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心要》:正宗的十六字心法之嫡传
《〈中庸〉心要》:正宗的十六字心法之嫡传
关注“文明在斯”微店即可购买
书 名:《〈中庸〉心要》
作 者:潘麟
出版发行: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版次:2021年11月第1版
《中庸》是儒家“四书”之一传统儒家生命智慧的当代价值1500字,自东汉郑玄注解《中庸》以来《〈中庸〉心要》:正宗的十六字心法之嫡传,注解《中庸》者代不乏人。这些注解对《中庸》的关注点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有关治国理政的道理;第二,心性修养。
《〈中庸〉心要》首次从生命科学的角度阐释《中庸》的内涵,该书认为《中庸》是儒家生命修证体系(内圣之道)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华夏文明本来是内圣外王之学,即道统、学统并重的学问,然而当下的儒学传承仅剩下学统,重视内圣修证的道统传承路绝人稀。
《中庸》旨趣实为中华文明之大道、儒门圣学之正宗、十六字心法之嫡传。从尧、舜、禹、文、武、周开始,及孔子和七十二贤人、思、孟乃至后世大儒讲学著述始终不离“中庸”之道。儒家之所以以华夏正统自居,正缘于此。
回应关切,阐明儒家不共价值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博士曾在演讲中提到“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还要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从孔子的思想中寻找智慧”。
作为第一轴心时代的重要成果之一,纵使历经动荡,儒家文明至今仍然影响和塑造着世界上超过五分之一的人的价值观。与其它轴心文明不同的是,儒家文明自其诞生起,即是无宗教色彩的文明,这本是儒家文明最为可贵之处,现在却因这一点备受诟病,最常见的说法是抨击儒家没有“天国”“净土”,只是一门有关伦理的学说,不能给人提供精神寄托。
自王阳明之后,儒家文明接连遭遇重大挑战和危机,尤以二十世纪的两次批判最为严重,经历诸番劫难,儒家文明可谓气若游丝。当前,国力强盛,复兴儒家文明的呼声日益高涨。
该书作者潘麟先生认为:欲复兴中华文脉与道统之正宗——儒家《〈中庸〉心要》:正宗的十六字心法之嫡传,使其再次成为东亚乃至世界精神文明之主流与引领者,首要之务在于揭示儒家文明之不共价值和意义之所在,即“内圣外王”。具体而言,儒家文明义理架构的不共之处在于通过伦理觉醒以实现道德觉醒(良知彰显);复通过道德觉醒(良知彰显)以实现生命(心性)觉醒;复通过生命(心性)觉醒以化除身心内含之气偏质碍(种种习气)等所有障碍与烦恼而实现身心之终极自由,以及真善美的彻底唤醒与呈现(内圣圆满);复由以内圣境界为前提和基础,建立健全齐家、治国和平天下各社会与人性层面的外王之道。通过伦理觉醒→道德觉醒(良知彰显)→生命(心性)觉醒→化除身心种种习气→实现身心之终极自由以及真善美的彻底唤醒→(以内圣为基)建立齐家、治国和平天下各社会与人性层面的外王之道。
迄今为止,儒家是人类文明各分支中,唯一拥有此觉醒次第的完整体系与丰富文献的流派。此独特的内圣外王之道,实为儒家不共的价值与意义之所在,也是我们今天仍然要坚决传承与弘扬儒学的根由!
紧扣心性,探析儒家修证之路
《〈中庸〉心要》是潘麟先生继《〈大学〉广义》之后,在儒家思想领域深入耕耘的又一部经典著作,该书是对《〈大学〉广义》一书内在逻辑的延伸与升华。
包括儒家在内的东方学问,皆是心性实践之学,皆是源于心性,回归心性。心性有在其自己和离其自己的两种状态。圣贤是心性在其自己的状态,一般人是心性离其自己的状态。我们人生的使命即是由心性离其自己的状态回归心性在其自己的状态。
如何实现回归心性在其自己的状态?儒家提供了三条道路:“性之”之路,“反之”之路,“中道”之路。
“性之”之路,即无意、安行之路,是直贯之路,人安处于德性圣境之中而不动摇,于此圣境中立言立行、立心立德。“性之”之路是如尧舜一般的天纵之圣们回归心性的途径。
“反之”之路,即逆觉修证之路,指人经历一番切实修证传统儒家生命智慧的当代价值1500字,超越物欲,化除习气,最终恢复本有之德性境界,儒家将此诸种努力统称为“践履”“体证”。这是大多数人回归心性的正道,毕竟像尧舜那样的天纵之圣只是少数。
“中道”之路,即浑圆之路,其既含有“性之”之路又含有“反之”之路传统儒家生命智慧的当代价值1500字,即将先天后天、因位果位、有为无为、现象本体,打成一片,混为一味。
《〈中庸〉心要》在承认三条道路的基础上,进而言之,世上本无中道,之所以说“中”说“庸”,只为方便说法而已,即“性之”“反之”“中道”皆为应机说教。包括《中庸》《大学》在内的儒家经典仅是圣贤阐明心性之全体大用、生生不已的权教,且不可拘泥于文字而忘失根本。究竟而言,心性之实相,超乎言语。
扫描二维码购买
长按二维码,进入“文明在斯”微店,购买《〈中庸〉心要》单本著作或新国学经典套书(含《〈中庸〉心要》)
相关链接
潘麟先生新国学系列著作
(点击上方蓝字即可阅读)
关注微店“文明在斯”可购买
随便看看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何被指伪国学?徐晋如痛呼其为毒草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8梁氏国学功底深厚,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比较,探究先秦政治思想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传承国学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思想精髓与做人标准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