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儒教、佛教与道教

第七讲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儒教、佛教与道教

第七讲 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儒教、佛教与道教 林语堂简介 林语堂(1895-1976),福建人。1916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毕业后,任教于北京清华大学。1919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后转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研究语言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1932年起先后创办、编辑《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提倡“闲适幽默”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的主要代表。1936年去美国执教,并从事写作活动。1954年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1966年到台湾。1967年任香港大学教授,1976年病逝于香港。好谈文化,擅长给外国人谈中国文化。 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儒道佛互补 孔子的教育关注人的道德本性的培养。他不把神和哲学神秘化,他谈论平白的日常感受,这不可能将它置于一个神的地位。因而在中国人的信仰中,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真空,佛教和道教深入其中,填补了大众的想像和大众的信仰。在儒教、佛教和道教中,儒教影响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模式最为深远。 佛教 佛说痛苦源于人对欲望的追求。一条解脱的道路就是不断地克服掉肉体的欲望,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 大乘佛教在中国和日本盛行。

缅甸、泰国和斯里兰卡信仰小乘佛教。 佛教说人生是一个生死轮回的圆圈,我们现在为我们前生所做的接受惩罚,我们将来为我们现在所做的接受惩罚。这个圆圈是痛苦的和一个永不休止的幻影。人要逃脱这个圆圈才能获得拯救。信仰灵魂转世的教义导致教徒对动物有侧隐之心,并禁止杀生,素食主义或不吃肉通常在佛教徒中践行。 道教 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著作《道德经》包括大量的警句,尽管只有五千字。水是道家品格的象征,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儒教 儒教是一种普通情感的宗教。要学会如何与人相处。 “未知生,焉知死?” 他避而不谈超自然的东西。 孔子有一段金玉良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所有的教导都与人的道德修养相关。 他教导的两件事非常特别:一是教育和训练。包括原则、服从、爱和奉献,以及责任。二是认为法律与政治是表面上的,社会秩序必须基于个体的培养。从皇帝到老百姓,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要是这个基础破坏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不可能的。

儒释道三教异同 西方学者评出“东方三大圣人”道家和佛家哪个大智慧高,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三教:以孔子为代表的儒教,以老子为代表的道教,以禅宗六祖慧能为代表的中国佛教。 儒教最主要的是一个字:“伦” 。道家的核心是“命”。佛家讲的是“见性”。 儒家是尽“人道”,释家求“佛道”,道家穷 “天道”。 儒家讲“治世”,道家讲“治身”,佛家讲“治心”。 佛曰万法皆空,道曰无为而治,儒曰仁礼安邦。 儒家、道家、佛学禅宗在实现人生的意义目标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追求一种永恒的理想境界,然后上升为一种信念,上升为精神力量对生命的永恒支撑。 但从境界高远的层次上看,佛学禅宗高于道家,道家高于儒家。 从人的感性实践和生存现实看,儒家强于道家和佛学禅宗第七讲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儒教、佛教与道教,更具现实性和实践性。 文学作品中的禅、道人物 道家女儿姚木兰(林语堂《京华烟云》) 林语堂有四种不同的文化追求:一、在儒道佛互补的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一反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倡扬道家文化。二、在中西文化比较系统中,一反当时“抑中扬西”的潮流,推崇以道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三、在构筑自已心目中的文化理想时,撇开主观片面性,强调中西互补。

四、在中西文化调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时,另辟蹊径推出以“高地人生观”为基点的“高山文化”。 第一种文化追求的代表性作品是《京华烟云》。在写给郁达夫的信中,作者声称:“全书以道家精神贯穿之,故以庄周哲学为笼络。” 姚家的主事人姚思安及其长女姚木兰、二女婿孔立夫,是作者著力刻划的三个道家人物。 林语堂笔下的姚木兰是一个令人着迷的人物 。 林先生有一句名言:“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 如果把《京华烟云》比作《红楼梦》,那么姚木兰便可说是集林黛玉的才智、薛宝钗的从容、史湘云的风姿于一身的人物。大方、理性、宽容、大度、智慧,坚毅、仁慈、琴棋书画无一不晓,集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于一身的理想女性。 有平常心的莫须有先生 (废名《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莫须有先生小时喜欢乡间塘里看打鱼,天旱时塘里的水干了,鱼便俯手即是,但其欢喜不及拣柴。喜欢看落叶,风吹落叶成阵,但其欢喜不及拣柴。喜欢看河水,大雨后小河里急流初至,但其欢喜不及拣柴。喜欢看雨线,便是现在教纯读国语课本,见书上有画,有“一条线,一条线。到河里,都不见”的文句,也还是情不自禁,如身临其境,但其欢喜不及拣柴。喜欢看果落,这个机会很少,后来在北平常常看见树上枣子落地了,但其欢喜不及拣柴。

