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爱默生超验与中国经典儒家思想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爱默生超验与中国经典儒家思想的契合。这两种思想的契合集中体现在对神、对人、以及对自然等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上。关键词:超验主义;中国;儒家;契合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WaldoEmerson1803—1882)是19世纪美国思想界、文学界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美国超验主义的代表。爱默生秉承了西方文明的优秀传统,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它。他将思想的触角伸向了异域文明,埃及、西亚、印度以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宗教与哲学思想无不在其叩问之列。在“欧洲中心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背景之下,这种探索尤显可贵。爱默生曾先后研读过包括《论语》、《孟子》以及《大学》在内的先秦儒家典籍。他在作品中也多次引用儒家典籍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儒家思想的某些因素对爱默生产过一定的影响并成为其思想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爱默生曾经在日记中写到:“孔子,民族的光荣,孔子,绝对东方的圣人,他是个中间人。他是哲学中的华盛顿、仲裁人,现代史中的中庸之道。”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的特殊地位和当时传播手段的限制,爱默生基本没有接触到儒家思想以外的其他的中国哲学思想。
另一方面,由于美国超验主义从未成为一个严整的学派,在其群体内部各成员之间,其思想主张亦颇多差异,各具特点。因此,本文的讨论对象仅限于以孔孟思想为代表的中国经典儒家思想和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将这两个分属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思想进行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是主要的;然而差异之外,不乏契合之处。而且这种契合恰因其小而更显珍贵和重要。文化的多元共存与融合已成为一世界性的话题,这种比较研究可以为我们进行跨文化交流,将儒家文化放在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观照提供一点借鉴与帮助。这两种思想的契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神,对人性以及对自然的认识。一、关于神基督教中的那个创世者——上帝,全知全能,无所不在,享有无限威权。在他的面前,人的思想、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全然没有存在的空间。中国的宗教和哲学则与此不同。在中国的远古神话中尽管也有各种不同的“创世说”.如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辟地等,但是这些传说仅仅存在于民间,从未进入中国宗教和哲学的主流。而且即便是这些中国的创世神话。它们与基督教的创世神话也有着根本的区别。
女娲在绝大多数中国人心中应该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女性形象.而盘古虽洋溢着阳刚之气,但他的全部贡献也仅限于开辟混沌。他们没有也不可能对人们的精神世界施加影响。所以,在中国的宗教和哲学史上并不存在基督教式的创世说,不存在一个外在的绝对智慧,如基督教中的上帝。中国古代包括儒家在内的各个流派的思想家们基本倾向于接受这样一个理论,即宇宙的产生是一个自发的、自我生成的过程,它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宇宙以及人类的存在,是不言自明的事实。它是如此的自然,根本无需探究它的起源,预测它的终结。基督教式的造物主的阙如使得中国的思想家们能够始终以人为中心。将关注的焦点投向人的现实生活,思考和探究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超自然的力量在中国哲学以及宗教中的存在。很显然,中国的哲学和宗教中存在着居于最高位置的“天”,以及等而下之的鬼、神这些超自然的力量。虽然“子罕言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但是“不说”并不等于否认它的存在。在孔子看来,这不是一个有无的问题,而是一个先后的问题。
孔子对于这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季路问事鬼神。子日:“未能事人清教主义和儒家思想的异同,焉能事鬼?”日:“敢问死。”日:“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务民之役,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显然孔子承认超自然的力量的存在,但他始终将人,而不是神,将此岸,而不是彼岸,作为其关怀的基础和出发点;将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置于精神探索的首要位置。其他问题都远不及对现实人生的理解和关注更重要,更迫切。儒家之所以将人以及人的现世生活置于天以及彼岸世界之前,原因在于在几乎所有中国的宗教和哲学传统里探讨爱默生超验与中国经典儒家思想,不仅仅是儒家,人与天的关系全然不同于基督教里人与上帝的关系。在基督教里,人与上帝是一对矛盾的存在。而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看来人与天同属于宇宙这个统一的循环体中,人性与天性是同一的。如果天是神圣的,人同样也应该是神圣的。在天的面前,人没有原罪,不是负罪的囚徒;而天也不具有对于人的最终审判权。既然天并不享有对于人的绝对权威,人只需对天心存敬仰足矣,没有必要去揣摸这个遥远、抽象的天的心思。人只要诚心敬意,不断完善自我,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与天的精神上的彻底的交融,此所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孟子尽心上》)这样,人性的充分实现获得了广阔的空间和可能的乐观前景。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就是要确立以人为中心的价值体系。