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来中国才几日,我觉得现在已经晚了,人已经太多了
记得来中国才几日,我觉得现在已经晚了,人已经太多了
跨文化适应理论与实践1、我刚来北京的时候带来我的美国思想和生活方式。这时候,我一点也不适应北京的环境。归纳出几个不适应的地方:第一个经常觉得不习惯的地方是吃,我只认识几道菜,所以点菜的时候不知道点哪道菜,不知道哪道菜好吃,那个不好吃。而且北京菜比美国南方菜油腻。另外一个地方是北京的交通。在大街上,有太多汽车,自行车,我每次走都需要等车先过去然后才能过马路。我觉得太乱也太危险了。除了这两个原因以外,还有人口问题,我终于明白了中国为什么要提出独生子女的政策,除了我的房间,到每个地方都是人山人,我觉得现在已经晚了,人已经太多了。2、记得来中国才几日,我的韩国朋友们从学校附近的华泰商场火急火燎地赶回来,一进门就对我说:“今天我们终于亲眼看到了中国的贫穷状况!”原来他们看到的“贫穷状况”是一个孩子露着屁股的“破”裤子。当时还是天寒地冻的冬天,所以我的朋友以为孩子家里非常贫困,家长没有钱给孩子买新裤子。几天以后,我跟朋友们又去那个商场,那时我看见穿着“屁股裤子”(我们给那种裤子起的名字)的孩子。我们以为还是上次见到的那个,于是感叹道:“他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真是冷酷无情!怎么还没给儿子买新3、我之所以羡慕中国妇女,是因为中国男人比韩国的周到,很会做菜、也会照顾孩子等,男女分担家务。
韩国倒不是这样,社会对女人提出很多要求,贤妻良母、事业强人等,不过结婚后更不用说了。女人更受不了社会的制约和不公平的待遇,她们的社会经济活动减少了。许多妇女为家庭牺牲了自己的社会能力,把自己的一切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可是看到中国妇女以后我受到了新鲜的冲击。中国妇女很棒!4、我背井离国来到北京读书偶尔难免感到孤独,失去学习的动力和目标。这时我的朋友安慰我,鼓励我。有一件事让我热泪盈眶。有一次,中国朋友邀请我到她家做客。我与她的家人共进晚餐。中国家庭的传统习俗和亲情让我陶醉。她的妈妈像对待女儿一样关心我。她的细致而贴心的关怀,给了我在北京从来没有感觉到的一种温馨。我认为一旦成了他们的朋友,我能深深地体会到朋友之间的那种真切、关怀和纯朴。北京人很有人情味,很善良。美国学生在中国留学期间会有很多事让他们心驰神往、津津乐道、兴高采烈、难以忘怀。比如,热情好客的普通百姓、丰富多彩的风味美食、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叹为观止的武术杂技、神奇秀美的山川河流、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蓬勃发展的都市建设、悠闲质朴的平民生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勤劳好学的社会风气、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等等。但是,也总会有一些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一些社会现象让一些美国学生困惑纳闷,甚至郁郁寡欢。
比如,家畜家禽的内脏或其他部位被不少中国人看作是美味,但却让他们疾首蹙额;中国饭馆和学生餐厅里不少菜肴或油腻或辛辣而不合他们的口味;他们更习惯于喝冷饮而不习惯于喝汤;居住的宾馆或宿舍里的自来水不能直接饮用;旅馆或宿舍的床垫过硬使他们其中一些人辗转反侧、入睡艰难;不少公共厕所龌龊不洁、气味难耐,而且必须自备卫生纸;在公共场所,常见大人随地吐痰记得来中国才几日,我觉得现在已经晚了,人已经太多了,小孩随地小便;上下车时,上车人不等下车人先下,拥挤推搡;过马路时,车不让人,人须让车;办理手续时,常见有人不按顺序排队.外出时,常见有人违反交通规则;到商业闹市区常遇残疾人和儿童行乞,到旅游风景区常遭小贩拦截或尾随兜售其商品;一些城市空气污染严重,极易引起他们呼吸系统的疾病;一些餐饮小摊食品不洁,极易引发肠胃系统的疾病。最让美国学生大惑不解、烦闷不快的事是在他们外出时,总会有人凝视,两眼盯着他们。似乎只有金发碧眼大鼻子的才是美国人。在一些小摊买东西时,摊主们常常漫天要价,似乎外国人都有钱,“挨宰”是应该的。在一些娱乐场所,有些中国的男士对美国的女生会有不礼貌的言词和举动,似乎美国女生在生活上都是随随便便的。凡此种种,不少连中国人都认为是不文明的陋习,属于改变和纠正之列,而改变和纠正又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的普及才能逐步实现。
