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一个说明什么呢?(深度好文!)

王阳明的一个说明什么呢?(深度好文!)

当一个人给你解释道理时,用的词都是大词,逻辑复杂,基本说明这个人对道理理解不深入,没有比你有更深的理解。

知行合一”的解释有很多种,大多数用高大上和逻辑复杂的文字解释让人更加迷糊。

一个人如果真的理解了“知行合一”的道理,基本上就可以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这个道理解释清楚、写清楚。观众和读者有多少收获是另一回事,但可以肯定的是,能让大多数人理解这个道理。

1.jpg

正如王阳明所说:“真知必能行。”如果你真的明白这个道理,你就能做到。都能做到了,还能说不清楚吗?

道理是摆在那里,但如果你不能消化它,它就不会是你的。

王阳明的一个弟子叫舒芬,上课的时候他让老师给自己写了一副自我修养的座右铭。王阳明提笔写《孟子》里的一段,中途就停了。他对弟子说“舒芬可是状元儒家思想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四书五经比谁都熟,儒学里关于自我修养的道理也必然能倒背如流,为什么还需要座右铭这样的东西来时刻提醒自己呢”?这段话说明什么呢?

说明熟悉,甚至倒背如流是一回事,但能把道理消化为自己的人生观又是另一回事。即使像舒状元这样的神童,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与“行”的脱节。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说一套做一套。

然而王阳明却更深一步直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认为这不是“知与行”的脱节,而是你根本就是“不知”。

比如学蛙泳,你在视频看一万遍蛙泳的分解动作,道理虽摆在那里,但你依然不会游泳,怎么能说这个道理你已经懂了呢?

几个月后,在你的勤加练习下,能在水中畅游,脑子里已经完全忘记了视频分解动作,这就是你消化了这个“知”儒家思想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王阳明的一个说明什么呢?(深度好文!),达到了“知行合一”。

这样一来,「真知必能行」就很好解释了,你把这个道理消化了,在做事时不需要提醒自己,不需要什么座右铭,顺其自然地就按照那个道理去做了,这时,你怎么不行呢?

8.jpg

(三)先知而后行,真的存在吗?

王阳明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王阳明的一个说明什么呢?(深度好文!),本不可离”。所以“知和行”根本就不能分开,没有一前一后的说法,这两者就是一体的。

王阳明的一个说明什么呢?(深度好文!)

你会游蛙泳的那一刻,游泳知识和会游了,两者立马并存。而在你会游之前,蛙泳的知识并不属于你儒家思想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哪里来的“先知”一说呢?

那么知行合一是从哪里衍生出来的呢?从儒家经典《中庸》里来,我们现代人所理解的中庸之道,大部分是和稀泥,没有主见。在《中庸》里,把“知”和“行”分为三重境界:困知勉行、学知利行、生知安行。知道了这三个境界意思,知行合一就会更加清晰。

(四)知与行的三重境界。

1、困知勉行。

如果我不遵循原则去做,就会犯错误,遭受损失,陷入困境,然后我强迫自己遵循原则。虽然我很不情愿,但做了之后就摆脱了困境。

王阳明的一个说明什么呢?(深度好文!)

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下次遇到这种情况,还是要逼自己去做。

例如:孩子放学回家光玩不写作业,挨了你的打,第二天回家第一件事就会强迫自己写作业,以免再次被挨打。

2.学知利行。

原本不知道那个道理,但是通过学习学会了,觉得按照道理去做对我确实有好处,所以我自然就去做了。

就拿孩子回家不写作业来说,你耐心地告诉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而孩子在你的耐心教导下写作业,在看书中找到了快乐,所以第二天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高兴的写作业。

王阳明的一个说明什么呢?(深度好文!)

到了这里,大部分人认为这就是知行合一了,其实还不是,只是到了“学知利行”的境界。

27.jpg

3.生知安行。

我们生来就知道这些道理,在运用这些道理的时候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忐忑不安,浑身不舒服。只有这样做了心里才能坦然。

例如:王阳明外出郊游看见一块良田,非常的喜欢,于是就萌生:“这块良田如果是自己的多好啊”。身为官员的王阳明有能力把良田占为己用,但是很快自己的良知告诉这是不对的行为。旁晚,王阳明努力把这邪恶的念头抹去。而这个简单的思想行为就是“知行”的最高境界。

虽然我们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但我们至少可以在“学知利行”的基础上慢慢的消化成价值观,转变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当你回头看自己做人行事的时候,发现自己竟然用的是这个“知”,自己还不知道。此刻的你已经达到了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

如果有人问你:我明白这么多道理,但是生活还是过得不如意,这又是为什么呢?现在的你,知道怎么回答他了吧!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