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必修3是文化史。文化是对一定政治、经济的反映。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如必修1的罗马法、马克思主义诞生,必修2的习俗和大众传媒变迁,等等,都是文化史的内容。
本单元标题中的“主流思想”是指儒家思想。中国古代思想演变向有“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清代朴学”之说,子学、经学、理学和实学都涉及儒学内容。教材把古代儒家思想发展分为四期:先秦原始儒学、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明清之际儒学。
本课讲“百家争鸣”。含义:春秋战国时期,众多学派或学者提出各自救世方案,互相批驳,彼此吸收。主体:代表不同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士”。主题:救世,即当政者应如何治国理政。内容:学术问题(如万物本源是什么、人性是什么)、社会问题(如怎样治国理政,德治、法治还是兼用;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认识人与自然关系)。形式:聚众讲学、著书立说。目的:得君行道(得到君主重用,推行自己方案)。实质:救世方案之争。
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历史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提供了现实基础和条件。
对当时的“变”,孔子说是“天下无道”,汉人说是“礼崩乐坏”,都不够全面。
①政治上:其一,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三代官位世袭,贵族垄断政治。春秋战国时,世官制遭到破坏,官员选任看重个人才学,国是由“肉食者谋之”到平民亦可谋之(参政议政),出现布衣卿相,是为官僚政治(吕思勉称之“平民政治”)。其二,“士”的崛起——养士、用士之风盛行。西周时,士是最低贵族,不受重用。春秋战国时,平民化的士(有旧贵族,有受过教育的平民)受到重用、得以崛起。崛起的外因:各国为争霸争雄,出台优惠政策(如封君制,卫鞅获封于商,号为商君,史称为商鞅),争抢人才,不看血缘看才学,如士争凑燕、楚才晋用、秦王嬴政收回逐客令。内因:士有才学,希望出仕。
综上,政治变革为百家争鸣提供了政治基础(士人有了参政议政的机会)。“士”作为不同阶层或政治派别的代言人,周游列国,积极建言献策,希望得君行道。宋代戏文“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类此。也有少数士人追求避世,独善其身。
②经济上: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铁器、牛耕的推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迅速发展,贵族阶层衰落了,出现新兴地主、自耕农、个体手工业者、职业商人等不同阶层。
综上,经济变革为百家争鸣奠定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士”可以成为一个脱离生产的阶层或群体而大量的存在。众多新旧阶级或阶层的代言人“发声”,才有可能“百家争鸣”。如有人认为孔子、老子、庄子代表没落贵族,孟子、荀子、商鞅、韩非子代表新兴地主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墨子代表平民百姓(手工业者)等。
③文化上,从官学到私学,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官府、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被打破,文化下移。意义:一是推动了学派、“士”的出现与壮大,二是形成了办学自由、教学自由、思想自由的社会风气。思想自由是学派之间、学派内部展开争鸣的前提。
综上,文化变革为百家争鸣提供了人才基础和思想条件。
(2)西周春秋时期文化的积累与发展,奠定了历史基础。
诸子各有起源(见《汉志》),百家思想不是无源之水。如儒家思想即源远流长,孔子推崇周文化和周公,整理的是西周旧典“六经”,继承的是周公“以民为本”“以德治国”“重视礼乐”等思想。孔子的贡献主要是归纳提炼,不是创新。孔子“克己复礼”、文艺复兴“回归古典文化”、宗教改革“回归早期基督教”,这些思想都含有复古意识。
2.主要学派及代表
十家九流。最主要学派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3.历史影响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人文主义思想的重要起源,是中华民族第一次精神觉醒。
主要表现:由夏商西周时期对天命、鬼神、祖先的崇拜到春秋战国时期对人的崇拜与重视(周文化中已含有朴素的人文主义)。表现:
①反思人与自然(或“天”)的关系:如老子主张顺应自然,是天人合一论(人是天的创造物,是自然的一部分,没有独立性);荀子主张利用自然、战胜自然,是天人相分论(天与人互相独立,互不干涉)。由天人合一论到天人相分论,是一种进步。
