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军:原始儒家哲学关注道德生活|张继军“仁”

张继军:原始儒家哲学关注道德生活|张继军“仁”

原始儒家哲学关注道德生活

文/张继军

“仁”是原始儒家道德哲学的核心和逻辑起点,这固然体现了孔子对于之前“仁”观念的继承和发展,但更为重要的是,孔子对于“仁”的提升与论述,是基于其对于人的由血缘关系而形成的自然情感的深刻理解及其在现实中不断缺失的反思。

张继军:原始儒家哲学关注道德生活|张继军“仁”

原始儒家道德哲学的内在性及其逻辑演进是当前关于原始儒家道德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思想方法一般重在揭示原始儒家道德哲学核心范畴的理论内涵、发展演化及范畴间的逻辑关联,如“诚”、“天”、“性”、“情”、“义”、“礼”等,这种逻辑的维度对于深化原始儒家道德哲学的研究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虽然我们必须承认思想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但是我们也不能仅仅从纯粹的逻辑维度把抽象的范畴、观念之间的互动视为道德哲学的全部内容。思想源于生活,这既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一种表达,同时也代表了人类思想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恩格斯就曾深刻地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意识等精神现象的产生,最初都是直接与人的物质活动、社会交往等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此,原始儒家道德哲学也概莫能外。可以认为,从社会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的角度观照原始儒家道德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视角。

张继军:原始儒家哲学关注道德生活|张继军“仁”

从宏观的历史维度看,自然经济的农业文明、家族本位的社会结构、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生发的大背景,而道德生活则是这些背景在社会与思想领域的集中体现。道德生活所反映的当时社会真实而直观的生活样态,是人伦日用的真切表达,而这也正构成了原始儒家道德哲学产生的底色与基石。

在早期社会中,祖先崇拜以及与之相伴而来的种类繁复的祭祀仪式逐渐培养起了人们对于祖先的道德情感,而尊老尚齿的社会习俗进而构成了“孝悌”观念得以产生的社会基础。根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在周文王的时候张继军:原始儒家哲学关注道德生活|张继军“仁”,“让长”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民俗”,孟子也强调指出文王以“善养老”而名闻天下,所以天下归之;而《礼记》更是把“尚齿”视为自五帝后期开始,夏、商、周共同尊奉的社会价值和生活习俗。因此,尊老就成为早期礼制关注的重点,其间的差别仅在于养老形式的不同,“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养老;夏后氏收而祭,燕衣而养老;殷人冔而祭,缟衣而养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养老”。(《礼记·王制》)同时,早期社会还详细规定了对应不同年龄段所应享受的不同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等。因此,“民知尊长养老原始儒家的哲学观点,而后乃能入孝弟”,普遍的社会性养老生活习俗是孝亲观念和孝悌思想产生的基础,恰如有学者所强调的那样,尊老是中华民族道德价值中仁爱思想的本原。而孝悌思想所包含的自然情感则构成原始儒家仁爱思想的道德精神和价值取向。“仁”是原始儒家道德哲学的核心和逻辑起点,这固然体现了孔子对于之前“仁”观念的继承和发展,但更为重要的是,孔子对于“仁”的提升与论述,是基于其对于人的由血缘关系而形成的自然情感的深刻理解及其在现实中不断缺失的反思。简言之,其道德哲学思想的根源在于孔子对当时道德生活现状的不满和批评。

张继军:原始儒家哲学关注道德生活|张继军“仁”

一方面,孔子认为,“仁”的基本精神就在于爱人,表现为行为主体内在的、真诚而质朴的道德情感的自然流露,其中不能掺杂任何功利和私欲的成分在内。无论古人还是今人,多数以为,只有基于血缘关系而自然形成的父子之亲、母女之爱才是最接近孔子对于“仁者爱人”的理解和界定的,这也正是孔子不遗余力地论证“父子相隐”合理性的初衷。在孔子看来,这种基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道德情感是培养人们广泛的爱心和普遍的社会责任感的基础和前提,传统礼制和君子人格正是基于此而建立起来的。

另一方面,孔子认为,礼是仁者爱人的自然情感的一种文明化的表达方式,体现为文与质的完美结合原始儒家的哲学观点,最高境界就在于“文质彬彬”、“情文俱尽”,要求人们能够既充分又恰当地表达人的道德情感和价值取向,而不能把礼仅仅归结为仪式性的、形式化的存在。相对于外在的形式,内在的情感与价值始终是孔子关注的重点。而在礼崩乐坏的年代,礼制已徒有其表,内中所包含的情感与价值丧失殆尽,以致孔子发出“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的哀叹。所以,孔子强烈批评当时社会把孝仅仅归结为饮食奉养的普遍做法张继军:原始儒家哲学关注道德生活|张继军“仁”,而强调孝的真谛乃在于儿女对父母所怀有的诚敬之心。当鲁昭公在晋国“无失礼”的表现时,却得到了“焉知礼”的评价,而舍本逐末、弃礼从仪,正是人们判定鲁昭公不知礼的根源所在。针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和道德生活的现状,孔子建构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哲学体系。

应该说,孔子对于“仁者爱人”思想的提出,标志着儒家道德哲学的重大转向与发展,具体体现为由德行向德性的转化、由制度伦理向情感伦理的过渡。通过这种转向与发展,西周初年所创立的规范性、制度化的“礼”被赋予了内在的心理与情感机制,孔子更加倾向于从人的道德修养的内在提升和人格境界的自我完满去理解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除此之外,原始儒家对于忠信、礼义、性情等范畴的重新诠释,一方面体现了原始儒家道德哲学发展演进的内在逻辑原始儒家的哲学观点,另一方面这些诠释也是基于思想家们对社会道德生活的判断而提出的。逻辑的维度和历史的维度对于原始儒家道德哲学的研究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相较之下,从道德生活的角度加以探索,对于拓展和深化道德哲学与伦理思想的研究更具有启发意义。

张继军:原始儒家哲学关注道德生活|张继军“仁”

(载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张继军:原始儒家哲学关注道德生活|张继军“仁”

乾元国学 | 乾元西学 | 乾元周易 | 乾元佛学 | 乾元史学 | 乾元微课堂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