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哲学的核心话题与道德思潮

:先秦时期哲学的核心话题与道德思潮

:先秦时期哲学的核心话题与道德思潮

先秦时期哲学

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前2070~前1600)建立,经商(前1600~前1046)到西周(前1046~前771),中国哲学开始诞生。西周以后,进入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时期,到公元前221年,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王朝建立。人们通常将秦代以前的中国哲学称为先秦哲学。

先秦是中国哲学的原创期。这时诸侯国林立,各国都孜孜以求生存和富强的谋略、理念和方法,因此呈现出学术多元、百家争鸣的盛况。先秦哲学是在夏、商、周三代礼乐文化及其典章制度的人文语境中萌生和创发出来的。按照《汉书·艺文志》的追溯,先秦诸子百家是“学在官府”的礼乐文化的哲学义理形态,其学说是对“古之道术”的创新和发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于道最为高;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阴阳家出于羲和之官;法家出于理官;墨家出于清庙之守,主张贵俭、兼爱、尚贤、右鬼、非命、尚同等;名家出于礼官;纵横家出于行人之官;杂家出于议官等。先秦哲学在百家争鸣的激荡下,民族意识日益觉醒,道德精神不断独立,形成了以“道德之意”为核心话题的哲学思潮,各家围绕着天道、地道、人道的“三才”之道,而讲阴阳、柔刚、仁义之德:先秦时期哲学的核心话题与道德思潮,展开思潮言说和交流。先秦这一核心话题的转向,是当时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对殷周以来“天命”话题的哲学超越。

道家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根据司马迁的追述:“老子乃著上下篇先秦儒家哲学发展,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道德经》的“尊道贵德”的言说意趣,其“道”是先于上帝、先于鬼神、先于万物的原始生存境域,是阴阳冲和、浑然未分的意义空间,是“惚兮恍兮”、“窈兮冥兮”的无穷可能世界。概言之,老子的“道”是自然无为的原初和合境域。庄子继续谈论老子的“道德之意”,认为“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是一个“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的和合境域,是比“倏”、“忽”更长久、更真诚的“浑沌”。儒家与道家异趣先秦儒家哲学发展:先秦时期哲学的核心话题与道德思潮,孔子罕言天命,立足礼乐文化谈论“道德之意”。按照“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人生准则,提倡“闻道”,主张修德。尽管世风日下,天下无道,但他仍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践履精神,“无终食之间违仁”。鉴于“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远见卓识先秦儒家哲学发展,儒家高扬了自强不息的人道精神。孟子进一步认为:“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人道是参赞化育、辅相天地的和合构成境域。通过“心之官”及其伟大的思想职能,“天之道”与“人之道”在诚实无妄中达到义理和合。道家老庄推崇天地自然无为是对上帝、鬼神的否定,是审美理性对现实生活的意义超越,儒家孔孟关注人道自主有为是对人性、心智的肯定,是实践理性对道德行为的价值提升。两家“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恰好组成阴阳互补的和合结构,从总体上规定了中国传统哲学历时发展的逻辑谱系。除儒道以外,先秦其余各家也以“道德之意”作为言谈的核心话题。比如,管仲学派认为,治国必须道德并举,用道德畜养臣民来构成和合境域。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