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人合一的环境之美、和谐统一的建筑美学
导语
本文从天人合一的环境之美、和谐统一的建筑之美、情景交融的空间之美、书香雅致的陈设之美四个方面,讲述中国传统设计美学。
中国传统居住设计,将建筑与山水之意相结合,将自然融于居住环境。在基于居住本质的便利舒适的设计之上,通过引入自然要素的园林和庭院等,体现居住者的审美意境。
天人合一的环境之美
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家对中国建筑和居住的影响深远。在中国哲学思想里,自然充满了人格特征。人们可以在对自然山水的观照中,获得对自身道德意志和人格力量的审美经验。
儒家孔子美学,是探讨审美和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并将自然美与人的精神和道德情操联系起来,对中国传统居住美学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建筑除了实用性的功能之外,还是使人明白伦理次序的重要手段,从皇帝的皇宫及皇家园林,到文人士大夫的宽门大宅,到平民百姓的四合院,不同等级的人依据礼制的不同居所规制,体现了礼乐相辅、情理相信的审美情趣。
佛教的释家美学,不仅深刻影响了寺院的建制,其追求的意境美,发展为建筑的禅意,“空灵”的韵味成为古时文人雅士所崇尚的主流美学趣味。禅意在园林设计和室内陈设中被极大地发展了,使居住不仅仅是为了实用性的考虑,更是为了逃避喧嚣的社会,在静静的感知中获得沉思默想的乐趣。
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提出了“天地有大美”的美学命题和“天乐”的观念,只有与“天和”,才会进入到与“道”合一的“坐忘”审美状态。这种浑然忘我的境界,在现代的审美研究中就是人的情感的对象化和对象和情感化,把人和自然的关系升华到物我两忘,主客同体的高度。
对自然居住环境的推崇,还和中国士文化的隐逸思想有关,士是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他们代表了那时的文化阶层,既是社会道德的体现者,也是生活方式的引领者。
士阶层的思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从天人合一的环境之美、和谐统一的建筑美学,他们的普通信条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很多官场失意的士人归隐田园,隐逸之风盛行。在退隐的生活中,自然山水成为居住的必然条件,自然美景成为避世之士的精神避难所。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在道家、儒家、释家中均体现为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天、地、人万物一体,人道即天道,人不可凌驾于自然之上,应与自然共生共悦。
“天人合一”的理念,在民间,也是天时、地利、人合,这大大地发展了中国的风水学。风水理论的前提即天、地、人是不可分离的,环境与人的感受、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在风水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的聚落而居和居住环境呈现依山傍水、与山水相依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到营造观念的各个方面,指导着建筑居所的选址、规划、布局和形制儒家思想对室内设计的影响,将人、自然与建筑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既是风水理论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居住文化的核心哲学观念。
和谐统一的建筑之美
从中国建筑史,了解到秦代已有规模宏大的阿房宫,到了隋唐时期,建筑体系已然完善,到了北宋时期,颁布了《营造法式》,成为中国古建筑圣经。
中国的建筑以木构为主,由古至今,延续几千年从未改变。中国木构建筑的类型、布局、形制和设计上,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处世哲学、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
中国传统建筑非常注重对称与均衡,这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相合,不仅体现在单体建筑中,也体现在群体建筑中,不仅体现在普通百姓所居住的民间宅院中,也体现在皇帝所居住的皇宫中,例如故宫,就是对称均衡观念的鲜明实证。
在诗经中,形容建筑“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可见那屋檐向天空伸展,如飞鸟展翅一般宽广舒展的视觉美感,虽由于中国古建筑的木构不耐久,我们无缘得见三千年前的建筑,而从如今存世的古建筑上,仍能看出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建筑形制。
中国木构建筑的沉稳微向下的屋顶和轻盈向上挑出的“飞檐”,使整个建筑既沉稳庄严又飞动轻快,亦如音乐般具有韵律的节奏美感。
唐代的南禅寺、佛光寺其斗拱出檐深远,其造型豪迈大气,其作用排泄雨水、防护屋身,由此看古人追求韵味的装饰与实用性相结合。中国建筑的斗拱在结构机能和审美形象上取得了高度的和谐和统一。
中国伦理道德所追求的家庭和美,也同样体现在居住的要求上,中国家庭以大家族为傲,整体建筑的和谐,一家人要住在一起,从北方的四合院到古徽州的合院,中国各地都存有合院的居住传统,形成了中国家庭居住合院文化的和谐之美。
时空一体的空间之美
中国建筑的形制丰富,空间分割自由,既顺应周边的自然环境,也重视人在建筑中的空间感受。“有形”的建筑与“无形”的园林相互穿插从天人合一的环境之美、和谐统一的建筑美学,移步异景,使人在其中行走时,得到不同的空间感受,从而领略到时间的过渡。也就是说,中国园林的意境之美,不仅是空间概念,也是一种时间概念。
