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每日一题】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了解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形成的意义;了解孔孟荀子的主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以下是小翩组织的“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形成的教案。

《“百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高中历史必修3 202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知百家思想,以及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了解孔孟荀子的主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过程和方法:

适当介绍中国古代政治发展和传统文化的资料,启发学生思考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意义。采用列举法,引导学生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总结孔孟荀子的主要内容。以百家争鸣为主题,组织学生讨论他们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理解和感受。组织“我读论语”阅读活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通过学习早期儒家以人为本的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了解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代的影响;联系实际,让学生正确看待儒家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

教学难

关键点

“百家争鸣”形势的历史意义;

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难度

儒家思想的形成,了解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过程

【新课导论】1988年,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的一次会议上说,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在2500年前的孔子思想中寻求智慧。

老师见状,感慨万千:孔子有什么价值让这些政客和精英行动起来,做出这样的断言?今天【每日一题】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就让我们走近先贤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知识点框架,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他们的魅力,寻求启迪。 "

【导入新类】

第五届世界儒学大会暨2012年孔子文化颁奖典礼在孔子学院隆重举行。本次会议以“儒学的当代意义”为主题,突出现实。围绕“儒家理论与市场理论”、“中国经典与现代文明”、“儒家与国民教育”等重大实践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广泛对话。

俗话说“有实力才有魅力”,一个人2500多年了还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孔子的魅力在哪里?儒家是如何产生的?

【进阶新课程】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百家争鸣”的概念

(1)所谓“百家”,泛指范围广,意为多。《汉说易文志》主要分为儒、墨、道、法、阴阳, 杂, 名家, 有纵横专家、军事专家、小说家等十位学者。

生物必修2知识框架点_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_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知识点框架

(2)所谓的“争”,是指争论和辩论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不同学派的知识分子,根据本阶级(阶层)或群体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万物进行解释。 于是,他们写书立书,招收众多弟子,滔滔不绝,争辩不休,争相发表意见。从而形成了各校相互竞争的局面。

2、合作探索一:“百校”为何争吵?深刻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封建社会逐渐建立。

(1)经济上,井田制度崩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铁的使用和养牛的推广导致井田制度的崩溃;井田制度的快速发展封建经济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周王室没落,封建封建封建制度解体。各种势力在争夺平衡和较量。他们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提出了各种改革方案. 意见不一的现象难免会出现;加之新的统治阶级没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不受任何规章制度的约束和限制,可以畅所欲言。

(3)在阶级关系上,“士”阶级活跃,使用率高。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军,吞并他国,取代周国地位天子,所以他们特别有礼貌和下士;文人代表这个阶级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诉求,希望实现政治愿望,用自己的思想和主张来治理国家,给世界带来和平。

(4)在思想文化方面,从“学在官”到“学在民”,民办学校的兴起。民办学校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博学多才的人。经验丰富的出租车,也为学术繁荣做出了贡献。它为舆论提供了一个阵地。在社会上,一群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目的的社会力量被称为“百家名校”。

合作探索2:百家争鸣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

直接原因:各学派代表站出来互相反驳,形成“争吵”的局面。

3、主要派系代表: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空前发展。学派多:三教九流--------。其中影响最大的是(P4历史方面)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法家:商鞅、韩非等

4、历史影响

这些流派相互挑战,相互驳斥,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学派吸收合并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知识点框架,逐步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对时代和后代影响深远。

合作探索3:百家争鸣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学生回答)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为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孔子与早期儒学

孔子,儒家的创始人,家喻户晓。你对孔子了解多少?

(学生回答后简要介绍孔子的生平。)

1、孔子的思想

合作探索四:孔子思想中的“仁”与“礼”是怎样理解的?

(1)“仁”:①主要内容:“仁者爱人”,“德”是孔子“仁”思想的政治体现。②评价:这种思想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限制统治者对人民的过度剥削,对中华民族传统理论道德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礼”:①主要内容:“克己重礼”。②评价:是孔子思想的保守部分,承认阶级压迫,维护等级制度,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 但是,“礼”思想在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生产力、约束社会下层的造反意识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战国孟荀思想

(1)命题

2.影响:①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的总结和改革,吸收了其他学派的一些积极合理的元素,使儒家体系更加完善,儒家思想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

②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百家之大宗。

3.孔孟荀子思想比较

合作探究六:如何理解现代“以德治国”思想和儒家“以德治国”?

