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修道方可:学会尊重自然法则,平静的态度看待过去
【智慧】修道方可:学会尊重自然法则,平静的态度看待过去
一个
虽然大部分修士都可以逃离山林,但想要脱离世间却并不容易;虽然他们可以真诚地相信它,但实现它并不容易,但他们是烦恼和幸福的;放下名利虽然容易道家的生态智慧,但克服习惯和执着却很难。
所有这些困难和困难,正是修炼者必须面对的功课,必须克服的障碍;也体现了修炼者艰苦奋斗、超越的精神追求。
在这个意识决定行动的人类社会里,我们之所以经常感到困扰、沮丧和不快,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尊重自然规律,始终保持自己的思想、主张和言行。在错误的方向。刻意前行 【智慧】修道方可:学会尊重自然法则,平静的态度看待过去,不勉强,不怨恨他人,就是没有按照“和谐”的生活态度和方法来要求自己和对待他人。
这样,“自我”的东西就会出来做错事,占据我们积极的思想,影响我们的道德实践。
结果,这样不顺眼,那样不公平,然后大量的抱怨、抱怨、怀疑、偏激、否认、指责等负面思想喷涌而出;人的假话八卦满天飞,让人眼花缭乱;
更何况,他们又生气又打架,最后又是一脸懵逼,一脸遗憾。所以,违背事物本来的本性,过分强化自己,一味贪图享乐,心里容不得别人,处事不豁达,不自在,是烦恼的根源,缺乏的根源。幸福。
2
万物皆一体,你我他怎么来的。我们的心之所以终日不稳、不安,是因为我们想的太多,太贪心,放不下。我们应该学会用感恩的心和平静的心态看待过去,面对现在,展望未来。
不要总想着过去,因为过去已经过去了,再也回不来了;也不用担心未来,因为未来还没有到来,不要给自己添麻烦;专心做现在的事,享受现在的一切,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
在此基础上道家的生态智慧,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处于空虚、宁静的状态,远离焦虑、烦躁、精神疲劳的干扰。
我们外在的言行往往代表着我们的内在境界和精神层面。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清净的心,积极的言行。
这样,就像爬楼梯,上一层楼,走得越高,站得越高,视野就会越开阔。我心死,道心在,人道真,乐无常。
但是,放手容易,放手难,所有消极的想法更容易随波逐流,难以控制。所以,在生活中 【智慧】修道方可:学会尊重自然法则,平静的态度看待过去,我们自私的、坏的、消极的、消极的思想和思想就像病毒一样,不仅侵蚀着我们自己,还向他人散播毒药。
因此,当我们有不好的念头和念头萌芽时,要立即将其拉回来道家的生态智慧,然后通过正面的分析和过滤,将其变成好的正面的念头,并付诸行动,这样才能保护自己也能造福他人。
因此,玄门《功课经》中说“人心多散,一念清净”; 《清境经》也说“人心常静,天地皆归”。说明虽然负面的念头容易放下,难以接受,但都是习惯性的,但正面和好的念头,就像一把智慧之剑,可以斩断一切业力,回归真我,与人合一。天地合一。
三个
往往不好的、消极的、消极的情绪、想法,甚至想法,大多源于我们思维的狭隘和极端,思维模式的拒绝和固执,以及与他人打交道的冷漠和自私。
p>
一个人一旦形成这种不良的思想、思维和行为习惯,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这种“自我”的观念、主张和价值作为看待他人、判断他人、与他人打交道的第一方式。一种心理反应。这种不良的习惯性心理反应,往往在误导和伤害他人的同时,自欺欺人。
因此,无论从个人修养的角度,还是从促进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角度,这种消极的思想和思想都是有害于他人的。所以,道家先祖教导我们要清心寡欲,要平静而空虚;
对于修炼者来说,克服这种不良的思维和思维习惯,未必能很快达到“一念清白”的境界,但只要我们不断地修炼慈悲、谦逊、包容;弘扬奉献精神、和谐精神、惠民精神;经常接受好的想法,多接触有德行的人,做好事,会逐渐养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思维和行为习惯。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心会越来越平静和快乐,过去的烦恼和烦恼也会悄悄地除去。可以说,心安则天下安,人欲灭则神自由。
20世纪以来,环境保护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瓶颈。道教作为在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历来十分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老子《尔注》提出了“中和”、“求和”、“和而同生”等理论。 “中和”之气具有“调和万物”的功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生共生的重要基础。可以说,“道”的本质是“中性”,自然和谐。只有天地自然和谐,万物才能生长成熟。 “中和之道”是道家追求和谐人生、和谐自然的重要思想资源。
道家生态和谐理论从“中和之道”的和谐思想出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共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家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体现了道家、道家、道家的生态伦理。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和谐共生的生态建设。 .
