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论文网:道家生态哲学思想是道家人对天人关系理性思维的成果
中国论文网:道家生态哲学思想是道家人对天人关系理性思维的成果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道家生态哲学思想是道家人对天人关系理性思维的成果,是关于天人关系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哲学思想体系,必定有其内在构建逻辑,笔者将其梳理如次:
一、道法自然——道家生态哲学思想的核心论点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道遵循事物的本来面貌,这是道的基本属性,也是道运行的基本准则。所以“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第51章。道之所以受尊敬,德之所以被珍贵,就在于它不发号施令而总是任事物顺其自然。道法自然表现在尊重事物的本来面貌、尊崇事物的和谐与平衡、遵循事物变化的客观规律、顺应事物的发展趋势等方面。道法自然是道家思想的灵魂,也是道家、道教学说的纲领,“可以说法自然、宗无为正是道家、道教一脉心法”。同理,道法自然是道家生态哲学思想的核心论点,道家关于天人关系的思考都是围绕这一论点而论证、深化和延展。正是这一理论基因使道家学说具备了生态学意义。张继禹道长认为,这种道法自然的思想定势,唤起了道家中人热爱大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美好情操。
二、天人同道——道家生态哲学思想的本体论基础
作为生态世界观,道家回答了天地万物的来源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老子明确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道家的人生哲学论文,三生万物。”(《老子》第42章道产生混一的气,气分阴阳,阴阳之气生出天地人,天地人三者相互作用,生出万事万物。庄子认为,“且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庄子•渔父》。可见,道是世界的本源,天地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万物皆含道性。因此,天地万物是平等的,“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秋水》),不存在谁贵谁贱、谁控制谁的问题。庄子甚至认定“物不胜天”(《庄子•大宗师》,要求“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庄子•秋水》)。两千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是相当客观和深远的见解。非但如此,天地、人、万物还是互相联系的整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人与天一也”(《庄子•山木》)。它们相互协调,世界才能安宁。《黄帝阴符经》说: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天地、万物、人三者互相利用、相生相克,达到均衡适宜状态,才能安稳宁静。既然如此,在这个平等而相互联系的整体世界中,人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自然,只能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效法自然。这就为“道法自然”找到了本体论依据。
三、祸福相依——道家生态哲学思想的辩证法基础
老、庄道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为审视天人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万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充气而产生新的和谐体。庄子也认为,“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天人关系也是一对矛盾,具体表现在第一,取和予的矛盾。人类要从自然界索取生活资料,但这种索取必须有所节制,“将欲取之,必固予之”(《老子》第36章),倘若能给予自然投入,人类将得到更多回报。如果一味强行从自然索取,人类最终将失去一切。“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第29章。第二,损和益的矛盾。“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老子》第42章。有些事情,看起来是减损,实际上是增益;另_些事情,看起来是增益,实际上是减损。例如,经济收入增加,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是“益”。但环境破坏,生存基础动摇,则是“损”。倘若人们得小“益”却带来大“损”,那就得不偿失。反之,自我克制,受些小“损”,却能得到优良生态的大“益”。第三,祸与福的矛盾。“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58章。当我们享受着战胜自然的喜悦,沉浸于幸福中时,。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6]是福是祸,需要重新认识。处理好这些矛盾,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就为“道法自然”找到了辩证法依据。
四、知常曰明一道家生态哲学思想的认识论基础
道家承认天地万物皆有规律,“道”就含有规律的意思,如“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老子》第77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第79章。老子有时候将规律也叫做“常”,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老子》第16章万事万物蓬勃运动,各自都要返回自己的本根,回归本根就叫做宁静,宁静就叫做复归本命,复归本命就叫做恒常的规律。《庄子》引老子的话说,。天地固有常矣,曰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中国论文网:道家生态哲学思想是道家人对天人关系理性思维的成果,树木固有立矣”(《庄子•天道》)。也就是天地万物都有规律的意思。这些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老子认为,天道“不争”、“不言”,但是“自来”、。善胜”、“善应”、。善谋”,因此“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第73章。人们行事如想“大顺”,就应认识规律中国论文网:道家生态哲学思想是道家人对天人关系理性思维的成果,了解规律。。知常曰明。不知常道家的人生哲学论文,妄做,凶”(《老子》第16章。尊重规律,顺应规律。庄子用“庖丁解牛”的寓言告诫人们,。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才能“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庄子•养生主》)。黄老道学更是直白地昭告天下。‘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毋逆天道,则不失所守。”7在此基础上,主动利用规律,可以取得成功。。夫唯道,善贷且成”(《老子》第41章。只有大道,才善于帮助万物,使万物成长成功。天地的基本规律就是“道法自然”,基本要求就是“知和曰常”(《老子》第55章。这样,尊重规律、顺应规律、利用规律,实际上就是要求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维持天地人之间的和谐。这就为“道法自然”找到了认识论依据。
