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孟子》中的“仁义”思想
(知识点)《孟子》中的“仁义”思想
摘 要:孟子周游各国宣传其思想,本人及其弟子、再传弟子的的言行记录于《孟子》。《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仁”的思想,并将“义”上升到和“仁”同样的高度,倡“仁义”精神,进而又提倡君子应当具备独立人格和大丈夫气概。《孟子》的儒家思想投影在文学上,则表现出了言辞犀利、气势浩然、长于辩论的特点(知识点)《孟子》中的“仁义”思想,具有极高的文学性。
关键词:《孟子》;儒学;文学;论辩
一、《孟子》的儒学思想
(一)仁义精神
所谓“仁义”,《孟子·告子上》中解释为“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所说的“仁”,就是人的善心、良心儒家思想的道理,而“义”就是为人做事所应当遵循的途径。孟子的“仁义”思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一是对家人的仁义。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在宗法血缘关系上建立起来的社会,家庭关系是其中最基本、最根本的一个单位。因此,孟子的“仁义”精神也是建立在对家人的“仁义”上的。“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家人关心、尊重、爱护,才有可能将这种感情转移到人民的身上,对人民也尊重爱护,进而转移到天下所有的事物上,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二是对他人的仁义。孟子由“爱亲”至“爱民”,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侍奉他人的长辈,就像侍奉自己的长辈一样,疼爱别人的孩子,就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正是这样的道德规范,才为千年的封建社会在秩序中运转提供了保障。三是对人民的仁义。孟子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认为实行“爱民”“仁政”是统治者维持统治的必要条件,他称赞“仁义”的君王“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运之掌上”,并指出如果不能实行“仁政”,则“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孟子认为,“仁义”是做人最关键的道德标准,当其他的价值观与“仁义”的价值观相互冲突时,就必然要让位于“仁义”,正所谓“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二)大丈夫气概
《孟子》全篇提出了许多为人行事的主张,但无一不塑造了孟子刚正不阿的“大丈夫”形象。所谓“大丈夫”,《孟子》里给出的解释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指的是高官厚禄不能收买其心,是一种摒弃物欲,坚持理想的表现。《孟子》中记载,孟子周游列国,路过齐国时,齐宣王欣赏他的才能,想要拜他为上卿,由几十辆车子、几百个人跟随着他,到了各个诸侯国,各诸侯都拿出好的饭菜来招待他。但是孟子却毅然谢绝了齐宣王的封官,坚持到各国去宣言自己的政治主张;“贫贱不能移”,指的是不因为物质的贫困,就改变自己的志向。诸侯战乱期间,物质匮乏,人们基本的衣食温饱都常常难以保证,于是出现了很多为了享受物质生活放弃自己理想的“贱士”。孟子虽然出身高贵,但是他出生时家庭已经没落,且自幼丧父,家境贫寒。无论多么贫苦的环境,孟子都没有改变自己的政治追求,保持着自己至刚至强的士人骨气;“威武不能屈”,指的是面对权贵和武力而不感到屈服。“大丈夫气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志士,不断追求士人阶层的铮铮铁骨。
(三)独立人格
在君臣之礼上,孔子确立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关系,强调了臣子对君王的忠诚。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臣子在与君王的相处中,要保持着独立人格。《孟子·梁惠王下》记载了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段对话:齐宣王问孟子:“听说商汤把夏桀流放了,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是真的吗?”孟子回答说:“有这样的记载。”齐宣王又继续问道:“臣子杀了君王,这样也行吗?”孟子回答说:“做了伤害仁的事的人称之为贼,做了败坏义的事的人称之为残,贼和残这样的人都是没有人支持他的一介匹夫,我只听说诛杀了这样的孤立的人,没有听说有臣子杀害君王的事情啊。”孟子在齐宣王面前直言,商纣王这样残暴的昏君没有违背君臣之道,而是替天行道。这种思想的可贵之处在于,孟子确立了作为臣子的独立性。
二、《孟子》的文学价值
(一)言辞犀利
