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礼记》相传为曾子作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大学之道《礼记》; 《礼记》相传为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经西汉礼学家戴圣汇编成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全书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朱熹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宋元以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钦定书,而《大学》则是四书之首。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何谓大学?;“大学”是相对“小学”而言。中国古代只有小学和大学(古称太学),没有中学。“大学”是大人之学,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大学之道”讲的就是大人之学、成人之学的基本原理。; 《大学》只有两千一百多字,课文节选的两段是开篇部分,只占全文篇幅十分之一左右,但作为《大学》的总纲,意义重大,后世学者常用“三纲八目”来概括。
;学习目标;研习文本;明明德彰明美德大学之道的首要目的就是“明明德”,即除蔽复初、除暗复明,彰显“明德”之本然之明。对于个人而言,就是通晓、领悟、崇尚天道、天德、天理,以此修养内心品德而成为君子。;三纲的逻辑关系;内圣外王;(1)知止: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2)得:处事合宜。;天下万物都有根本有枝叶,世间万事皆有开始有结束。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1),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2);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3);欲修其身者,先正(4)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5)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6);致知在格物(7)。;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体现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的著作是,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从“欲明明德于天下”的远大目标写起,通过“欲……,先……”的句式,把八条目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地“倒叙”出来,强调过程的循序渐进,将国、家、身、心、意、知几个方面紧密联系起来,将明德修身和治国理政结合起来。; 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德,修养品德而后才能使家族中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族中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而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
从天子直到平民,一概都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以“学习对象”为主语,通过“……而后……”的句式,由近及远、从内到外地“正叙”一遍,突出结果的水到渠成。后人总结“八条目”,通常采取学习者的立场,将其梳理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第二段先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从明德修身和治国理政方面层层推进,最终推到人要学习并掌握知识、明白事理、修身养性、培养道德情操。通过学习知识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修养自己的品性,仁德修养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也是关键。顶真和排比手法的使用,使文章逻辑推理严密,增强了文章不容置疑的说理气势。;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的关系;“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是为实现“三纲”而必须经历的八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阶段。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止于至善;《大学之道》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其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
;本文的论证特点;补充资料;亲亲 仁民 爱物; 只有当你能够亲爱亲人时,才有可能推己及人地去仁爱百姓;只有当你能够仁爱百姓时,才有可能爱惜万物。不然的话,就会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可能维系下去的。所以,爱虽然有亲疏,有差等,但这些亲疏差等之间却又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从亲爱自己的亲人出发,推向仁爱百姓,再推向爱惜万物,这就形成了儒学的“爱的系列”,这个系列和《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阶梯相统一的。;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它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示。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讲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大学校训中的《大学》格言;大学之道作文范文;于是,知一切的一切便归宗到了四个字:修养品性。要想国泰民安,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家庭,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就必须意念真诚,修养品性。
因此,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我想,这便是中华民族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优秀价值观,这便是“大学之道”,是华夏之灵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当我们满怀热血地读出这句话的时候,我们便参透了中华文明的古老灵魂,也明了了自己未来的道路——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地获取知识,我们才能从中创造出价值,提高自己的品性。因而,学习无不是一种“明德”“亲民”的最好途径,是一种传承中华民族价值观的最正确手段。;作为一个有志向的青年,我们应该遵守君子之德,用知识丰富自己,用品性提升自己,镇静不躁,意志坚决,端正心思,光明磊落,努力实现个人目标,再以优良的品质去“明明德”“亲民”,实现民族的目标,中华的目标!这才是真正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才是真正的“大学之道”,是通往“至善”的光明大道!因此,“大学之道”,便是成人之道、君子之道、民族之道,我们唯有以修养品性为根本,以治国齐家为志向,方能于大道之中修行出灵魂,到达“至善”的境界。; 播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种子,它便会生出“修身”之根,进而长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枝干,最终结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之果实。
希望同学们能一生谨记:修身立德,不忘初心!愿你们的生命之树都能开出绚烂之花,结出大道之果!;布置作业大学之道《礼记》; 《礼记》相传为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经西汉礼学家戴圣汇编成书体现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的著作是,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全书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朱熹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宋元以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钦定书,而《大学》则是四书之首。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何谓大学?;“大学”是相对“小学”而言。中国古代只有小学和大学(古称太学),没有中学。“大学”是大人之学,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大学之道”讲的就是大人之学、成人之学的基本原理。; 《大学》只有两千一百多字,课文节选的两段是开篇部分,只占全文篇幅十分之一左右,但作为《大学》的总纲,意义重大大学之道《礼记》相传为曾子作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后世学者常用“三纲八目”来概括。
