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平:美学是研究人类感性的学问(图)

高建平:美学是研究人类感性的学问(图)

儒家道家佛家思想_王永军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_中国古代艺术作品涉及儒家道家思想

王永军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_中国古代艺术作品涉及儒家道家思想_儒家道家佛家思想

受访者/提供照片

高建平,美学家、文学理论家,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深圳大学美学与文学批评研究所所长。1955年生于江苏扬州,扬州大学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艺术硕士学位,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美学博士学位。曾任国际美学协会主席等学术职务,现任中国美学学会理事、中国中外文学学会理事长。主要作品有《艺术行为:从到》(《中国艺术中的表现行为:

高建平教授作为人文社科资深学者,长期致力于文学美学、文学理论、审美教育、当代文化研究与批评研究,尤其是审美观念与范畴、发展历史等方面的研究。中西美学。他将“历史感”和“新奇感”引入美学范畴。前者通过历史的深度鉴赏文学,品鉴物品;后者是对陌生空间的感受和想象。在首届“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上,高建平教授在演讲中指出了中国美学从“中国美学”到“中国美学”的发展路径,并探讨了中国美学历史叙事的建构,得到中外学者的热烈反响。.

近日,记者有幸见到了从深圳返回北京的高建平教授,就美学的定义、中西美学的发展、中国美学研究的现状等进行了采访。

美学是对人类感性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高老师,您在《20世纪西方美学的新变与回归》一文中,把美学比作一种建在沙滩上的知识。它有一种流动性,不断变化着自己的风格。基本前提是改变学科的态度,根据现状提出新的思路。能谈谈你对美学的理解吗?

高建平:对于美学的定义,学术界反复讨论过,因为这门学科的对象发生了很多变化,其理论基础也在发生变化。最初,美学诞生的动机是人们试图用一些基本的概念来把握生活中出现的千差万别的感受。人在面对具体的事物时,会有各种各样的感受,这是一种抽象。这种抽象是建立在具体事物之上的,人类需要抽象才能理解具体事物,否则只会是一种模糊的感觉。美学的使命就是描述这种抽象。

“美”这个词本来是一个形容词,但在古希腊,柏拉图认为有一种东西叫做“美”,当然,这是他的错觉。然而,对“美”的追求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哲学思维,一直被后人所延续。尤其是在延续柏拉图传统的欧洲,一代又一代的美学家都在努力寻找“美”之类的东西。也许他们的探索注定要取得成果,但努力本身是值得的:正是几代美学家的努力,终于将“美”从形容词变成了名词。

《中国社会科学报》:美学似乎始于人类万物爆发之时,但美学是什么时候确立的?

高建平:关于美学的概念研究,首先要区分作为现代学科的“美学”和自古就有的“美学”。根据朱光潜对“美学”和“美学”的定义,“美学”是在18世纪构建的,在此之前只有“美学”存在。据此,虽然西方美学史始于古希腊时代,而中国美学史可追溯至先秦时期,但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近代的产物。 .

提出“诗意智慧”范畴,强调人的想象力、直觉等感性知识的重要性。这不仅构成了对哲学理性主义的批判,而且对现代艺术哲学的形成具有根本意义。英国人沙夫茨伯里(1671—171年的第三伯爵3)提出“审美无用”和“内眼(或‘道德感’)说”),指出美的感觉是一种直接的感性活动。法国人查尔斯·巴托(1713-1780)认为诗歌、绘画、雕塑、音乐、舞蹈,连同建筑和演讲的艺术可以构成“美术”,从而使艺术独立于工艺。英国人 Burke (1729-179< @7)美() 和崇高() 相比之下,崇高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畴。此外,还有休谟(David Hume,1711-1776)的“品味理论”,强调美学与品味是相关的。许多核心美学概念的提出,为美学学科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最终中国古代艺术作品涉及儒家道家思想,康德(1724-1804))在18世纪末写了《判断力批判》(1790)),从一个独特的体系出发,将上述各种概念整合成一个所有的。许多核心美学概念的提出,为美学学科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最终,康德(1724-1804))在18世纪末写了《判断力批判》(1790)),从一个独特的体系出发,将上述各种概念融为一体。许多核心美学概念的提出,为美学学科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最终,康德(1724-1804))在18世纪末写了《判断力批判》(1790)),从一个独特的体系出发,将上述各种概念融为一体。

