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安泰MBA同学会之邀写《金刚经六祖口诀》
交大安泰MBA同学会之邀写《金刚经六祖口诀》
按:本文实际上是此前应交大安泰MBA同学会之邀写的,曾在微信朋友圈分段发表过,这里稍加修改以完整的面目发表,希望对有缘人有所启发。
1994年暑假,有机会到南京鸡鸣寺敬香,偶然请到两本书,一本是南怀瑾先生的《如何修证佛法》,还有一本《金刚经六祖口诀》,成了我的佛学启蒙书。
那时候,不知道南怀瑾是谁,只是觉得有一个现代人能够用现代语言阐释一个古老的话题,而且书中很多故事,很多诗词,很多哲理,让我这个工科男大开眼界。回到交大,在寝室里泡上一杯铁观音,焚上一支香(那时候的香好纯净,不含一点化学添加剂),盘起双腿,认真诵读《金刚经六祖口诀》,似懂非懂,浑然忘我。震惊之余,到常德路418号上海佛学书局找到了南怀瑾先生的另外一本书《学佛者的基本信念——普贤行愿品讲记》,里面展现出来的大慈大悲之心以及一沙一世界的宇宙全息观让人印象深刻。多年之后才明白,这两本书倡导的慈悲和空性智慧乃自利利他之必备工具。
我感觉很庆幸,一开始就接触到了高品质的书。当然,无数人赞叹南怀瑾,但也有人认为南怀瑾有问题。怎么说呢,人生在世难免被人说,好人有人说他好,坏人也有人说他好;坏人有人骂,好人也有人骂。需要提醒自己的是,我们在评价某人时,我们评价的其实不是某人的思想本身,而是被我们解读过的某人的思想:
Sth. = Sth. ?
被我们解读过的某人的思想还是某人的思想吗?不一定。如果我们解读正确,我们评论的果然是某人的思想;如果我们的解读不正确,我们评价的就是被我们扭曲过的某人的思想,已经不是某人的思想了。所以,大家尽管可以评价南怀瑾先生的思想,只是需要提醒自己可能戴了有色眼镜而不自知。
后来接触《楞严经》,晦涩难懂。但在了解了本经的架构之后,不禁感叹它的博大精深,生命之本质,宇宙之演变,修炼之途径、境界和障碍,一一道来,无怪有佛家百科全书之美誉。本经的缘起是讲佛陀和弟子们受国王之邀到宫中用斋交大安泰MBA同学会之邀写《金刚经六祖口诀》,唯有弟子阿难独自一人在外化缘,受到一位仰慕他已久的美丽女子诱惑险些破戒。于是问题来了:看到美女(帅哥),觉得人家美,喜欢上人家,从观察现象到事实判断、价值判断、情绪反应乃至发生各种行为,这背后的主人翁究竟是谁?就像古希腊神庙上刻的那句话:认识你自己。我的想法是自己吗?我的感受、我的情绪、我的身体是自己吗?还是我的心灵才是自己?而心灵在哪里呢?它有什么功能?心物之间究竟什么关系?
阿难在回答佛陀的提问“心在哪里”时,先是说心在身体里面,被佛陀否定;又说在身体外面,在身体中间,在眼睛后面,诸如此类,共提到七个处所,都被一一否定。佛陀的论证过程我到现在还没完全参明白,只是记住了结论:不能说心在哪里,也不能说心不在哪里。为什么?本人暂时的理解是,既然心灵没有长度、面积和体积,没有空间维度;而包括身体在内的物体是有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是有空间维度的,讲一个没有空间维度的东西在一个有空间维度的东西的里面、外面和中间没有任何意义。既然心灵没有空间维度,我们感知到的世界却又是存在于我们的心灵里,那么,我们感知到的世界有空间维度一定只是个幻觉。
正是基于上述认知,才有了电影《黑客帝国》《盗梦空间》。我很奇怪《黑客帝国》影名的中译。英文原为“The ”,查了字典,有矩阵的意思,还有基质、母体、子宫等意思,在这里应为世界之本源、母体,也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由其显现、幻化出来的。曾经看到英文版的《楞严经》,把“如来”译成了“The Thus Come One”,如是而来,一切现象就是这么发生的;把宇宙本体“如来藏”译成了“The of the Thus Come One”。藏者,含藏也,包含了一切现象的种子,一切的可能性,因缘成熟,在必然性的支配下,可能性的种子就会演化成现实的万有。总之,《楞严经》从“看到漂亮妹妹被吸引”这一再平常不过的社会现象开始追问,直达生命之最本质,感兴趣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当然,必须看一些高僧的注解,否则,直接看原文实在是头大啊。
另外一本佛门经典是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这个书名实在不好懂,英译就好多了:The Great On the of the Path to . 原来,菩提就是彻底的觉悟;道,道路;次第,一步一步的,先到哪里后到哪里,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广,详细;论,论述。书名的意思是,通往觉悟之路一步步该如何走的详细论述。本书把修行的道路分成三个阶段:下士、中士、上士,就好比小学、中学、大学,里面有详细论述,配上英文版理解起来可能更容易些。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印度西藏研究的 A. F. 教授在该书英译本完成之际评论道:
感谢译者和神圣的导师格西,来到这一世代以来内外充斥着征服、奴役和持续暴力的蛮荒之地,给我们带来不朽的觉悟之光(引自英译“”)。