②反思人与人的关系:如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有等差之爱),爱惜民力;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荀子主张君舟民水;韩非子主张君贵民轻;墨子主张兼爱(无等差之爱)。
③探讨人性:如孔子认为性相近;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韩非子主张性恶论。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处于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的“轴心时代”,其思想主题是“人类精神的觉醒”,而对人性的探讨,则是“人类精神的觉醒”的最高层次。
南开教授刘泽华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可作三段论:神化阶段,三代时期,其特征为神道设教,率民以事神;圣化阶段,自春秋至辛亥革命,从尊神转向尊圣,圣王即是神;民主化阶段,自辛亥革命至今,从圣人本位转向个人本位。诸子百家均以圣人为其理想人格,由崇神转向崇圣,也反映了思想解放和人文主义兴起。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百家争鸣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犹如启蒙运动在西方近现代思想上的地位与影响。二者都是“奠基者”,对中西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各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宽容开放的特点。
各派相互取长补短,如孟子、荀子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董仲舒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等的思想,宋明理学融合了佛教、道教的思想等。
二、儒家的代表人物
孔子身材高、寿命高、历史地位高,非诸侯而被《史记》列入“世家”,汉唐“周孔”“孔颜”并称,宋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孟子历史地位逐渐提高,唐宋间有孟子升格运动,儒学代表演为“孔孟”并称;荀子三为祭酒、两任县令,但历史地位一直不高。
1.孔子
“春晚”鲁国人,创立儒家学派。鲁国向以周礼治国,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
(1)主要思想
①伦理思想:提出“仁”的学说(孔曰成仁)。含义:仁者,爱人(仁,二人,人与人)。目的:建立人际关系和谐有序的社会。手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维: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今观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起码修养,“己所欲,勿施于人”则是高级修养。
②政治思想:各级当政者要效法先王之道,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无私欲、行仁义),做到: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克己复礼。赞赏诸侯尊周王、攘夷狄(因其不知礼义)。
③教育思想:对象是“有教无类”,突破政治贵贱、经济贫富、地域远近的限制,是为平民教育,因“性相近,习相远”(后来战国有性善、性恶等人性论),强调教育普及(教化)的必要性;目的是“学以为己”,即修身养德,认为这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宋明书院教育、当今践行“立德树人”,都是回归儒家教育的初心。
(2)主要活动
37岁创办私学;55岁周游列国,希望得君行道;68岁返鲁,潜心办学,编订六经(是先王之道的载体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六种校本教材,各有其用,子曰:“《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孔子一生弘道不辍,影响深远。
2.孟子
孔子之后,儒分为八。到战国中期,演为孟荀两支。孟子,邹国人(与鲁相邻),晚孔子179年出生。其时儒学的显学地位动摇,孟子以“舍我其谁”的担当,挺身而出,以承续孔子之道自任,复兴儒学。孟子有弘道意识,而无道统概念,韩愈正式提出儒家道统论。
(1)主要思想
孟子主要是政治思想,其核心是“仁政”思想,源于孔子的“仁”。孟子曰:“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可见,仁政即王道,二者相通。对立的是暴政与霸道。
①主要内容:一是养民安民,包括:制民之产,给小农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勿夺农时,减轻兵役、徭役;薄税,减轻小农经济负担;宽缓刑罚。二是教民,办学校,行教化。
②理论依据:性善论。人性本善,即人有四心(恻隐、羞恶、恭敬、是非)、四德(仁义礼智),此“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也(西方:人是政治动物;人是会制造工具的动物;人是理性动物)。故强调实行仁政、重义轻利(孟曰取义)、内省、人皆可为尧舜。
