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三皈依的故事 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
四法行包括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对于我们末法众生而言,福薄障深,无缘得见诸佛显现,亲聆教法。关于此,必读典籍为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和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重点介绍了菩提心和菩萨行的实践。此处重点介绍皈依修习、发心、五戒和四无量心。
“皈依”和“出家”有何不同?
我们经常从媒体上看到某某人出家当了和尚,某某人皈依佛门了。回到佛学这个领域来讲的话,一个人想要皈依佛门,就先要皈依三宝。前几年,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就皈依佛门,记住他是皈依佛门,并不是出家当和尚。皈依的人我们一般叫他们是居士,而出家的人我们一般喊人家为师父。
佛家三皈依的故事 苏东坡被贬至黄州之后,“于情势所迫,要一变而为农夫”
在这一段与僧人同吃同住,散步闲谈的生活经历,为后来苏东坡词中所出现的佛性埋下了伏笔。佛教所讲究的精神的空虚和无我的精神存在,令当时的苏东坡得以从被贬谪的境遇中找到一丝安慰,试图从尘世中超脱出来。
皇贵妃的儿子是嫡子吗?不皈依的区别和区别
皈依和不皈依的区别皈依和不皈依的区别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佛家名的称呼不一样,只有皈依之后,才会有名称,如果没有皈依的话就没有相应的名称。皈依不去寺庙是否可以皈依是指我们皈依佛陀旳。皈依旳真正意义是信受奉行。按照佛陀旳教导修行和生活。才能成佛。如果大德能够这样旳水平了,就不必去寺院领证走形式。自学也能成才,彻悟了佛陀...
牟尼佛:皈依佛的正法修行与修行
皈依只是意味着你们是有佛教信仰的在家公民,如此而已。既然有佛教的信仰,就要按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努力去做。所以说我们的生命只要存在两件事,一定就需要佛法、需要信仰。人生的意义通过佛法的信仰去建立它、去落实它,我觉得这个人是有福报的。通过皈依三宝确立我们的信仰,依佛法的信仰确立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怎么看生命,怎么...
金庸先生皈依佛教是缘于什么事呢?
池田:金庸先生信奉佛教,且对佛学甚有造诣,先生皈依佛教,是缘于什么事呢?金庸:我皈依佛教,并非由于接受了哪一位佛教高僧或居士的教导,纯粹是一种神秘经验,是非常痛苦和艰难的过程。金庸:我也是了解了“妙法”两字之旨,才对大乘经充满幻想的夸张不起反感。金庸:对于我,虽然从小就听祖母诵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和《妙法...
什么是皈依佛的功德?是哪三种功德呢?
第一种是皈依佛的功德,第二种是皈依法的功德,第三种是皈依僧的功德。“什么是皈依佛的功德呢?若有众生恭敬供养承事于佛,即是承事第一功德、最胜福田,便受人天之福,此即皈依佛的功德。“什么是皈依圣众的功德呢?所谓贤圣僧众,是跟随如来修行,僧团中持戒精进的出家众。如有众生恭敬事奉如来僧众,即是承事第一功德、最胜福田,便受人天之...
南怀瑾老师感恩报恩为人生第一法,是成就福德的根源
皈依佛,皈依快乐的觉悟人;皈依法,皈依明白的解脱人;皈依僧,皈依清净没有污染的人。皈依,还表示“我愿意做这样的人”;皈依佛,就是愿做觉悟的人;皈依法,就是愿做解脱的人;皈依僧,就是愿做清净的人。希望你们看到出家人破戒时,只能对佛说:“阿弥陀佛慈悲,我业障深重,现在看到有人穿出家人的衣服,却破出家人的戒,所以愿望佛慈悲转...
一般人只懂得事业,不懂得道业,就会把道场商业化
佛教,就是智慧、觉悟和慈悲的教育。佛法,就是让人具足智慧、觉悟和慈悲的方法,也就是生命解脱的方式方法。学佛,就是学做智慧的人,学做觉悟的人,学做慈悲的人,学做永远快乐没有烦恼的人。(三)佛的智慧、觉悟与慈悲各种宗教都提倡断恶修善,只是智慧、觉悟与慈悲的层次不同而已。学佛是学解放自己,修道是修改变自己,修德是修成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