着岁月的抚摸和世道变迁,深受道家、老庄思想的熏染,陶潜余生的生活态度和处世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人生大半时间都徘徊在出仕归隐之间,公元405年,步入知天命前,他向往已久的归隐生活才真正开始。《桃花源记》正是陶渊明在南村隐居时所写,那一年陶渊明54岁,文中所描述情形多为先生真实生活的艺术写照。

看懂《桃花源记》的人都知道,那是作者归隐感受的一种意境, 是有真实生活气息的艺术反映而不是道家所谓仙境,更不是乌托邦社会的写实。

人生大半时间都徘徊在出仕归隐之间,那是作者归隐感受的一种意境

重庆酉阳桃花源

历史上对《桃花源记》内容的真实性, 质疑声不断:

唐朝时期很多名人雅士对《桃花源记》悠然自得的生活羡慕不已,认为陶渊明后期深受道教思想盛行的影响,文中描写的是应该是仙家修炼之处。以王维和刘禹锡为代表:

王维《桃花行》:“初因避地去人间, 更闻成仙遂不还。”以及最后两句“当时只记入山深, 清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 不辨仙源何处寻。”

刘禹锡《桃源行》:“ 桃花满溪水似镜,尘心如垢洗不去, 仙家一去无踪迹, 至今水流山重重。”

到了宋朝以苏轼、王安石代表人生大半时间都徘徊在出仕归隐之间,那是作者归隐感受的一种意境,他们向往、希望有这样一个。

苏轼的《和桃源诗序》:“世传桃源事, 多过其实。 考渊明所记, 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 则渔人所见, 似是其子孙, 非秦人不死者也。 又云杀鸡做食, 岂有仙而杀者乎?”《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诗中说到桃花源:“桃花流水在人世, 武陵岂必皆神仙。江山青云空尘土, 虽有去路寻无缘”。王安石的《桃源行》中说:“避时不独商山翁, 亦有桃源种桃者。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儿孙生长与世隔, 虽有父子无君臣。”

他们都认为,桃花源这种地方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因为道路险远,常年与世隔绝人们无缘找到罢了。

现代人也对桃花源真实存在充满质疑,但是并不妨碍当今人们寻找桃花源的热情。现今中国桃花源的地名有很多,重庆酉阳、湖南常德、湖北十堰、江苏连云港、安徽黄山、台湾基隆、河南南阳、重庆永川等地都有桃花源。最被人们认可、和文中描述比较吻合的桃花源位于湖南省桃源县西南15公里的水溪附近人生大半时间都徘徊在出仕归隐之间,那是作者归隐感受的一种意境,距常德市34公里。现在叫桃花源风景名胜区,人流如织早已不是文中那片安逸、幽静之处了。

人生大半时间都徘徊在出仕归隐之间,那是作者归隐感受的一种意境

常德桃花源

陶渊明归隐浅谈

陶渊明的归隐动机可能不是一两个原因引起的,他要寻找安静、悠闲的栖居之地是事实。

晋宋时期,政治不稳定,国家动荡不安, 年轻的陶渊明也曾意气风发,想象自己能像自己的太祖陶侃为国建功立业,为民济世救民。且看他的那首《拟古》其八“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张掖、 幽州两地在陶渊明年轻的时候均已沦陷,诗中我们读出了“抚剑”、“行游”,也读懂了陶潜想要收复失地、为国建功的政治理想。但是, 他从小生活在山清水秀的浔阳柴桑,秀丽的自然风光、质朴的人文环境改变了他的性格,抱负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社会的无奈,慢慢变成爱国情怀藏于心底。

从陶渊明的作品中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他所做的诗文中没有提及任何文人雅士,更别说有交集了。他的诗作你读多了你会感到,他不是一个文人,也不是一个官吏易学专家,他是一个活脱脱的乡下老书生。诗作平淡而悠远,给人一种积极乐观精神传递,既诗意又质朴的美感。也许一个会写诗的乡下老农才是他的追求。

陶渊明这种性情和其父亲“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性格很有相似之处,虽然父亲去世的早,但对于一个男孩子来说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人生大半时间都徘徊在出仕归隐之间,那是作者归隐感受的一种意境

陶渊明的归隐是在追求什么?