法尊法师译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比较晦涩难懂,如果想有所了解,可以看日常法师的讲解,网上有MP3和文字版。
南怀瑾先生有一位美国弟子 Bodri,中文名包卓立,本人猜测他是不是已经悟道了?他的大作“What Is ”试图融会各种不同的宗教。作者指出,无论是佛教、道教、儒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虽然表现形式各异,但修炼的目的、路径、境界大同小异。就好比某人拿指头指着月亮,希望大家顺着指头看到月亮;另外一个人可能会拿根筷子或者木棒指着月亮,用以指向月亮的手段千千万,但月亮只有一个。只是可惜不少人把手头、筷子当成了月亮,于是争论不休,都认定自己信奉的宗教是唯一正确的,其他都是歪理邪说。
包卓立出过不少书,目前只看到一本中译本: and the Path,《苏格拉底也是大禅师》,由复旦大学研究佛教哲学的王雷泉教授和他的研究生翻译,感觉译得不错,对于从最底层理解并融通东西方文明很有帮助。类似的书还有《僧侣与哲学家》(The Monk and the ),作者是一对法国父子佛家哲学经典书籍,父亲是哲学教授,儿子在巴黎巴斯特学院拿到生物学博士学位,后来在尼泊尔出家成了藏传佛教的喇嘛,本书是父子对话,就信仰、政治、科学、暴力、死亡、心灵等多个主题作了探讨。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佛家哲学经典书籍,有人在网上大骂包卓立支持男女双修。幸亏本人还略懂点英文,还读过几本包卓立的英文著作,看到他在提及男女双修(注意:是“提及”不是“提倡”!)时是这样说的:一般不支持采用男女双修的办法,除非已经尝试了所有其他修法但毫无进展,同时男女双方有着国王、王后的福报。南怀瑾先生说过,这种方法就算能用,也不是一般定力的人能用的。早年看到奥修倡导类似方法,赶紧跟他保持距离,因为不知深浅啊!我想,绝大多数人如果敢于采用这种方法,最后99.999%的人怕是都会掉入情波欲海吧。《楞严经》五十阴魔的教训尤在耳边:修行修到男女这条路上去,怕是魔鬼所使。
关于佛学和物理学,我曾经读过F·卡普拉的《物理学之“道”——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作者是海森堡的同学,也是物理学家,同时喜欢东方哲学。他感觉自己是融合现代物理学与东方哲学的最佳人选,但并不指望这本书能卖出几本,没想到引发全球读者的兴趣。这本书有两个地方让我印象深刻。一是波粒二相性。本来我们都觉得波是波,粒子是粒子,两者不可能融合,没想到在微观层面竟然统一在了一起。第二个印象深刻的是,用波动原理的基本思想解释宏观现象也没有违和感。我们知道,扔一块石子到水里,波的形状在传播,但构成某一具体波形的水分子只是在当地做有限的局部的上下左右运动,不会随着波形的传播一起离开。同样的佛家哲学经典书籍,我们也可以这样解释人、汽车、飞机等万事万物的移动:比如当我们在空气中从地点A移动到不同于A的B点的时候,并不是真的有个我移动过去了,而是在A地的我消失了,变成了空气;在B点的空气换成了“我”——我的形貌、情绪、认知、记忆、身体组成成分都被非常好地拷贝了过来,但原来组成我的物质并没有转移过来。也就是说宇宙有能力在瞬间呈现、转变各种现象,而独立的自我并不存在。
最近还有一本书,就是前文《僧侣与哲学家》的作者之一、藏传佛教喇嘛 和越南裔物理学家Trinh Xuan Thuan合著的“The and the Lotus: A to the Where and Meet”(量子与莲花:科学与佛学的前沿交汇),暂无中译本。
关于佛学与心理学。我最早接触到的一本书叫《荣格心理学与西藏佛教》。荣格提出了“无意识”等概念,受藏传佛教经典《西藏度亡经》(The Book of the Dead)影响甚深。在《荣格心理学与西藏佛教》中我看到作者对佛教的理解很深,当时就觉得很惭愧,我们中国人一度把儒释道都批成了臭狗屎,我们真的知道自己在干嘛吗?这里摘录一段:
密宗佛教认为人的肉体是体现宏观宇宙真理的微观宇宙,是绝对的实在包容了所有二元性和两极性:本体和现象、潜能和显性、涅槃和轮回、般若和善巧、空与悲悯。密宗信徒在他们体内获得了这两极性的再统一。这是排除一切差别、包容所有差异的基本统一。或者,换句话说交大安泰MBA同学会之邀写《金刚经六祖口诀》,通过他们的肉体作媒介,他们超越了世俗的现象世界,体验到统一、先于天地万物的圆满和极乐。密宗的全部实践、仪式和禅定——所谓修行法()——其目的皆在于这种证悟(商务,1996,27页)。
目前,心理学和佛学越来越接近,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牵头翻译了一套“佛学与心理治疗丛书”很不错:
《正念与接受:认知行为疗法第三浪潮》
《正念生命中重要之事:佛学与精神分析的对话》
《平常心:禅与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与佛教》
《意识的转化》
