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儒家最经典的思想荟萃,当世所称之孔孟
《中庸》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中庸不是孔子所作,一般认为是子思所作。《中庸》的核心思想是“中不偏,庸不易”,现代人的理解是:事物分好和坏两个极端,中庸就是在这两个极端中间找到一个最合适的位置(当然不是简单的折中)。追求中庸的过程并不是妥协,妥协是因为主客观原因放弃原本的想法,选择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结果,而中庸是一种是一种追求最恰当的过程。
打个比方,勇敢是懦弱和鲁莽的中庸,慷慨是吝啬和挥霍的中庸,自信是自卑和自负的中庸,任何极端都是一种罪过,相比而言,中庸是最理想的境界,中庸也不是简单地折中《中庸》是儒家最经典的思想荟萃,当世所称之孔孟,更不是某些人所谓的没标准、没底线、没原则。中庸不是折中,而是寻求真理,就如同黄金分割点不是0.5而是0.618一样。个人认为,任何事物都讲究一个度,你不能做太过,也不能不做,或者做一点,应该无限接近这个度,在这个度上下浮动却又不偏离。
秦用法家,随横扫六国,但是严刑峻法不能长久;汉初以黄老无为而治,虽然国家慢慢富足,但是中央羸弱,野心家四起,七国叛乱。显然这两种都是比较“极端”的治国理念,要么管得太严,要么完全不管。所以逐渐探索,汉武帝听信董仲舒,儒家才开始真正主宰,所以儒家走上历史舞台。实际上现在如果只看春秋战国时原文,你会发现中国先贤智慧,和西方倡导的普世价值观很多是通的,“仁义礼智信”和“真善美”完全不冲突。而且法家和道家都有愚民的说法,反而儒家更开放儒家思想的特点,更在意教化。
中庸是儒家最经典的思想荟萃,当世所称之孔孟糟粕,皆为朱程理学所困与曲解之狭隘思想。中庸其实应该说是,仲用,经事最妥当的态度,不是一味忍让,而是平衡,中国文化的中心,也是重在平衡。可惜世界不是二元的,而是多元的。很多事情本身就是有好有坏,有对有错,很难分出绝对的好坏对错。用数学来说,必须在极端的两端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只有找到了这个平衡点才能把一个连续的区域分为离散的左右两端。
中庸很宏大《中庸》是儒家最经典的思想荟萃,当世所称之孔孟,包含了很多考量。然而,问题是,如此宏大的理论却在答案的最终没有解决问题。他没有告诉你什么是合适,也没有告诉你如何去找到它。当然儒家思想的特点,也不是说没有,只是如果只是告诉大家,要根据环境和各种因素去综合考量,那没有答案。可能,中庸有一种明确方法论国易堂专业,我还没有了解到。但看要去找平衡儒家思想的特点,要加强对合适的理解都不是方法论,只是研究目的。有的人说,我随波逐流是中庸,是他误解了中庸吗?根本原因是他需要给自己的随波逐流一个解释,也许随波逐流符合个人利益,但不能说,也许只是说出来自己也很难心安理得。要去解释,这里面有经济学的分析,也有心理学的自我心理平衡。
中庸或者其他什么儒家经典概念,来自于圣人。圣人出于对人生、时间、世界的终极观察,做出的终极价值判断。从人生百年尺度上,在深刻理解“时间一去不复返”的基础上,中庸需要类似人们持有“不要纠结于价值判断”这样类似的观点,“不做无谓之事”这样的行为准则。总的来说,用“人生”、“时间”来做出价值判断,简单来说,就是别持无用的观点、别做无用的事。我们每个人对人生和时间的理解程度不一样,用逻辑来理解这一概念不是不行,而是太繁琐,容易掉入文字的陷阱。所以,我们发明中庸这个词语,用圣人做榜样,以帮助自己来理解这种知行观。
中庸的意思是中和,在做事之前站在中间立场是没错,站中之后具体事情具体对待,然后做到和,根据事情本质,在选择过或者是不及,视为中庸之道。概念,逻辑,思辨是西方哲学的特点,用概念这类词汇是解释不了中庸的。中庸是实践的,需要“悟”。论语、孟子的狂狷乡愿之论,中庸第二章到第十九章,先了熟于胸,细致咀嚼,在生活中察其微妙处,也可看宋明理学家对未发之中的看法,真真是博大精深。中庸之道如何做,那是需毕生的功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随便看看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
- 2024-07-23朱光潜的移花接木:道家还是儒家?克罗齐美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对接
- 2024-07-22人生如书,少年读儒家,中年读道家,老年读佛家,领悟不同阶段的智慧
- 2024-07-21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主旨与做人标准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