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贤人F4”“最得孔子真传的弟子”
孔子“贤人F4”“最得孔子真传的弟子”
育儿事.无小事!事事需谨慎,教育事无小事,事事皆育人!育儿是一门“艺术”需要父母长期的学习,终身的修炼.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教育!——— ——— · Start · ——— ———
卜商(前507~?),字子夏,获嘉县人,是孔子后期学生中的佼佼者,孔门十哲、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评价孔子及儒家思想,人称“卜子”。
孔门弟子中有著作传世者,以子夏最多。后汉徐防有“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之说,可见他在孔门诸子中的重要地位。他不仅传承、发展了儒家学说,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还使儒法思想交融,是法家思想的启蒙者。
唐玄宗时,子夏被追封为“魏侯”,宋代时又加封为“河东公”。南宋时,封为“魏国公”。明嘉靖九年(1530)改称“先贤卜子。”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说流派,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其中以孔子领导的儒家学派最为强盛,每一代都有杰出的领军人物.
孔子弟子三千,故有“七十二贤人”之称,而大家较为熟悉的是孔子最为奇葩的四位弟子俗称“贤人F4”
“最得孔子真传的弟子" 一颜回一
相信读过论语的人都能看出来,孔子最疼爱的弟子就是颜回。
孔子不喜欢夸奖别人,但是在论语中却夸了颜回四次。例如有一次,孔子就发起感慨:"贤德啊,颜回!吃的只是一小筐饭,喝的不过是一瓢水,住的也不过是简陋的小房子,别人都受不了,而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孔子之所以如此喜欢颜回评价孔子及儒家思想,是因为颜回是最能理解孔子之道的人,也就是说颜回是孔子的"知音"。颜回死去之后,孔子非常悲恸,当着其他弟子的面直言说,再也没有像颜回这样好学的人了。
“最有政治头脑的弟子" 一子路一
子路是最具政治才干的弟子。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子路询问孔子的问题大多是围绕着怎么处理政事。
子路先后在鲁国和卫国做过地方长官,取得了不错的政绩。鲁国执政大夫季康子曾经询问孔子:"子路这个人,能够让他来处理政事吗?"孔子三说:"子路果敢决断,让他来处理政事很合适。"
一般官员在断案的时候,要听取双方的辩词才能断案,但是是据说子路只听取一方之言就能准确断案,其政治才干可见一斑。
“最具军事才略的弟子" 一冉求一
要说孔子弟子中谁是最具有军事才干的,非冉求莫属。
冉求是鲁国人评价孔子及儒家思想,是鲁国执政大夫季康子的家臣。鲁哀公十一年,齐国的国书和高无丕带领大军攻打鲁国。冉求先说服了犹豫的季康子,又说服了鲁国的卿大夫叔孙氏让其出兵,之后又出谋划策击败了齐国军队。
对此,季康子也十分好奇,询问他的军事才能从何而来。他则回答说是跟孔子学的,季康子这才决定要迎回在国外游历的孔子。
“最得商业头脑的弟子" 一子贡一
孔子的众多弟子当中,子贡是最有钱的。
子贡因为熟悉经商之道,经常能够准确地预测市场行情,以致"家累千金"。
而作为孔子最心爱的十个弟子之一,儒家七十二个最优秀的人物之一,卜子夏的名气基本算是比较小的了。
可能大部分人都只记住了曾子,子路,颜回等人,却不知道有卜子夏这号人物,甚至在大部分儒家经典里,关于他的描述只有寥寥几笔。
作为参与编写半部论语的卜子夏按理来说不应该是这样子的。
那他究竟经历了什么呢?