济群法师评论道:西方心理学界对佛教的了解与合作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佛学与心理治疗丛书”,正是西方心理学界将佛学运用于心理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成果,代表他们运用佛法认识人类心灵、解决心理问题的宝贵经验,是古老东方智慧与现代西方文明的结合,会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视角和启迪(引自《正念生命中重要之事》封底)。
最后我想说一下正念()。这个词来自于佛教的“八正道”之一,现在已被西方用来减少压力、治疗抑郁症、失眠等多种疾病并被证明相当有效,而且引发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比如卡巴金(Jon Kabat-Zinn),1971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1979年,卡巴金博士为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开设减压诊所,并设计了“正念减压”课程(-Based ,MBSR),协助病人以正念禅修处理压力、疼痛和疾病。他著有“The ”、“ You Go, There You Are”(中译《正念:此刻是一枝花》)、“ for ”(中译《不分心》)。卡巴金对“正念”的定义是:
in a way, on , in the , and non-.
通过某种特定的方法保持专注,活在当下,同时不加评判。
学者普遍认为,正念的五个维度是:专注、觉察、描述、不判断、接纳。牛津大学教授Mark 在《正念禅修》中介绍了一个八周的禅修计划,其实就是卡巴金的八周正念减压训练内容,每周循序递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并实践。哈佛大学Ellen 教授就正念做了很多研究,国内有好几本中译本,但翻译时正念被译成了“专念”。
正念为什么重要?佛教认为,由戒生定,由定发慧。通过正念修炼,可以让纷乱的心念止歇、让心灵安住,结果生出智慧。《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能虑,就是有了智慧;能得,在智慧的指引下就可以有所收获。《时代》(Time)杂志2014年2月3日封面即为:The 。这个时代正在迎来一场正念革命?
现在诸如、等很多国外大公司、军队乃至政治机构已经开始对员工进行正念训练。新的世纪,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智慧的较量。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古老智慧与现代科学的碰撞,或许会激发出一个辉煌灿烂的崭新文明。
南怀瑾:二十一世纪的文化与文明,要把所有宗教的外衣剥掉,把所有宗教的仪式拿掉,配合科学文明,表达宣扬宗教的教义与哲学,才能跟得上时代……你还是照老办法,保持每一个宗教过去落伍的农业社会的那一套,所有几大教,八个字,叫:“关门主义,自杀政策。”(视频《南禅七日》第9集)
随便看看
- 2024-08-12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的传奇人生
- 2024-08-11探究僧官系统的世俗化:从机构建制到任官模式的演变
- 2024-08-09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及制度的影响:冲突与融合
- 2024-08-08探究中国佛教在越南的传播历史及中华文明的影响
- 2024-08-04北京大学:优秀学子的梦想之地,哲学系的独特魅力
- 2024-08-03深入探究三教文化:儒、佛、道的融合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 2024-08-02王颂: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其佛学辞典研究成果一览
- 2024-07-31丁耘老师带领同学研读梁漱溟著作,探讨中国问题与人生问题
- 2024-07-22佛教思想的核心戒定慧,其起源与释迦牟尼的生平及影响
- 2024-07-22佛教思想主张众生平等,业报轮回劝人弃恶从善
- 2024-07-21佛教思想的核心内容及教义角度的归纳
- 2024-07-20敦煌莫高窟画中有话系列赏析:领略千年佛教艺术的魅力
- 2024-07-20红木家具与工艺品:北宋大才子苏东坡的佛教渊源
- 2024-07-18佛教文化中的因果定律:善良是否有回报?
- 2024-07-17七步莲花:佛陀的诞生与佛教的起源,探寻古印度的宗教奥秘
- 2024-07-17因果报应真的存在吗?心理学研究揭示行善能延长寿命
- 2024-07-17慈悲为怀与因果报应:探索佛家思想中的人生哲学
- 2024-07-15儒教、佛教、道教:三教传统宗教的特点与影响
- 2024-07-12人生迷茫时,佛教智慧能否带来解脱与快乐?
- 2024-07-05佛教养生理念与方法:修心养性,从心开始,追求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