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佛是什么要理解佛是什么,我们应该先来了解一下佛学

南怀瑾老师佛是什么要理解佛是什么,我们应该先来了解一下佛学

31一、佛是什么要理解佛是什么,我们应该先来了解一下佛学。佛学是返观自鉴、自我修养的一门学问,是关于人们的心灵世界的文化,佛教文化不是向外寻的,而是返观自鉴。佛教里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与诸佛菩萨没什么区别,也就是说,人人都有一颗“本来清净的心”,这颗本来清净的心,就是人的“本来面目”,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就是自身的主人公(佛教里叫“无相心体”)。佛教的真正目的,就是要让人们认识这个主人公,认清我们自己。就是回转过来,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这个本来面目,就是真实的自己,也叫“觉悟的彼岸”。正是因为这个“觉悟的彼岸”需要回转过来,才能认识清楚,所以,佛教里说“回头是岸”,在佛看来,觉悟的彼岸,并不在遥远的地方,而就在每个人的“当下”。假如人们能借助于佛教文化的宗教形式,达到认识自我,自我修养、提升人生境界的目的,这就实现了佛教文化的目的人们的这个主人公,即人们的“心”,它是恒常存在的,它既不是指人们的“肉团心”,也不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而是指人们的“无相心体”。谁能说出自己的心的形相呢?我们的心理现象,以及我们所面对的客观现象,都是有形相的,都可以以对象化的方式所察觉到的,譬如各种声音、形状、气味等;我们也能知道我们的思想、情绪、意向等等。

可是,我们却不能以对象化的方式察觉到我们的心,乃至于我们的思想也漫谈佛家的智慧从佛教文化的本质来讲,佛教是反观自鉴,自我修养的一门学问,是关于人们的心灵世界的文化,是祖国三大传统文化之一,在民间,它实际上有比“儒”、“道”更广阔的生存空间。看一看我国现存的历史遗产的主体便会有这样的观感。但一般人更多的是烧香拜佛,而欲求世俗中的功利、财(升官发财)与色(希望有个好因缘),这实在是与佛的本意相悖逆了,佛的本意是觉醒,是幡然醒悟,要不依于外在而求得真正的幸福!这抽象地发展了能动的一面,但作为一种恒久的文化现象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本文将从佛的含义,以及佛教的世界观、认识方法、心性及宗教隐喻、现实意义、佛教的修行来进行说明。关键词佛教智慧人生32想不到我们的心,它没有任何形相,所以就叫做“无相心体”。然而,我们的“心”却是一个真实的存在,不然的话,这个“见闻觉知、其心动念”的又是什么呢?临济大师说:大德,觅什么物?现今目前听法的无依道人,历历地分明,未曾欠少。尔若欲得与祖佛不别佛家的智慧就是哲学,但如是见,不用人人都有这个无相心体——听法的无依道人,然而,人们却未曾体证到它,往往错误的把六尘缘影——心理现象当成了“心”。

其实,我们的心理现象只是“心”的表象,不是“本原真性”这个意义上的“心”。这是因为,我们的心理现象是有生有灭的,(譬如,我们的喜欢或烦恼,忧愁或苦闷等情绪变化,这种种心理现象是交替出现的,也是“此生彼灭南怀瑾老师佛是什么要理解佛是什么,我们应该先来了解一下佛学,彼生此灭”的)。相对于生生灭灭的念头来说,那个能够生出各种念头的“无相心体”是恒常不灭的。,不会随着善念的生灭而生灭,甚至可以说,人们的无相心体也不会随着各种心理现象而生灭,它能够照见(眼见、耳闻、鼻嗅、耳尝、身触)而又不随着各种客观现象而生灭,也不会随着前一个念头的过去而过去,也不会随着后一个念头的生起而生起。人们所有的情绪都是由这个本源真性而生出来的。佛,就蕴藏其中!佛教里说,自性(无相心体)能生万法,自性是万法之本原。进一步我们可以说,这个能生万法的“自性”,就是佛教里所说的“佛”,离开了人们的心性,那是没有佛的,所以佛教里说,“即心即佛,离此心外,更别无佛”。意思是说,心就是佛,佛就是心,离开了这个“心”(本体论意义上的“心”)就没有佛。人们想求佛,就应该回过头来,向自心求。人们要想见佛,就应该回过头来,向自心见,见到了佛,就是证悟了自心。而且,这个“无相心体”不仅释迦牟尼有,大地众生也有,人人都有,它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的,它是人人皆同、人人平等的。