但是,美国学生对此在初到中国后的短期内是缺乏这种认识能力的。第一节跨文化适应研究的基本理论学习者与目的语文化的社会距离与心理距离,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因素。适应模式是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由于研究视角不同,结论也各有不同。目前学界比较公认的主要有三种:复原模式。一、学习过程模式学习过程模式认为跨文化适应的过程是不断学习的过程。著名理论是古迪昆斯特()的避免不确定性和焦虑理论。定旅居者在新的文化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焦虑”的程度。它们分别是:东道国的社会支持、共享的社会网络、东道国成员对自己的态度、双方偏好的交际方式、定势偏见、文化认同、文化相似之处、第二语言能力。二、认知知觉模式(压力-应对模式)这一模式理论是由本内特(,1984)的跨文化敏感模式和金扬的压力适应成长理论构成。本内特把培养对异文化的敏感性作为获得跨文化适应力的途径,提出跨文化敏感模式。其包含六个分析步骤:1、否定;2、防卫;3、最小化;4、接受;5、适应;6、融合金扬(1995)的跨文化适应阶段整合理论采用纵向研究纬度从动态的角度对个体在异文化中的行为表现进行了分析。金扬认为:影响该过程的诸因素使得以前的模式有些不准确。
适应是一个积累过程,一个人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以自己的交流来适应。这个逐渐积累式的动态过程被描述为紧张——适应——进展的过程。这种过程用图形来表示就像螺旋式的弹簧。它有点像进两步退一步的模式。进展是在长时间里进行的,是在跨文化交流中所遇到的恐慌的推动下向前运动的。三、复原模式复原模式的著名理论是利兹格德(,1955)提出的U曲线理论和在此基础上发展的W曲线理论。这两种理论认为,文化适应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以兴奋开始,逐渐出现危机,最后在新的文化环境中逐渐适应。格拉洪(,1966)进一步发展了U曲线假说,提出W曲线假说,用来描述留学生回国后的再适应的过程。(见下文)文化休克理论“文化休克”(,或译作文化震荡、文化冲突)是指在非本民族文化环境中生活或学习的人,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而在心理上产生的深度焦虑的精神症状。处于异文化环境中的人一般都要经历这一挫折期和文化震荡症。文化人类学家奥伯格(K.Oberg)1960年首先提出这一术语。道个格拉斯布朗(1986)把文化适应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兴奋(蜜月)、文化休克(沮丧)、调整初步适应和适应阶段。
蜜月(兴奋期)阶段。刚刚接触到第二文化或进入第二文化的环境,对看到、听到的一切都感到新奇、惊讶、有趣,处于兴奋、激动、满足的状态,一切都觉得美好。一位在华工作过两年的英国专家在“星期日广播英语”中描述过她切身的体会。刚来时中国人的诚实感和中国司机不要小费都使她赞叹不已。挫折(休克)阶段。新鲜的感觉过去,开始觉得衣食住行处处不习惯,人地生疏,语言隔阂,产生迷惑、沮丧、孤独、失落和烦恼、焦虑、悲伤、思乡的情绪。于是,有的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不 接触当地人和当地文化;有的对当地文化产生敌意, 甚至发泄不满、采取不理智的行动;有的因承受不 了心理压力而离开这一文化环境,回到自己的国家。 这些表现叫“文化震荡症”、“文化休克”。 “第一年末我真想回国了,我在伦敦的朋友也问我为什么不回去,但我想的是不能带着 不好的印象回国,我要多了解一些中国的情 况,所以坚持下来了。” 文化震荡症在不同人身上表现的形式和程度不完全相同。对文化差异了解越多,挫折感越小。对绝大 多数人来说跨文化适应,挫折期是可以度过的。 调整阶段。经历了挫折期以后,人们开始调整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寻找适应新的生活环 境和文化环境的方法。这时语言水平有所提高, 与当地人的交往也增多,开始交朋友,孤独感 和失落感有所缓解。
对第二文化的看法既不像 蜜月阶段那样浪漫、不切实际,也不像挫折阶 段那样反感、不满,对该文化的了解在逐步加 “对中国的看法比较现实,比较实事求是了。既不像第一阶段那样带着浪漫色彩,也不像第 二阶段那样意见一大堆。”她开始从两方面看 问题记得来中国才几日,我觉得现在已经晚了,人已经太多了,既看到问题,也看到好的一面。 (4)适应阶段。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对生活环 境渐渐感到习惯,对第二文化也在逐步适应, 能基本上采取比较客观的态度,甚至对其中的 一部分已能接受。不能接受的部分也能要求自 己理智地对待。 “来华前,我的朋友曾警告我‘中国人太严肃, 太冷漠’。来华后……。” (5)反向文化适应。适应了目的语文化的学子, 一旦返回自己的国度,会再一次经历文化适 应过程,在还原到母语文化中时要再次经受 两种文化产生的撞击,甚至产生“反向文化 休克”。如日本和韩国人不适应本国的礼节 和礼貌。常出交通事故,不看红绿灯。汽车 靠左右行相反。 以上是适应第二社会文化的过程,一般说来要一年左右的时间。这一过程时间长短取决 于学习者本人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有的仅 需几个月或几个星期,有的可能要几年甚至 一辈子。儿童由于对母文化也所知不多,异 文化环境所造成的文化休克就很微弱,甚至 没有感觉。