明月之夜,树影子都在地下,“只知解道春来瘦,不道春来独自多”,见着许多影子真个独自多起来了,但其欢喜不及拣柴。 谈玄的少女和老人(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 真正的武学巅峰,是要能妙渗造化,到无环无我,环我两忘,那才真的是无所不至,无坚不摧。 老人道:“普天之下,万事万物,到了巅峰时,道理本就全差不多。” 影响老舍一生的宗月大师 (老舍《正红旗下》 ) “宗月大师”就是老舍青少年时期重要的精神导师,走向人生的引路人。特别是“宗月大师”的苦行、向善、助人等佛家精神品格,曾经对老舍的一生发生过更直接、更现实、更深刻的影响。 棋王王一生 ( 阿城《棋王》) 若对手盛,则以柔化之。可要在化的同时,造成克势。柔不是弱,是容,是收,是含。含而化之,让对手入你的势。这势要你造,需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即是道。 武林宗师叶问影片《叶问》 技进乎道 在武术之“道”与“器”的关系上,《叶问》处理得更好。 与拳馆廖师傅的“切磋” 。鸡毛掸子伺候金山找 。 挑战日本兵。决战英国拳王龙卷风。 儒雅风范 “儒家之侠”, “道家之侠”, “禅佛之侠” 。 仁爱;己所不欲,决不强加于人。 劳而不怨第七讲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儒教、佛教与道教,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洪金宝:我要肯定一个宗师的身份,以及他在武功修养的层次。 平常心 平和、平等、平淡、随缘、随性,远离僵硬与执着,家常、琐碎,回归原生态的真实。 叶问为人极为低调,与世无争 。生活本身的琐碎在一种精神的涵泳下成了“道”的显现。 拳打日本兵,帮助棉花厂工人练武自卫,决斗三蒲 ……虽然叶问小心谨慎,生怕惹祸上身,他无心做英雄,但是在环境的压迫下,他必须在人世间有所但当。 闲适文人与佛老之道 周作人:从平民文学到苦茶隐士 周作人闲聊似的说古论今,讲国粹,讲乌蓬船,讲喝酒与“吃茶”,讲北京与江南的雨天。讲那苍茫尘海里的百感交集。周作人是天凉好个秋的心境。 周作人那一壶苦茶恐怕也不只一汪清水和几片茶叶,也有血有泪。周作人和林语堂都是开一代风气的大师,是用大手笔写小文章的人。 1928年以前的周作人是个有良知、有血性的知识分子。 1928年11月,周作人发表了《闭户读书论》,这是他生命的一条分界线,从此以后那个曾和民族共同体共命运,与大时代同呼吸的周作人就彻底告别了过去,回到书斋。 周作人的散文以和平冲淡、闲适雅逸著称于世。但如果细细品嚼,就会发现:他与另一位闲适大家林语堂的彻底潇洒、放达的美学风貌并不相同,总有一种忧郁闪烁其间,弥漫出苦涩的味道来。

丰子恺:以禅意作画 读丰先生的儿童漫画,让我们这些所谓的成人都觉得惭愧。什么时候,我们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少一些执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我认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 看看丰子恺的几副漫画 林语堂:变“俗”为“雅”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时局动荡,文学发展在整体上呈政治化的趋势,许多文人在此情形中为保全自我个性自由、不随波逐流而向往闲适之趣。林语堂的闲适散文强调个体精神的逍遥自适,这是历代闲适文人最为根本的精神追求。 自然中的事物如石头、树木、花草,甚至松鼠、麝鼠、土拨鼠、云等也都成了他可以 “以求忘却一切”的景观。 “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英国的乡村,屋子里装有美国的水电煤气等管子,有个中国厨子,有个日本太太,再有个法国情妇”。 梁实秋:接受禅佛止于人性层面 由于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梁实秋落了个“丧家狗”的恶名。他写的《雅舍小品》风行全世界,先后印行有300多版,创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发行的最高纪录。他把毕生精力投入到翻译《莎上比亚戏剧全集》上,皇皇41卷。一个翻译家以他的“一支笔”用40年的时间译完莎士比亚的41本书,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雅舍”最宜月视——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道家和佛家哪个大智慧高,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道家和佛家哪个大智慧高,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 梁实秋始终处于佛禅的边缘又不遁入宗教境界, 对于佛禅的接受仅止于人性的层面。超然澹泊的审美心态, 折射出佛禅“遇苦不退, 遭难能忍”的旷达胸怀; 梁实秋只是贪禅悦, 不近佛门。 梁实秋认为杜甫也许有意逃入禅门, 但为三事所累, 诗、酒、妻子。 贾平凹:“明月”与“山石” 贾平凹早期的作品如《山地笔记》、《月迹》、《丑石》、《落叶》、《品茶》等等,有一种被称之为“明月”的风格,优美,精巧,韵味悠长,清新流畅,似有“字字入禅”的意味。而一九八三年前后被称之为“山石”风格的作品,气韵奔放。如《小月前本》、《腊月·正月》、《九叶树》等,由优美、空灵、单纯转向素朴、稚拙、驳杂,陕北高原大块黄土堆积,起伏连绵,给人以古拙苍凉雄浑之感。及至《浮躁》、《白朗》、《古堡》、《人极》,风云际会,血地澎湃,天地变得混沌,精神变得粗犷。这些作品更多了一些“圆者不规、方者不矩”的道家意味。

《古堡》开始,贾平凹的“天眼”似乎慢慢张开了。他沉思的目光移向了中国道家的千年神树。 《古堡》中的老道,《人极》中的林青云,《浮躁》中的韩文举。 贾平凹的创作美学,表现了一种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精神深度模式和东方神秘主义传统参炼成一体的尝试。 从文化本质上说,后现代主义大体上等于佛家的“扫相”。但“扫相”以后,并不是彻底的虚无,而是佛性的自明。当文学真正达到与东方神秘主义的同步操作时,就会显示一种“青青翠竹,皆是佛性,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神性境界。这,也许就是贾平凹的当代文化意义所在。 人物联想 我们不妨在脑海里联想一下,各色具有传统文化风范的人物。 儒家:杜甫、诸葛亮、张居正、曾国藩、薛宝钗、周恩来? 道家:李白、毛泽东、令狐冲 ? 禅家:白居易、苏东坡、林黛玉、丰子恺? 或者他们是三者兼而有之? 思考题:简述儒、佛、道的异同及其在做人风范上的表现。 孔子 老子 慧能 赵雅芝版姚木兰 赵薇版姚木兰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