道法自然:中和之道的生态伦理
“中和之道”体现了道家“道法自然”的和谐生态伦理。 “人随地,地随天,天随道,道随自然。”道的本性是自然的,“无为”就是规律。道家所造之物,自然无为而生,不受外物所限。
“道生万物”的生态伦理。道家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道”创造的,所以“万物有形,皆有道性”。万物按照“道”赋予它们的自然而存在,它们有自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人类无权毁灭它们。人对万物的态度,应该像葛洪在《包朴子内篇》中所说的“顺其自然”,即遵循客观规律,与外在事物和谐相处,从而获得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
“道通万物”的生态伦理。道家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应该相互尊重,和谐相处。自然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道家也认为道化万物,但人是由道的“中性”之气转化而生的,是万物中最灵性、最聪明的生物。因此,人生活在“万物之师”的位置,是“万物之主”。也就是说,人有管理和照顾万物的责任,其行为必须符合“天道”,人应该“帮助天上的生物”和“帮助地滋养形体”。 ”,从而使自然更加完美,使自身与自然更加和谐。
“道、威、和”的生态伦理。道家从“道法自然”的整体出发,非常重视人类对环境的依赖。道家认为,保持整个自然的和谐与安宁,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必须保证天地安宁。 “道贵而中性”是指人类社会与自然要保持和谐的平衡。 《太平经》强调,人若想长久安宁,就必须使赖以生存的大地和谐安宁。为此,人类必须了解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行事,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天人:中和之道的生态智慧
道家经云:“天地相和,万物萌芽”,“天地不和,阴阳失衡”,体现了道家和谐天地的生态智慧。男人。道家认为,人与自然相互感应,相互影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 《太平经》认为,日、阴、中气调和而化为万物,所以在自然界中,日、阴、中气是不可缺少的。只有阴阳相和,生出“中性”之气,共同生养万物,自然才能安宁。 《太平经》进一步指出,人是自然界万物的一部分,也是从自然界的“中和”能量中诞生的。 ,因此必须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智慧。道家认为,人与自然共存共生,自然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所谓“天地不和,阴阳不正,灾祸波及所有人”,就是说自然生态失衡将直接影响人类世界的生存。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智慧几乎贯穿了道家思想的方方面面。例如,在修身方面,道家强调自我和谐,与道家一起追求真理和长寿。又如历代道士能有意识地绿化、美化道教建筑的周边环境。道观内外的松柏绿树,是道教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具体体现。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智慧。现代环境科学告诉我们,自然界具有一定的整体关联性,即自然界中没有孤立的现象,一切都处于对立互补、相互成长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人与自然也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道家不反对自然的“人性化”,而是主张人类在改造自然时要以道德为约束,对环境采取保护措施,以谦卑的精神与自然界的万物和谐相处。既然人类与宇宙万物共存于同一个地球,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那么作为万物之灵,人类有责任和义务去协调和照顾人类与宇宙的关系,天地万物,天地万物。
和谐共生:中和之道的生态建设
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类在享有自然权利的同时,也应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去年召开的贵阳生态文明大会发表的《2010年贵阳共识》明确指出,“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对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内容”。
道家以“中和之道”的思想,进一步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 《太平经》指出,人类和自然界万物的生命都有存在的权利,是“天地大德”。 “和谐共处”就是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准则,也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当今中国道教界正在积极阐释和弘扬道教的生态智慧,践行中和的“和谐共生”之道,全面推进自然生态环境建设。
积极倡导生态保护,着力推进生态道观建设。道家崇尚自然,历来十分重视环境保护。早在1993年,全国道教协会就召开全国道教协会爱国爱护教育先进表彰大会,积极鼓励全国道教“植树造林、美化环境”,表彰“植树造林先进个人”。保护森林”。 1995年,中国道教协会参加在英国举行的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大会,发表了《中国道教生态环境保护宣言》,正式加入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联合会。此后,我国道教界积极行动,开展建设工程,全面推进环保生态道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倡导植树造林,建立中国道教生态林建设基地。 2003年初,中国道教协会向全国道教界发出倡议,计划在甘肃省武威民勤县建立“中国道教生态林建设基地”。目前,“基地”已基本完成植树造林任务,为民勤县荒漠化防治工作带来了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二是提出“生态道教”理念,举办道观生态保护座谈会。生态道家强调保护自然环境,以实现道家追求的人间仙境。 2006年,举办首届中国道教生态保护教育研讨会(中国道观生态保护论坛前身)。 2007年,举办了第二届中国道教生态保护教育研讨会,提出了将寺院土地利用和管理纳入区域生态保护规划等7项具体任务。 2008年举办第三届中国道观生态保护论坛,“生态道观”项目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关注和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基金会的支持。论坛发布了《生态道观茅山宣言》,要求各道观“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和宣传教育的规章制度,大力增强居住道教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最大限度地利用节能技术和材料,并与周围的自然形成关系。一个环境与社区和谐相处的良性生态系统。这将生态道观建设活动推向了更广阔的空间,为道教参与环境保护探索了一条新路径。
