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商精神》修身,治企,强国,平天下

《儒商精神》修身,治企,强国,平天下

摘要:

中国是一个以儒学为文化传统的国家,千百年来,儒学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积淀着中国文化。儒商精神即是根植于儒家思想,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讨儒商精神与现代经济社会的结合。新时代下的儒商精神发展不但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也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

儒商精神注重道德方面的自我完善和精神层面的社会回馈,这有助于企业家提升生命厚度和精神境界。然而历经几千年的发展,现代经济环境下,儒商精神的缺失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必须通过加强儒学传统教育,强化企业家的职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措施,才能重构以“修身,治企,强国,平天下”为核心内容的当代儒商精神。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西方商人和企业把根植于儒家思想的商业伦理道德运用到商业经营活动当中,中国儒家商业智慧正推动着世界商业文明的进步,而且现代儒商精神在国际商业活动的实践,对于实现世界经济的互利共享和共同繁荣而言,有着至关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一、儒商精神的内涵

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商业活动方面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所谓儒商,指的就是受到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兼具良好的文化道德素养和优秀的经营才能的商人。

孟子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创立者,作为亚圣,孟氏后代从商也可以看作真正儒商的开端。自章丘孟氏第65代孟衍昇、孟衍成在周村创办祥字商号以来,孟氏后代开启了商读传家模式,并将儒家教义贯穿运用到商业行为之中,强调财自道生、利源义取、以义致利、诚不可欺,以明码标价、至诚至上、童叟无欺等理念,开辟了全新的经商策略。章丘孟氏家族在乾隆早期之后的百余年的历史中,历经六代传承,形成了孟氏商业集团,创立了儒商经营理念,成为近代儒商的代表。孟氏儒商阶层源起周村,但其经营理念及经营范围都迅速影响大江南北,为后来更多饱学之士及“修、齐、治、平”的志士们救国图存开辟了新的经邦济世之路。

诚信不欺是儒家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之一,也是儒商精神的重要准则。儒家思想反映在中国商人经营思想上即“买卖不成仁义在”“财自道生,利缘义取”。

儒商精神信奉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处理好人际关系对经商而言意义非凡。 “和”是事物协调完满,充满生命力,和谐得以保持,世界就充满生机,就会兴旺进步;反之社会发展就会失调。

重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轻视个人利益的民族精神,是儒商精神的驱动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商精神认为个人的命运系于国家和社会的盛衰安危,商人的利益完全融于国家和民族利益之中。因此每当国难当头,民族危机深重时,我们总会看到其中不乏中国商人挺身而出,输资疏财,操戈上阵。正是儒家倡导的民族精神,激励着中国商人在经营时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儒商精神》修身,治企,强国,平天下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传统儒商将儒家思想和西方商业精神进行融合,逐渐形成了适应现代经营管理要求的新型儒商。新儒商们在深入挖掘儒家思想现代价值的基础上,吸取现代经营理论的精华《儒商精神》修身,治企,强国,平天下,并将其运用到商业经营之中,形成了如今内涵丰富的新儒商精神。

作为儒家思想与商业活动相结合的产物,现代儒商精神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伦理道德、价值诉求、经营理念,主要包含:“以义取利”的财富观念、以信为本的营销理念、“以和为贵”的共赢意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勤勉敬业的职业精神、重群克己的合作观念、节俭寡欲的自律意识、注重合同的契约精神、遵纪守法的规矩意识、经世济民的仁爱精神,等等。

二、中国儒商代表

神农氏教人们“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至今,中国商业发展已经留下两千多年的历史,涌现出不计其数的优秀商贾。早在汉时,司马迁就按照商人品德高低,把商人划为“廉贾”和“贪贾”,“廉贾”可以说是后世“儒商”的鼻祖,为商人们树立了道德典范。“士商同心,儒贾相同”便是儒商精神的最好证明。