(1)儒家的德治与今天提倡的德治的本质区别:

①德治的内容不同。儒家的德治是以“三证五常”为核心的封建地主阶级道德;今天的德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之上的。

②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前者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维护封建统治;后者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的稳定和发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德行的必要性:市场经济是自发的。加强道德建设可以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市场经济将健康、正常、有序。

三、道法墨家

1.道教

(1)老子:①世界观:世间万物的本源是“道”。②政治:“无为而治”。他强调一切都应顺应自然,主张纯然无为, ③辩证法:世间万物和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运动,存在、困难、高贵、福祸都是相互依存、不断变化的。

(2)庄子:①他把世间的一切都看成是相对的。②他认为放弃一切差异的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2.法家

(1)代表:韩非子

(2)主张:君主依法治国,以权制臣,以绝对权威威慑臣民。

(3)评价:法家将君主的权力提升到了极致,迎合了建立统一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课后总结

练习题

高考真题:第一课“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多选

1.(2014o山东文宗) 春秋时期,孔子创办私塾,学生来自各界、学者、农民、工商界。这种做法()

A.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B.瓦解了宗法封建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诸侯争霸战需要

2.(2012o海南山客) 儒家经典强调:“善礼,民不敢不敬;善义,民不敢违;你信得好,人民就不敢狠了。”这段话体现()

A.以人为本的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仪与法律

D.礼法为先

3.(2012o山东文宗)有学者评价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说:“他们都是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经过时了。 ..他们将商人和学者视为工作是可有可无的或多余的人。”这个学派是()

A.儒家

B.道教

C.墨家

D.法律主义者

参考答案

一、多选

1.解析:本题考察孔子“无阶级”的教育思想。题主材料体现了孔子“无阶级”的教育思想,其主要意义在于打破“学在官”的原有局面,即打破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垄断教育,所以A项是正确答案。宗法封建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孔子的教育思想并没有冲击和瓦解宗法封建制度,所以B项是错误的。周王室统治的经济基础是井田制度,政治基础是宗法封建制度。孔子的教育思想没有冲击井田制度,也没有动摇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所以C项是错误的。孔子的教育思想以“仁”和“礼”为主要内容【每日一题】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包含反对当时诸侯争霸的内涵,所以D项是错误的。

答案:A

2.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强调“有礼貌”、“正直”、“诚信”,没有体现“以人为本”和法治,所以A项和C项是错误的。材料内容不涉及“礼节”,无法体现“礼节先行”,D项错误。礼、义、信都是仁政思想的体现,所以B项是对的。

答案:B

3.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数百种学派,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动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注重实践”、“贵族的存在已经过时”、鄙视商人学者的资料中可以看出,该学派否认贵族政治,崇尚法治,重农压商,注重实践。结合我们所了解的,我们可以看出这所学校应该是法家,所以D项是正确的。材料中商贾学者的理解不符合战国儒家的观点,A项被排除在外;战国道家对生活抱有“幸福”的态度,资料中对“贵人”的理解不符合学派观点,故排除B项。物品;墨家崇尚不进取、有德、俭朴,材料内容不能反映本学派观点,故排除C项。因此选择选项 D。

答案:D

高中历史必修课3《百家争鸣与儒学形成》教案[2]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掌握各学派的思想特点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了解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原因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教材和资料,结合自己的观察进行推理分析,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学会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学习相关知识问题 。能够比较、总结和全面解释所学内容。

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春秋战国活跃繁荣的文化事件的研究,让学生深入了解祖国的文化,使他们会更加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立志传承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逐步培养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

关注点:哲学百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难点:1、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很多,新知识新内容也很多,很难掌握。

教学工具

幻灯片。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生物必修2知识框架点_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知识点框架_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预览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有的放矢

(二)场景介绍,研究案例展示。

(三)合作探索,密集讲座和建议。

一.孔子与早期儒家

1.孔子

(1)政治思想:提出“仁”“礼”论;倡导建立礼乐文明社会。

关注政治和人事,远离鬼神。

(2)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私课的风格;将自己的思想和理念融入教育活动中;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3)孔子的历史地位:儒家的创始人、教育家、文化传播者。

2.孟子

(1)思想内容:孟子继承孔子的学说,发挥他的“以德治国”思想,倡导“仁政”理论,提出“民贵君子”思想很轻”。

(2)影响:对儒学发展的重要贡献。

3.荀子

(1)主要思想:

