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未定义书签,“天人合一”的自然处世观ﻩ错误
错误!未定义书签,“天人合一”的自然处世观ﻩ错误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天人合一”的自然处世观ﻩ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理想“真人”的人际处世观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处世观ﻩ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浅谈道家思想中社会处世观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学术界兴起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但其着眼点主要放在对儒学的探讨和评估上,存在将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儒家文化的偏向。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就先秦而言,不只有儒家文化,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也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显然不能简单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归结为单一的儒家文化。“先秦之显学固然并非只是儒学和道学,但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来看。儒学和道学无疑构成中国文化的两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一显一隐,共同浇灌着中国社会的文化土壤,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大对道家、儒家文化的研究力度,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将以道家处世观来谈谈道家学说的社会价值。一、“天人合一"的自然处世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就是天人合一,而先秦道家对于天人关系的认识却最为细致。
道家天人关系。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道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对道家而言,“自然”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天地万物的总体,其二是事物的自在状态和本来面目。《老子》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故道大错误!未定义书签,“天人合一”的自然处世观ﻩ错误,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叫做“道”的物体,它独立运动,周而复始,天地万物都要以它为生.这里的“道”浅谈道家思想中社会处世观显然就是指自然界;在老子看来,人、天和地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它们是同大的。不仅天地要遵从自然之道,人也应该遵从自然之道。天下万物都是很自然地产生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然后又复归于自然世界,这也就是道家关于“自然"的另一层含义。无论事物如何的变化,周而复始,最后还是要回到它的本来面目,《老子》十六章中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庄子也认为“人又反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在这里,机是自然之生机动力,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复归于物,万物都由自然的物种生成,最后又都返回于它。“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后,若化为物”,是说人不知道为什么会生,也不知什么是死,不知贪生,也不知怕死,最后都化为了物。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人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上,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也就产生了不贪生不怕死的思想观念,活到最后都化为了物体,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体现了庄子描绘的人与自然统一的理想状态。此时的人和自然已经形成了一个整体,真正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其次,道家在强调天人合一的同时,把人和自然等同对待.它提醒人们应把自己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不必过分夸大人的价值,不能把自然看做是任人宰割的对象,自然与人之间不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人要顺应自然规律。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他没有象儒家那样明确讲人贵物贱,强调人高于自然,他将人与道、与天、与地相并列,指出人是四大之一,实质是将人还给了人,也还给了自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在宇宙中的渺小于无足轻重,相反,它乃是对人应有地位和价值的一种客观的认定.庄子讲“齐万物"、“齐物我",表面看,是对原始生命一体性原则的复归,但浅谈道家思想中社会处世观是我们深入了解,就会知道他的思想和老子“人是四大之一”的观念一样,不在于简单的将人降低到物的层次,而在于抛弃儒家的人类自我中心的狭隘观念,以宽阔而平等的视野来审视人和物,要求人们既要注重和看到人的价值,又要注意和看到物的价值,进而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道家将人与自然等同对待的观念,就是要人们时刻放正自己的位置,做事必须遵从自然之道,不能做违反自然的行为。也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也说:“天与人不相胜也”,就是说人与大自然是不能相互对立的。“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这就是说要让天下万物自由发展,不要人为地干预,否则,万物就会失去原有的本性,改变了自然的常态.人遵从自然之道,则天自然,人亦自然,这样天与人才能达到相互统一的境界。最后,道家强调把人的道德情感倾注于自然之中,实现天人合一的完美理想。一方面,道家要求人类顺应自然规律,不任意妄为,以和谐的方式对待自然,一切违背自然天性的“人化”努力都会破坏这种和谐状态。在鲁君养鸟的故事中,庄子明确地表达了这一思想。庄子非常反对这种“以己养养鸟”的做法,主张“以鸟养养鸟”.他说:“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委蛇,则平陆而已矣。”鸟只要居住在深林里,或翱翔于江湖上,以小鱼泥鳅为食,不需要人类想当然的那些东西.另一方面,道家以大自然为真善美的源泉,讴歌和赞美大自然,在自然中寻求安慰和精神寄托,实现人和自然之间心灵和情感的沟通。
