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考申论备考:《国学》之国学篇

2017年国考申论备考:《国学》之国学篇

所谓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我们当前的教育,既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也要学习传统的国学文化,所以在我们的教科书中有许多古代文言文。实际上现代教育既不提倡道家(老庄)思想,也不提倡儒家(孔孟)思想道家学说思想观点,我们所倡导的是马列主义,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是道德与法制。

思想上

首先从思想上去分析,为什么我们会感觉教科书里所教的内容基本都是儒家思想呢,你把儒释道的思想内核理清楚,或许能明白为什么了。

2017年国考申论备考:《国学》之国学篇

每种世俗性的哲学思想或者宗教都有一个反面。有时候看它们本身云山雾罩,很难一下子搞清楚,不如看看他们的反面反而能看得更清晰。

儒家的反面是什么?是小人,小人结于利2017年国考申论备考:《国学》之国学篇,小人长戚戚,小人巧言令色,小人寡廉鲜耻。所以儒家要“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家的反面是什么?是魔,所谓成魔成佛一念之间。魔是什么?魔是色,香,声,味,触,法,是欲的化身。所以佛要苦修要灭欲!

西方的宗教反面是什么?是魔鬼,魔鬼引诱人,让人挑战上帝。魔鬼玩弄人心,让人出卖灵魂。

那么道家的反面是什么?是……圣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里的圣人绝不是儒家里的至圣先师,道家的圣人简单的说就是顺道而行的人)

通过反面的一剖析,现在知道课本为啥不教道家,社会为啥只重点教儒家思想了!你跟小朋友或者三观未立的人说绝仁弃义,他能理解是啥意思吗?想不理解歪都难!

这些世俗化的哲学思想是有层次的,西方宗教的层次最低,说来说去都是一个二元对立的逻辑。上帝就是至善,就是绝对正确,反正一切罪恶推给魔鬼就是。儒家的层次次低,君子小人也在玩儿二元对立,比基西方宗教高明的是“子不语怪力乱神”因此没有那些装神弄鬼的糟粕。佛家的层次较高,但是一方面佛家的一些神秘化对它有些消弱,另一方面佛家一方面彻底否定人欲,一方面又向世俗妥协强自把它原本脱离道德是非的因果报应演化成了符合世俗善恶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以说是把层次给彻底拉低了!当然如果不把它拉低成这样,不利于大众传播。

2017年国考申论备考:《国学》之国学篇

再看道家总体上来说没有怎么被世俗化,因为它实在太不友好了!一般人听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脑子估计都转不过来——这是在说啥?正因为道家经典里这些极度不友好的内容,道家思想对于普通习惯二元对立思考的民众来说只能是敬而远之。它不适合教化民众,因为它本身是超越二元对立的。按照道家的说法,君子会有2017年国考申论备考:《国学》之国学篇,小人也会有,君子越多,小人就越多,越是提倡仁义礼智信道家学说思想观点,越有小人作奸犯科。

按照道家的态度,善恶是什么东西?行善可未必会积德,也可能会招祸。清规戒律那是跟天性自然做对,如何能得解脱?所以道家其实是否认这些世俗思想的,这层意思是非常明显的。可是很多人个人修为不够就停在了这里。所谓不破不立,但他们就只是停在了一个破上,至于立,却因为自己的层次修为不够就立不起来了。

但是许多人读道家典籍,只读出了愤世嫉俗,读出了消极避世,却读不出道家思想中“无为而无不为”是把无为作为手段,无不为作为目的的!如果是为了无为而无为,那根本就不是道家,而是自欺欺人!大家不妨想想看,假如道家真的要人消极避世,君王从哪里来呢,天生的吗?人的治世思想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成功”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天上掉下来的吗?

所以《道德经》不是给老百姓看的,是给统治者看的!

内容上

然后再从内容上去仔细分析,其实我们教科书儒家道家经典都有涉及,但都经过了现代人的改编修整,使得你很难看出原貌,甚至把儒家道家经典混在一起了。

儒家经典例如《论语》《孟子》等,在教科书中都是选取部分内容,比如中学时的《论语十则》,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都是抽离其中的部分内容作为教材,然后通过现代人自拟题目,让现代的人不仅能学习到古文化知识,也能吸取这些文本中儒家思想。

佛家讲济世救人,普度众生道家学说思想观点,可是佛连自己都救不了,还怎么救人呢?佛家重来世,轻此生,因此要苦修要无欲。佛家是不符合社会价值观的所以根本不提倡。

其实语文课本中,涉及到道家思想的古文并不少,只不过大家不大在意罢了。语文课本中的《逍遥游》、《秋水》、《庖丁解牛》出自《庄子》,《两小儿辩日》、《杞人忧天》、《愚公移山》出自《列子》,《塞翁失马》出自《淮南子》。不过这些道家经典古文的选篇,已经被抽离了原有的灵魂,变成了学习古文的一个工具。

比如说《两小儿辩日》,出自《列子·汤问》,他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课本标准答案是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真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实际上这种观点是以儒解道,用儒家的观点在阐释道家思想,牛头不对马嘴。列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闲着没事写篇文章来赞颂孔子实事求是的精神,这是不符合常理的。那么《两小儿辩日》究竟讲的是什么?

《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的题目都只是后人添加上去的,而《列子·汤问》通篇是将了许多个小故事,用这些故事来寓意哲理。其中将很多的名人代入带故事中,大禹、夸父、齐桓公、管仲、孔子、扁鹊、伯牙子期等等,列子不仅能将各种深刻的道理蕴藏在故事中,还善于运用这些名人,仿佛就感觉故事是真的发生一样!

普通民众基本都只接触到部分古文,而且大多数都只是教科书里学到的,其实真正的古文思想浩如烟海。一不小心就能坠入其中,所以需要教育的指引。我们三观的形成不是源于语文课中的孔孟思想,而是源自于思想政治课上所讲的道德观念、法治观念,包括对于科学的认识,对于世界的认识等等。

现代社会也不可能有教授儒家、道家、佛教的专业老师,因为现代社会孕育不出来。现代社会孕育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