强调“天行恒常”,提出“驾驭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并对“礼”进行了深入探讨。

(2)现状:广泛吸收各学派精华,丰富早期儒家思想内容,成为儒家“大师”。

在谈完本书的小标题之后,总结一下孟子和荀子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孔子的思想,以及早期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

二.其他主要流派的代表和主要观点

引导学生填表,启发学生结合春秋战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分析老庄学问的社会基础。

p>

在同一所学校,不同思想家的思想也应该有不同的分析。从整体和地方两方面把握各学派的思想特点。

记住:除了以上三位法家代表外,还有吴起、沈布哈等。法家内部形成了三个不同的学派,强调“法”、“技”、“势”。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大师。

三、建议讨论一下春秋战国百家之争的原因和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启发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历史事实。他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思考和判断,分析了春秋战国各个学派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四)反思总结,课堂测试。

教师组织学生对本课主要内容进行反思总结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知识点框架,并进行课堂测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网络,并就所学内容提供简单的反馈修正。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知识点框架_生物必修2知识框架点_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五)指导学习计划,安排预习。

我们已经研究过孔孟荀荀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那么儒家思想是如何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呢?儒家”

课后总结

本课设计采用课前发布的预习学习计划。学生预览这部分的内容并找出他们的困惑。在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易忘易混点。

在黑板上写字

一.孔子与早期儒家

1.孔子

2.孟子

3.荀子

二.其他主要流派的代表和主要观点

三.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原因和意义。

对历史教学的思考

这个学期,我将在三个文科班、四个理科班和一个高一顶班教授历史教学,每周共15节课。课量看似不多,但很累。尤其是高中历史教学难度很大。说说我这周的教学经历吧:

首先,备课的时候,尤其是第一单元的内容,备课的时候,总感觉无处可去,也抓不住知识点的处理,这让备课非常难的。思想史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历史产物。内容比较抽象,时间比较长,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第一单元还有很多与哲学相关的内容。如果深入,学生没有学过哲学,根本不懂;如果简单的话,学生是看不懂的,这是很矛盾的。如果你学过哲学,我认为第一单元的内容会很容易教和学。

二是上课,一周5节课(包括晚上自习),两节课后,课后跟同学交流,同学们觉得有些问题还是很难理解,觉得比较多比研究政治经济史更重要的灾难。在此期间,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方法。所以我觉得我在课堂上得到了一张前所未有的卡片。

第三,由于我校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差,本学期要求同学们坚持“课前准备,课堂大胆示范”,改变原来的情况课前不愿预习,懒惰预习,用各种方式检查督促。几节课后,很多同学和我聊天时,都倾诉自己的感受,体会到课前的预习,以及在课堂上表现出学习历史的重要性的勇气。还是有很多学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他们不愿课前预习,不愿在课堂上展示,不愿与同学讨论,养成良好的习惯。估计需要大家一起努力,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对自己有信心。

文章四、谈思想政治经济的关系时,深感同学们严重忘记必修1、2的知识,所以要加强知识必修1、2 知识的复习和复习与课前预习有很大关系。每节课前,我都会要求学生复习和复习相应的知识,尤其是必修1、2的内容,但真正做到的很少。对此,我计划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必修1、2内容的复习。在每个单元的开始,我会先复习必修的1、2内容;在单元结束时,我将回顾政治内容。 、经济、文化等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总结,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系统地把握知识点,弄清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这只是我目前的想法。不知道现实中能不能实现。我也知道这会花费很多时间,增加我的教学负担。我最担心的是它是否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而不是产生积极的影响。 科学吗?我渴望得到同行和朋友的建议。

《“百家争鸣”与儒学的形成》教案高中历史必修课III 2021相关文章:

★《维新运动的兴起》教案高中历史选修一2021-5068少儿网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教案高中历史选修一2021-5068少儿网

★《促进民族融合》教案高中历史选修一2021-5068少儿网

★《因为秦凯迪的产业》教案2021年高中历史选修一——商鞅的改革

★《改革的后果》教案高中历史选修一2021-5068少儿网

★《抗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教案高中历史选修一2021-5068少儿网

★《百日改革》教案高中历史选修课1 2021-5068少儿网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教案高中历史选修一2021-5068少儿网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教案高中历史选修一2021-5068少儿网

★ 课程计划高中历史选修一门 2021 - 5068 Kids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