成人对异文化了解得越多,其适 应该文化的能力也越强,文化休克也就越弱。 当然这一过程还取决于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大小。一般认为,差异越大(如东西方文化之 间),接受起来越困难。 W曲线模型: 适应历程 举例 以我的大学同学为例。读书时她的专业是日语,在日本旅居八年,出于对加拿大的向往, 很多年前就提出移民加拿大的申请。前年拿 到了批复,终于成功地成为了加拿大的新移 民。初到加拿大,由于愿望得到了实现,非 常兴奋。可是几个星期下来,她就进入了沮 丧阶段。 所谓沮丧阶段,特征是感觉到不足、挫折和焦虑;兴奋的感觉被失望、失落、烦恼和焦虑代 替。在这个阶段,处在异文化中的外乡人由于 文化的不同,人地两生,孤独少援,遇到了多 种迷惑和挫折,原来认为是规范的良好的生活 方式在异域中频频碰壁,被本地人嘲弄伤害, 在自己个人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种种麻烦。人 们在对待沮丧和失落感时常常表现为敌意或回 避。在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有的人会被迫返回 故乡。这个阶段持续几个星期到数月的时间, 也有人不会经历这个阶段。而我的同学,却没 能越过这个阶段。 影星陈冲说过一句令许多华人深有感触的话:即便是在国外生存了20年,每天早上牙膏味道的不一样都 会让自己伤心难受。
对于许多华人来说,虽然改变了 国籍跨文化适应,但中西文化的差异仍会让人觉得没有归属感。 我的那位同学,经过了初到加拿大时因为愿望实现得满足感和狂热之后,开始面对现实的生活。因为英 语水平不够,无法于当地人沟通。对于精通日语的她 来说,无论在国内还是在日本,她原本都有一份收入 不菲工作。而在加拿大,只能每天闷在家里,当了十 足的主妇。可是因为语言不通,甚至接送孩子去上学 都成问题。有段时间,她就把自己封闭在家里。虽然 拥有加拿大国籍,可在心理上,自己始终难以摆脱外 族人的身份。她甚至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觉得自己一 点用都没有。成天闷在家里憋得慌,出去的话看不懂 路标会迷路。原本十分自信的她,逐渐变得消沉。 所谓调整阶段,说的是解决新环境中的危机;指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沮丧和迷惑之后,外乡 人逐渐找到了对付新文化环境的办法,解开了 一些疑团,熟悉了本地人的语言,以及食物、 味道、声音等非言语语,了解了当地的风俗习 惯,理解到异文化中不仅有缺点,还有优点。 他们与当地人接触多起来,与一些当地人建立 了友谊。心理上的混乱、沮丧、孤独感、失落 感渐渐减少,慢慢适应了异文化的环境。 经过调整,我同学逐渐适应了加拿大的生活。
适应之后,她不仅心情开朗,还交了很多朋 友,并在自己家附近,开了个“0ut ", 邻居双职工的家庭,在下班之前,都很放心 地把自己的孩子放她那里让她照看,并辅导 作业,甚至学点中文。下了班再接孩子回家。 她在那边也找到了家的感觉。 小李作为志愿者被派往美国任教一年,得知这一消息后,她非常兴奋,并做了充分的准备。她仔细研读了好几本汉语语法 和汉语教学法的书,准备在美国好好大干一场。可是到了美国 以后,她却非常失望,她觉得自己工作和生活处处都不顺,在 美国工作一点意思也没有,甚至中途都想申请回国了。其实让 她不高兴的事都是一些小事。我们听一听她的讲述。 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一个银行员工为了保护银行的财产,勇斗歹徒,最后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可是国家的财产却保 住了,1这是我们所提倡的精神。我的话音未落,同学们你一 言,我一语,纷纷说:老师,你说得完全不对。我想:2学生 怎么能这样批评老师呢?3我当时觉得尴尬极了。 还有一次,我的几个同学来我家聚会,我们玩到了ll点多,声音也可能大了一点,警察居然给我打电话,说有邻居投诉我 们,还说我们中国人凑在一起永远都很吵。我想,这些邻居平 时跟我关系都不错,怎么能做这样的事呢?4怎么一点面子都不 给我呢? 一次,夏天的太阳很毒,我怕晒黑,就把雨伞打开遮阳。
当时我的美国朋友就不客气地说:5你这个 样子很可笑,又没下雨,你为什么打伞呢?这些美 国人不但说话不客气,而且还骗人,至少也是言而 无信。有一次,一个同事说,6星期六你来我家吃 饭吧。到了星期六,我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还准备 了礼物,可是左等右等他都不来找我。更可气的是, 7有一次朋友请我吃饭,我想早一点去帮帮朋友, 就提前半个小时到了,可是朋友8不但不感谢我, 反而让我先出去转转。9谈话时批评我不该摸小孩 的脸,10吃饭时也批评我不该把骨头从嘴里吐出来。 这是一则教师为考试编写的案例,真实性存在问题。如果这是真实的案例,那么小李就 是留学生讽刺的外星球的人了。 1、她是否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她有无跨文化敏感性? 2、她在哪些做法和想法上存在问题?违反了跨文化交际的哪些原则? 3、综合上述问题,小李出现了什么样的跨文化问题?如何解决? 4、小李案例给你怎样的启事?你遇到这样的问题会如何处理?哪些方面跟小李对美国人 的想法一致? “文化适应”()的界定: Brown(1980a)认为,“文化适应”指学习 者逐渐适应新文化的过程。 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文化适应就是指对目的语文化及文化环境的适应过程。
