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需要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

文化自信需要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

大学的文化使命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编者按

在我国,自从公众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有所察觉的那天起,人文教育就像是一服应急药,被人们匆忙地用到了高校教育中。然而,这种教育模式无论是以专门课程的形式存在,还是融入到其他课程,似乎都会引起人们的疑虑与质疑。事实上,直到今日,国内高教界对于人文教育的争论与探讨始终未停。

著名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曾说过,“人文教育就是仔细阅读伟大心灵留下的伟大著作”。然而,当我们面对现实时,就会发现远比纸面上复杂得多。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文教育究竟处于怎样的发展境地?如何才能找到真正适合我国实际的人文教育之路呢?为解答这些问题,本报特开辟此栏目,每期邀请一位人文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陈述他们的真知灼见,希望这些观点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丁晓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自信需要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培养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大学有其特殊使命。正如甘阳2010年在清华的演讲所说,“21世纪的中国人是否能够具有充分的文化自觉。从大学的角度来追问,亦即要追问当代中国的大学生、大学能否达到这样的文化自觉,是否能成为中国文明的担纲者。”

“无根”一代的隐患

何为“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1997年首次提出来的,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

全球化进程带来的多元化是当今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整个社会都面临着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批判与继承、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等关系的问题。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是“90后”“00后”大学生从小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而全球英语化的教育背景和学术国际环境下,大学在追求国际化过程中,也更多地强调国际视野而忽视本国文明和本土立场。在这种生活和教育背景下成长的当代大学生,既对民族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对世界文化的了解也往往肤浅皮毛。

如果这一代人对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对这片土地上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缺乏了解,不但可能产生文化困惑和民族文化认同危机,更可能成为“无根”一代,导致自身存在的危机。

所以,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多元文化影响下成长的一代,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无论对于担负着文化育人职责的大学文化自信需要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还是肩负着育人重任的大学教师,都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钱穆序言的现实意义

钱穆在《国史大纲》的序言中明确指出: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文化自信需要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文化大学,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较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国家自身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把钱穆先生的整段序言抄录于此,笔者觉得这些话在当今社会仍意义重大。钱穆先生强调了民族历史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如果一个国民对自己民族的以往历史无所了解,对历史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毫无了解,缺乏起码的尊重,那他不仅会成为一个无文化之人,更可能会陷入民族虚无主义,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得以健康发展的。

钱穆先生还指出,任何创新都是需要建立在了解历史、了解传统的基础上。“今人率言‘革新’,然革新固当知旧……唯藉过去乃可以认识现在,亦惟对现在有真实之认识,乃能对现在有真实之改进。”也就是说,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正确认识现在,创造未来。

同样,我们也可借用钱穆的话:在当代社会,任何一国之国民文化大学,尤其是自称知识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别国之历史文化,亦应略有所知。因为国际化的大环境决定了我们要培养的人应是有世界眼光、能吸取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人,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既可以让学生具有理解、包容和尊重异质文化的宽阔胸怀,同时也为学生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提供全新的视角。这应该是大学生所具有的文化自觉,而文化自信则是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之上的。

然而现状又如何呢?我们作为教师又能做些什么呢?

阅读经典与母语素质

从1995年原国家教委倡导在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至今,已走过二十四个年头,通识课程(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几乎在所有高校都已经纳入课程体系。但是在高度市场化和商业化的今天,让大学教育和大学生抵住纯粹的职业取向、克服狭隘的专业意识、抛弃实用主义的工具意识,自觉地了解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文化、艺术,达到文化自觉的地步,并非易事。

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两种现象,很能说明问题。

首先是经典阅读问题。几乎所有高校都在讨论经典阅读的重要,这也恰恰说明了当今大学生经典阅读的不足。媒体也经常会有国内外高校图书借阅情况的分析报告,这些分析报告中反映出来的中国大学生阅读现状令人堪忧更是事实。

无法否认,这些生活在有史以来物质条件最好时代的大学生,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是最大的。他们承受着未来就业的压力,忙于为出国、考研和考各种执业资格做准备,却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看比较严肃的书籍。电子传媒的发达更让不少学生习惯了碎片化阅读,无心去细细品读经典名著。虽然通识教育已经得到了制度化的保障,但是如果通识教育不能逃脱功利化——不少学生仍带着完成通识学分的功利目的来选修通识课程,如果通识课程不能让学生真正潜下心来读几本书、思考一些价值层面的问题,那么通识教育的成效是要大打折扣的。

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是靠经典传承的,一个缺乏经典滋润的灵魂是干枯的。本民族的经典可以带领我们走进民族历史文化,去触摸它、亲近它并受到它的滋润;其他民族的经典则可以为我们打开不同的窗户,让我们领略不同的历史文化风景。或者可以说,经典阅读是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每个教师都有义务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经典。

在我看来,教师至少可以做三个方面的事情:第一,让学生了解“读什么、怎么读”,即帮助学生进行有选择的阅读文化大学,并指导学生真正进入经典。第二,了解这一代学生的阅读趣味,在选择“读什么”的时候,不要简单地以“我们”的老眼光出发,而是兼顾当代大学生的审美倾向阅读趣味,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与习惯,让他们享受阅读的快乐,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第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我们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不是让他们无条件接受经典,而是通过阅读,与古今中外先哲先贤进行对话,从而让自己的精神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个过程也是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过程。

其次是大学生的母语素质问题。近几年,不少高校着力于建设各类面向全校学生的写作类课程,就是基于学生的母语写作与表达能力亟待提高。语言不仅是重要的思维工具和交际根据,而且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母语更是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首要载体和有机部分,学生的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不仅是他学好专业知识、在专业领域走得更深更远的基础,更是他个人整体文化修养的综合体现。试想,一个对自己的母语没有兴趣、母语运用能力低下的人,如何能对自己的民族国家有感情,又何来文化自信?所以,提高学生母语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绝不仅仅是工具性的实用主义训练,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大学生对母语的热爱,提高大学生对母语的审美意识,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文化情感。

在世界全球化发展已成必然的今天,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已成必然趋势,一个能适应未来挑战的优秀大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自己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本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有独立的思考,才能有与世界上不同文化平等对话的勇气和底气,才能够真正具有世界眼光和天下情怀,为人类的进步、世界的和平发展做贡献。故而,让大学生达到充分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大学的文化使命,也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文化使命。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