《中国社会科学报》:这样看来,美学是一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形成和变化的学科,其内涵也在不断的拓展和变化。

高建平:是的。康德之后,19世纪德、法、英、意等国出现了丰富的美学理论,进一步巩固了这门学科。同时,艺术浪漫主义运动直接推动了美学学术的发展,使美学研究与艺术实践紧密相连。20世纪以来,美学有了新的开始。20世纪中叶诞生了一个重要的学派,称为分析美学,它主张美学不再研究艺术作品本身,而只分析文学艺术批评中使用的术语。20世纪的美学,借助心理学、语言学以及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试图解决艺术和美学的问题。

经过一个世纪的动荡,20世纪末,美学研究呈现出“超越”和“回归”的趋势。美学家主张的不仅是超越传统美学,更要回归美与生活。美学家开始关心自然、生态,关心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学的内涵再次被拓展。

从美学的发展历程来看,不同时代美学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也不同。任何学科都必须服务于当下。只有当研究人员专注于当今社会所关注的问题时,该学科才能生存。因此,社会的发展必然将美学研究推向更深更广的方向,研究领域也将越来越细分。

《中国社会科学报》:谈到美学,人们的注意力通常首先落在“美”这个词上。但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对美的定义千变万化。美学家如何理解美的概念?

儒家道家佛家思想_中国古代艺术作品涉及儒家道家思想_王永军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

高建平:人们常常把审美直接等同于美,这可能与“审美”二字的翻译有关。我之前说过,当鲍姆加登创造“”这个词时,它的意思是感性。此后,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在使用这个词时进行了不同的解释,也形成了多种翻译方法。目前学界普遍接受的是日本人赵敏中江根据当时日本学术界对“”的学科内容的理解,将“美学”这个词翻译成“美学”。后来,中国学者将这门学科引入中国,并在日语中直接使用了“美学”一词。因为这个翻译,在汉字文化圈中,美学通常被理解为对美的研究。其实美有很多种,人类享乐的对象只是狭义的美。人类感性的丰富性决定了美学不应只研究狭义的美,而应包括广义的各种审美对象。生活中有一些东西可以引发人的感情,但这些东西不一定是美的,这就涉及到除了“美”之外的其他审美范畴,比如“崇高”。在欧洲,“崇高”的概念是由(213-273))在古罗马首先提出的。罗马帝国是一个庞大的帝国,不同于希腊的小城邦。罗马人需要一种与“伟大”、“高贵”、“高贵”相关的叙事,由此产生了“崇高”的概念。到十七世纪末,约翰·丹尼斯 (1657-1734), and (, 1672-1719)) 用“崇高”这个词来形容震惊的感觉,恐惧转向他们游历阿尔卑斯山时的狂喜,从而将崇高与对自然的欣赏联系起来,这是崇高变得独立。美学范畴的重要机会。1735年,英国人埃德蒙伯克发表了一篇将美与崇高进行比较的文章,所以使“崇高”的名义用法固定下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美学范畴。自此,康德对崇高的理论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曾提出,审美对象除了以上几类外,还要考虑“历史感”和“新奇感”。你能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一点吗?

高建平:我认为将时间维度引入美学是西方美学研究过去没有注意到的。第一个注意到时间与美学关系的学者应该是王国维。王国维曾经提出过一种美,叫做“古朴”。他认为这种美只存在于艺术中。我对历史意义范畴的总结也是受到王国维的启发。审美对象,尤其是艺术,具有时间性,具有历史感。历史感可以为一个物体增添美感,或者让一个普通的物体成为审美的物体。文物之美,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其自身形态的美,二是物件的时间积累,即因年代久远而美。

与王国维的想法不同,我相信自然物也可以有历史感。以一棵古老的松树为例,它的美丽大部分来自它所见证的世界的沧桑。而人们之所以对月亮吟诵“古今人如流水,明月如是”(唐李白《向月问酒》),不也是因为他们认为这轮明月曾经照在古人身上?自然物的历史感来源于人们赋予它的人文色彩。

新奇是与历史意义相反的范畴,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不容易看到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新奇的或想象出来的。常见的例子包括中外神话,其中有美丽和崇高,但创造了一种新的陌生感,占主导地位。此外,还有一种新的异国情调。“外国”事物之所以经常受到追捧,是因为它们的新颖性在起作用。

中国现代美学的形成与确立

《中国社会科学报》:虽然中国的美学传统源远流长,但现代中国美学是从“异域”发展而来的。能否简单谈谈中国现代美学的成长路径?