③历史依据:先王之道。古之圣王,行仁义,以德治国,有治无乱,应该“法先王”。
④指导原则:民本(民为邦本)。源于周公的敬德保民、孔子的爱惜民力等。包括:政在得民;民贵君轻;诸侯三宝(土地、人民、政事);与民同忧乐;选贤任能等。
⑤主要推手:大丈夫。孔子的理想人格是“君子”(偶为仁者、圣人)。孟子是“大丈夫”,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途径:持志养气,即以仁义为内容的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张载据此创立气学,将“气”本体化。
⑥终极目标:王天下。王(wànɡ),即称王,统治一国或一地。孟子的“王天下”,即由行仁政的诸侯称王,统一天下,改朝换代,取代周王、周王室。
孔子希望恢复周礼、复兴周室,尊周也;孟子劝诸侯以王,不尊周也。程朱为孟子作了辩护。二程说:“孔子之时,周室虽微,天下犹知尊周之为义,故《春秋》以尊周为本。至孟子时,七国争雄,天下不复知有周,而生民之涂炭已极。当是时,诸侯能行王道,则可以王矣。”朱熹说:“孔子尊周,孟子不尊周,如冬裘夏葛,饥食渴饮,时措之宜异尔。”朱熹还认为:孟子劝诸侯“王天下”,靠的是仁政,所传之道与孔子之道并无本质的区别,是守经行权;天子是有德者居之,诸侯“保民而王天下”具有正当性、合法性。
(2)孔孟思想特点
一是外延狭窄,是治世之学,以道德思想、政治思想为主,不语怪力乱神,忽视本体论,后儒为之“补丁”,提出各自本原说;二是内涵丰富,有修齐治平,有内圣外王,有礼乐仁义心性,后儒各取所需,各有侧重,且皆标榜正统,孔孟呈现出多种历史形象。
3.荀子
战国末期赵国人(今天山西、河北一带)。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故有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荀子》从未入经。与孔子、孟子不同,主张尊先王、法后王。
(1)主要思想
①礼法兼用,礼高于法,德主刑辅。礼法兼用,说明当时诸子思想出现融合倾向。其“礼”源于孔子,“法”源于法家。他认为礼高于法,法源于礼而仅补礼之不足(“礼”只有原则,没有细则)。他的“礼”相当于西方的自然法,是第一位的,故荀子仍属儒家。
②民水君舟的民本思想。
③性恶论,故以礼、乐、法规范人的行为(“他律”)。
④反对天命、鬼神之说,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如兴建大型水力工程)。认为“天”是没有意志的自然存在,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自身规律,是可以认识并利用的,也是与人间的政治好坏无关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属于唯物思想。
(2)思想特点
①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如德主刑辅、礼法兼用,后者开汉代儒法合流之先河);②明确提出性恶论;③关注人与自然关系(天人相分)。冯友兰先生认为,在儒家思想中,孟子代表理想主义一派(秦统一靠的是霸道),荀子则是现实主义一派(效法成功的诸侯)。
(3)孟、荀贡献
①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②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③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三、道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
1.道家代表
(1)“春晚”老子
又称老聃、李耳,但未有“李子”之称。楚国人(南方人),曾在周王室管理图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非道教)。从孔问礼于老来看,老子博学,并可能年长于孔子。
主要思想:
①哲学思想:其一,探究世界万物的本原,认为“道”是万物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其二,探究世界万物的发展,认为万物不停运动,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如高低、贵贱、强弱、祸福等,属于朴素辩证法。
②政治思想:认为文明进化使人类失去纯朴本性,导致社会动荡,提出“无为而治”和“小国寡民”,即顺应自然、清静无为、知足寡欲、不妄为,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状态。
(2)战国庄子
老子之后,道家演为庄子和黄老两支。后者因儒家推崇尧舜而托名更早的黄帝,且致力于“人君南面术”,主张道生法、无为而治等。黄帝的传说始于战国。周人心目中最古之人是禹,到孔子时是尧舜,到战国时是黄帝、神农,到三国是盘古。
庄子生平: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一说河南商丘)人。是物质世界的穷人,精神世界的“富人”。庄子不是改革派,不是保守派,是逍遥派。