时代特征不再允许采用孔子那样温柔敦厚、谆谆善诱的方式来宣传自己的学说,而是用最简洁的语言,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求在诸子百家中获得话语主动权。《孟子》语言顺应当时情景,形成的犀利言辞如悬天瀑布飞流直下,形成一股强大的气流扑面而来,使人无可辩驳,也无法闪躲,最终被说服于孟子的理论之下。孟子这种犀利的言辞首先体现在他的直率坦荡上。《孟子·滕文公》记载了陈相和孟子一段评论社会分工的对话。陈相奉行许行的农家学说的,非常赞赏统治者和黎民百姓同耕同种的行为,孟子便问他:“许先生都是吃自己种的粮食吗?”陈相回答说:“是的。”孟子问:“许先生都是穿自己织的衣服吗?”陈相回答说:“许先生只穿粗布麻衣。”孟子又问:“许先生戴帽子吗?”陈相回答说:“戴”。孟子接着问:“许先生戴什么帽子呢?”陈相回答说:“白色的帽子。”孟子问:“是自己织的吗?”陈相回答说:“不是,是用粮食换的。”问题到此,孟子已经用简单犀利的几个问题瓦解了许行的学说,接着,孟子又问:“许先生耕种用铁锹等农具吗?”“是他自己做的农具吗?”“他为什么不自己做农具呢?”几个问题,说明了社会之间各有分工的道理,进而举出了尧、舜、禹治理国家时,因为勤于政治也不能亲自耕种的例子,说明世间凡事不一定要自己亲自动手,“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道理。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孟子的语言是非常直接、明快、深具说服力的,他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步步紧逼,使对方毫无辩驳之地。
(二)气势浩然
孟子对自己的仁义学说推崇至极,并深信这就是最高的政治理想。他以自身的道德修养和高超的思想境界,养成了一身大丈夫的浩然正气,处处表现出自信、乐观、积极、奋进的人生状态。在这样的人格特征的影响下,《孟子》的文风高昂激越、携风带雨、充满自信,所表达的观点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他表达自己的观点,斩钉截铁:“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儒家思想的道理,“固”是“原来、本来”的意思,孟子接连用了三个“固”字来否定了齐宣王想要以一己之力一统中国的想法,表示那是一条绝不可能走通的道路。而“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儒家思想的道理,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并指出“你做到我说的这样,还有谁能阻拦你呢?”表现出了一种“舍我其谁”的自信;他批判其他的学说毫不留情:“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指出杨子只知道爱自己,是眼中没有君王,墨子提倡没有差别的爱,对待自己的亲人就像对待陌生人一样,是眼中没有父亲。眼里没有君王和父亲(知识点)《孟子》中的“仁义”思想,简直就是禽兽。孟子带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浩然正气,不遗余力地推崇自己的主张,批判他人的学说,气势凌厉,咄咄逼人,苏洵赞赏他时说:“孟子之文,语约而意尽,不为巉刻斩绝之言,而其锋不可犯。”
(三)长于辩论
战国中期,诸侯各国都在蓄土养士,形成了紧张的竞争关系。孟子宣扬自己的学说,一方面,需要得到各诸侯统治者的认可,使他们接受、认可、采纳自己的主张和建议。另一方面还要和杨、墨乃至许行等人进行辩论,来赢得胜利和话语权。在这样的背景下,《孟子》为了捍卫儒家学说的生存空间,形成了强烈的论辩风格。他采用了因势利导、灵活多变等技巧,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多种修辞,使自己的论辩逻辑严密、层层推进、无懈可击。首先,孟子懂得因势利导的说话方式。孟子与统治者的对话,目的是使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如果一开始就在谈话中与对方形成对立状态,就无法达到自己的谈话目的,因此,孟子掌握了高超的对话艺术。例如梁惠王问孟子,他的学说能不能给他的国家带来好处,就像当初商鞅给秦国带来好处那样。孟子没有直接否定梁惠王的想法,而是逐步地举例说明追求“利”的害处,并渐渐将“仁”和“义”的思想引入话题,最后水到渠成地提出“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的观点,可谓是聪明至极。其次,孟子懂得变通的道理。最典型的例子是孟子与淳于髡的辩论。淳于髡问孟子:“男女之间互相传递东西而不亲手接触,是礼法的规定吗?”孟子回答说:“是礼法的规定。”淳于髡又问:“嫂子溺水,能用手去拉吗?”孟子则回答说:“嫂子溺水而不施以援手,是豺狼。”接着又说明:“男女授受不亲”是常规的礼法,而遇到嫂子溺水这样的情况,施以援手就是权宜变通的做法。孟子能够非常清楚地分清一般情况与特殊情况、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差别。淳于髡继续追问孟子,现在天下的人都在溺水,孟子你为什么不救呢?孟子则灵活地指出,嫂子溺水需要用手去救,天下人溺水则需要用道理去救。正是孟子清晰的思维逻辑和对于是非轻重的明确辨析,才使他在辩论中总是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陈昇.孟子讲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尹虎.孟子浩然之气与孟文风格[D].青海师范大学,2014.
原载:《语文建设》2015年第11期
作者简介: 程辉,山东女子学院。
随便看看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
- 2024-07-23朱光潜的移花接木:道家还是儒家?克罗齐美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对接
- 2024-07-22人生如书,少年读儒家,中年读道家,老年读佛家,领悟不同阶段的智慧
- 2024-07-21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主旨与做人标准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