我们这个“无相心体”人人都有,却不曾如实地体证到它,所以儒家说:“百姓日用而不知”。又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佛教里也说:“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如身影相似。”这个不可须臾离的,就是人们的无相心体。人们走遍天涯海角,也是出不了这个无相心体的。人们的思维想象,即使跨越了时间与空间,也是出不了这个无相心体的。就象佛家所说:“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归还此法界。”这个法界,就是人们的无相心体。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人们的一切心理现象与客观现象,都是在这个心灵世界里得以呈现的。禅宗里有一个公案,也说明了这一道理。黄甓禅师辞别南泉禅师。南泉禅师把黄甓禅师送到门口,然后,提起黄甓禅师穿的笠子,考验他说:“长老身材这么大,你穿的笠子太小了。”黄甓禅师说:“这个笠子虽小,然而大千世界总在里面”若站在“心物二元论”的立场上看,莫说“大千世界总在里面”,即使眼前的山水,也是入不得黄甓笠子的。然而,若是站在“无相心体论”的立场来看,觉性心光,普照十方,森罗万象,尽纳无余,也可以叫做“大千世界总在里面”。“无象心体”每人都有,而且不会须臾离于身,可是由于人们不曾领悟到这个无相心体,所以,一味地向外追逐虚幻的现象把自己纠缠于虚幻的现象中,而不得解脱。

所以,佛教文化提出一个重要概念,那就是“智慧解脱”。智慧,就是“看破”、“看透”的意思。解脱,也就是不受幻象的纠缠。对于这个解脱,世人也多有误解。人们认为,解脱某事,就是离开某事。例如某人要解脱名利,因此他就放弃名利,回避名利。以为这样就解脱名利了,其实不然。佛教里所说的“解脱”是一种“即世而超然,超然而即世”的人生智慧佛家的智慧就是哲学,也可以说是“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并不是要求人们放弃,而是不执著于一端,而时刻保持清醒和返观自身!就是佛家所说的般若智慧,就是佛家所说的智慧解脱。正确的认识自我,如实的体证个体的自己,从而承认现世,说服自己,解脱自己,达到一种33人我合一,天人合一的自然境地,这便是佛教的真正目的。它不是任何一种主观、客观的现象,而是内向的,心性的。求佛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让人们向外求佛。佛教里有一句偈说得好:“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可见,佛教是返观自鉴的学问,是自我修养的学问。二、佛的立场依佛教的立场,每一个人各有自己的无相心体,各有自己的大千世界。这个大千世界,就是我们的精神世界,每个人的大千世界,都是心体与心相的统一。譬如一个城市里居住着许多的人,按照唯物论的立场,城市只是一个客观的城市,大家共同住在其中。

可是,依照佛教的立场,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各人有各人意义上的城市,以及具体的生活内容,具体的个人感受。而这些就成了这个人心中的复合法相。此时,城市不再是客观存在着的“一”,而是主观存在着的“多”。从佛教的立场来看,城市也不再是一个“心外之物”,而是诸人的心光含摄中的一个复合法相。以“心”为本位来看问题,是佛教看问题的立场,佛教所说的法界全体,就是指“以心为本位的心与物的统一”。众生各有自己的“大千世界”。这也正是《华严经》上所说的“一花一世 界,一叶一菩提”的宗教隐喻。 佛教文化有显意与密意之分。简单来说,佛 教的显意即指佛教的形式,就是俗情所理解的 “人神二元论”这个意义上的佛教,是佛教文化 的表面意思。(以“人神二元论”的观念来看,我 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就是痛苦不堪的此岸世 界,诸佛菩萨所生活的世界,就是其乐无比的彼 岸世界,此岸世界就在当下,彼岸世界却在遥远 的他方,众生离苦得乐的方式,无非是舍弃此 岸,追求彼岸。)而佛教的密意指它的内涵,即人 文性。是佛教文化里“故事里的故事”。佛教文化 是宗教形式与人文内涵的统一。大多数人看佛 教,只见佛教文化的表面形式,而未见佛教文化 的深刻内涵。

在佛教的宗教形式里,隐含着深刻 的人生哲理,以及高远的精神境界。 佛教文化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然而却不是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个意义上的唯心 世界观。佛教里所说的“心”与“物”不是人们 通常所说的“心”与“物”。佛教里所说的 “心”,是指“无相心体”意义上的“心”,佛教 里所说的“物”是指所有的现象,既包括客观现 象,也包括主观现象,总之,凡是现象,皆属于 “物”的范畴。外在的六尘——色、声、香、 身、意,中间的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乃至于八识田中的无量种子, 也就是记忆状态的心理信息,在佛家看来,皆属 于“物”的范畴。 唯物论所说的“心”与“物”却不是这个意 思。唯物论所说的“心”,是指客尘在心性中落射 的影子,也叫做“反映”。唯物论所说的“物”是 指客观的物质现象,是与“反映”相对应着的 “客尘”。唯物论的“心”,等同于佛教的“六 识”,即六类心理现象。唯物论所说的“物”,等 同于佛教所说的六尘。唯物论所说的“心”与 “物”皆属于佛教里“物”的范畴,而且,佛教 里所说的“心”、“佛”、“实相”等在唯物论里是 找不到相应概念的,用唯物论的“心”的概念来 套解佛教的“心”的概念,这是哲学上的一个误 解。

