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究竟有什么主要差异?

林语堂道家思想儒家思想究竟有什么主要差异?

傅佩荣的西方哲学课。

同样著名的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在《老子的智慧》一书中说:儒家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而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代表,有“文化上的儒家和哲学上的道家”的说法。

我们都知道,儒家的核心理念是“礼”,从“礼”出发发展出了“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和文化思想;而道家的核心理念是“道”,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阐述了世间万物的来源和变换过程。

老子的《道德经》其实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道德”,而是“道经”和“德经”的合集。老子的“道”的思想深刻地体现了辩证思维。阐述是事物相互转化,运动变化的规律。我们所熟知的《道德经》(也称为《老子》)一书中,就有很多辩证法思维,比如在《老子》的第二篇中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林语堂: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究竟有什么主要差异?,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也就是说,没有丑,就没有美;没有恶,就没有善;没有短就没有长等等。

02

林语堂: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究竟有什么主要差异?

那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究竟有什么主要差异呢?

今天我们分享这本书中的一个观点: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三点差异。

第一点差异是:儒家以“人”为中心;而道家以“道”为中心。

傅佩荣老师说,儒家和道家两大思想体系主要差异在于:儒家是以人为中心,而道家是以道为中心。孔子最具代表性的一句话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的区别,也就是说“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扩大”。万物都是以人为中心,有所谓“人不学,不知道”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的区别,没有接受启蒙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的区别,就无法明白人生的正路。所以儒家认为,只要真诚,就有力量由内而外迸发出来。而道家的道并不认为,万物都是以人为中心,而是“道”。道家的“道”并不局限于人的世界。所以才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才是万物的来源,而人只是“万物”之一。

那道家的以道为中心,和儒家的以人为中心,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林语堂: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究竟有什么主要差异?

是看待万物的角度不同了。如果我说,这只猫很可爱,这多花很漂亮,这些观点都是站到“人”的角度去理解和看待的,甚至是站在个人主观的角度。但这只猫真的可爱吗?这朵花真的漂亮吗?当然未必,因人而异,甚至还会时过境迁,不同时间看法都不一样。所以道家思想是以“辩证”的方法看待这个世界,并不是以“人”为中心,这样可以排除人类的主观性、价值观的影响,去呈现万事万物本来的面目和价值。如果不能摆脱“人为”的想法和观点,那么我们认识这个世界将会蒙上一层人类的观点。

我们来讲个故事吧。有个故事叫“楚王失弓”,说的是楚国国君有一把天下闻名的宝弓。

楚王说“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只要找到弓的人是楚国人,就不必去计较了。

孔子听了就说“何必曰楚?人失弓,人得之。”不管如何,只要弓在人的手上,就不必去计较了。老子听到之后说“何必曰人,失弓,得之。”不要说是谁失去了,谁得到了,猴子、蚂蚁得到了也不必去计较。

首先,以楚国为中心的思考模式,人难免有国家意识,古人也一样;其次,儒家注重人类的共同意识;最后,要设法扩大万物的层面,就是一切都在宇宙里面,就是一个整体。以道家的思想来说,一旦突破了以人为中心的认识论,那么就可以出现更加宏大的整体观。以人为中心强调的是“社会性”,而以“道”为中心,强调的是“自然性”。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且都是相对的。

林语堂: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究竟有什么主要差异?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是三十根辐汇集安在一个毂上,有了毂中间的空处,这才有车的作用。揉合黏土制成器皿,有了器皿中间的空处,这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成房屋,有了房屋中间的空处,这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任何东西的实有部分要给人带来便利,是靠空虚部分发挥作用的。看似无用的东西都是有用的,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并不以什么为中心。

03

第二个差异是:儒家强调“天地人”的区别;而道家强调宇宙是一个整体,没有差别。

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是以“天”作为宇宙的最后根源林语堂: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究竟有什么主要差异?,因此《诗经·大雅》中有所谓的“天生丞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古人称帝王为“天子”,更是充分证明“天”在古人心目中是至高主宰。然而,道家显然是把“道”当做宇宙的最后根源。道家出现之后,以“道”代替“天”,而“天”则被降格为和“地”并称,是在当时是相当大胆,甚至是革命性的。“天地”并称指的主要是自然界,自然界虽然自给自足,但毕竟不是最后的根源。

譬如,老子一方面说“天长地久”(《老子》第七章),但同时也承认“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以及“天地尚不能久”(《老子》第二十三章),狂风不会吹一整个早上,暴雨也不会下一整天,即使天地的作为也未必持久。这说明了自然界有它本身的限制,无法作为至高的存在,因此老子提出“道”才是世界的本原,万物的初始,宇宙万物都是一个整体。

林语堂: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究竟有什么主要差异?

在《庄子秋水》篇中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这八个字说出了道家对万物是一个整体的思想。道家认为万物没有贵贱之分,从人来看万物的话,万物当然有贵贱啊,花比草要更可贵啊,黄金比石头可贵啊,钻石比黄金可贵啊,大官比小官要重要啊,这是人来看。从人来看的话,都会分得很多不同的价值,但是呢?它都是人为的,相对的,从道来看的话,是一个整体。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意思是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出现之前就存在了,而这个东西就是“道”。

04

第三个差异:儒家追求“圣人”;而道家强调“无为”

儒家强调的是德行修养,强调人性向善,你这一生就要择善固执,到最后止于至善。儒家也讲究“天人合德”,“君子”或者“圣人”是人的最高追求,孔子认为人每隔十年就需要提升到不同的境界,“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等等,这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修炼的过程。儒家讲求“三纲五常”,其思想的核心归纳为“重仁尚礼。儒家尚仁,强调仁者爱人,必须克己复礼,以对人的尊重和具备同情心作为“仁”之核心标准,而以对自己的克制和约束提高道德水平作为其达到标准之必须手段。

而道家则讲求“无为而治”,其思想的核心则为道法自然,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道家也并没有将圣人或者君主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而是崇尚返璞归真。要么悟道,要么普通人,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意思是说,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行。所以,能悟道的人很少,道家还不重视你去念书,他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是老子对于念书的态度。庄子里面说得更直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像这个是道家的立场。

林语堂: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究竟有什么主要差异?

人活在世界上只有两种要求,一种是仁爱,一种是正义。儒家的思想比较偏向正义,希望说你善恶有适当的报应,道家的思想比较偏向仁爱,就是可以包容一切。所以老子最喜欢讲的比喻是什么?母亲。把道当作母亲,母亲对于子女统统包容。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都体现了道家的包容思想。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