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教文化旅游,本文主要内容为文化论文
论道教文化旅游,本文主要内容为文化论文
论道教文化旅游,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本文从旅游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开展道教文化旅游的新思路,并对道教文化旅游的特点以及社会、经济、文化功能作了一定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全国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道教文化旅游线路的规划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设。
关键词:道教文化旅游、文化旅游资源、传统宗教、规模效益、综合效益。
我国旅游业经十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型产业部门,但如何进一步发掘和利用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化资源,使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再上一个台阶,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
旅游业作为一种典型的文化经济,其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虽包罗万象,但总分为自然资源和人为资源两大类。我国众多的旅游胜地中,有的以自然资源突出为特色,有的以人为资源突出为特色,更多的是两类兼有,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旅游资源中的人文资源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地域文化资源,其凝聚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其中有着浓郁民族风情,地方特色和悠远的文物古迹的人文资源,其蕴藏着独特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准,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能满足旅游者追求知新奇乐的心理,往往成为旅游中最具魅力的优势资源,形成为一种旅游文化,并影响着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旅游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是发展旅游业的必由之路。利用文化来发展旅游业,繁荣经济,是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也是商贸与经济发展的趋势。首先,旅游经济的繁荣要以人文旅游资源为基础(除某些具有特殊魅力的自然资源以外)其原因在于旅游文化有其独特的功能,其在一种生动、独特的文化氛围中(这种文化氛围),有以民族风情为主的,有以历史遗迹为主的,还有以宗教色彩为主的,形式多样,把经贸、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借助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让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其具体表现有三:(1)魅力,如宗教文化有独特的魅力, 这一魅力往往也成为发展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的优势;(2)活力, 有了魅力就能产生活力,现今,文化认同已成为一种趋势,不少有识之士认识到发展经济不仅要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蕴,寻找立足点,将静态文化赋予动态的时代特色,将传统文化转变为发展现代旅游经济,商品经济的优势,还要把东方文明的精蕴与外来文化的合理内核相结合,用现代化商品经济意识融汇统一起来,生成一种中西合璧,富有活力的新型文化,为发展旅游业和经济腾飞奠定基础;(3)动力, 由于旅游文化独有的魅力和活力,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来开发和发展旅游文化,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文化环境,离不开文化的渗透与帮助,一脉相承的乡风民俗,宗教文化习惯凭着它的定势和惯性孕育着当地人的商品意识和价值取向,而朝气蓬勃的现代化文化与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浓郁的乡土民族文化与异族海外文化相结合,无疑将给经济灌注强有力的生机,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动力。
其次,旅游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也使经济反作用于文化,推动旅游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使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得到更新的更高层次上的更新与完善。由于经济是文化赖以发展的基础,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就为文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创新,发展新的人文景观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在旅游中通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者的相互交流,既提高了旅游者的文化素养,增进了相互理解,也使得不同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道家旅游思想,促进了国际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以及整个人类文化的进步,实现了传统文化的良性循环,多角度、多层次弘扬了中华文化。
道教文化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特殊形式,随中华文明而渊源流长,同时又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在中华历史长河中泛波,与中国传统文化在许多领域有着血肉亲缘的关系,其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兼容并蓄,对我国古化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各领域均产生过巨大而复杂的辐射作用,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与保护作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封建王朝曾大力提倡道教,使道教文化和经济得到蓬勃发展,其中唐代最为典型。其或占据名山大川,开山建道,建设风景佳丽的旅游环境,成为我国历代的旅游胜地,或拂去其宗教神秘面纱,深入世井生活,如诗琴棋画,声色犬马,茶道酒品,商市戏社无所不有,这也相应地刺激了宫观经济和商贾流通的发展。而当今,道教所具有的文化功能、艺术功能,使其越来越走出宫观,步入尘世,有着与宗教内容日趋离异的趋势,道教的愚昧、迷信等局限性将逐渐淡化,而其完善的文化形式得以保留和更进一步的充实,并作为精神文化的形式系统服务于现代社会。人们主要的不再是利用道教的宗教功能和宗教活动来游览、经商,更多的是利用丰富多彩的道教文化艺术招揽游客,促进经贸,利用现代商品经济文化环境不可估量的同化力和渗透力,越过道教传统文化的定势和惯性,吸其精华,剔其糟粕,求同存异,让道教文化为经济发展牵线搭桥。如延续至今庙会文化现已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节,集经贸、旅游、宗教、文艺于一体,就是利用传统的道教节日、仪式和道教文化中的神仙传说,加入现代高科技成果和现代商品经济新内容,推动地方经济的起步与发展。
以道教为传统民族宗教的中国,有着丰富的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道教文化、艺术在中华这块秀土上萌芽、开花、结果早已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部分,渗入中华地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并与之水乳交融,形成一支璀璨夺目的奇葩。道教文物古迹,名山宫观更是遍布于大江南北,星罗棋布于名山大川之间,中国旅游业在二十一世纪即将到来、面临挑战的今天,开辟道教文化旅游让道教文化与旅游、经贸共同发展,相互促进,是从多角度、多方位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遗产,振兴民族经济的新路子。
二
道教文化旅游论道教文化旅游,本文主要内容为文化论文,是指以现有的道教文物古迹为依托,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利用其知名度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独具特色的道教宫观园林环境,再加上观光客和香客受到的艺术感染或各自的精神寄托,用自己的审美情趣,通过艺术的审美,历史的回顾,得到全方位的精神上、文化上的享受的一种旅游活动。
道教文化旅游作为经济与文化结合的模式,有其独到的,为其它旅游项目难以替代的多元化功能,正取得越来越多的为人们所注视的社会、经济、文化效益。道教文化旅游有何特点和社会、经济功能?