庄子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法自然”的主张,描绘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理想状态,他认为自然不仅是真的,善的,而且也是美的。人只有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才浅谈道家思想中社会处世观能够真正体会到自然的奥妙和善美,生发起热爱自然进而热爱生活的壮志豪总之,道家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更多注重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也即“天人合一",同时也强调要把人和自然等同对待,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理想“真人"的人际处世观人生在世并非独立的个体,而是整个社会的一份子,必然会与社会、他人发生关系,我们称之为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稳定和谐是由每一个人的自身修养程度来决定的。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道家也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理论和原则。道家思想中将人自身修养的最高境界规定为理想化的“真人”。所谓理想人,就是思想家们构想出的做人的最高榜样和终极追求范式。这种理想人的模型在道家思想里即为“真人"。也就是理想化的“真人"。庄子在《大宗师》中说:“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在庄子看来”真人”就是不预测先兆,不妄自尊大,不谋虑未来,不知道生死,不知道厌恶死亡。
按照人原有的状态任其发展,不做任何的变动.是返归到原初状态的人,也就是返璞归真之人。这集中体现了道家“少私寡欲”的宗旨和价值取向,这也为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构建提供了依据。返璞归真之“真人"不同于一般人,他“无己"、“无名”.所谓“无己”,也就是“真人”在处理与自身关系上,能“忘形”、“忘情”。即从形体、精神两方面彻底忘掉自己。忘形,具体地说就是忘掉自己外在的形式。《庄子德充符》中说:“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庄子认为浅谈道家思想中社会处世观随着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他的形体会被人所遗忘。如果一个人忘掉了自 己的道德修养,而没有忘记自己的形体,这样的遗忘就是真正的遗忘。我们这 里说的“忘形”,不是指这种真正的遗忘,而是道家思想所提倡的提高一个人 的道德修养,而忘却自己的形体。 忘情,具体的说就是忘却是非、宠辱、贵贱、好恶、生死,在这些世俗荣 辱面前不为所动.庄子认为要做到无情,首先要在是非面前不动感情。《庄 子齐物论》说:“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在这里,庄子借助 儒墨显学的是非之争,来说明如果要肯定对方的所非而非议对方的所是,则 不如以空明的心境去反映事物的实情。
也就是说只承认别人的错误而不肯定 他正确的地方还不如用平常心将对方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体现了道家思想 在处理事情时主张客观真实,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也即“不就利,不违害,不喜 ,就是不贪图利益,不回避灾害,不喜欢妄求,不拘泥于道。其次是忘却宠辱、贵贱,要“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在这里,“时”不只是时间概念,还是一个空间概念,时间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生 活环境等诸多因素,都包括在“时”的概念之中。“安时”顾名思义就是要人 们无论在何时何地,还是遇到何事都要安命,“处顺”就是说要与世和谐而不 相抵触,庄子认为人应时而生而又顺乎自然而死,那么哀乐就不能进入身心。 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天命观思想。再次是忘却好恶,《庄子德充符》 中说:“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庄子认为无情就是人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而损害自己的本性,而应该顺应自 然,不人为的去增益.这也体现了道家思想的精髓: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 的发展,也就是道法自然。最后是忘却生死.在庄子看来,生死是一种自然现 浅谈道家思想中社会处世观 象,是人力所不能改变的,因此道家教育思想的三大原则,在生死面前,“不知说生,不知恶死",要顺 应自然,不要为之动情. 所谓“无名",即“真人"在处理与社会关系上,能淡泊名利。
“真人”形 随俗而志清高,身处世而心逍遥,从不为名利所左右 。道家的“真人”观念就是要人们在世俗社会中保持自己的志气和个性,不被名利所影响。老子提 ,老子认为应该堵住人心头的空隙,不随便使用小聪明,关闭住向外开的门窗,不受世事的纷扰。永远也不要显露锋芒;以简驭繁解除俗事的骚扰, 不要存有偏见,遇见光就和光相拥,碰到尘埃就和尘埃混同。做到这些,就是 与道同体,叫做“玄同”。也就是说人在处理社会关系的时候,应当公正公平 处事,不显露自己的才能,不主动与世事发生关系,而应随波逐流。庄子则认 为人生在世不仅要“安时而处顺”,而且要看破利害得失,哀乐不能入其心,“举 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斯已 ,当全世界的人都在夸你,鼓励你再往前走一步,你内心也不再往前走了;当全世界都责难你时,你内心可以不更多的沮丧,因为你自己的内心有一 种定力,而外界再多的声音也只是另一种声音而已,人由此做到宠辱不惊.“德 过分的追求道德在于求名,才智的外露在于争胜。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在庄子看来名 誉、仁义不仅是祸乱的根源,而且还会造成人的自然本性的丧失.因此作为“真 人"应淡泊名利,“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
若要达到上述“无名”、“无己”的状态,就必须做到“少私寡欲”. 即要 浅谈道家思想中社会处世观 做到“损欲”。“损”是道家理想人格的实现途径。“损”包括损欲和损知,在 道家看来,欲望和知识会干扰人的清静之心,是道德沦丧的原因和表现。只有 把心中的欲望彻底消除,做到“无为",只有减损知识,做到“绝圣弃智”也即 弃绝聪明才智,返归天真纯朴。才能“绝学无忧”,“如婴儿之未孩” [10] 弃绝了学问和学业就不会有忧患和烦恼了,就像婴儿一样思想单纯,才能达到理想人格的境界。现在看来,“损知"是不可取的,“损欲"却仍有现实意义。 损欲即“少私寡欲”。老子主张要“去甚、去奢、去泰”也即戒除那些偏 执迷惑的、骄奢淫逸的、极端享乐的行为,使自己的欲望保持在较少的范围 内,然后再进一步减少,达到“少私寡欲"。老子认为如果不执著于物质性的 东西,便可因清心寡欲而延长生命.“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 不自生,故能长生” 。也就是说自然界之所以能够长久的存在,是因为它不是为自己而存在.凡欲望都是与人的感官相联系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 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老子认为混杂的色彩会让人眼花缭乱;烦躁的声音会阻塞人的耳朵;繁多的食物会让人舌不辨味;驰骋狩猎,人心会激荡不能自抑;追求珍奇的财宝,会损 害人的操行。
