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家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浅谈儒家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浅谈儒家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和意义一、儒家思想的内涵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两千多年,从古至今长盛不衰,自产生之日起就颇受瞩目,其侧重社会取向的价值观,富有伦理特色的政治观,追求自我完善的道德观。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文化的伦理和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儒家思想讲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基本核心是“仁”,以“仁”为基础和精髓的儒家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国自远古三代就有"以德治世"的思想传统。孔子继周公之后,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德治"的思想,首开儒家德治主义之先河。强调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把道德视为治国安邦、协调人际关系、提高个人道德素养和境界的根基和出发点。后经孟子、荀子浅谈儒家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和意义,《大学》、《中庸》的理论升华,形成了一套严密完整系统的治国方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后世儒家,无论是董仲舒的宇宙论传统哲学中的儒家思想有哪些,还是宋明理学的本体论,都在理论层面上进一步论证了“为政以德”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中庸思想儒家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庸”就是强调“善”。对于“中庸”的概念,“中”是适合,“庸”是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就可以长久,就是“善”。
中庸不是折,也不是中立,也不是懦弱和不思进取,而是不偏不倚的把握“中”这个事物运动的准则,是按照适中的方式做事,并力求保持在一个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二、对儒家思想认识的变迁儒家思想发展到今天与原来的“孔孟之道”在内容和实质上已经有很大不同。现存的对儒家思想的普遍认识是:作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将阶级视为人类社会的基础,鼓吹封建道德观,强调通过个人的自我约束,而忽略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西方学者也认为儒家思想是亚洲国家难于接受西方民主思想的重要因素之一。进入20世纪以后,在民族危亡、内外交困的大背景下,现代化艰难举步,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一再被质疑、批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不仅国内如此,西方部分学者如韦伯在其《儒教与道教》中也断言儒家伦理是阻碍现代化的主要因素。虽然人们对儒家思想的认识不断变化,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儒家思想从汉代董仲舒时被确立为统治思想起,就一直是影响国人最深刻的思想学说,作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经历了多个阶段的重大变迁。但即便是这样,儒家思想凭借其博大精深与两千多年的底蕴,取精用宏,在当今社会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是不容小觑的。
三、儒家思想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与此同时,社会问题也日益突显,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人文价值丧失、人性物化、道德沦丧、信仰危机等等。人类在追求文明和富裕的漫长征程中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要发展经济、可持续的发展经济。如此大的变化势必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习惯和价值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也使人们感到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价值有重新认识的必要。没有强大的物质力量,一个民族不可能自尊自立自强,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同样不可能自尊自立自强。弘扬传统的民族精神,恢复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提倡和平、和谐、合作、彼此关心和信任,是文明社会努力走出困境的基本策略。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作为历史的概念,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绵延不绝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儒家思想的地位与作用不容忽视。一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取向,就是强调两者的平衡与和谐。类似的观念在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中早已经得到了表达。讲究天人合一,君子以自强不息,应该说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就说过:“人类如果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儒家思想认为,整个宇宙是由“天”、“地”、“人”三方组成的,这三方共同形成了宇宙的和谐,任何一方的破坏都会破坏宇宙的生命,破坏宇宙的完美。儒家思想这一理论资源包含着独特的生态伦理观,即人类的进步不但要向自然索取,争取自然界为人类造福,更应该热爱自然、关心自然、保护自然,以自然为同类、为朋友。朱熹所说的“鱼不满尺,市不得粥,人不得食,山林川泽,与民共之,而有厉禁,草木零落,然后斧斤入焉......因天地自然之利,而樽节爱养之事也”中的樽节爱养,即关心自然和保护自然,顺应万物生长规律,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指出了人与自然协调,以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道理。儒家思想没有把征服自然视为己任,而是将人与自然万物置于同等的地位,看作是血肉相连的一体;不是把自然万物看作人类的资源库,而是将人类的仁爱情感倾注于天地万物。人与天道的结合使人不能违背“天的旨意”,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和法则,把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作为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能够达到生态平衡,从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思想对现代社会的长久发展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二是中庸思想当今社会上最热门的词汇莫过于“和谐”。大到世界上国家与国家的和谐,一个国家社会的和谐;小到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浅谈儒家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和意义,“和谐”成为了构成社会稳定的基础,而这个词正是来源于我国儒家思想的中庸哲学。中庸思想是儒家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行为准则。《中庸》中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就是说,达到“中和”,不仅能够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同时也实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这正是众多儒者梦寐以求的为政之最高境界。《礼记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外户而不闭”。这是对“大同”社会状态的描述,也是一个高度和谐的社会,是我们梦想中的桃花源和乌托邦。正如孔子所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明鲜久矣”。中庸准则可以运用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个人思想言行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在尖锐的国家利益冲突之中尤为重要。在这类问题上我们常讲要“韬光养晦”,我认为其引申之意就是“中庸”,厚积薄发、不锋芒外露,在这一过程中即争取到了正义的支持,又积攒了足够的实力、震慑了对方的信心,以达到最终目的。