认为,学习者学习一种语言与他所处的语言文化环境密切相关。文化适应 被看作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方面。 1986文化适应模式的基本假设 第二语言习得仅仅是文化适应的一个方面。学习者适应目的语群体文化的程度将制约学 习者获得第二语言习得的程度。 但是,(1986)事实上将文化适应分成两种类型:同化与非同化。前者希望吸收 目的语社团的生活方式,后者则不然。 认为,二者对促进L2习得具有同等效应。这个假设与其1978年的假设不同。 文化适应模式提出的背景 这一假设是为了解释因为文化适应问题造成语言习得停滞不前的现象。 问题:与其他5个学习者相比,在否定结构、疑问结构、系动词和助动词的运用 等方面明显滞后。 认为,文化适应程度主要取决于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的“社会距离”和“心 理距离”。 所谓“社会距离”是指学习者与目的语文化群体相互接触的程度而言的。 所谓“心理距离”是指L2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由于情感因素造成的距离。 社会因素是主要的。当社会因素不起决定作用时,心理因素才起作用。 (1)两个社会群体是否认为彼此平等。
即两个社会群体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是否优于、劣于对方,或平 同化模式:放弃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吸收目的语社团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适应模式:适应目的语社团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但不放弃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3)双方是否期望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与目的语群体共同享有社会共用设施; (4)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规模大小以及联系是否很紧密; (5)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的文化与目的语群体的文化是否一致; (7)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是否打算在目的语国家长期居住。 (1)语言休克(),即学习 者在运用第二语言时产生的疑虑和困惑。如, 学习者惧怕说第二语言时被嘲笑。 (2)文化休克(),即学习 者由于两种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精神紊乱、 压抑、恐惧等。 (4)自我疆界()。 社会距离与心理距离对 社会距离与心理距离对LL22习得的影响 习得的影响 认为,学习者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主要取 决于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接触的程度以 及对语言输入的开放程度。 如果学习者由于社会距离的因素而远离目的语群体,他们能够得到的语言输入 就少。
如果他们与目的语群体的心理距 离越大,他们将无法将所获得的语言输 入,吸收并内化。 与文化适应模式相关的研究 的“内在化模式”( model) (1983b)把L2习得看作两个相对应 的过程: “内在化”( )过程 “外在化”()过程 与文化适应模式相关的研究 所谓“内在化”指学习者在初级阶段是以所谓“内在标准”( norm)为参照的。 学习者对目的语的假设是建立在已有的语言知识基础之上的。这种内化是以同化为特征 所谓“外在化”指学习者在后期学习过程中是以“外在标准”( norm 提出的这两个概念可以很好地说明学习者在初级阶段和后期的中介语为什 么不一致的原因。 按照的观点,学习者的习得过程是学习者的注意力不断地由内在标准向外 在标准过渡过程。 与文化适应模式相关的研究 这种理论与文化适应模式有某些相同之处。二者都是从学习者群体和目的 语群体之间的关系来阐述第二语言习得的 过程。 是从客观产生的社会距离来阐述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与文化适应模式相关的研究 Giles则是从学习者所感知的社会距离来说明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在他看来,学习者如何定义和看待学习者群体和目的语群体的关系对第二语言习得 是非常重要的。 上述三种理论模式都试图从学习者的社会和心理因素来阐明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但是它们都没有对学习者的习得机制做出 解释。因此,Ellis (1985)把这些理论模式 称作“黑箱模式”( model)。 