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市中的哲学课(四)身心修炼:成人的智慧

闹市中的哲学课(四)身心修炼:成人的智慧

闹市中的哲学课(四)

身心修炼:成人的智慧

嘉宾:彭国翔、白欲晓、卞绍斌

主持:黄韬

时间:9 月 24 日(周六)14 : 00-16 : 00

地点:万象书坊

(南京市鼓楼区金银街8号)

主办方:万象书坊、上海三联书店

参与方式:活动免费,扫码预先报名

*请加万象书坊小助手报名

活动结束后安排有现场签书环节

【活动介绍】

哲学讲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中国传统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国哲学骨子里就是安身立命的智慧。

“闹市中的哲学课”系列课程贴近大众生活,在这熙来攘往的闹市中,我们关心的不只是眼前的繁华。

在经历了疫情中的线上哲学课—— 哲学的/地“躺” 之后,我们在南京万象书坊讨论 身心修炼:成人的智慧。

这次活动的主讲嘉宾是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求是特聘教授 彭国翔老师,他的新书《身心修炼:儒家传统的功夫论 》刚刚出版,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白欲晓、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与科学系教授卞绍斌、将作为对谈嘉宾,和读者一起交流中国哲学问题。

【嘉宾介绍】

彭国翔

彭国翔,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求是特聘教授,学衡(原马一浮)国际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以及世界多所大学与研究机构的客座教授、访问学者和研究员。曾获2016年度“北半球国家与文化克鲁格讲席”(Kluge Chair in and of the North)、2009年度“贝塞尔研究奖”( Award)、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哲学、思想史以及中西哲学与宗教的比较。

除本书外,还著有《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2003,2005,2015)、《儒家传统:宗教与人文主义之间》(2007闹市中的哲学课(四)身心修炼:成人的智慧 ,2019)、《儒家传统与中国哲学:新世纪的回顾与前瞻》(2009)、《儒家传统的诠释与思辨:从先秦儒学、宋明理学到现代新儒学》(2012)、《重建斯文:儒学与现代世界》(2013,2018,2019)、《近世儒学史的辨正与钩沉》(2013,2015)、《智者的现世关怀:牟宗三的政治与社会思想》(2016)、《中国哲学方法论:如何治中国哲学》(2020)以及中英文论文百余篇,主编丛书与译丛多种。

白欲晓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卞绍斌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与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东南大学道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康德与当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

【活动流程】

13:50—14:00 签到

14:00—14:05 活动及嘉宾介绍

14:05—15:00 嘉宾对谈

15:00—15:30 读者互动

15:30—16:00 签售合影

【相关图书】

《身心修炼:儒家传统的功夫论 》

彭国翔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22年9月

儒家传统的中心议题是“成人”和“如何成人”。“成人”,即成为具有高度智慧去面对自我、他人、社会、人生和宇宙的理想人格。“如何成人”,则是成为那种理想人格的种种方法。而对于“如何成人”的反省和思考所形成的理论,用儒学自身的术语来说,便是“功夫论”。“功夫论”是儒家传统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古往今来历代儒家的代表人物对“功夫论”都有各自的阐发。本书即是在一个中西比较的广阔视野之中,以坚实的文本分析为基础儒家身心修养的智慧,对儒家传统功夫论的专题考察。

本书不仅在总体上将儒家传统功夫论的一般特征概括为“身心修炼”儒家身心修养的智慧,指出这种“身心修炼”具有身心交关、不脱离日常生活以及以道德意识、情感和意志的培养为中心这样的特点,更是通过对儒学历史不同时代最重要的人物、思潮和问题所各自彰显的功夫论的个案考察,尽可能展示了作为身心修炼的儒家传统功夫论的丰富内涵。上起先秦,下迄清代,涵盖了儒学传统的主要历史阶段。既分别探讨了先秦、汉代和宋明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子、阳明和阳明后学如王龙溪等人,也有像鲜为人知却颇能代表清代中后期广大士人阶层的汪霦原,还有对诸如儒家静坐这一问题的专门研究。对于整个儒学传统而言,本书的考察既见“林”的整体,更通过在林中的穿梭往来,以见林中诸“木”的种种细致和曲折。

【学者推荐】

本书是一位杰出的儒家学者二十年来通过教学和研究不断探索儒家“功夫论”的最新成果。“功夫”的涵义或许因人而异,但是,在变通之中保持一贯,作为儒学传统从古至今的一条主线,早已是儒家在身心德智等诸多方面通过勤勉的功夫实践来确立自我认同的一项成就。通过身心修炼,人们日常和平凡的经验被转化成为某种非凡的东西。虽然本书考察的儒家代表人物以清代的汪霦原为终,但是,二十年的不断累积,也使得本书成为作者自身功夫实践与思考日益精纯的一个实例。

——安乐哲(Roger T. Ames,北京大学)

儒家的功夫论是儒家心性与人格追求的实践方式,晚近以来颇受到儒学研究者特别是宋明理学研究者的重视。本书积多年之功,以西方古代哲学的“精神修炼”作为比较的资源闹市中的哲学课(四)身心修炼:成人的智慧 ,对从先秦到宋明的儒学功夫论做了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研究儒家身心修养的智慧,体现了作者的广阔视野和实践关怀,从而成为这一领域的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

——陈来(清华大学)

在《身心修炼:儒家传统的功夫论》中,彭国翔教授对于中国儒家哲学在过去两千五百年中倡导的通过身心修炼以成就理想人格的各种修身方法,进行了全面、细致和饶富启发的分析。有鉴于古希腊和罗马哲学家将哲学作为一种旨在自我转化的精神修炼,彭教授不仅提供了对儒家传统全新而透彻的解释,更以启人深思的方式突显了儒学和西方古代哲学之间的重要差异。该书极大增进了我们对儒学及其与早期西方思想核心主题之间关系的理解。

——艾文贺(. J. , )

儒学是复杂的文化体系,但核心关怀在于修养心性,转化人格,成为仁者。理学家将对此关怀的理论反省称为工夫论。工夫论关涉社会实践、意识经营甚至天人之际,问题不易处理,学者进入的门坎较高。本书作者于儒学深造自得,对西学也有相当了解,故能悠游其间。《身心修炼:儒家传统的功夫论》一书是他多年研究的结集,从先秦至明清,收为一编,中西参照,裁断合宜。在汉语学界工夫论日渐加温的趋势中,本书的出版更显意义。

——杨儒宾(清华大学)

不能来现场的小伙伴,还可以通过 上海三联书店视频号和 B站观看直播。

视频号预约请扫码

B站请关注up主:上海三联

也可按时扫码进入直播间

标签: 儒家哲学国学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