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其中以仁为首

孔子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其中以仁为首

我的观点,孔子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其中以仁为首。

大家都知道,人类历史上,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以及黄河文明,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几个农业文明,代表了人类历史上农业文明的最高水准,其中,以黄河文明为代表的华夏中原,是唯一延续到近代的农业文明。

甚至可以说,华夏中原的农业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为精致的农业文明。

农耕为基础的文明,其特点是在固定土地上的人口密度相对大,而且要求人世世代代的在固定土地上劳作下去。

孔子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其中以仁为首

而农业劳作是非常辛苦且单调的劳作,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从本性上说,是不愿意进行这种劳作的。

于是,以农耕文明为出发点,为农耕文明服务的孔子思想,便在中国古代流传开来。

这符合中华民族生存的需要,也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需要。

孔子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其中以仁为首

仁义礼智信是一套全面的价值观,其核心是理清了一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思想脉络,更是理清了中国农耕文明下大家族繁复的人伦关系。

孔子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其中以仁为首

首先是仁。仁的出发点是爱自己。孔子是一个非常注重自我的人,他推己及人,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君子自强不息。爱惜自己,相信自己,尊重自己,是孔子思想的出发点。这个出发点,让认同儒家文化的人,会把自己、自己家人、自己的朋友分的清清楚楚。在孔子思想的影响下,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爱自己的孩子比爱别人的孩子更多一点,爱自己的父母比爱别人的父母更多一点,那些帮理不帮亲,胳膊肘往外拐的行为,通常会受到谴责。

其次是义。义的精髓在于爱别人。大义的精髓是爱世界。中国人通常对一个人是不是仗义很看重。也就是对一个人有没有爱别人的价值观很看重。在一个人完成了爱自己(仁)以后,保证了自己和自己的亲人生存无忧后,爱别人,帮助别人,甚至治国平天下,是一个儒家君子追求的目标。当然,走江湖的也有义,这种义也会爱别人的表现,但是这种爱,是小爱,是基于自己得失权衡的爱,是小我的爱,和孔子强调的义,有着巨大的立意上的差异。

但是爱自己和爱别人有着先后次序。比如你和一群人在沙漠里快渴死了,你有一口水,你先给谁喝?如果按孔子的价值观,其实是应该先自己喝。然后给自己的亲人,然后再给外人。但是如果你有好几袋水,按照义的观点,你在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后,也应该把水分给大家,当然,这分的次序,也要按照亲疏的关系去分。这样的观点,是有利于农业社会一块地上的农民紧密合作的。

孔子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其中以仁为首

然后是礼。有了先爱自己孔子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其中以仁为首,然后爱别人的价值观也成立了。接下来,谈一下怎么去爱的问题。礼的本质是任何人交往的规则礼仪。这有点像法律和道德,但是和法律和道德还有点不同,礼是温和的,发自内心的儒家的智慧,大家约定俗成的,上到一个国家,下到一群庶人,都有要讲礼貌,遵循礼制,讲究礼仪规范,讲究自我反省等一大套规定制度。

接着是智。你去爱别人,爱自己,除了有价值观和规范外,还要有爱的能力。这智,代表了个人能力的要求。你看,孔子说的是智,不是力,也不是胆,更不是狠,说明孔子对一个人生存能力中,最看重的还是以智为代表的文化、智慧、思维、格局等方面。关于智,中国历代都重视教育,重视思考,虽然局限于农业文明没有做出科学化、逻辑化的全面思考探索,但也算是不错了。

最后是信。信从小的方面说是诚信,从大的方面说是信仰、信念。对于一个格局很小的人来说儒家的智慧,不诚信是大过。但是对于格局极大的人来说,诚信只是手段孔子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其中以仁为首,不是目的。儒家大咖心里想的是用绝对的信念,强大的信心,带着大家走出困境,济世救民。为此,用一些手段,不在话下。

孔子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其中以仁为首

拘泥于诚信而放弃了信仰和信念,甚至妨碍了大目标的实现,在真正的儒家看来,是死板的表现。信是孔子思想的最后一环,也是仁义礼智信这一套的着力点,最终,一个君子,具备了爱和爱的能力,懂得了礼仪规范,就要开始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要有强大的信念和信心,去实践,去实现。

最后总结一下,仁是孔子思想的开端,信是孔子思想的落脚点。这一套观念对于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华夏民族指导性非常强,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儒家的智慧,在当时非常先进。因此,孔子将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推向了人类历史上农耕文明的极致,甚至影响到了现代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价值取向。

本人并非国学专业人员,以上只是平时思考总结,不妥之处,还请大家指教,谢谢!

孔子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其中以仁为首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