卜子夏的本命:卜商,子是他人对他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先生”,而子夏是他的字,和子路是一个道理。
卜子夏是晋国人,故居是现在的河南。他是个带有极度阴郁气息的人,总是喜欢独自坐在角落里沉思。
也许是自身性格使然,卜子夏其实并没有多少朋友,但是对待每一个朋友,他都非常真诚,朋友有事,他总是勇敢的上前帮忙。
卜子夏从小非常好学,四处拜访名师,当他投到孔子门下时,尽管孔子当时年纪已经很大了,但是面对这个比自己小了四十四岁的弟子,看着他渴望的眼神,孔子总是狠不下心拒绝他,于是便收他为徒。
卜子夏是个治学严谨的人,有一次他看到古书上记载着“三豕涉河”,他感到非常奇怪,为什么在严肃的史书里,会记载着毫不相关的“三只小猪(三豕)过河”呢?
卜子夏继续翻阅其他书籍,却始终找不到相关出处和佐证。他跑去问其他水平比他高的人,他们也都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卜子夏为了弄懂为什么,于是亲自跑到晋国去,询问当地百姓,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己亥涉河”,这下意思才通了。原来“三豕”与“己亥”写起来很像,抄写的人竟然把这两个词给弄混了。
卜子夏不仅在学术上尊孔子为师,勤学好问,在后来的政治生涯里,他也经常向孔子寻求意见。
卜子夏要去鲁国当官,临行之际,卜子夏向孔子请教为官之道。
孔子就告诉卜子夏一句话:"不要急,要考虑得比君王长远。"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包含着无数层含义。
卜子夏听罢,深感师父的思想之深刻,慌忙跪拜,感谢孔子指点。
而孔子看着卜子夏,仿佛看见当年年轻的自己,也是希望靠着一腔热血将自己的思想传播给众人,希望能够改变这个。
但是在一次次的碰壁以后,孔子早已心如止水,只专注于教书育人。
“希望这孩子希望能够保持自己的初心,能让这个世界有一点不一样。”孔子望着卜子夏渐行渐远的背影,心里默默为自己最疼爱的年轻弟子祝福。
到了鲁国,卜子夏发现,自己当年学习的一些从政之道,似乎和实际有些出入。卜子夏之前单纯地以为只要能够以德服人,广施仁政,就能赢取民心,从而成功地治理国家。但是在真正的实践里,他发现自己做的并不尽人意。卜子夏一度怀疑是自己理解孔子的思想不够透彻,于是便苦苦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
起初卜子夏反思出自己很多不足之处,但是,到了后来,卜子夏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完美地按照孔子教导他的思想治理百姓,施政效果总是不够好。
在深夜里,卜子夏又一次陷入了思索...
那一晚的思考,他发现不是自己做的不够好,而是孔子把人民想的过于理想,光靠道德说教能治理百姓吗?不能!还要依靠法律规章作为惩戒的工具来治理百姓才能起到效果。
但是很快他又冷静下来,先不说孔子会不会接受他的新想法,光是曾子,子路那几位固执的师兄,恐怕会指着自己鼻子大骂自己大逆不道,然后将自己逐出师门。以天下为己任的卜子夏确实想把自己的想法传播出去,但是他也害怕被人反对,尤其是自己的同门师兄弟。
在卜子夏两难之际,噩耗传来,孔子去世了孔子“贤人F4”“最得孔子真传的弟子”,尊师重道的他立马奔丧。
葬礼后,原本异常团结等我儒家学派突然分裂了...