第二语言学习者本人和目的语社团都希望第 二语言学习者被目的语社会同化;第二语言 学习者和目的语社团都希望第二语言学习者 能分享目的语国家的社会福利设施;双方在 文化上和谐,对对方的态度均为积极的、肯 定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期望在目的语地区逗 留较长时间等。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中,学习 者能接触到较多的目的语输入,促成第二语 言的习得;否则就起相反的作用。 心理距离主要指学习者在情感方面影响到第二 语言习得的因素跨文化适应,包括语言障碍带来的焦虑,文 化震荡带来的恐惧紧张以及动机、自尊心等。在 社会与心理距离太大的情况下,学习者的语言就 会停留在初级阶段形成洋泾浜化,即使在自然的 语言环境中也不一定能习得目的语,此为舒曼提 出的洋泾浜化假说( )。 而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二者之间,社会距离又起 着主导的作用;心理距离只有在社会距离不发生 重大作用时才起作用。
对文化适应过程的研究,启示我们必须重视文化差异,重视第二语言学习初期文化冲突 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对第二语言学习者 在文化适应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要给予充 分的理解并帮助他们度过文化休克期,这样 也才有利于第二语言教与学。 文化适应假说强调文化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这是正确的。要习得一种第二语言,必 须了解并习得该目的语文化,缩短与目的语文 化的社会和心理距离也确实是第二语言习得的 重要条件。但把文化适应看作是第二语言习得 的惟一关键因素,把语言习得过程完全等同于 文化适应过程,特别是又把文化适应理解为对 目的语社团的社会和心理的结合,则未必全面。 文化适应并不意味着对异文化的全盘接受和赞 同,更不等于被异文化的完全同化。热衷于融 入目的语社会、成为其一员,从而分享目的语 社会福利的,绝不可能是大多数第二语言学习 者的动机。 第三公寓停水的不适 生:今天我不能上课,因为这个星期没有热水不能洗澡。很烦恼! 师:因为不洗澡皮肤就不那么白了,皮肤不白就不美观了,就不好意思见我们了是吗?快想办法洗澡 生:哈哈哈……对!表面是很难看的。因为从昨天不能洗澡,热水一点儿也没有。很烦恼! 师:你就把这个星期当作生存考验吧,不是遇到大地震了嘛,不洗澡怕什么! 2008-5-16周三
随便看看
- 2024-08-12中国传统文化之民间艺术剪纸:瑰宝与奇葩
- 2024-08-12剪纸: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瑰宝,民间艺术的镂空之美
- 2024-08-10法学院党委:以党建促发展,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前行
- 2024-08-10第八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 21 世纪,依法治国和政治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 2024-08-10老子的大智慧及其现代意义:儒道互补与中华文化的发展
- 2024-08-09小六壬预测术:中华传统数术文化的瑰宝
- 2024-08-0760 甲子:天干地支的独特文化与计时方法
- 2024-08-06阅读故事,助力低年级孩子适应校园生活,精选书单等你来
- 2024-08-05德艺文化创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审核问询函的详细内容
- 2024-08-05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 2024-08-04地方特色小吃:传承地域文化与代表当地人情风俗的美食瑰宝
- 2024-08-04书法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功能:中国文化的道、礼、和
- 2024-08-04少林寺 4.52 亿郑州买地,进军房地产?真相来了
- 2024-08-03海派文化新论:梳理海派文化脉络,领略独特内涵
- 2024-08-03深入探究三教文化:儒、佛、道的融合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 2024-08-0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及对企业经营的启示
- 2024-08-03深入领会红色文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
- 2024-08-02中华善本再生性保护网络传播活动:古代典籍的珍贵传承与保护
- 2024-08-0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 2024-07-31丁耘老师带领同学研读梁漱溟著作,探讨中国问题与人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