积极开展环境保护规划,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09年,中国道教协会制定了《中国道教界环境保护八年规划(2010-2017)纲要》),下发省(市)级道教协会。 《意见》要求各地道教协会和寺庙要认真研究贯彻,把寺庙生态保护纳入创建和谐寺庙的目标,为建设生态道观、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新的贡献。 《纲要意见》包括:生态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在资源利用中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如合理规划建筑设施,倡导文明敬香,最大限度保护道观周边水资源;将环保意识和行动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其中,如提倡道家节俭的生活方式,提倡符合环保要求的养生健身方法等;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和手段促进环境保护,如提倡所有道教节日和大型宗教活动都应突出生态保护宣传的内容等。
积极宣传环保理念,努力推进生态和谐建设。在自然生态保护方面,笔者认为,要注重“三保”的真正落实。也就是说,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还要注意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在强调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注重生态文明的保护;在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注意保护自然生态和谐。 .
在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笔者认为要坚持“四个观念”的根本转变。也就是说,要实现自然观念的根本转变,懂得尊重和保护自然;实现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变,用人类社会应有的道德伦理来约束无限消费的欲望;实现伦理观念的根本转变,把伦理方向延伸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爱护环境;要实现生产观念的根本转变,人类应在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热爱万物的前提下利用自然,使人和自然界中的万物都利用自然。物质和能量在高度和谐统一中相互转化,最终实现人类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在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上,笔者认为“四项措施”要全面落实。即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社会法制建设,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个人意识。
综上所述,道家“中和之道”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中和之道生态和谐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之道,要求人类社会始终遵循“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和“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 这种道家生态文明思想正是人类社会必须大力倡导和推动的。特别是对于现代生态和谐的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人类社会,道家之旅,虽然世界千变万化,但只要我们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少一些狭隘和霸道;多一点爱和肯定,少一点冷漠和拒绝;多一点谦逊和真诚,少一点傲慢和虚伪;更多的奉献和努力,更少的贪婪和要求;多一点安宁和宁静,少一点欲望和浮华。
以弱化自己的意识去启迪、虚心珍惜他人的言行,以“仁慈谦卑、尊重一切”的心态面对一切众生,就能消除烦恼的根源,找到幸福的源泉,享受内心的生活无限的平静、宁静和喜悦。
那时,我们现在是天堂,我们的心境是仙境!
随便看看
- 2024-07-15儒教、佛教、道教:三教传统宗教的特点与影响
- 2024-07-12儒家和孔子的智慧:对我们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启示
- 2024-07-10道教哲学与中医学的密切关系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2024-07-03太极拳:道教动功修炼的表现形式,阐释道的内涵
- 2024-06-25道家与道教的关系:相辅相成,影响深远
- 2024-06-25道家与道教的关系:从哲学流派到宗教信仰的演变
- 2024-06-24道教起源:学界与宗教界观点的差异及对哲学化思想流的影响
- 2024-06-23道家与道教的区别与联系:哲学与宗教的交融
- 2024-06-23医道同源:易学、阴阳五行说与传统医学和道教的关系
- 2024-06-22道家思想:起源、核心与代表著作,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 2024-06-22道家思想:老子与庄子的哲学思考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 2024-06-16中国智慧:生命的智慧与境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2024-06-15北大高颜值男神杨立华:温润谦恭的真性情老师,学生为课痴狂
- 2024-06-15深入解读庄子道家思想及其对现代生态环境的反思
- 2024-06-14河北大学许春华: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老庄道家思想与先秦诸子哲学起源
- 2024-06-14孔子:教化万民是儒者使命,非愚民之想,何以称第一教育家?
- 2024-06-05道家思想:追求与自然合一,实现自由平等和谐境界
- 2024-05-28网易公开课:西安交通大学讲解儒道文化,道家与道教有何不同?
- 2024-05-20道教的养生思想自成体系独树一帜
- 2024-04-30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实践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