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统儒学,踊跃提出应对社会局面的良策!!
基于正统儒学,踊跃提出应对社会局面的良策!!
社会矛盾长期处于某一时期的社会中是弊大于利的。倘若这种矛盾不及时加以根除,那么就会产生“滚雪球”式的效应,矛盾越来越大,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最终归会危及一个政权的统治。明朝就是这样。
当时的社会长期存在社会矛盾,许多身居要职的官吏不作为,狡猾奸邪的小人趁机当道。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在此时已经分出了门派。一派“伪圣贤”的道貌岸然的理学家,他们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不但把本分支称作是“儒学的正统”,而且为了达到这种目的,他们把孔子尊崇为“神圣”。
儒家思想在明朝发展出了虚伪了一面,思想混乱是十分严重的一种现象,思想混乱对人、社会、国家都有不小的负面影响。到了明朝的后期,社会内部矛盾史无前例地尖锐,君主统治岌岌可危。
在长期的黑夜般的混乱局面当中,涌现出了一群“清醒着的”有思想的人。他们基于正统儒学,踊跃提出应对社会局面的良策。本文借对明清时期几位主要的儒学思想家的分析,浅析当时产生的积极的儒家思想。
一、“反叛”的异端思想
明清时期,社会风气低迷。各种封建习俗,如男尊女卑,重农抑商等都在这一时期得到充分展现。然而,在封建社会里这些习俗、体制并不为当时人看做是“封建的”,他们接受了这些习俗体制,即使一开始有受束缚的人站出来反对,也由于势力单薄,最终无可奈何地接受并习惯。有这样习于旧制的人,就有反对旧制的人。反对旧制的人目光长远且毒辣,李贽就是其中一位。
清正廉洁的思想家李贽,为官二十余载,目睹了当时官场上的丑恶现象基于正统儒学,踊跃提出应对社会局面的良策!!,而“出淤泥而不染”。李贽没有像那些贪官污吏一样为祸朝廷,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坚定而且主动地从贪官的行列里走了出来,自成一派。
在当时的官员们看来,李贽“不懂的变通”“过于顽固”。他们对不属于自己一派的人好一点的会敬而远之,而大多数则会贬低。李贽被当时的人视为“离经叛道”。但实际上明代儒家思想,李贽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没有“取悦大众”,他近乎于一个怪才,而怪才所做的正是对大众有意义的事。他眼见平民百姓在旧制度、旧思想之下受尽折磨,他为这些百姓感到不平。
李贽深深地意识到,他的国家不应该被这些乌烟瘴气的思想给迫害,应该有新的思想植入到人们的大脑里,应该有新的血液注入到人们的身体里。于是李贽勇敢地站了出来。“异端”又怎样,李贽无所畏惧,那么他就敢于以“异端”自居,主张革除旧的制度、建立新的思想制度,猛烈的批判贪官污吏、男尊女卑等蛀虫式的现象,极力地反对对人们的思想禁锢。
同时,李贽敢于向当时正统儒学的权威程朱理学发出抨击。只有清楚认识到不足,填补漏洞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否则陷入到某一个自以为前景大好的阶段,实际上是空有其表,则会停滞不前,甚至深陷于这种美好幻想里无法自拔。
有漏洞要及时填补,否则只会“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李贽深深明白这个道理,唯独他清醒着,李贽对前辈孔子的批判甚至达到了一种“非圣无法”的地步。他曾在《焚书》中表达出自己对儒学经典《论语》、《孟子》等做出这样的点评,“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
可见李贽的“反叛”思想多么非凡,敢于向孔子正统权威思想提出质疑,认为不能完全相信孔孟思想。孔孟所流传下来的书籍尽管主要表达了他们的思想主张,但书里绝大一部分内容是由他们的弟子记录整理的,并不完全可信。
诚然,李贽的看法并不是完全不可取的,相反,他的想法很有先进性。李贽这一生,前半部分多为读书做官,后半部分多专心做思想上的“异端”,他这一辈子对传统观念进行了重新考虑,他琢磨出了新境界明代儒家思想,带头产生了反封建虚伪理学的劲头,这也是明朝后期社会思想变革的一个重要体现。
二、开明的“公私”论述
众所周知的是,君主专制在明朝达到了顶峰。当时,明朝皇帝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如废除丞相、设立锦衣卫等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并且至高无上的皇帝“说一不二”,自古以来就很少出现当众讨论皇帝是非的人,更别说是有敢公然与皇帝“对着干”的不怕死之人了。
而就在这皇帝专制权利巅峰的时期,有一批思想家站了出来,他们对君主专制有着深刻的思考。君主专制难道真的有利于国家统治吗,皇帝凭什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们眼光犀利,从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的背后看到了社会的黑暗,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黄宗羲,顾炎武就是这些人中的代表。