在明清时代,儒商思想造就了中国历史上商邦林立的辉煌时代——晋商、徽商、闽商等等活跃于中国商业舞台上。

晋商的崛起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将儒商大义与商贾的逐利巧妙结合起来,完成了儒家思想和商业战略的融合。尤其是诚信文化,对晋商的影响最为深刻,在他们的经营活动中,可以明显看到,诚信在其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诚信思想不仅存在于晋商心中,更成为他们思维和行动的内核驱动力。若从经商权谋、技术的应用来看,晋商并没有特别的优势,远不如同时期的浙商和徽商,但是依靠诚信,晋商演化出使他们卓有成就的经商原则。诚实待人、商誉为重是大多数晋商的一贯主张。

徽商作为明清时期驰骋于商界的另一劲旅,向来以“贾而好儒”著称,他们不仅在商言商,还更善于从书本中汲取经商的智慧,加深自我的道德修养。徽商之所以能无往而不胜,锐意进取并赢得“徽骆驼精神”的美誉,和其浓厚的儒商之风是分不开的。

如果说晋商的关键词是“诚信”,那么徽商的关键词应当是“仁”。例如徽商吴鹏翔有次一次性购买了800斛胡椒,但在结算前他发现这批胡椒有毒,经过沟通后,卖方表意愿意收回,但吴鹏翔仍按原价买下,然后一把火烧掉,他考虑到如果退回,买主可能再转卖给别人,这样会坑害更多的人。

儒商精神中,作为一名儒商首先必须符合儒家“仁”的标准,他们的“仁”不但包括自身的“内仁”,即把商业发展的基础建于道德和知识修养之上,为商业本身奠基了雄厚的精神基础。除此之外,徽商的“仁”更做到了推己及人,把“仁”的内涵惠及其他人和社会,他们的“仁”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儒商精神》修身,治企,强国,平天下

“仁者爱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这种精神对于塑造华商勤俭敬业创业精神,白手起家、开拓进取的价值观,形成本民族的企业文化也具有重要影响。

三、儒商精神的当代价值

(1)塑造企业家精神

任何企业在创业初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必须经过一个艰苦的奋斗过程,这就要求企业家带领企业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拼。在创业初期,许多华人背井离乡,在儒商精神的引导下,靠他们的坚信勤奋坚韧、自强不息一步步白手起家,走上致富之路。中国的企业家们以其特有的儒家伦理文化和经商智慧,为华商在世界争得一席之地。例如世界船王包玉刚、华人企业家糖业大王郭鹤年,都是从零起点的一代企业家典范。他们的成就不仅为自己的企业打下根基,开辟了世界市场《儒商精神》修身,治企,强国,平天下,更为华商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也向世界证明儒家文化的魅力,树立了独特的华商企业文化。

(2)巩固企业的精神支柱

传统儒商精神把儒家伦理注入商业经营领域,这对于完善商业运行机制,促进经济活动的有序和规范,产生了积极作用。尽管企业文化各有千秋,但有一些根本的因素,例如企业的道德价值观和文化核心,对所有的企业都是适用的,而且是一个优秀企业都应该拥有的文化底蕴。儒商精神中经百年沉淀下来的精髓,对现代企业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所倡导的最基本的哲学伦理与现代企业文化相交融,对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凝聚企业力量,树立企业形象有积极作用。

(3)树立有信誉的良好企业形象

“人无信不利,政无信不威,商无信不富。”信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一个人没有信誉不能在世上立身处世。信誉是一种无形资产,信誉竞争说到底其实是人格、文化、道德的竞争,它要争夺和占据的,不是商品市场,而是人心和道德市场。只有占领了人心和道德市场,才能树立企业形象,才能维持已有的客户关系,并使这种关系不断巩固、扩展,企业才能抵住各种市场冲击,站稳脚跟。