主要思想:①齐物论,即万物万言相对论。齐,即平等、无差别。齐物论,即世间万物和万言表面上千差万别,归根到底都是无差别的、平等的、相对的(智者学派、爱因斯坦都有各自的相对论思想),没有必要区别大小、生死、贵贱、荣辱、是非。②精神自由论,即放弃了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庄子竭力逃避现实与责任糅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这与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老子不同,更与主张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儒家不同。
西汉初期无为而治、东汉道教产生、魏晋玄学兴起、北宋初期黄老思想兴盛,这些都含有道家思想的影响。
2.法家代表
法家最早代表是李悝(魏国人),杰出代表是战国晚期韩非子(韩国人)。韩非主张“法新圣”,思想源于黄老,注重“人君南面术”,《韩非子》有《解老》《喻老》二篇。韩非很“怪”,师从儒门,思想本于黄老,集法家之大成,或许反映了战国晚期百家趋于融合。
主要思想:
①尚法治。君主立法;法不阿贵;严刑重罚;以法为教;公开法律。②重权术(即君主弄权之术)。法律为明,权术为暗。一明一暗,维护君主专制,其理论基础是性恶论。③尊君权(即君权至上)。君主应有权有势。权大则势大,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势力。君主无权无势,“法”就是一纸空文,“术”就无从谈起,就不能形成有效的统治力、威慑力。孔孟没有把国君捧为绝对权威,认为君臣对等,主张从道不从君。孔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孔孟“君臣对等”的思想,或与列国时代可以选择合作的君主有关,合则留,不合则去,“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不必屈从权势。至大一统帝国建立,士人选择机会骤减,董子一变。④燔诗书(实行文化专制)。⑤重农抑商。
法家强调用严法、权势、武力等进行统治,以力服人糅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被批评者视为“霸道”。
四、墨家的代表人物
墨子,战国初期鲁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其独特之处,一是出身平民,二是科学家(西方思想家,多是科学家,或科学素养超乎寻常,如古希腊三贤、法国启蒙运动三剑客,而中国古代、近代思想家极少是科学家),《墨子》中有很多物理学、数学等方面的成就。我国发射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命名为墨子号,就是纪念科学家墨子。
主要思想糅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用”“节葬”“天罚”等。
秦汉以后,由于平民立场和自身少变等因素,墨家思想沉寂了两千多年,到清末才受到大的“关注”。墨子的一些主张仍然有现实意义,如平等、博爱、和平、尚贤、节用、节葬等。《民报》创刊号首列古今中外四大伟人肖像,以墨子与黄帝、卢梭、华盛顿并列,被尊为“世界第一平等、博爱主义大家”。
五、诸子百家的变易史观
退化:儒家推崇尧舜、三代,道家“小国寡民”。循环:阴阳家“五德终始”,孟子“一治一乱”。进化:法家“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古代中国,儒家推崇尧舜、三代的退化史观和循环史观影响较大。到近代,西方进化论传入,进化史观渐成主流。
随便看看
- 2024-08-12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的传奇人生
- 2024-08-11中国逻辑和印度逻辑:东方逻辑思想的两大源泉及特质研究
- 2024-08-11探究僧官系统的世俗化:从机构建制到任官模式的演变
- 2024-08-10庄子:战国中期的智者,用化应对险恶人性与困难人生
- 2024-08-10老子的大智慧及其现代意义:儒道互补与中华文化的发展
- 2024-08-10稻盛和夫:科学家出身的著名企业家,其管理哲学影响深远
- 2024-08-09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及制度的影响:冲突与融合
- 2024-08-09庄子的智慧:化解人性险恶与人生困难的哲学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道家哲学的现代意义及对先秦法思想史的意义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8探究中国佛教在越南的传播历史及中华文明的影响
- 2024-08-07政治问题与权力制约原则:现代民主理论的基础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 2024-07-3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下社会人生的滋养与指引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企业治理新启示:从中国古典文化中汲取吏治精华
- 2024-07-29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何被指伪国学?徐晋如痛呼其为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