要问什么是“公”,明朝皇帝或许会回答,他就是公。然而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则会大胆的说,“天下为公”。他们认为,君主专制并不是天下人的公,而是皇帝一人的“公”,是皇帝一人的“私”。黄宗羲与顾炎武首先都是饱读诗书,对历史发展有着自己见解的学者,在当时的社会上有着自己一定的社会地位。
然而是什么让这样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不顾及自己的身家性命也要反抗呢?正因为他们理智且清醒,深知封建君主专制不是治国的长久之策。顾炎武曾在自己的书籍《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将当时社会以及历朝的不平等的社会弊病进行揭露。”法不变不可以教今……而姑守其不变之名,必至于大弊“,不错地,法制出现弊端而不去纠正错误,势必会产生难以弥补的问题。
顾炎武对君权进行怀疑,即使没有完全否定君权,没能反封建,但这种敢于怀疑君主的主张仍然使封建专制独裁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出现苗头。
他还多方面分析了“私”,辩证地论述了公与私的关系。他主张利民富民,肯定“私”,表现出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状态下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黄宗羲更是在《明夷待访录》中表达出自己的“民本”思想,促进了纠正当时盛行的学风、推进了社会变革。
三、总结
顾炎武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天下兴亡不是指一家一姓王朝的兴亡,而是指广大的中国人民生存和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李贽反的是什么?他反叛的就是社会里的“乌烟瘴气”。
黄宗羲提倡民本,危及统治阶级利益,难道不怕统治阶级加害于他吗?他不怕。这些充满积极儒家思想的思想家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点,不畏强权,主张新变革来改变现状。他们这些积极的思想家们在当时黑暗的社会中用自己充满张力的思想唤醒了一批又一批受禁锢的人们,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参考文献:
[1] 《焚书》,李贽,中华书局,2018年9月
[2] 《天下郡国利病书》基于正统儒学,踊跃提出应对社会局面的良策!!,顾炎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7月
[3] 《明夷待访录》明代儒家思想,黄宗羲,中华书局,2011年1月1日
随便看看
- 2024-08-12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的传奇人生
- 2024-08-11中国逻辑和印度逻辑:东方逻辑思想的两大源泉及特质研究
- 2024-08-11探究僧官系统的世俗化:从机构建制到任官模式的演变
- 2024-08-10庄子:战国中期的智者,用化应对险恶人性与困难人生
- 2024-08-10老子的大智慧及其现代意义:儒道互补与中华文化的发展
- 2024-08-10稻盛和夫:科学家出身的著名企业家,其管理哲学影响深远
- 2024-08-09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及制度的影响:冲突与融合
- 2024-08-09庄子的智慧:化解人性险恶与人生困难的哲学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道家哲学的现代意义及对先秦法思想史的意义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8探究中国佛教在越南的传播历史及中华文明的影响
- 2024-08-07政治问题与权力制约原则:现代民主理论的基础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 2024-07-3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下社会人生的滋养与指引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企业治理新启示:从中国古典文化中汲取吏治精华
- 2024-07-29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何被指伪国学?徐晋如痛呼其为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