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徐应佩教授去世享年86岁教授深情忆导师
我国徐应佩教授去世享年86岁教授深情忆导师
9月19日下午,我国著名古典文学鉴赏研究专家、中国古典文学鉴赏学学科奠基人徐应佩教授去世,享年86岁。21日上午,徐应佩教授告别仪式在南通天福园举行,我市文化界、教育界人士纷纷赶来悼念,对徐老深切缅怀。
徐应佩,1936年生,江苏南通人。1956年毕业于苏北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历任苏北师范专科学校中国古典文学助教,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南通师范学院教授。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多年来发表、出版古典文学鉴赏论文、文章500多篇、700多万字。
周建忠教授深情忆导师
应佩导师仙逝,先生孙女太乙9月19日夜里告诉我,我很是吃惊,因为先生没有生病,没有住院。当然没有痛苦,没有辛苦家人,没有惊动他人。当天吃完中饭,正常的午休,然后就安静地走了!
太乙,也算是我的学生。1992年,我获评江苏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组织上确定徐先生担任我的导师。的确,徐先生是我教学的导师、科研的导师,更是我人生的导师。徐师母,也是我们家最为尊敬最为亲近的长者。而学术传承的一些细节也是非常神奇的,在我兼任文学院院长期间我国徐应佩教授去世享年86岁教授深情忆导师,太乙考入南通大学文学院,也算成了我的学生。我还为大三的太乙《中华美德诗选析》写过序。
太乙跟我说,你给爷爷写一副挽联吧。
我立马想到,先生是本埠文化界元老,功力深厚,热心公益,不求回报,乐此不疲。比如说,为逝去的人做挽联,先生不管熟与不熟,不管尊卑穷富,总是有求必应,援笔立就,应该超过百人以上。如今,先生走了,做挽联的事,我当仁不让:
临去成诗,操节重士林,月白风清应有意;
平生研墨,文章惊海内,斗量车载岂无名。
当晚发到朋友圈,很快惊动了方方面面。有人问我“临去成诗”什么意思?其实,我就是表达对先生人格的向往,即使走了,也带着诗意,不麻烦家人与他人,弥漫着诗的氛围,流淌着诗的梦想,是先生一生诗学的延续与弘扬。这就是先生之为人,高洁自爱。一生助人无数,但绝不愿意随便麻烦他人。
1978年8月,我到扬州师范学院南通分院中文系任教,除了爱猫整洁、志趣高远的系主任朱老,务实勤勉、满身粉笔灰的系副主任陆老,就是厚实诚朴有点冷幽默的姜光斗先生,才气外露、气宇轩昂的周溶泉先生中国古典文化,而徐先生则是当时最闪亮的一颗星,饱学名儒,名扬天下,尽管深邃内敛、一丝不苟,但上课吞吐珠玑风水研究,指点古今,滔滔不绝如江河奔腾,深得历届学生追捧。
更为神奇的是,先生每讲一篇古诗文,就是一篇锦绣文章,或者自己直接发表,或者学生记录整理后,以学生的名义发表。在电视尚未普及、广播是主流媒体的时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阅读与欣赏”栏目,几乎每周都会播出徐应佩、周溶泉或者周溶泉、徐应佩撰写的稿件,一时迷倒一片。在那个写两篇教材分析手稿就可以评副教授的年代,先生的文章数量,我在挽联里说“车载斗量”,决不夸张。
先生引以为自豪的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这在文艺作品占据社会意识形态重要方面的特殊时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身份中国古典文化,而且是语文泰斗叶圣陶先生亲自介绍的。这比泛文化时代的一些会长头衔,其地位、影响不可同日而语。
先生为人慷慨,红白喜事,有请必到,到则重礼,出手大方。其实先生非常节俭,生活上要求很低中国古典文化,抽烟是他的最大爱好,但袋子里一定放两包质地悬殊的香烟我国徐应佩教授去世享年86岁教授深情忆导师,逢人就从中山装的上衣口袋中掏出大前门待客,而自己抽的是烟丝质量很差的一种,我们乡下人称之为“省酒待客”。
近日,有媒体采访我。我说,徐先生身上最闪光的是:
历经曲折,锲而不舍,从不言弃,孜孜以求,终成大家:中国古典文学鉴赏学,巍然屹立。有的人抱怨时运不济,有的人抱怨地域偏僻,有的人抱怨平台太低,先生就是一面镜子,能够照见你自己的渺小与庸碌。
致力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普及,将这项工作提到学问、事业高度来追求,任尔东西南北风,不为所动,故蔚然独秀,沾溉学林。
我最最感动、佩服、向往、模仿、学习的,是徐先生对同事、学生的关爱、关心、呵护、鼓励、支持,从经费的资助到习作的批改,从文字的锤炼到推荐发表,由衷自觉,出乎天然,无怨无悔不计得失。据我所知,某著名教育家的教学主张教学理念,就是这对夫妇到徐先生家里聊天,先生提出来的。某名牌大学中文系掌门人,当年考研的费用就是先生师母资助的,现在看来先生也没有多少钱,纯粹出乎一片慈爱之心。所以我常常将此点概括为:教师职业的最高境界不是严格不是解惑,而是鼓励、喝彩、帮助、宽容。(南通周刊)
随便看看
- 2024-08-12中国传统文化之民间艺术剪纸:瑰宝与奇葩
- 2024-08-12剪纸: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瑰宝,民间艺术的镂空之美
- 2024-08-10法学院党委:以党建促发展,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前行
- 2024-08-10第八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 21 世纪,依法治国和政治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 2024-08-10老子的大智慧及其现代意义:儒道互补与中华文化的发展
- 2024-08-09小六壬预测术:中华传统数术文化的瑰宝
- 2024-08-0760 甲子:天干地支的独特文化与计时方法
- 2024-08-05德艺文化创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审核问询函的详细内容
- 2024-08-05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 2024-08-04地方特色小吃:传承地域文化与代表当地人情风俗的美食瑰宝
- 2024-08-04书法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功能:中国文化的道、礼、和
- 2024-08-04少林寺 4.52 亿郑州买地,进军房地产?真相来了
- 2024-08-03海派文化新论:梳理海派文化脉络,领略独特内涵
- 2024-08-03深入探究三教文化:儒、佛、道的融合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 2024-08-0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及对企业经营的启示
- 2024-08-03深入领会红色文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
- 2024-08-02中华善本再生性保护网络传播活动:古代典籍的珍贵传承与保护
- 2024-08-0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 2024-07-31丁耘老师带领同学研读梁漱溟著作,探讨中国问题与人生问题
- 2024-07-31风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精髓与适中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