我很反对国内所谓“鹰派”的“叫嚣”,国防实力的提高固然重要,但战争永远是最不明智的选择,核武器算不上什么国之重器,而和平、和谐、发展才对于个人来讲,我们都知道要想生存必须要有物质基础,在如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发展的同时利己主义、个人主义、金钱至上等不良观念也应运而生。人们对物质条件的要求越来越大,许多人在不断追求物质享受的过程中迷失在了那个纸醉金迷的世界中。在物质与精神中失去了一个平衡点,没有守住自己的精神空间,忘了如何去生活,导致自己的欲望没有止境,丧失了个体与社会的调和,造成了人际关系、社会秩序的混乱。其实生活很简单,“知足常乐”、“清心寡欲” 不是让你舍弃全部的生存物质条件,而是在达到基本的标准 上舍弃额外的欲望,在积极进取中能够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三是“大一统”的思想 国家的统一在任何时候、任何社会都是人们的共同追 求,一个不统一的国家很难发展进步,即使在封建社会,统 一不仅是君王的理想,同样也是在小农社会背景下黎民百姓 的共同期待。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礼崩乐坏”。孔子坚决维护在君主专制之下的 集权政治,坚决反对地方主义的分裂,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
政治上的“大一统”才能保证经济上的发展,诸侯争霸,生 灵涂炭,民不聊生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要想实现国家 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必须实行政治上的“大一统”。政 治上的“大一统”需要思想上的“大一统”作保障,儒家思 想的弘扬使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已经把“大一统”思想 演化成一种民族的心理定势,那就是国家的统一才能保障社 会的安定。 正是这种牢固的心理定势使我们在历史上多次战胜分 裂,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统一”和 “分裂”是一个长期的话题,纵观历史,统一是主流,分裂 是暂时的,这就印证了儒家“大一统”思想虽经历不同王朝 的更替,但其国家一统、国泰民安始终是一种共同的追求。 我们也应该看到儒家所鼓吹的政治“大一统”本质上是专制 主义的政治统一,也可能会产生某种消极的影响,但国家一 统的观念是没有错的,至今在主权国家中仍旧是一种至高准 则。“大一统”学说对于维护国家之统一以及民族间的团结 与融合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和而不同、 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主张在当今社会处理国家之 间的关系方面仍然发挥着积极作用。 儒家文化的这种思想对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国家 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的调整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大一统”思 想的指导下,国家的分裂或分离只是暂时的,民族争端和历史延续问题早早晚晚会得到解决,我们的宝岛台湾、钓鱼岛、 南海诸岛也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和谐与发展的国际社会一 定能够实现。 四是教育思想和理念 孔子“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打破了中国 封建社会“学在官府”只有贵族才可以接受教育的制度。在 孔子以前,文化被奴隶主贵族垄断,只有他们的子弟才能接 受正规的传统教育。然而孔子办学,从不过问出身何门,他 一生先后培养的学生超过3,000 多人。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的孔子具有这种非常眼光,这对教育大众化和教育平等化无 疑是一大贡献,孔子这种教育思想开天辟地,引导了后世教 育在下层社会中的逐渐推广。时至今日,这种教育教学理念 还在学校开展,这种思想促进了现代社会对创新型、实践型 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批批实 用性人才。 孔子很多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学习态度更是影响深 远,成为千百年来读书人效法的原则,如:“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等等。其 他儒家大家的教育思想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 知道”、“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为 山九仞,功亏一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等等朗朗上口的千古圣训,为历代读书人所推崇。
孔子为师能够因材施教,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 子就有意识的教育他,凡事都要抓紧时机,马上行动、大胆 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当,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 叮嘱他凡事要等请教父兄以后,三思过后再去做。这在当时 看来也是联系实际极富创意的一种教育方式。孔子的教育方 式也正是我们当前教育的楷模,“为人师表”不是一句空洞 的口号,更不能粉饰教育体制的不完善,为师者如果都能做 到陶行知先生讲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国家 幸甚、民族幸甚。 四、儒家思想的时代价值 长期以来,儒家思想关于圣贤理想人格的论述与强调, 虽然在塑造民族精神中起过重大而深刻的作用,但以其形成 并适用于宗法专制的等级社会,往往被当做现代人格建构的 对立面而屡遭批评。在这一方面,虽然儒家思想有其局限性, 但不乏值得挖掘的精髓真义。儒家将理想人格定义在道德层 面上,虽然失之偏颇,但它对于人之精神性、理想性的强调传统哲学中的儒家思想有哪些, 却使其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具有不朽的价值。文化或是文明, 都是人类共同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文化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思想的演变和革新,都是社会发展的常态,解放思想、实事 10 求是、与时俱进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 支持。
****在2009 月31日同西班牙文化界人士、青年 学生座谈时讲到:“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 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标准传统哲学中的儒家思想有哪些,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 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也为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形 成奠定了基础,它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一个民族要兴旺发 达,就不仅要有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更要有人遥望星空, 坚守精神家园。这样的民族才有希望,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 的艰难险阻,才能有光明的未来。” 我们对儒家思想乃至对孔子的重现,以及国学热的持续 升温,并不意味着要将孔子放回原来的圣坛上,而是要以科 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深入对 儒家思想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将儒家思想有效的运用到社 会经济建设之中,让儒家思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 路上永放光芒!
随便看看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何被指伪国学?徐晋如痛呼其为毒草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8梁氏国学功底深厚,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比较,探究先秦政治思想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传承国学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思想精髓与做人标准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