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老子观念中的寡欲指的是什么?

南怀瑾老师:老子观念中的寡欲指的是什么?

在道家思想,老子的观念当中,他认为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会有利害关系和矛盾冲突,是因为人们的欲望心理

太过于强盛,对于权利、地位、金钱等各方面有着太过于深重的执着,所以当这些念想无法实现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违反道德和伦理常识的手段,因此说,做人其实要清心寡欲,不能有太过深重的欲望。

南怀瑾老师:老子观念中的寡欲指的是什么?

对于国家也是如此,不能过分考虑国家发展的利益,如此,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也就会减少许多。事实上,正是因为对于寡欲的崇尚,老子才会提出后续的无为而治,或者说寡欲就是无为而治的核心。

毕竟如果一个人无欲无求,也就能够达到无为的标准,如果一个国君无欲无求道家伦理思想,那么这个国家就不会太过于执着利益纷争,而如果所有的国君都能够达到这样的标准,“救世”不是就能很好地实现了吗?老子观念中的寡欲指的是什么?同时又如何达到寡欲的境界?

寡欲指的是什么?

“寡欲”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叙述,第一,就是作为普通人不要有太过深重的执念,或者说,不要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不让自己受到太大的环境影响,如此就不会有那么多得不偿失,也不会有那么多走投无路。

第二,作为领导阶层不要太过于纠结百姓的付出,或者说不要急功近利,如此就不会对平民百姓产生太强的控制,也不会对国家的利益有着太大的追逐,国家也就不需要通过战争的手段来谋取利益。而如果对平民百姓们能够相对宽松,那么社会的生产力其实就能稳步的提升,同时百姓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压力,社会矛盾就会显得相对较小,国家发展也会相对较稳定。

南怀瑾老师:老子观念中的寡欲指的是什么?

因此,在老子的学说当中,寡欲的理念对社会的影响是很大的,它既能影响一个人的心境,也能够影响君主的统治措施,甚至能够影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毕竟如果所有的国君都能够专注于自身国家的发展,都能够以自身平民百姓的民生状态为己任。

南怀瑾老师:老子观念中的寡欲指的是什么?

如何达到“寡欲”境界?

那么,还会有谁去专注于战争和掠夺财富呢?社会不就能够达到一种和平稳定的状态了吗?所以寡欲是老子观念当中比较核心的部分,而针对如何实施寡欲,或者如何达到寡欲的境界?老子也给出了答案。

要“不尚贤”

什么叫作不尚贤呢?就是不推崇一个人要有德有才。因为不推崇其实就没有竞争,理论上来讲是对的;因为如果一个人不太过于追逐自身的才华,那么他对于一个岗位也就不会过分的追逐,而其他的人,如果不推崇有德有才的人去做领导阶级,那么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其实就少了很多。

南怀瑾老师:老子观念中的寡欲指的是什么?

试想一下,我们现在人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什么呢?不就来源于知识层面的差距吗?不就是来源于用人单位对于学识高的人的推崇吗?正因如此,人们才会十年寒窗苦读,才会有中考,有高考,也才会有贫富的差距,才会有人们观念中的高低贵贱。

所以,如果所有的人,都不去推崇有德有才的人,那么有德有才和无德无才其实就没有太大的差距了,如此人与人之间又怎么会存在竞争呢?而没有竞争,其实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内幕,没有那么多的黑暗。

就像近段时间关注度很高的学籍替代事件一样,无德无才的人之所以会去代替金榜题名的人,就是因为这个社会对于金榜题名的人拥有更高的接纳度,之后的用人单位也会对于这样的人更加偏向,而相对于他们,没有高中魁元的人就会失去竞争能力。

南怀瑾老师:老子观念中的寡欲指的是什么?

所有的人都拼尽全力想要有德有才南怀瑾老师:老子观念中的寡欲指的是什么?,就会产生很多想要通过歪门邪道而达到目的的人,社会也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人与人之间也就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所以,如果人们不尚贤,那么社会的竞争就会变少,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阴谋权术或者黑暗手段了。

南怀瑾老师:老子观念中的寡欲指的是什么?

当然,我们无法去评述这种观念的对错,毕竟竞争是凭借个人实力的,实施阴谋权术的人,并不是因为社会竞争力的问题,而是因为自我能力的问题,不能为了解决这些人想要通过不正当手段去谋取利益的想法,而让社会变得无竞争。但是,在老子的观念中,不尚贤也确实是一个让社会趋于稳定的状态,这个我们无所谓对错。

要“不贵难得之货”

意思是不把那些珍奇异兽、奇珍异宝当回事,不当回事也就就没有人会盗窃了;事实也是如此,我们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总有那么一些人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财富,所以就会有很多的小偷小摸,就会有触犯法律的存在。

南怀瑾老师:老子观念中的寡欲指的是什么?

但如果人们能够将金钱视为粪土,将所谓的奇珍异宝看作无所谓之物,那么奇珍异宝其实也就与普通之物没有区别了,试问有哪个人会费尽心思去偷盗一些普通的物品?去盗窃一些自己并不在意的东西呢?所以,不贵难得之物能够很好地压低人们的攀比心理,同时也能够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

要“不见可欲”

什么叫“不见可欲”?意思是要求人们不能够炫耀。人们不炫耀也就没有诱惑,我们常说的在外不露财,就是这个道理,不将自己的财富展露出去也就不会招致小人,如此,人们没有诱惑了也就能够清心寡欲了。

但仅达到这三个层面还不行,人们还要“去智”;就是要求做人不要太精明。仔细分析的话,去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要“愚民”,然后要“愚君”。国家难以治理是因为人们懂得太多,所谓民之难治道家伦理思想,以其智多。

南怀瑾老师:老子观念中的寡欲指的是什么?