讲寡欲就不能不对人的感官加以限制,甚至关闭相应的感官,“塞 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错误!未定义书签,“天人合一”的自然处世观ﻩ错误,终身不救”。若是开启了人的感官 而不加限制,便众物纷纭而至,物物相引,使欲望日盛一日,要止息就很难了。 因此道家的理想“真人"就是只追求安饱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摒除外界纷乱的 干扰,保持安宁定神的境界。 总之,道家理想“真人"的人际处世观,也体现了道家思想的精髓,遵循客 观规律,做到“无名”、“无己”.同时也体现了道家的和谐处世观。 浅谈道家思想中社会处世观 三、“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处世观 “无为而无不为”是指只要做到了清静无为,就能做成一切事情。这是 道家的政治主张,在《老子》四十八章中说“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道家无为而治中的“无为”绝不是消极被动的无 所作为、无所事事,而是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就是要遵循“道”的准则、 顺应客观规律行事。该做的就做,不该做的就不做。所做的任何事,对客观事 物的变化只是辅助而不擅加干涉,做到“辅自然”或“顺自然”。 他认为当政者的“无为”可以使百姓“有为”,可以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发挥人民的创造力,达到“民自化"、“民自正"、“民自富”、“民自朴”,以实现政 府与民众之间的政治和谐。
可见,“无为”是“无不为”的一种极高明的方式 和手段,“无为"正是为了“无不为”,通过“无为”达到“无不为”的目的.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又认为“为无为,则无不治" [10] 。也就是说从事于无所成为的作为,即可以得到全面的治理。 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以正治国,以无 事取天下,清静无欲,崇尚节俭等。 第一,以正治国。老子主张“以正治国”。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以无事取天下.” [11] 所谓“正”,就是坦诚无欺、公道不倚,意即以正道治理 国家,以奇术用兵对敌,以不生事扰民使天下归心。在老子看来,百姓本来都 很淳朴、诚实,只要为政者开诚布公,为政公道,天下百姓便自会拥护响应. 庄子也说:“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 故贵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 [12] 浅谈道家思想中社会处世观子看来,只有以尊重生命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寄付给他;只有以珍 爱生命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交给他。道家强调以正道治理国家, 才能达到政治稳定和谐的目的。 第二,以无事取天下。
老子曰:“为无为,事无事。” “无事”即“无为”,“无事"是针对“有事”说的,他认为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任 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为。治理国家,要经常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如果 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老子用“治大国若烹小鲜” [11] 生动形象地说明“无为"与“无不为”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是国家要治理, 而不是不治;二是治国要像烹饪小鱼一样顺其自然,谨慎小心,不要乱翻腾。 若急功近利,就会欲速则不达.道家认为施政的基本原则是“生而不有,为而不 [11],即产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成就万物而不仗恃有功,滋 长万物而不主宰。也就是说,对于世界万物,当政者应该任其发展,不得加以 干预更不应该将其据为己有。 第三,清静无欲。要做到无为,就要做到清静无欲.老子认为“服文彩, 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带来的恶果是“朝甚除,田甚芜道家教育思想的三大原则,仓甚虚” 在老子看来,如果执政的人出入穿戴彩绣的衣冠,佩带着锋利的宝剑,享受着丰盛的酒宴,资财宝货绰绰有余,那么就会造成虽然朝廷的殿堂打扫得干干净 净,但田地经营得却非常荒芜,仓库储存十分空虚的局面。因此作为当政者 必须清静寡欲。老子指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正是人们的居功自傲,贪图享受,以及无限的占有欲和权力欲,导致了国家的衰败和混乱。
第四,崇尚节俭。道家反对为政者因贪欲而追逐名利财富的有为,倡导人 们去奢崇俭、勤俭不贪,才能长治久安。老子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浅谈道家思想中社会处世观认为过分的珍爱必然导致更大的耗费,过多的贮藏必然造成严重的损失。又 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其长”[11] 。老子认为慈爱、节俭、不敢在天下 人的前头是三件法宝.慈爱,才能勇敢,节俭,才能宽绰,不敢在天下人的前头, 才能做事物的首长。在老子看来,当政者崇尚节俭、广施仁爱,才能做万物的 统治者.另外老子还主张精减政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社会生活的人为干扰。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即不要走极端,杜绝奢侈,不要过分贪图享乐。 总之,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处世观,认为只要当政者做到 以正治国,以无事取天下,清静无欲,崇尚节俭等的政治治理。才可以使民有 所为而拥护其政,从而达到政治和谐. 综上所述,道家思想的内涵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处世观念—和谐观念,其“天人合一”主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强调 把人和自然等同对待,要求人类顺应自然规律,以和谐的方式对待自然.另一 方面,要把人的道德情感倾注与自然,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心灵和情感的沟通, 从而使人和自然融为一体,真正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道家思想中的理想“真人”即为道家认为的做人的最高榜样和终极追求 范式,也就是“无己"、“无名”的返璞归真的人,它要求人们必须做到“少私 寡欲”,真正达到“绝学无忧”、“如婴儿之未孩”的理想人格的境界.这“无 己”、“无名”、 “少私寡欲"就构成了理性真人的人际处世观。