南怀瑾老师佛是什么要理解佛是什么,我们应该先来了解一下佛学

在这个误解上的批判,又是误解之误解。佛 教哲学与唯物论哲学各自用各自的概念、体系与 表述方式来说明这个世界,他们各有其不同的角 度,各有其角度上的合理性,是不可以用套用的 方式“以此论彼”的。 佛家看问题的角度是以“心”为本位的,而不是以“物”为本位的。若以“心”为本位来看 “宇宙万相”,则“宇宙万象”尽在当事人的心性 光明之中——“物”在“心”中;若以“物”为 本位来看“宇宙万象”,则人及人心尽在“宇宙万 象”的立体网络之中——“心”在“物”中。可 见,无论是在心在物中,还是物在心中,都是有 其看问题的立场、都有其合理性的。从本质来 34 讲,佛教是“心”的哲学,佛教所说的世界,是 以“心”为本位的“心”与“物”的统一。一切 事物,大至广袤无垠的宇宙,小至微观粒子,一 旦与当事人的心灵发生了关系,它便成了当事人 “心”中的一个“具体法相”,也就成了当事人的 大千世界中的一个“具体法相”,也就在当事人心 中获得了它的具体意义。因此,每个人的以“心” 为本位的“心”与“物”的统一,即是这个人的 “大千世界”,亦是这个人的“法界全体”。 佛教借助于宗教形式,唤起人们的宗教热情。 借助于人们的宗教热情,推动人们的道德进步, 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所以,从表面来看,佛教 文化是宗教的,然而,在实质上来看,佛教文化 则是人文的。如果我们硬要说佛教是宗教,那 么,它也是“心的宗教”。也就是说,佛教是以 “心”为“宗”的“人文教化”。佛教的目的,并 不是要人们向外求佛,而是要人们如实地认识自 三、佛家的宝贝佛教文化的本质,本来就是世间的,这 是因为,在佛教看来,离开了“世间”南怀瑾老师佛是什么要理解佛是什么,我们应该先来了解一下佛学,根本就没 有一个“出世间”。世间与出世间,并不是宇宙空 间的两个地方,而是心灵上的愚迷与觉悟。愚迷 就是世间,觉悟就是出世间。佛教里的“出世 间”,就是觉悟的人生,智慧的人生。所以六祖慧 能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 恰如寻兔角。” 要想获得觉悟的人生,就必须回过头来,如 实地认清自己,儒家文化谓之“反省”,佛家文化 叫返观自鉴,也叫做“回头是岸”。也就是说,回 过头来,认清自己,这才是觉悟的彼岸。 佛教也是一个大杂铺,在这个杂货铺中,应 有尽有。里边的杂货,都是用来诱人入门的方便 工具,只要人们肯到佛教里来,依着自己的爱 好,选取那些自己爱好的杂货,最后,都能在这 个大杂铺里发现真正的“如意宝珠”,这颗“如意 宝珠”并不是什么别的物,它就是人们的“无相 心体”,就是人们的“如来智慧德相”。

南怀瑾老师佛是什么要理解佛是什么,我们应该先来了解一下佛学

禅宗被人们称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 一个宗教教派。由于人们的妄想习气很重,不能 与禅宗直接相应,所以,佛教里的大德法师们, 设立了各种方便法门,逐渐消除人们的妄想习 气,逐渐回归人们的那个清净自性。等内心条件 成熟的时候,便会豁然开朗,识得自己本有的那 个宝贝,这就叫做“杂货铺里发现真金”——领 悟了“真实的自己”佛家的智慧就是哲学,立于“真实的自己”,此 时,再看法界万象,则更是一番精彩:“三界火宅 即真如,贪嗔痴性亦佛性。烦恼菩提本不二,百 这实际上是一个比喻,比喻种种法门,皆为诱饵,究竟意旨,唯在明心——识得自家宝藏, 这个真金宝藏就是大地众生都具有的,和佛一样 的如来智慧德相,可是因为妄想,而无从自知, 佛便用各种法门诱得世人进入佛门,返观自鉴, 而发现真我。从而发现自身的“真金宝藏”。即 “如来智慧相”。此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四、佛家的智慧佛家所谓之超然的智慧,到底是一种怎样的 智慧呢?是让人们远离世间、深居深山吗?是让 人们放弃现实生活吗?从佛教的根本意义上来 看,佛教并不是要人们放弃现实生活,而是要人 们在现实生活中而超然于现实生活;超然于现实 生活,而又在现实中生活。