如果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想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那么这个社会又如何得了?岂非每个人都想做天子?每个人都想做国君?每个人都想成为领导阶层?甚至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一套治国方式?那国君又如何来统治?如何来掌控呢?所以老子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南怀瑾老师:老子观念中的寡欲指的是什么?

意思是说,从古至今所有擅长使用”道“的人,他们都不是用”道“来开发民智的,而是用到来愚民的。当然,这愚民的意思并不是让平民百姓什么都不要懂,而是要平民百姓不要太过于精明,换句话说就是要服从君主的统治,不要产生太大的反抗。

第二个方面是要愚君。老子说想要愚民首先要愚君,为什么呢?因为上有所好,下必效焉,统治者如果心明眼亮,如果谋求甚多,那么平民百姓就会变得聪明伶俐,这叫做:其政察察,其民缺缺。领导人如果明察秋毫,那么老百姓就会心怀鬼胎。

南怀瑾老师:老子观念中的寡欲指的是什么?

相反的,如果其政闷闷则其民淳淳,领导人糊里糊涂,那么老百姓也就会淳朴敦厚;所以说,在老子的观念当中,就算伪装也要装的糊涂,所谓不聋不哑,不做家翁。但其实老子的观念是相对绝对的,平民百姓的发展并不以君主的状态为主要的根本,很多时候社会的发展是要与人民能力的提升相辅相成的,如果单纯地说,君主纯朴百姓就会纯朴的话,也并不是正确的治国理念。

相对来看,老子所言的这些其实也并不是”道“的根本,或者说歪曲了“道”的原本含义;因为这些方式从愚民到愚君,从不尚贤到不见可欲,更多充斥的是“术”的味道,也就是权谋,并非是人们本身能够达到这样的标,或者说不是社会的发展要求达到这样的标准,而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强硬的规定和约束,这是一种权术而并非真正的自然大道。

但这能说明老子的观念没有道理吗?其实也不是。老子所说的只是其用来实施寡欲的手段,虽然相对来讲比较绝对,但是确实有自身的道理存在,毕竟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减少,国与国之间的发展也就会相对平缓。所以之于寡欲,我们可以总结三点。

南怀瑾老师:老子观念中的寡欲指的是什么?

第一,要心存敬畏。不要把已知当作全知,也不要把所能当作全能。如此,人们才能够达到谦逊的地步,那如果人人谦逊,也就与老子主张的不尚贤相辅相成了,毕竟有的时候过分的推崇并不是因为这个人真的全知全能,而是要达到一些不为人知的目的或者说受到了这个人的蒙蔽。

因此,当人们心存敬畏的时候就会对知识地位,权利,财富等等辩证来看,也就不会有什么征服自然、人定胜天之类的理论了;就像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当中所说的那样,不要过分的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因为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而对于现实社会也是如此,人们过分的追逐与征服自然,就是对自己的已知程度过分的相信,并且想要通过这样的形式让人们推崇自己,也就是所谓的尚贤。但如果能够心存敬畏,那么这样的问题或许就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解决了。

南怀瑾老师:老子观念中的寡欲指的是什么?

第二,在一定程度上消极无为。其实消极无为并不是贬义词,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看待,比如现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城市规划,不要总想着要去规划什么,而是要想着规划不干什么。

南怀瑾老师:老子观念中的寡欲指的是什么?

比如什么东西不能建?什么地方不能破坏?哪些系统要保留?哪些建筑要维护?这就避免了大兴土木或者大动干戈。所以有的时候不妨消极,当然,这不是说要人们推崇消极,而是在某些时候不妨将脚步慢下来,或许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第三,做人不要太过精明。我们上面讲不乏消极无为,这更多的是对于国家或者对于领导阶级来讲,毕竟不聋不哑,不做家翁!而对于个人就最好没心没肺一点,毕竟做人太精明,有的时候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马虎一点,大家相安也省心。

就如同原始社会一样,其政闷闷南怀瑾老师:老子观念中的寡欲指的是什么?,其民淳淳,虽然是因为客观上的智力发展因素才导致的情景,但也确实是一种没心没肺的表现,如此不就比后来的社会更加和谐了吗?所以说做人也是有技巧的。

结尾

综上所述,老子所说的寡欲,并不是单纯指的人们对于利益的追求或者对于欲望的崇尚,更多的是在于治国和做人两个方面。治理国家时,国君要适当的消极,不要过分的崇尚权力、财富和利益,这样就能够引导平民百姓更加安定的生活,也让他们能够更好的理解得失问题,解决社会的阶级矛盾,也解决国内发展的不安定因素。

南怀瑾老师:老子观念中的寡欲指的是什么?

另一方面则是做人,首先做人不能够太过精明,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道家伦理思想,有的时候装聋作哑并不是懦弱的表现。其次,作为人不要对于身外之物太过于崇尚,比如说才华,比如说财富,比如说地位,这样也就能够拥有更好的心态,能够更好地生活,也就不容易触犯社会的规则,影响到他人的正常生活。

再者,在不推崇别人生活状态的同时,也不要对自己的生活状态过分地炫耀,要对自身和他人的生存都心存敬畏,如此生活才能更加地井然有序。所以说,老子的寡欲其实是要求人们把对于社会的图谋变成对于社会的付出,把想要获得利益的心思变成安定生存的心思,这是老子观念中最主要的价值。

其实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会有冲突,之所以会感觉到社会发展的节奏很快,就是因为我们对于利益的崇尚有时太过分,当我们安定自己的心思,对自然心存敬,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的时候,其实就会发现生活中还是有很多美好的,正所谓,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发现缺少美的眼睛。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