(一)统一性——主客观的统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统一。
道教文化旅游是宗教、自然山水、人文景观与人的知觉和心理的高度结合,它依托于宗教、服务于旅游,又充分借助于自然山水和一定的人文景观,还充分利用中国传统的情景交融的审美特点,再通过旅游者的参与,从而达到主客观的高度统一。
自古以来,道教宫观往往建于幽远秀绝的名山大岳,似乎与风景区有天然的联系论道教文化旅游,本文主要内容为文化论文,其或占领江山或点染江山,其处在地群山峻岭,沟壑溪谷,千变万化的自然景观自成天然之趣,加之与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交相映衬,创造出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许多风景点得力于道教文化的传播而名扬天下,如古代道教有修道成仙或神仙居住的五岳、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等胜景,至今仍有不少为人们所向往。同时无数旷达风雅的文人墨客在游览这些胜景时总是激情澎湃,豪性大发。其或吟诗作画或题词作文,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绝妙诗词,许多佳句借山水以传情,山水也因而借之以显名。这些道教文学作品表现了名山道观的幽雅超绝,梦幻迷离,使景点更添玄妙色彩,令人向往。其为山河增辉,为景物添彩,让大自然多了一份神韵,让自然景观有了灵魂。许多描写胜境的道教文学,因此得以留传下来,用碑刻记载,传诵千古。在唐宋道教发展的顶峰时期,许多文人雅士既是著名诗人、词人,又是浪迹江湖的云游道士,他们写下的诗词名篇更是众口皆碑,千古绝唱。号称“诗仙”的李白浪漫豪放,与另两位著名诗人李贺、李商隐都热衷于道事,追求仙风,留下了大量令人赞不绝口的道教诗篇,而陆游在返青城山时,写下了《长生观观月》,使青城山闻名遐迩,凭添不少人文色彩。上清宫后峰顶有呼应亭,登临远眺,川西万顷良田,滚滚岷江尽揽眼底。这绝妙的天人一色,使人们从中可得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光华,开拓视野,陶冶性情,于其中体验到生活美、艺术美、自然美的芬芳,使人趣合于天趣。道教文化旅游既能使游客于生动情趣中受到历史与文化的熏陶,又可了解沿线独特奇异的民间风土人情,集知识性、趣味性、历史性、民俗性、审美性为一体,对游客加深对中华优秀古老文明的认识了解,促进相关文化如环境文化、商业文化的发展,满足了游客多方面的需求,特别是体验异族文化的需求,把人类各种文化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同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旅游创收,挖掘文化旅游的经济潜力,促进旅游相应设施、商业网点、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
(二)双重性——宗教性和公共游览性
马克思曾说:“我们不要把世俗问题化为神学问题,我们要把神学问题化为世俗问题”。道教文化旅游就是把宗教化为世俗的旅游。本来,道教文化遗迹,宫观建筑的功能是宗教性的,其占主要地位。但在道教文化旅游中却处于从属地位。在旅游中,公共性,游览性转变为道教文物、建筑的主要功能。在旅游中,游客既可看到生动逼真,造型各异的道教神像,雄伟庄严的道教宫观建筑艺术;又可听到各种富有神秘色彩的道教奇异民间传说,人物掌故,道教史实等。还可现场观摩道教的气功养生之术,学习道教的修身养性之法等等。道教的建筑艺术,园林环境,装饰造像艺术、音乐书画艺术等无一不是绝好的旅游资源,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利用价值。特别是道教园林在构景上寄情山水,崇尚自然,在构景手法上强调因借,“屏俗收佳”;在布局上自由曲折,幽邃深远。这些都使道教园林成为“神仙世界”的象征。令人赏心悦目。道教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凝聚着民族文化的特征和鲜明的时代色彩,其巧夺天工,穷极鬼神,表现了道教艺术的独特审美趣和艺术追求,其布局的雄伟肃穆,建筑的气宇轩昂,装饰的精美细腻,令人赞叹不已,它们既渲染了宗教氛围道家旅游思想,折射也强烈的情绪感染力,又与周围环境构成某种特殊的文化“意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情绪,道教宫观园林既是香客求神祭祠之所,又是游客探秘访幽,观赏游乐之地,这一双重功能使它不仅有雍容华贵的气派,也有朴素典雅的格调,表现了道教追求精神自适,纯任自然的风尚。道教对于人的精神寄托与心理平衡无不有益。许多游客都对中华民族传统宗教兴趣大增,虔诚追寻,故土的物宝天华,壮丽河山令他们魂牵梦绕,道教文化旅游无疑给海外赤子提供了一个领略民族文化财富的良机,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忱,让他们回到祖国来参加建设,促进统一。
三