高建平: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极为丰富,是构建当代中国美学的宝库。然而,当代中国美学的建立不能被视为中国古代美学的自然生长。中国当代美学有一个引进、适应和发展的过程,这就是我从《中国美学》到《中国美学》的总结。

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美学于20世纪初从日本传入中国,从此开启了中国美学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以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等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美学研究者

王永军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_中国古代艺术作品涉及儒家道家思想_儒家道家佛家思想

高建平:美学是研究人类感性的学问(图),对美学的介绍做出了巨大贡献。1930年代,以朱光潜、宗白华为代表的第二代美学研究者充分吸收西方美学理论,开始运用一些西方美学观点研究和解读中国文化艺术,形成了早期的中国美学。在研究成果中,朱光潜对美学中国化的贡献相当突出。当时中国建构的美学强调“

《中国社会科学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必然会对美学研究产生影响,对吧?

高建平:正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引入,马克思主义美学也开始在中国悄然成长。1917年,陈独秀提出了著名的“三纲”,主张文学大众化,与从西方引进的康德式的“非功利”美学形成鲜明对比。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础的左翼文艺逐渐兴起,确立了文艺为大众的方向,反对为艺术而艺术,主张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进步服务。1930、1940年代,蔡毅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基础,吸收了日本左翼美学家的部分研究成果,着有《新美学》(194<@7))一书,确立了唯物主义美学。系统。

在时代背景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1956年,朱光潜在《文艺报》上发表了《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应》一文,在文中开展了自己的研究。 “魏晋人”的功利审美思想。经过反思,拉开了1950年代“美学大讨论”的序幕。这种轰轰烈烈的讨论,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它与西方古典美学发生了剧烈的碰撞,诞生了“他律”、“干预”和“为民”三个重要概念。“他律”是指西方美学中由来已久的自律传统。它认为文学艺术存在于一定的历史时期,受时代的影响,服务于社会生活,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介入”是相对于西方美学中的“沉思”而言的。“沉思”美学代表了一种优雅、超脱的美学传统。然而,在20世纪的中国,这种带有文人医生气息的美学与时代的洪流格格不入。所以,马克思主义美学提倡美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干预”概念的兴起。马克思主义美学带来的第三个重要概念是“为人民”,强调文艺应该为人民服务。“为民”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五四时期提倡的文艺是为“老百姓”服务的,这里的“老百姓”主要是指城市小资产阶级。《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提到的“人民群众”主要是指工农兵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因此,当时诞生了许多描写农村生活、土地革命和农村阶级斗争的书籍。文学作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向社会建设转移,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精神文化需求出现新的变化。今天,“为人民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要求把文艺作品带给人民群众,为人民创造优质的精神食粮。

1980年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时代要求实现思想文化开放,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审美热”。中国美学研究者一方面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文献,另一方面也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文化宝库。中西古代思想资源的开发,使美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形成了一代审美繁荣。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美学也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各种类型和分支的美学研究全面展开。不仅有生态美学、环境美学等各个分支,城乡美学、生活美学、生活美学等也应运而生。美学、躯体美学等新美学流派。

中国现代美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吸收了中国古代优秀美学思想,不断吸收西方美学理论的精华。新时代,中国美学不断响应时代要求,展现出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和活力。

儒家道家佛家思想_中国古代艺术作品涉及儒家道家思想_王永军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

高建平英文专着《中国艺术的表现力:从书法到绘画》受访者\图片提供

儒家道家佛家思想_中国古代艺术作品涉及儒家道家思想_王永军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

高建平《西方美学现代教程》受访者\图片提供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中国艺术:从古到今》(2019))中,您谈到了中国艺术创作独特的心理和社会学背景,以及意义、气、韵,隐逸,等这些中国独有的美学元素,站在世界美学之林的中国美学有哪些独到之处?