在“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处世观中,道家认为只要做到了清静无为,就 能做成一切事情.它要求当政者做到以正治国、以无事取天下、清静无欲、崇 浅谈道家思想中社会处世观 尚节俭等的政治治理,使民有所为而拥护其政,达到政治的全面的和谐与协调 发展。 通过对道家处世观的分析,我们知道,道家的这些思想主张无不体现了 “和谐”二字,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思想的体现。当今社会一直 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我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必须首先从理论角度入手, 掌握丰富的知识,这样才能为其提供指导。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讲“和”的文 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学习,对我们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非常 重要的作用。 浅谈道家思想中社会处世观 这次论文写作,对自己的影响很大,感受很深。首先自己知道了要写一篇像样的论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准备材料是一项繁重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 自己的耐心道家教育思想的三大原则,而且还要有数据的来源,这期间得感谢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给我提 供的方便,再次感谢。在论文写作期间,我得到了我的指导教师陈建国老师的 热情而又耐心的指导。因为这是第一次写这样写这样具有学术性、系统性, 而且结构又要求十分严谨的论文,所以在写作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困难。
陈 老师在我写作期间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我的初稿进行了修改,大到文 章的结构调整、材料的取舍,小到字、词、句的错误,甚至标点的错误都一一 指出,可以说,我能写出这篇论文是离不开陈老师的精心指导。陈老师这种 诲人不倦的态度和严谨的治学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态度也是我 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 在此,我向陈老师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在论文的排版和打印工作中,我 得到了身边好友和同学的热心帮助,在此对他们一并表示谢意. 浅谈道家思想中社会处世观 参考文献 [1]公木,邵汉明《道家哲学》,长春:长春出版社,2007 [2]崔大华等《道家与中国文化精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35 [3]王先谦[清]《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35、170 [4]陆永品《庄子通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8、41 [5]庄周.《庄子》,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9、4、45 [6]刘建国《从道家思想看中国传统社会和谐观》,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7]古棣《老子校诂》,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70、85、337、229、580 [8]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40、209、268、239 [9]张松辉《老子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33 [10]朱谦之《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4、76页 [11]兰喜并.老子解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6:206;216;185;237 [12]郭庆藩[清]。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6:364
随便看看
- 2024-08-10老子的大智慧及其现代意义:儒道互补与中华文化的发展
- 2024-08-09庄子的智慧:化解人性险恶与人生困难的哲学
- 2024-08-08道家哲学的现代意义及对先秦法思想史的意义
- 2024-07-3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下社会人生的滋养与指引
- 2024-07-29企业治理新启示:从中国古典文化中汲取吏治精华
- 2024-07-29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何被指伪国学?徐晋如痛呼其为毒草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梁氏国学功底深厚,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比较,探究先秦政治思想
- 2024-07-25传承国学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思想精髓与做人标准解析
- 2024-07-25道家代表人物及作品:老子道德经与庄子南华经
- 2024-07-24老子其书:传统文化专题讲解教学培训课件,丰富汉语内涵的经典之作
- 2024-07-24道家学派思想:老子与庄子的自然无为之道
- 2024-07-24中国文化中坚道家学术思想:被忽略的幕后操持者
- 2024-07-232019/6/14 古典文字的故事:道德经、宗教典籍与人类思考阶段的演变
- 2024-07-21中国茶文化:道家思想的注入与长生久视观念的影响
- 2024-07-20以儒学精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挑战与路径探索
- 2024-07-19道家思想:天人合一与道的核心概念,追溯古代思想流派的智慧
- 2024-07-18儒家文化的中心思想: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 2024-07-17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的深刻内涵
- 2024-07-16基弗在中国展览引发争议,艺术家称感觉被强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