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佛教、道教、儒教之异、佛家讲“超世”
第一佛教、道教、儒教之异、佛家讲“超世”
第一部分:先说说佛教、道教、儒教之异
第一、佛家讲“超世”,道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 佛家讲“超世” 佛教认为现实对人来说都是苦海。佛经中说人生有八种苦痛: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蕴炽盛。经此八苦纠缠,人的一生才算得上圆满。 佛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要放弃各种欲望,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磐(无苦的极乐世界)。 佛教对于中国习俗风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第一、信三世。佛家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因缘和合而生,一切都在轮回之中,人有生老病死,天有阴晴圆缺,花开花落,生灭相成。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人开始知道人有三世,知生有所从来,死知有所往。
第二、信六道。佛教有六道轮回之说,虽然现世作恶而得福得寿,但其业果若不报于现世而将报于来世。
第三、信善恶报。因信三世六道,故信善恶定有果报,或报之自身体,或报之子孙,或报之来世。同时还引進了悔罪植福、修德禳灾、设供祈愿等观念。 通常当人们面对人间苦痛或看淡世事无所求的时候,可以从佛家这里获得安慰。 道家讲“出世” 道教认为,个人修养的提升根本在于个人的修炼,跟别人没有关系,主张远离人群到深山老林找块地方修炼。
道家是一个否定性思维,它对现实的制度、社会的运作、人与人的交往,它都是采取一个批判态度,用哲学的话说,就是超越经验、超越常识、超越对立、超越区分,来追求一种人道一体、天人合一的境界。
所以,当我们读《老子》《庄子》就觉得有醍醐灌顶之感,非常的清凉,因为它追求的那是一种超越,追求的那是一种内心的浪漫,追求的那是一种空灵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异同点是什么,追求的那是一种逍遥和自由。
老子无为实际上是指“没有文明化”的作为。它是“反文化的、反文明”的。老子认为“文明就是把事情越解决越多,越解决越糟”的过程。他自己提出“弃智绝学”,放弃自己的智慧,放弃自己的智力,绝掉一切学问。 老子还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异同点是什么,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对所有的万物它都滋养的,但它跟万物不争。水往下流的,它所处的那个地方是大家都不愿意去的地方。这才接近于道。 老子又讲,“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异同点是什么,就是说只有刚出来的那个孩子才有德,等你一长大,没德了。
老子的最高理想是“小国寡民”,回到氏族社会,“使十百之器而不用”,什么是十百之器,就是能代替十个人、一百个人的东西,比如我们今天的汽车或者当年的马车,一车拉上上吨重的东西,得十个人、一百个人都扛不动,他说有这样的东西你都别用。然后他又讲“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状态。 联系当下,不管是个人还是整个社会,透支是中国社会的普遍状况,人们始终的追逐,到底要奔向哪里?
人们为了那个理性规划的未来,非理性地使用了自己的今天。常常感到心累,这时候学学道家思想向后看,来获得些逍遥和自由。 其实,道家是对的,“文明就是把事情越解决越多,越解决越糟”的过程,人类走向的一条不归路,如今的中国已经停不下来,城市,污染…… 儒家讲“入世” 儒家是主张参与社会的,而且主张个人的自我完善是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标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把人自身的发展与对家庭、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所以儒家是主张"入世"的。 孔子之言,只不过是人的学问,是规范人类行为道德之法。当时,中原人多地少,生存关系非常紧张。
我们的所有的智慧,首先得用来解决农业文明下,人们如何协调的问题。所以“仁、义、礼、智、信”为基础的儒家思想受到重视。 其中: “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
孔子特别强调“仁”的价值和作用。他认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对于为政施治,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心爱护,以教化的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地。
“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另一个重要范畴。在孔子看来,“礼”是从天子到庶人,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孔子所谓的“礼”,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
孔子还提出了“中庸”思想。其要点有二:第一是“中”,第二是“和”。孔子所谓“中”,不是折衷与调和,而是指在认识和处理客观事物时,要做到“适度”、“恰如其分”,而“适度”和“恰如其分”的基础就是从实际出发。 孔子还提出了“和为贵”的观点。“礼”本来是用来显示不同等级之间人们身分差别的,强调“和为贵”,就是强调差别之间、不同等级之间关系的协调与和谐。对于这种“中”与“和”的思想,孔子主张不仅要作为一种认识和处理事物的方法来看待,而且还应该通过修养和锻炼,把它融入自己的性行和品质中,成为人的美德。
可以说,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者。他的上述思想成为后世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之一,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以及社会心理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仁、义、礼、智、信”为基础的儒家思想重视人的道德修养,讲气节,重道义,关心别人,提倡宽忍平和、豁达乐观;关注国家、人民的整体利益,讲求修齐治平,这对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保持和谐的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许多朝代的有道国君都遵循孔子的思想治国平天下。 这里不管后来儒家是如何流变、变质的,包括“外儒内法”,但孔儒理论,在中国民间有一个较好的落实,对民间影响很大,我相信大多也还是正面的。