中国传统的空间处理方式与中国艺术在审美观念上是一致的,中国绘画中讲究的“留白”,与中国居住建筑中的园林的作用类似,都是为了带来韵律的美感和留以让人遐想的空间。
在欣赏视角不断转换的过程中,空间的美因此产生了不断变化的节奏感。用动态和流动的方式组织空间,在流动的时间中欣赏到不同空间的美,将时间和空间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中,山石、花木、水池等自然物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内容,其占地和数量都远远超过了可以居住的建筑。这些“无形”的建筑,与“有形”的建筑一起,形成丰富多变、移步异景的独特设计理念,自然景观也成为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借景”是非常重要的园林设计方法,中国建筑中的“窗户”,不仅起着通风换气的实用作用,也起着引景入室的作用。风景透过富有韵味的窗户进入观者的眼中,窗框俨然成了“画框”,安坐屋中也可以欣赏春夏秋冬的美色。
中国传统的居住空间设计善于在复杂中寻找单纯、在不规则中找到规则,同时又在单纯中求丰富、统一中求变化,在简单和复杂中寻求平衡与和谐,在处理空间时重视各部分的相关性和有机联系。古典园林在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时间和空间儒家思想对室内设计的影响,让观者行走其中得到最大的审美感受。
中国建筑不是封闭的、静止的,它的美是流动的、变化的。对意境美的追求导致了中国传统意境美的独特意蕴,设计者以有限的空间因素对美的意蕴进行暗示,以有限的形式表达不尽之意,从而实现对整体空间意象的知觉与理解,形成了时空交错统一的空间之美。
书香雅致的陈设之美
中国传统居住设计中的室内设计,分为室内装修和室内陈设两部分。室内装修是指对内部空间的设计,与我们现代室内装修设计的硬装类似,室内装饰是指在室内装修的基础上,对家具、器物、灯具、生活用品、艺术品、绿色植物等进行功能和审美方面的综合规划和设计布置。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非常重要,这不仅体现在建筑本身,也体现在室内装修和陈设之中。在封建礼教社会,室内陈设在平面、构成、体量、色彩和形象上都要符合“贵贱有等,长幼有别”的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秩序本身也具有美的意义和形式,比如均衡、节奏、变化、统一等。
崇尚高雅是文人住宅和园林的基本格调。在陈设上追求适度自然、布局有法、留有余味、意味深长,才可达到“雅”的境界。
如何体现雅的气质?传统的室内空间布局讲究的是简朴、素净。在陈设的内容和方式上,陈设的内容即指家具、帷幔、灯具器玩和字画等几个大类。大量运用字画装饰陈设是中国古典建筑室内构成的一大特色,而书房则可以说是体现“雅”和“书卷气”最为集中的地方儒家思想对室内设计的影响,也是最凸显文人雅士闲适雅致生活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地方。梅、兰、竹、菊等植物相伴,显出君子之文人气质。
书房所体现的美学特点,与中国文人所追求的美学品质、情境、氛围是一致的。文人雅士的室内布局与陈设突出的是精致古朴、清雅闲适,以体现一种高雅的绝俗之趣,所反映的正是士大夫阶层在居室设计中的审美情趣和追求。
END
朴道治木 器美生活
小贴士
随便看看
- 2024-04-30(每日一题)审美标准——意境美中国园林
- 2024-04-15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概括起来了!
- 2024-04-13中国园林文化的基本思想流派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24-04-12中国古代哲学哲学道自然审美艺术与哲学的自觉联系
- 2024-03-29道家哲学对中国画的审美影响以及在构图中的体现
- 2023-12-17中国古典园林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自然与人的统一
- 2023-12-08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精神养分的汲取之处——道家“天人合一”
- 2023-12-06政治历史问题 居住地居委会(盖章):年月第四篇
- 2023-11-28道家的审美理念——外部的和谐和审美者
- 2023-08-07沈从文的作品形成一种清新自然、平静的审美品格
- 2023-07-23(学者推荐)2016年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体系研究报告
- 2023-07-16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孪生兄弟-“天人合一”
- 2023-07-16古典园林如何面对现代生活的新历史境遇
- 2023-07-16张叔观天下|北宋文人的“逸境”建构过程
- 2023-06-04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徐长喜:居家隔离人员最好单独居住
- 2023-05-27印尼文化深度游之三丫头.05.2423:20关注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 2023-05-27正北卧室居住的男性不擅长表达,你知道吗?
- 2023-05-26老子的思维方式精神与山水审美密切相关的美学思想
- 2023-04-28工业设计作为一种审美的核心,应该以视觉文化的方法和角度来研究
- 2023-04-27江南园林院落的大门意味着的“颜面”要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