年长的师兄们都想做掌门人,立言立德。
一瞬间,卜子夏发现,那些平日里凛然正色大,谈仁义道德的师兄们,也不过如此。
失望透顶的卜子夏离开了这个还在喋喋不休争论自己资历更老的是非之地。
回到鲁国,心灰意冷的卜子夏辞掉了官职,开馆收徒。
他到魏国西河讲学,开始了55年的教学生涯。
子夏继承了孔子的儒家思想,把“仁”作为教育学习的中心内容,主张国君要学习《春秋》,汲取历史教训,他提出了“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的观点。
同时他以“经世致用”的思想,首启儒法融通的先河,与时俱进,儒法兼容,培养出一大批的治世英才,其中法家鼻祖李悝、军事家吴起、政治家田子方都是他的弟子,他还做过崇尚儒学的魏文侯的老师。
魏文侯采纳卜子夏建议,招贤纳土,改革变法,成为战国时期一代明君。
他的新理论不但追求德治,同样也追求法治。
他认为“法”是国家能够稳定发展的根本,而“德”则是在国家基础巩固的情况下笼络民心的工具。此言既出,儒家学派震惊了,他们没想到自己的小师弟,竟然公然改造孔子的思想!一时间,因为孔子去世而混乱的儒家学派又团结起来,将矛头对准卜子夏:称他为叛徒,背叛了儒家学派。
祸不单行,在外界舆论一致讨伐卜子夏的同时,卜子夏的儿子死了!
一时间卜子夏尝尽了众叛亲离的滋味,整日的悲伤流泪让他的双目失明,而生活也困顿落魄了起来。
几位平日里与他交好的师兄弟劝他认错,说不定儒家还能重新接纳他,但是被卜子夏拒绝了:我不能放弃真理!
失聪后的卜子夏更加离群索居,但是就是在这段孤独的日子里,他写出了《子夏易传》,同时他还培养出了一个了不起的弟子,他就是写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荀子!
风雨飘摇,离开师门的卜子夏也成为了耄耋之年的老人。
在某一个秋天,身处陋室沉思的他被一阵敲门声打断了思考。
他摸索着开了门。“师弟,你近来的身体可好?”来人正是那个以前那个木讷的师兄曾参。
虽然他远离儒家多年,但是各位师兄弟的消息还是有所耳闻:颜回师兄英年早逝,子路师兄为国捐躯……罢了,往事都过去了,还有什么放不下呢?
“师兄,你找我有什么事?”
“师弟,我最近在整理师父生平的言论,但是我感觉我的时日已经所剩无多了,剩下半部孔子“贤人F4”“最得孔子真传的弟子”,不知道你能续写下去吗?”
“好的。”那个秋日,两个老人彼此对视着,尽管一个瞎了眼,一个眼睛也花的看不清东西了,但是两个人脸上却光彩熠熠。
卜子夏在最后的时光里,写完了剩下半部《论语》,这部被儒家奉为经典的书,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一半是由当年儒家的“叛徒”写的。
这个叛徒,最终完成了师兄的托付。
这就是卜子夏坎坷的一生,从孔子爱徒到儒家叛徒,几十年的光阴。
儒家也好,法家也罢,唯一不变的,是他对真理的追求。
孔门弟子中有著作传世者,以子夏最多。
后汉徐防有“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之说,可见他在孔门诸子中的重要地位。
卜子夏不仅传承、发展了孔子的儒家学说,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还使儒法思想交融,是法家思想的启蒙者。
唐玄宗时,子夏被追封为“魏侯”,宋代时又加封为“河东公”。南宋时,封为“魏国公”。明嘉靖九年(1530)改称“先贤卜子。”
——— ——— · END · ——— ———
怀孕生子就像一场马拉松,漫长又辛苦,但只要坚持到最后,就能享受胜利的喜悦。虽然过程很辛苦,但那种心情是别人无法体会的!1.多听听孩子的声音——用耐心、用爱心、用开心,心是长着眼睛的。2.不要为了提醒孩子,而总是揭孩子的伤疤。3.不要把当年未曾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去实现。4.关爱孩子但适当时候适当的惩罚也是需要的,不要护孩子的短。5.不要逼孩子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6.不要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表示太大的关注,那样会造成孩子学习紧张,压力增大。7.不要把孩子的成绩与其他孩子相比,要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反思一下有没有自己的责任。育儿事.无小事!事事需谨慎,教育事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随便看看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何被指伪国学?徐晋如痛呼其为毒草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8梁氏国学功底深厚,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比较,探究先秦政治思想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传承国学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思想精髓与做人标准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