如果一个人执着于世间的金钱名利,以及种 种事相,他的这种执着就是“着有”——执着于 有。相反,如果一个人执着于出世的清凉,他的 这种执着就是“着空”——执着于空。在大乘佛 教看来,“着有”与“着空”都属于着相,都属于 障碍,都不符合生生不息的大智慧,佛家为了人 们对人间世相的执着说:“诸法空相”“五蕴皆 空”的道理,令人们放弃对世间相的执著,解脱 世间相的困惑。但还不够,还要消除人们对于出 世间相的执着,打破一切执着,证悟到自己的 “本来面目”就是:干净无染,灵动活泼。就象 六祖慧能所说那样:“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 35 自性,本生不灭;何期自性,本自足具;何期自 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10] 要消除一个人的执着,是很难的事情。即使 一个人跑到山林溪涧,远离了社会人事,心中的 “恋事习气”也一时难以消除,即使消除了“恋 世习气”,然而他又有了“厌世习气”,还要消除 他的“厌世习气”这就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 道路上,不断地打破执着,逐渐消除习气,直至 完全契合那个“道体”,这个“道体”,就是佛家 所说的“法身”,就是我们所说的“无相心体”。 当破除了“执有“之后,凡夫就会产生另一 种执着,那就是“执空”。

对空的体证与执着,这 就是二乘人的境界,它并不是彻底的觉悟,只是 修行过程中的一个暂时阶段。属于小乘佛教。大 乘佛教还要打破他们对“空”的执着。 人们的心灵,本来清净无染,人们的心灵, 本来妙用无穷,清净无染与妙用无穷,一体不 异。只要人们证悟并立足于这个情景无染的无相 心体,那么,人们的一切作用,都可以说是清净 无染的。就象圆明宝镜,镜中虽包罗万象,但本 身却不染于一相。人心也是这样,含相而清净, 即使身处名利场,就不会再无绳自缚了。 面对现实,人们应该怎样做呢?是放弃世 间,回避现实?还是虚营自绕,作茧自缚?对于 俗情来讲,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也是一个逻辑 悖论。佛家说了:“以出世的情怀,为入世的事 [11]我们可以把佛家的这种大智慧概括为: “即世而超然,超然在世间。”意思是:只要能以 豁达的胸怀,随缘做事随缘了,不在事相上徘 徊,这就是人生大智慧。否则,即使跑到山上, 杜绝人事,也是与佛家大智慧不相干的。正所谓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更具体来讲,即是 一种“平常心”的境界而已:不怨不艾,不浮不 躁,勤奋上进,淡泊宁静,既不避喧求静,也不 着相自缠。那又如何做到“平常心”呢?只要时 时刻刻提醒自己,世间的一切,都是过程而已, 幸福会过去,当身处时,不要太激动;逆境也会 过去,当受难时,也不用太灰心。

不抱成见,没 有固执,随缘应事,无所住着。这就是人生的大 智慧,大灵动,人们如果能这样的运用自心,就 是佛家所说的彼岸。 世人认为,佛教是讲究“空”的,是,但那只 是小乘佛教。只是一时方便,非究竟了意。大乘 佛教提出了“相”这个概念,即现象,世界除了 “无相心体”,所有的世间皆为“相”,都是梦幻 泡影,不要被它牵着鼻子走。佛家这样说,既符 合了现象学的原理,也符合了修养学的原则。 [12] 当人们放下了一切执着的时候,这时的境界 就是“无挂碍”、“坦荡荡”的大智慧境界。可 是,没有这种智慧的人,总是执著于事相——常 戚戚。也暗合了中国的那句古语“君子坦荡荡, 小人常戚戚”。 近代著名的律宗大师——弘一法师就是这样 一种人。有一次,有位居士请他吃饭,菜太咸 了,大家都很生歉意,可是弘一法师呢?他却吃 得津津有味。他说:“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滋 味。”对他来说,什么都是好的,萝卜好,白菜 好,咸的好,淡的好,样样都好。这是什么原因 呢?这是因为,弘一大师有一颗平常心,他是用 这颗平常心来享受当下的生活。而不像一般大 众,吃着咸的想着淡的,吃着白菜想着萝卜,总 是妄想分别,总是作茧自缚。