要确立人的核心地位首先要将上帝赶下神坛。爱默生背弃了曾经在美国居于统治地位的清教及其神学加尔文教,公开否定了传统基督教中那个上帝的存在。但他并没有停止对于世界的形而上的追问,否认超自然的力量的在。他说:“一个人如果有一颗正义之心,他便因而是上帝。上帝的平安,上帝的不朽,上帝的权威随着正义进入他的身体。”在他的心中哪里还有上帝的位置,人自身就是上帝。他心目中的上帝就是道德、伦理和正义,因而人和上帝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爱默生思想的转变是美国社会,特别是新英格兰,从宗教社会转向世俗社会的一个反映,他代表了一转变清教主义和儒家思想的异同,同时也为这一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既然已经否定了一个上帝,爱默生无论如何也不会再去接受另外一个上帝。儒家思想中这种基督教式的上帝的空白以及对于人性的肯定都与他的思想是如此的一致,使得爱默生对它产生了天然的亲近感。
关注人和现世是否定传统的上帝和来世的必然结果。1832月29日,爱默生在日记中说.他打开了亡妻艾伦的椁。此时艾伦下葬已经14个月了。艾伦18岁与爱默生结婚.20岁死于肺结核。他们夫妇感情非常深厚,在爱伦死后,爱默生几乎每13都要散步至妻子的墓前。这一天他终于难耐思念的折磨,打开了棺椁。我们可以想象当如此近距离地一个人直接面对妻子的遗骸时,什么地狱天堂,什么今世来世,神学的圣殿在他的思想中彻底地坍塌了。如果说他的思想像骚动的岩浆,在宗教的重压之下翻滚,那么此时终于喷涌而出。爱默生写道:“想着活,别 告诉我去准备死。我唯一能作的准备就是去实现我目前的责任。加尔文教的弊病在于把来世 说得完全不同于现世,乃至为了来世而丧失了对现世的准备。”当爱默生把关注的目光投向 现世人生时,他与儒家思想在关于神的问题上在最基本的方面取得了契合。这为他进一步了 解、研究和借鉴儒家思想奠定了基础。 二、关于人性 关于人性,孔子首先肯定了人性的同一性。他认为:“性相近,习相远。”(《论语阳货》) 即所有的人就本来的人性而言是相同的。
究竟是同样 的善,还是同样的恶,孔子并没有作进 一步的论述。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人性是同一的,不存在一些人天生就恶,而另一些人 天生就善。在此一点上,人是生而平等的。爱默生同样肯定了人性的同一性。在他看来,“所 有人的心智的构成,就其重要方面而言,都是类似的。”既然人人都是平等的,那么人人 神职人员。在人性同一的基础上,孟子与苟子各自提出了“习相远”的两种可能性:孟子主善,而苟子主恶。苟子的主张显然没有得到后世足够的重视与认可,而孟子对孔子思想的阐 释和发展则得到了后世广泛的认同。他被认为是孔子思想最忠实的继承者,有“亚圣”之誉。 性善论是孟子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孟子》中有整整两章(《孟子告子上》和《孟子告子 下》)是关于人性的论述。在这两章中,孟子以流畅华丽的文词,咄咄逼人的气势.旁征博 引,妙语如珠,精妙地阐发了自己的性善论,使对手信服“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 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孟子的人性论在爱默生的内心深处引起了强烈的 共鸣。而对于苟子的性恶论爱默生则无缘得识。
即便得识,也未必能引得起爱默生的兴趣, 因为爱默生“自立”(self—reliance)的主张需要性善论,而不是其他,作为理论基础。 千百年来,上帝对于人的权威和摆布,人对于上帝的依赖和驯服,其理论基础就是性恶论。 在上帝的面前,人是绝对堕落的囚徒。爱默生要使人摆脱上帝的绝对权威,摆脱对于上 依赖.成为独立的、自主的、绝对的存在,就必须推翻性恶论,卸下压在人身上的沉重的十字架。肯定人性善实际上就是否定了原罪说,否定了性恶论。人即无原罪,也就没有必 罪。没有必要恐惧上帝、膜拜上帝、依赖上帝。也就没有了什么末日审判、命运预定等等束缚人的思想的恐吓性说教。没有了性恶论,上帝就和中国的“天”一样亲切。性善论给了每一 个人以无限的信心,人人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圣人,成为自己的上帝。人的 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这才是19世纪那个疆域不断扩展,政治进一步民主,科学技术给社 会带来巨大财富的美国的时代精神。这才是与惠特曼为之纵情歌唱的那个伟大的时代相一致 美国人的心声。虽然儒家和爱默生都对人性的充分实现持肯定而乐观的态度,但是他们也都同时敏锐地注意到人性的充分实现不是一个理所当然的过程,现实生活中时时处处充满了 各种恶的引诱和人性的异化。
爱默生看到在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中。“灵魂沦为金钱的仆役。 牧师变成了仪式,律师变成了法典清教主义和儒家思想的异同,机械师变成了机器,水手变成了船上的一根绳子”。人 越来越偏离了自己的本性,越来越成为一种手段(means)而非目的(end)。人存在的价值和根 据全在于善良的人性,善良也是人性得以充分实现的基础,因此保持人性的完整与纯洁具有 其重要的意义,此所谓“大人者探讨爱默生超验与中国经典儒家思想,不失其赤子之心”(《孟子离娄下》)。在保持人性完整的基础上,人性的充分实现还需要个体的不懈的努力与毕生的实践。在这个努力与实践的过程 中,教育(“志于学”)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孔子曾详细论述了自己的这一修养历程:“吾十有五 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同样爱默生也终生都在进行艰苦的自我修养,力争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完 整的人”。(whole man)不仅如此,“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爱默生和 子一样,一生当中游历各地讲学,不懈地进行着“立人”和“达人”的神圣工作。对于孔子而言,“志于学”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对于爱默生而言,教育是解放人的思想,实现人的最 终解放的唯一途径。 三、关于自然 如前所述,爱默生既然否定了传统基督教中的上帝,那么自然界及其包孕其中的万事万物又
随便看看
- 2024-08-10庄子:战国中期的智者,用化应对险恶人性与困难人生
- 2024-08-09庄子的智慧:化解人性险恶与人生困难的哲学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
- 2024-07-23朱光潜的移花接木:道家还是儒家?克罗齐美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