中国有这样一句古话,叫得意(顺境)信儒,失意(逆境)崇道。 什么意思呢?人们得意的时候,一般要去体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儒家精神。失意的时候或者中老年以后, 一般要去体味道家精神,得到平和的心态。 当然,作为社会人,依然要学儒家,积极入世为好。 第二、佛家重心理,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 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比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 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
儒教是礼法,要求如何做人,每个人应该怎么做。儒教崇尚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哪怕削足适履也要人来适应宗法社会的纲常,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佛家讲的是净,道家讲的是静,儒家讲的是敬。 第三、佛道儒三教各自特征道家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步走向了一条比较隐逸的道路。道家不太喜欢做“普渡”的工作,也就是不太重视对全民的“普及义务教育”。道家传授弟子特别重视弟子的“根性”,也就是所谓“天资”。你的根性不行,你不是这块料,道家就不会收你做弟子。佛家与道家的隐逸和比较“清高”的作风相反,特别喜欢普渡众生,讲究“三根普被”。也就好像我们现代的义务教育,佛教也喜欢普及他们义务教育。佛教主张“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主张“普渡众生”。佛教的这种群众化大众化作风,使得佛教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广为流传,发展传布比较快。儒家主要是在读书人中进行教育。他们不像道家的隐逸,也不像佛家那么普渡众生,主要通过学校教育来传布教义和思想,所以儒家弟子往往是“书生”。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三教”的“教”字具有不同的含义:佛教是宗教没有疑义,佛家即指佛教文化;道教与道家存在异同点,因为道家指老庄之学,而道教却并非老子本人创立的;至于儒教作为人文宗教,由于缺乏宗教形式,一些人只承认说儒家文化带有宗教性质。
第四、修行方法的差异 在修行的方法上,佛家的修行方法较为多样化,所谓“十万八千法门”,就是说佛家的。人们经常看到的佛教徒口念“阿弥陀佛”就是一种修行方法,叫做“念佛法门”。念佛法门是佛教界当今最为流行的法门。
道家的修行方法是重视修持心性,就是着重心性的磨练和自我把握。道家的修行多选择在深山清净之地,所以一般人往往难以看到道教徒。 儒家往往把读书本身作为一种修行方法。儒家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你读书用工,方法得当,你就变得精气神十分旺盛,身体素质和人的气质都会得到巨大的优化,看起来会相貌堂堂,气宇不凡。
第二部分:再说佛教、道教、儒教之同 在中国历史上佛、道、儒三教长期存在着严重的门户之见,彼此隔阂甚至相互诋毁。 不过,历史上三教真正学有所成者,往往倒是能够屏弃门户之见,主张三教平等,相互学习。 在很多佛、道、儒的经论中,往往能看到佛、道、儒三教被许多大德高僧高道们常常动辄“释曰”、“儒曰”或“道曰”,将各家说法平等的列置一块、相互贯通、融为一体,来说明同一个道理,因此又有“三教一家”之说。
笔者认为,佛道儒三教确实有相通甚至相同之处。它们的同,最主要的是佛道儒三教都要求克制人的感官欲望,主张人不要被身体本能牵制和奴役,回到人心灵的自然宁静。三教都把心静定为人生的追求,一切的说教和修行都是为了使人达到心灵的宁静。 在养生上三教具体有以下共同之处:
第一: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提出了“养性”之说,强调“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
第二:强调精神摄养。“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还将心病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病还是病生时”。
第三:主张饮食调养。如提出“老人之食,大抵宜温热、熟软、忌其粗硬生冷”,及“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
第四:重视起居护养。“凡行住坐卧,宴处起居,皆须巧立制度”。
第五:注意药物扶持。如老年人医药调治应采取“扶持”之法,即用温平、顺气、补虚和中、促进食欲之方来调治,切不可竣补猛泻。
第六:强调不可纵欲。“凡觉阳事辄盛,必谨而抑之,不可纵心竭意,以自贼也”。
儒、道、佛三家,有不同的功能。用北宋一位皇帝的角度讲,儒家是治国(事)的第一佛教、道教、儒教之异、佛家讲“超世”,道家是治身的,佛家是治心的。 在中国历史上,佛、道、儒三教的异同非常复杂地混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宗教生活与面貌的一种特质,真正求道者,三者缺一不可。我们在生活和事业中,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和运用了佛家的性、道家的道、儒家的明德第一佛教、道教、儒教之异、佛家讲“超世”,人生必能达到相当的境界和高度。
随便看看
- 2024-08-12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的传奇人生
- 2024-08-11探究僧官系统的世俗化:从机构建制到任官模式的演变
- 2024-08-09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及制度的影响:冲突与融合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8探究中国佛教在越南的传播历史及中华文明的影响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8-04北京大学:优秀学子的梦想之地,哲学系的独特魅力
- 2024-08-03深入探究三教文化:儒、佛、道的融合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 2024-08-02王颂: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其佛学辞典研究成果一览
- 2024-07-31丁耘老师带领同学研读梁漱溟著作,探讨中国问题与人生问题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