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流,中庸为妙,择高处立,就平处坐

和而不流,中庸为妙,择高处立,就平处坐

和而不流,中庸为妙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是晚清名臣左宗棠在江苏无锡梅园所题的字儒家的中庸思想及其蕴含的生存智慧,其含义就是:要有远大志向,却只求中等的缘分儒家的中庸思想及其蕴含的生存智慧,对于享福则下等的就行;为人处世要站得高望得远,低调行动,不显山露水,做事情要有余地,为人宽容。这种人生哲学可以说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上古三帝的尧舜禹,都是这种哲学的实践者。古书上是这样描述尧的过人之处的:“其仁如天,共知(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尧即位之后,首先是任人唯贤,促使内部达成统一。他做起事情来也是如此,不仅亲自考察百官的政绩,很多事情也亲力为,体现了他务实的一面。他当帝王时,能够以天下为己任;他在位时世风淳朴,人们相处和睦,整个社会都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和而不流,中庸为妙,择高处立,就平处坐

第二个帝王舜不像尧那么富有儒家的中庸思想及其蕴含的生存智慧,而且因为母亲的早逝而有一个残酷的继母,并最后被逼离家出走。尽管这样,舜仍旧用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人,出走后依然想办法照顾他的继母,以尽孝道,对他那个傲慢的弟弟也给了极大的宽容,甚至对于他们霸占自己财产、想要杀掉自己都毫不放在心上。他用宽容但是朴实的行事作感染了众人。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他的周围,想和他同甘共苦。好事传千里和而不流,中庸为妙,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当时的天子尧知道舜的德行后,便将自己的两个女儿许配给了舜做妻子,并在最后,将天子之位禅让于舜。为什么舜能够有这样幸运的经历?实际上就是他“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哲学帮了他。大禹治水的故事从远古时代一直流传到今天。帝尧时,原常常有洪水,百姓愁苦不堪禹的父亲鲧虽然花了很长时间治水,却没有任何效。他的儿子禹继任后,亲自视察河道,为了寻找合适的治水方法,他翻山越岭,到了很多地方,根据地势高低设法引洪水入海。他为治水付出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他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经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都咬着牙没有进家门。一段时间过去了,当他第三次经过家门的时候,他的儿子已经会叫爸爸了,但他仍没有走进家门。这就是所谓“三过家门不入”。后来禹经舜赏识得天子之位。

和而不流,中庸为妙,择高处立,就平处坐

像尧舜、禹这样的人拥有雄心大志,却保持着低调的行动。他们不吹嘘,只做好自己的事情,立足高远却从现实出发。这个道理在现代社会也是适用的。自古以来,大家都十分推崇儒家关于中庸境界的理论。儒家经典《中庸》说道:“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尤其是“极高明而道中庸”一句话可谓大有意。境界高远,却立足于现实,把现实的态度与超凡脱俗的境界统一了起来。

和而不流,中庸为妙,择高处立,就平处坐

李嘉诚也是这种哲学的实践者。他经常告诉别人不能骄傲,切忌急功进利。李嘉诚还说,“重要的是内心的安静,表面看起来很忙,其实心里却波澜不惊,因为自知做着什么工作”。什么意思?,在就是说内心平静,不悲不喜。“喜怒哀乐之未发和而不流,中庸为妙,择高处立,就平处坐,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样看来,李嘉诚的成功是有原因的。在儿子李泽楷刚进入商界时李嘉诚告诫他:一定要低调做人,因为树大招风。这也体现了他的朴实。正所谓极高明者当道庸,古今中外的成功者都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后人也是非稳要认真学习这一点

和而不流,中庸为妙,择高处立,就平处坐

标签: 李嘉诚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