身体力行的劳作

儒家学派的拥簇最早很看不起劳动和劳动者的, 所谓“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古代文人也有隐居者,像陶渊明这样踏实耕作者没有,发自内心喜欢,可能只有陶渊明一人。另据史载, 宋元嘉元年(424 年), 陶渊明的好友颜延之出为始安太守, 路过浔阳, 送钱二万给陶渊明, 陶渊明将这笔钱全部交给酒家, 零碎向酒家取酒。 由此可知陶渊明决然归耕,并在生存方式上和农人一样自食其力。就是有钱了也只是喝点小酒,并无其他奢侈想法。

《杂诗》其八“代耕本非望, 所业在田桑。躬亲未曾替, 寒馁常糟糠。岂期过满腹, 但愿饱粳粮。”讲述的是归隐后亲身的感受, 他亲自劳动, 不敢荒废田地,吃粗粮,穿粗布,虽然时有忍饥挨饿的事情发生,虽然农活水平生很差,虽然劳动艰苦, 虽然生活贫困,但乐此不彼。

情真意切的家庭生活

陶渊明的家庭理念中对妻、子、亲人都表现出浓浓的深情和真爱,祥和、温馨的家庭生活也是他归隐所追求的一部分。比如他这个人怕出远门, 一旦奉公事外出, 就非常想到回归田园。在《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中:“伊余何为者, 勉励从兹役。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 田园日梦想, 安得久离析。 终怀在归舟, 谅哉宜霜柏。” 这正是他一种追求、一种梦想,是他回归自然、回归家庭生活理念的体现。

陶渊明教育孩子的观念也和自己的性情相符,在《责子》中:“虽有五男儿, 总不好纸笔。”看似戏谑、责骂,实则体现出一个父亲的慈爱。孩子天性自然,不刻意为之,不抹杀孩子的自然天性,就像他对生活、自然的的态度一样。

试想一下,陶潜耕作一天了,傍晚回到家,坐在院子里,一盘花生米陶渊明道家思想的诗,一壶老酒,看着孩子打闹嬉戏,斟酒自酌。

耕田与读书的结合美

陶渊明隐居在明丽秀美的山川之中, 耕读并存, 亲身体验着素朴、恬淡、自然的田园生活,在《读山海经》其一说:“孟夏草木长, 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 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 时还读我书。”诗中描绘之处无不透着自然、自由、和自在,这样看似平淡无常的田园躬耕生活被陶渊明描写的如此诗情画意, 我想这和他内心深处拥有那份超越世俗的洒脱情怀是分不开的。在他的笔下把耕读并存的生活方式,写到我们现代人毕生的追求中。

充满爱和美的淡泊之心

陶渊明所居之地并不是名山大川, 更不是深山幽谷,我们从他隐居时间最长的南村来看,此地应该属于我们现在概念上的城郊范围, 这样的环境嘈杂喧嚣在所难免。但从陶潜所留著作中没有看到一点的厌恶之情,他一直以一颗淡泊之心,体验着生存、劳动和创作的快乐, 就像是这颗心在践行着幸福,过着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的生活。陶渊明生活中一物一景,鸡狗房树、风云雨鸟、起卧动静,都是那么自然、和谐,这应该是他的心灵中自然流露爱和美的情愫。

人生大半时间都徘徊在出仕归隐之间,那是作者归隐感受的一种意境

其实每个人归隐的追求不同,现代社会,钢筋水泥,要找到一个桃花源已经不可能了陶渊明道家思想的诗,我们只能在心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有人向往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人向往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无论抚春风,还是披寒露,都希望身体经受风吹日晒的洗礼。把功名利禄的追逐忘掉,把患得患失的惊惧和忧虑抹去,彻底脱掉上下猜忌、勾心斗角的虚伪。每天耕种、劳作后踏着夕阳,跟随鸟儿一起回家,洗去疲惫,提几杯浊酒在星空下静思、话家常。这不仅是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写照,也是我们现代人对未来生活的梦想。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