在我国开展全国规模的道教文化旅游前景十分广阔。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有礼仪之邦,艺术之国的美称,宗教与民俗结合而形成的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道教,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利用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进一步开拓旅游市场和发展经贸道家旅游思想,最突出的问题是线路的编制和景点的建设。科学的旅游规划应具两个特点:一是节省时间,二是节省费用。编制道教文化旅游规划应遵循这两点原则,因此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忌重复日程,忌安排太紧,忌线路反复等。而景区的建设则特别要注意连点成线,搞好成片开发。只有这样才能具有规模效益和综合效益。
现就全国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状况,设计四条道教文化旅游路线。第一条:北线,从首都北京出发,一可到东北的千山,辽宁的大孤山,山东的崂山、泰山,河南的嵩山等名山大川。第二条:中线,从湖北武当山和武汉长春观沿长江而下可到江苏茅山,阁皂山,苏州玄妙观,长海海上白云观等名山。第三条:南线,从江西庐山、龙虎山到福建武夷山,再到广东罗浮山等著名风景点。第四条:西线,从道教发源地四川出发,可到张天师创道的鹤鸣山和著名的道教圣地青城山,青羊宫,然后到陕西的华山、终南山、八仙庵,户县的重阳万寿宫,周至县的楼观等历史悠久的道教名胜古迹。以上这四条线路所列名山宫观,只是众多道教名胜中的很少一部分,代表了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是急待全面统一规划,开发利用的重要文化旅游资源,对于当地乃至全国旅游经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不容忽视。
这四条旅游线路既各有特色,又可把旅游者各方面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四条旅游线在连点成线的同时须加强景点的建设注意搞好成片开发,不宜搞单一化,注意它的综合性、整体性,提高综合效益。而且在开发上要注意既要遵循“古为今用”的原则,又要重视多样化与合理化,避免雷同和一哄而上。在线路选择、景点建设,活动内容上既要“百花齐放”,又要防止过滥开发,注意保护文物的原始风格和加强文物环境的保护,避免不伦不类,不符史实,甚至混淆历史。剔除封建迷信等不健康的东西。还要避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不注重文物古迹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利用优秀的中国道教文化旅游资源,推动经济腾飞,让古老的民族宗教文化为现代化建设,商品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标签:道教文化论文;旅游文化论文;道教论文;道教传播论文;宗教论文;
随便看看
- 2024-07-15儒教、佛教、道教:三教传统宗教的特点与影响
- 2024-07-10道教哲学与中医学的密切关系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2024-07-03太极拳:道教动功修炼的表现形式,阐释道的内涵
- 2024-06-25道家与道教的关系:相辅相成,影响深远
- 2024-06-25道家与道教的关系:从哲学流派到宗教信仰的演变
- 2024-06-24道教起源:学界与宗教界观点的差异及对哲学化思想流的影响
- 2024-06-23道家与道教的区别与联系:哲学与宗教的交融
- 2024-06-23医道同源:易学、阴阳五行说与传统医学和道教的关系
- 2024-06-22道家思想:起源、核心与代表著作,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 2024-06-22道家思想:老子与庄子的哲学思考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 2024-06-15北大高颜值男神杨立华:温润谦恭的真性情老师,学生为课痴狂
- 2024-06-15深入解读庄子道家思想及其对现代生态环境的反思
- 2024-06-14河北大学许春华: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老庄道家思想与先秦诸子哲学起源
- 2024-06-14孔子:教化万民是儒者使命,非愚民之想,何以称第一教育家?
- 2024-05-28网易公开课:西安交通大学讲解儒道文化,道家与道教有何不同?
- 2024-05-20道教的养生思想自成体系独树一帜
- 2024-04-30贵州省黔剧院2023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方案(4人)
- 2024-04-30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第十二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简章
- 2024-04-25理学如何体现吸收道家和佛家思想 脊椎矫正﹚,六个月开始移筋换骨﹙
- 2024-04-25汲取二程理学精华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领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