;学习目标;研习文本;明明德彰明美德大学之道的首要目的就是“明明德”,即除蔽复初、除暗复明,彰显“明德”之本然之明。对于个人而言,就是通晓、领悟、崇尚天道、天德、天理,以此修养内心品德而成为君子。;三纲的逻辑关系;内圣外王;(1)知止: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2)得:处事合宜。;天下万物都有根本有枝叶,世间万事皆有开始有结束。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1),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测八字518,先齐其家(2);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3);欲修其身者,先正(4)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5)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6);致知在格物(7)。;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从“欲明明德于天下”的远大目标写起,通过“欲……,先……”的句式,把八条目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地“倒叙”出来,强调过程的循序渐进,将国、家、身、心、意、知几个方面紧密联系起来,将明德修身和治国理政结合起来。; 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德,修养品德而后才能使家族中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族中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而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
从天子直到平民,一概都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以“学习对象”为主语,通过“……而后……”的句式,由近及远、从内到外地“正叙”一遍,突出结果的水到渠成。后人总结“八条目”,通常采取学习者的立场,将其梳理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第二段先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从明德修身和治国理政方面层层推进,最终推到人要学习并掌握知识、明白事理、修身养性、培养道德情操。通过学习知识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修养自己的品性,仁德修养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也是关键。顶真和排比手法的使用,使文章逻辑推理严密,增强了文章不容置疑的说理气势。;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的关系;“三纲”是宗旨大学之道《礼记》相传为曾子作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是为实现“三纲”而必须经历的八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阶段。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止于至善;《大学之道》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其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
;本文的论证特点;补充资料;亲亲 仁民 爱物; 只有当你能够亲爱亲人时,才有可能推己及人地去仁爱百姓;只有当你能够仁爱百姓时,才有可能爱惜万物。不然的话,就会成了无源之水体现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的著作是,无本之木,是不可能维系下去的。所以,爱虽然有亲疏,有差等,但这些亲疏差等之间却又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从亲爱自己的亲人出发,推向仁爱百姓,再推向爱惜万物,这就形成了儒学的“爱的系列”,这个系列和《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阶梯相统一的。;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它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示。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讲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大学校训中的《大学》格言;大学之道作文范文;于是,知一切的一切便归宗到了四个字:修养品性。要想国泰民安,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家庭,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就必须意念真诚,修养品性。
因此,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我想,这便是中华民族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优秀价值观,这便是“大学之道”,是华夏之灵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当我们满怀热血地读出这句话的时候,我们便参透了中华文明的古老灵魂,也明了了自己未来的道路——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地获取知识,我们才能从中创造出价值,提高自己的品性。因而,学习无不是一种“明德”“亲民”的最好途径,是一种传承中华民族价值观的最正确手段。;作为一个有志向的青年,我们应该遵守君子之德,用知识丰富自己,用品性提升自己,镇静不躁,意志坚决,端正心思,光明磊落,努力实现个人目标,再以优良的品质去“明明德”“亲民”,实现民族的目标,中华的目标!这才是真正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才是真正的“大学之道”,是通往“至善”的光明大道!因此,“大学之道”,便是成人之道、君子之道、民族之道,我们唯有以修养品性为根本,以治国齐家为志向,方能于大道之中修行出灵魂,到达“至善”的境界。; 播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种子,它便会生出“修身”之根,进而长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枝干,最终结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之果实。希望同学们能一生谨记:修身立德,不忘初心!愿你们的生命之树都能开出绚烂之花,结出大道之果!;布置作业
随便看看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8-05第五届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现代化
- 2024-08-04北京大学:优秀学子的梦想之地,哲学系的独特魅力
- 2024-08-0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师大培训线上开展
- 2024-08-02安徽大学思政课善用网络,破解高校思政难题
- 2024-08-02王颂: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其佛学辞典研究成果一览
- 2024-08-02智慧思政 2022 年 4 月 8 日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副董事长于春迟一行到访央视网人工智能编辑部
- 2024-08-01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跟随时代革新,增强教学效果
- 2024-08-01数字技术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新时代的创新模式与发展机遇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2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 2024-07-10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南乐山:中西思想文明互鉴的杰出学者
- 2024-07-02傅佩荣教授解读儒家经典大学中庸,指导当代人生
- 2024-06-30东方哲学(北京林业)中国大学 MOOC 慕课章节测验期末考试答案解析
- 2024-06-15北大高颜值男神杨立华:温润谦恭的真性情老师,学生为课痴狂
- 2024-06-14河北大学许春华: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老庄道家思想与先秦诸子哲学起源
- 2024-06-14孔子:教化万民是儒者使命,非愚民之想,何以称第一教育家?
- 2024-06-13蒋生辰八字 从山东清平到哥廷根大学,季羡林的学术之路究竟有多传奇?
- 2024-05-28网易公开课:西安交通大学讲解儒道文化,道家与道教有何不同?
- 2024-05-09香港大学弗洛伊德的50本经典书籍目录及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