高建平:众所周知,中西美学从一开始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思想体系。西方美学植根于古希腊崇尚思辨的文化土壤,其美学研究从一开始就是系统的,不仅重视概念和范畴的定义和阐释,而且推理过程的逻辑也相当完善。明显的。中国美学源于先秦以来的哲学思想,走的是与西方截然不同的道路。先秦时期,儒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至善。这个概念也可以解释为内善外美,因为它的核心是道德,它的最终落脚点是“儒家”的理想。中国先贤对美的探索和论证,更多地侧重于感性的直觉和个人的感知,而不是理性和逻辑。因此,中国古代并没有像西方那样建立完整的审美思想体系,许多审美观点散布在各种著作和散文中。中国先贤对美的探索和论证,更多地侧重于感性的直觉和个人的感知,而不是理性和逻辑。因此,中国古代并没有像西方那样建立完整的审美思想体系,许多审美观点散布在各种著作和散文中。

在审美观念和范畴的理解上,中西方也表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比如我前面提到的西方美学中的“美”和“崇高”等审美范畴,是独立或对​​立的关系。对中国古代来说,有些高于美的范畴并不反对美中国古代艺术作品涉及儒家道家思想,而是进步的,正如孟子所说:“富则美,富则大,大而化者谓圣。 ,而那些圣洁不可知的人被称为神。” 这些话都是对不同层次美的状态的描述。

从文艺表现的角度看,西方受科学精神的影响,习惯于制作静态的对象进行客观分析,而中国人则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在变化的,提倡文艺应该呈现一个流动的或动态的过程。比如欧式园林讲究几何的整洁和对称,这是建立在欧式古典美的三要素之上的审美标准。而中国古典建筑则打破了欧洲的静态美学,注重动态的视觉呈现过程,在观景时处处追求变化的景色,因此具有山水之美,曲径通幽之美。 . 类似的差异也体现在绘画艺术上。欧洲人在学习绘画时,强调对几何形式的把握和运用,注重描写和写实。相比之下,国画则受书法的影响,克服几何图形的布局,强调笔的动感和力度,使画面有一丝动感。这其中隐藏的逻辑是,当你看到文字或绘画时,你会联想到他们的行为,当你看到他们的行为时,你会联想到他们的人。中国书画精神由此而来。当然,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美学的发展都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其内容之浩瀚绝非三言两语所能概括。他们强调对几何形式的把握和应用,注重描写和写实。相比之下,国画则受书法的影响,克服几何图形的布局,强调笔的动感和力度,使画面有一丝动感。这其中隐藏的逻辑是,当你看到文字或绘画时,你会联想到他们的行为,当你看到他们的行为时,你会联想到他们的人。中国书画精神由此而来。当然,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美学的发展都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其内容之浩瀚绝非三言两语所能概括。他们强调对几何形式的把握和应用,注重描写和写实。相比之下,国画则受书法的影响,克服几何图形的布局,强调笔的动感和力度,使画面有一丝动感。这其中隐藏的逻辑是,当你看到文字或绘画时,你会联想到他们的行为,当你看到他们的行为时,你会联想到他们的人。中国书画精神由此而来。当然,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中国古代艺术作品涉及儒家道家思想,美学的发展都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其内容之浩瀚绝非三言两语所能概括。中国画受书法影响,克服几何图形的布局,强调笔的动感和力度,使画面有一丝动感。这其中隐藏的逻辑是,当你看到文字或绘画时,你会联想到他们的行为,当你看到他们的行为时,你会联想到他们的人。中国书画精神由此而来。当然,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美学的发展都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其内容之浩瀚绝非三言两语所能概括。中国画受书法影响,克服几何图形的布局,强调笔的动感和力度,使画面有一丝动感。这其中隐藏的逻辑是,当你看到文字或绘画时,你会联想到他们的行为,当你看到他们的行为时,你会联想到他们的人。中国书画精神由此而来。当然,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美学的发展都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其内容之浩瀚绝非三言两语所能概括。你与他们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当你看到他们的行为时,你就与他们的人联系在一起。中国书画精神由此而来。当然,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 高建平:美学是研究人类感性的学问(图),美学的发展都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其内容之浩瀚绝非三言两语所能概括。你与他们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当你看到他们的行为时,你就与他们的人联系在一起。中国书画精神由此而来。当然,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美学的发展都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其内容之浩瀚绝非三言两语所能概括。