五、慈悯贵生——道家生态哲学思想的伦理观基础
为了践行“道法自然”,道家人确立了慈悯贵生的伦理情怀。慈悯者,慈悲怜悯也。贵生者,珍惜爱护生命也。老子将“慈”列为“三宝”中最重要的一宝,指出:。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老子》第67章上天要救助谁,就用慈悯来护卫谁。有了慈悯之心,则能爱护生命,有了爱护生命,则能获取天下。老子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第13章)以贵身爱身的态度对待天下,就可以将天下寄托给他了。奉老、庄为宗旨的道教进一步认为,。人为天地之本,当为善”。。人行善道,天地鬼神赐福助之,增延寿考,无诸恶事”。《《抱朴子内篇•对俗》说“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天仙,立千二百善。”这就把慈悯贵生、行善积德与延年益寿、修道成仙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道家人最大的善和最高追求,从而叩中了人们内心最深藏的本能,唤起人们的热烈回应。由此建立起了实现“道法自然”的动力机制,从伦理观角度开辟回归自然、保护自然的现实路径。
六、知止不殆——道家生态哲学思想的实践论基础
实现“道法自然”,最好的办法是停止对外部世界的过度干扰,任事物按自己的本性自由舒展。这就要求人们节制自己的欲望。老子说。‘治人事天莫如啬。”(《老子》第59章治理人事,对待自然,没有比“啬”更好的办法。。啬”就是节制、爱惜的意思。老子认为这是。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老子》第59章。节制的具体内涵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19章,。为腹不为目”(《老子》第12章,亦即保持朴素,减少私欲,只求解决温饱,不求纵情声色。老、庄从正反两面论述了节制的重要意义。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第44章。知足之足,长足矣。”(《老子》第46章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适可而止就不会带来危险,就可以保持长久,就可以永远满足。反之,贪得无厌,则“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第44章。可见“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第46章。庄子指出,贪财而致病,贪权而使精神疲竭,心神不宁,满心烦恼,可以说是天下最大的祸害(《庄子•盗跖》)。老、庄的论述不失为先见之明。近现代生态问题越演越烈,根本内因是人类欲望膨胀,对自然索取无度,肆意挥霍资源,污染环境。因此,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之道还是人类要改变现有生活方式,节制自己的欲望,停止对自然的过度开发,让自然界休养生息。做到这一点,就要“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第48章),逐步去掉那些违背自然、违反规律的人为因素,_直到没有悖逆自然、损害自然的“无为”境界。这就为实现“道法自然”建立起了践行机制,从实践角度开辟了回归自然、保护生态的现实路径。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见出道家的人生哲学论文,道家生态哲学思想体系内建了信仰机制、动力机制、践行机制。在信仰机制上,树立明确的核心理念——道法自然,从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等角度论证和说明,形成完整的生态世界观,以理性力量说服人们,筑牢人们保护自然的信念。在动力机制上,将道法自然与人们最本能的愿望。
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酉阳杂俎》的自称代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从使用数量上来看,以“我”为主(120次),“吾”(55次}、。某”(36次}、。余(予)”29次}次之;
2、我”、。吾”界限模糊,但“吾”字用做定语的语法功能很强,数量上与“我”字做定语相当;
3、今“予”取代古“余”的进程还在继续,但这一时期之前,二者已基本成为古语词,所以总体使用数量并不多;
4、某”字已经开始作为自称代词使用,做“主语”出现次数最多,。定语”次之,。宾语”最少,在具体应用中,。某”显得比并“我”更加谦逊。
总之,《酉阳杂俎》处于近代汉语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人称代词还处在变化当中,旧词与旧词、旧词与新词之间的纠葛与竞争还在持续,并没有形成稳定统一的局面。(长寿)、道家人最高追求(成仙)联系起来,唤醒人们心中深沉的欲求创新国学,激发人们尊重自然、顺任自然的内在动力。在践行机制上,提出节制欲望,控制消费,减少对自然的干扰,指明保护自然的路径。三种机制互相配合,形成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顺序,引导人们尊重自然、爱护自然。
中国论文网()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随便看看
- 2024-08-10庄子:战国中期的智者,用化应对险恶人性与困难人生
- 2024-08-10老子的大智慧及其现代意义:儒道互补与中华文化的发展
- 2024-08-09庄子的智慧:化解人性险恶与人生困难的哲学
- 2024-08-08道家哲学的现代意义及对先秦法思想史的意义
- 2024-08-07政治问题与权力制约原则:现代民主理论的基础
- 2024-07-3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下社会人生的滋养与指引
- 2024-07-29企业治理新启示:从中国古典文化中汲取吏治精华
- 2024-07-29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何被指伪国学?徐晋如痛呼其为毒草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8梁氏国学功底深厚,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比较,探究先秦政治思想
- 2024-07-28道德经第 37-40 章解读:道的力量源泉与天下自正之道
- 2024-07-27毛泽东道家智慧:探讨基本粒子是否可分,引发科学界思考
- 2024-07-27道家管理思想:揭示事物本质的恒道,朴散为器,道法自然
- 2024-07-25道家代表人物及作品:老子道德经与庄子南华经
- 2024-07-24老子其书:传统文化专题讲解教学培训课件,丰富汉语内涵的经典之作
- 2024-07-24道家学派思想:老子与庄子的自然无为之道
- 2024-07-24中国文化中坚道家学术思想:被忽略的幕后操持者
- 2024-07-23朱光潜的移花接木:道家还是儒家?克罗齐美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对接
- 2024-07-232019/6/14 古典文字的故事:道德经、宗教典籍与人类思考阶段的演变
- 2024-07-22东方管理智慧:反思西方企业管理,探索东方哲学的人本主义与企业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