佛家有一首诗说得好:“春有百花秋有月,夏 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 [13]佛法的真精神是积极向上的,是灵动活泼 的,不是死水一潭,这种精神就是佛教里所说的 “不着相”。佛家所说的“不动心”,也不是心灵 的死寂不动,而是“无为而无不为”,全体大用之 五、佛家劝诫的现实意义人的本性是动物性,是恶的;而“财”、 “色”乃是“魔”,是上帝用来折磨人的。人对 “财”、“色”的贪恋是无穷无尽的,本性纵使它 自由、放肆的奔腾,而不会自动从中醒悟,哪怕 你占尽了所有的的财富、美色,也发现不了自己 36 真正的幸福、快乐,而且愈是外向的占有,愈是 在物欲中迷失自我。你一生都将被它迷惑、驱 使、奴役、侮辱、乃至于毁灭,你一生与它搏 奕,却无法取胜,你永远无法摆脱心中的“魔”, 或昏昏噩噩,没头没脑,像动物一样的生存;或 一生都在痛苦、彷徨、忧郁、失望、嫉妒、自责 等种种痛苦中度过,永坠沉沦!为什么?上帝或 自然法则就是要使我们在受尽磨难才悟到心中的 “真经”,到达幸福的彼岸。我们的幸福,用无止 境的贪欲去缓解,只能像口渴了喝海水一样,愈 喝愈渴,永远没有尽头。你找不到尽头和平衡, 因为你无法体认仅存我们内心的生命真义。

而如 果幡然悔悟,回头便可看见真实的自己而到达 “觉悟的彼岸”。在佛里,那是另外一种境界。我 要说,佛家智慧可以帮我们找到幸福的彼岸。她 是开辟我们心灵家园的一把钥匙,是开启我们人 世天堂的一把钥匙!在当今这物欲横流的现世, 反对一味的物欲主义,反对以物质的占有为生存 依据的环境,甚至于创造一种反物质的生活方 式,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找到自己的心灵家园 和凭籍,将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 你要战胜物欲,必须从了解自己和宇宙苍生 做起,而需要一种入世而清醒的哲学。在这里我 谈的不是得道成仙,或死后去极乐世界的内容; 也不是苦坐打禅,以求来世的好因缘;也不是一 般意义上的道德范畴的东西,而是找到生命的真 谛,在现世创造出快乐、豁达、智慧、性灵的生 活方式(我也不赞成出家为僧,与社会正常生活 脱节的做法)!同时也要僻清世人所解之佛与真正 的佛之不同,修正“信而不知”者的种种误解。 佛经上讲的人生道理,是一种科学的人生哲 学,也是一种智慧的人生哲学。因果报应,实际 上,是要人们用善良的行为,创造美好的未来, 建设精神家园。佛教里蕴涵着极其丰富的人文思 想。而且,中外佛教史上,以及在家的大居士, 都是集科学家、医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于 一身的,不但讲究人生智慧,而且也“医方明” (医学)、“工巧明”(科学)。

所以说,佛教既关 怀人类的精神生活,也同时关怀人类的物质生 活,佛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对科技的发展,对 精神境界的提升,对自身素质的提高,都有一定 的积极作用。 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如果我们的社 会中,没有了宗教文化,没有了道德信仰,只剩 下那些政治、法律、科学、技术等,那将是人类 的痛苦与悲哀。在这样的社会里,人类的贪、 嗔、痴之心借助于更先进的科技,会获得更大的 满足,同时也会带来更大的不满足,这种极度的 向外追求,过分的依赖于外物,实在是对精神家 园的荒废。佛教所说的天堂地狱,六道轮回,乃 至于诸佛菩萨,全都是对人们精神世界的象征性 表达。虽然从总体上看,佛教诚如马克思所说唯 心主义的那样——抽象地发展了能动的一面,但 其中也不无有益的方面可以加以积极的利用。 参考文献: 苏树华《大话佛家智慧》,齐鲁书社, 年第一 0499苏树华《大话佛家智慧》,齐鲁书社, 年第一 苏树华《大话佛家智慧》,齐鲁书社,年第一 苏树华《大话佛家智慧》,齐鲁书社,年第一 苏树华《大话佛家智慧》,齐鲁书社,年第一 11《坛经行由品第一》。 [10] (台湾)罗兰《罗兰小语》(全编珍藏本),海天 [11] 出版社,深圳, 652苏树华《大话佛家智慧》,齐鲁书社, [12]2005 一版,第 [13]48 0295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