中国必须参与世界美学理论的建设

王永军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_中国古代艺术作品涉及儒家道家思想_儒家道家佛家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您看来,当代中国美学研究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高建平: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相比,美学在中国有争论的传统。关于美学的学术辩论应确保它们基于仔细的研究,而不是简单的重复或流派的集体发声。同时,要避免出现“站队”现象。学术观点不全是排他性的,应该从问题本身出发,取长补短。

美学比较研究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简单地将世界分为中国和西方两部分。这种思维方式是错误的。不同西方国家的文化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中国传统不仅仅是孔子和孟子。简单地说,有必要说中西合璧,但实际上却忽略了中西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性。我们应该采取的立场是,我们是在同一个现代社会中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共享许多知识资源。比如中国人读马克思的作品,西方人也读;许多中国思想也是西方人的研究对象。

此外,不同的文化也有自己的问题。中国现代审美观念很多都是从西方引进的,但在引进中国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不符合中国国情的东西。我仔细研究了朱光潜从西方引进的一些思想和观点,发现他在引用中国例子进行理论解释时,会对这些观点做出一些微妙的改变。因此,中国现代美学研究并不是简单的中西结合,不仅吸收了西方思想的精华,而且继承了中国优秀的思想传统,并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中国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具体国情。

《中国社会科学报》:从您的许多作品中可以看出您对美育的重视。在您看来,中国目前的美育存在哪些问题?

高建平:美学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但是现在中国的美育太功利了。曾经在地铁上遇到一个小女孩,手里拿着一本书,背着几大美学流派的总结,应该是在准备某场考试吧。我当时真的很想告诉她,这样的审美是没用的。但这并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中国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普遍现象。当前,中国急需美育,因为美育可以加深全社会的艺术浸染,提高民族修养,形成良好的艺术氛围。所以,

《中国社会科学报》:“走出去”是当前中国学界的热门话题。您对中国美学对外传播有何建议?

高建平:关于“走出去”的命题,我认为今天学者们应该关注的是如何为中国现当代文化成就“走出去”。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古代文化已经“走出去”。“四书”、“五经”等古籍很早就被翻译并引进海外。西方汉学家对中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上。优越的。对于许多西方学者来说,中国意味着古代中国。谈及中国美学,他们往往只想到中国古代美学。这种情况在其他一些文明古国也有。在这些国家,研究人员大多从事两种美学的研究,一种是西方美学,另一个是他们自己的传统审美。而这些国家的现代美学“坐板凳”。事实上,就像中国一样,西方美学的本土化和古代美学的现代化在这些国家都出现了,各有成就,但这些成就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大家应该都看过张艺谋执导的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真是令人兴奋和震惊。但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符号,仍是“四大发明”等中华古代文明的成果。这暗指我们过去宣传的一种思路,就是在西方人的头脑中寻找中国的符号,然后给西方人看。据说有人问张艺谋一个问题:你说的不是中国符号吗?现代中国有符号吗?张艺谋说,有,但是很难找。张艺谋的回答体现了一种真正的无奈,那就是中国现代文化还没有在世界舞台上发出响亮的声音。具体到美学领域,我们需要总结一下20世纪中国美学的创新成果。我正在写一部20世纪中国美学史,打算等书完成后翻译成英文。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同时,也要避免流于形式。有人认为在国际会议上给一群外国学者做演讲是“走出去”,但有多少人真正在听呢?真正“走出去”,仅仅提高中国学术界的知名度还不够,关键是要参与当代世界美学的建设。如果只是外国学者在不提供理论启示的情况下对中国美学有所了解,只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很难扩大中国美学的影响。中国必须参与世界美学理论的建设,否则只能做知识的“搬运工”,而没有实际的话语权。此外,法国学者弗朗索瓦·朱利安(François)曾经说过,中国不是一个对象,而是一种方法。这也是对中国学者的启示。我们也可以以西方为方法,从西方的学术成果中汲取灵感,应用到自己的学术研究中,从而建立起中国美学的话语体系。

能不能“走出去”,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我们的科研团队是否真的有“走出去”的能力。这就需要学者们做扎实的研究,制作出“干货”。“走出去”不是目标,优秀的学者不会整天想着如何让西方人认可他们的研究,而是专注于研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所以,中国学术要真正“走出去”,最根本的一点是,我们的研究要有价值,要走在前沿,要在更高的层次上。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