(4)增强企业凝聚力

《儒商精神》修身,治企,强国,平天下

企业是有民族性的,企业文化也是具有国家性的。受到儒商精神的熏陶,爱国主义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跨国公司日益兴盛,但不管企业设在哪个国家,它永远是拥有本国的烙印儒家思想的传承对于当代人的思想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国家的兴衰亦影响着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企业价值观是导向仪,也是核心动力源,这种爱国爱社会的价值观启迪,有助于培养全体职工对企业的忠诚、热爱,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而且这种企业价值观,受到广大公众的赞许和支持,社会效应增加,企业生命力便会愈加旺盛。

四、儒商传承的有利条件(当下的环境)

中国作为21世纪人类进步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而受到世界的尊重和敬佩。所有炎黄子孙都为伟大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骄傲,儒商群体在世界上也因国家强盛而得到前所未有的尊严和自豪。

西方文明追求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推崇竞争和斗争,从短期来看,这对于商业技术发展有很强的推动力,但是仅仅依靠单一的价值观念是无法实现长足发展的。放眼全球,西式管理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而以儒商为代表的东方经营思路,恰好可以起到强力互补的作用。所以,若想要企业保持长久稳定的成长,学习、采用和发扬圣贤智慧,对西式管理的弊病进行防患于未然乃至及时进行补救,是很有必要的。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企业家群体经营人材,优秀企业家群体的高素质有多方面的要求,但具有德性和功利完美结合才是最基本的要求。 “儒商之道”是儒商群体发财之道和商业道德的融合,也是儒商群体个性的集中体现。“诚信”“和谐”“智慧”“创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古今中外历代仁人贤士孜孜以求的社会发展方向。

企业、商业经营当然需要重视效益、出产值,实现经营上的功利目标,同时,企业、商业经营以及社会责任和价值追求,还需遵循“生财有道”原则,达到市场经济活动的全面、持久发展,这又要求优秀企业家群体具有德性的人格。儒商精神倡导“义利合一”的经营价值观念,这对现代经营者来讲,同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商业经营的“义利合一”观念也在不断充实新的内容。

五、儒商精神的培育方法

(1)加强企业内部伦理建设

发扬儒家文化,引导企业内部伦理规范建设。一是加强企业儒商文化建设,在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塑造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儒商精神,将员工看作有独立思想和自我诉求的个体,激发员工的内驱力;在企业和消费者关系的塑造上,要注重“义利共生”,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不忘对“义”的坚守;在企业和环境关系的塑造上,要遵循“和为贵”,主动谋求和谐相处,而不是通过其他手段形成恶性竞争。二是发挥企业党组织作用,帮助企业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避免出现原则性的错误。三是加强儒商型企业家队伍建设,注重培养企业家从中华民族传统儒家文化中发掘当代意义,并将其应用于企业管理中。

《儒商精神》修身,治企,强国,平天下

(2)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对于经济的宏观调控职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在运用现代儒商精神构建企业伦理的过程中,政府也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通过政策激励、法规约束、典型示范三个方面对企业予以引导。一是加强政策激励,可以对企业运用的现代儒商精神进行评估,对于达到一定评估标准的企业,通过政策减税、税收补贴、证书颁发、媒体报道等,给予一定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二是加强法规约束,一方面要加强对于违法行为的约束,如产品质量不达标、欺骗消费者、破坏自然环境等;另一方面要注重对于一些虽然不违法,但是涉及道德正义的行为的约束,例如压榨员工、敷衍消费者等。三是加强典型示范,政府或者媒体机构,可以通过评选不同行业的现代儒商企业家,引导社会对现代儒商精神给予重视,并形成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

(3)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充分调动社会各个主体积极性,发挥其监督职能,有利于企业在运用新儒商精神构建企业伦理的过程中,增强其自律性,进而确保其所构建的企业伦理,与社会对企业的价值期待相吻合。在社会监督作用发挥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参与主体,可以将其分为大众监督、媒体监督、社会组织监督。一是强化大众监督,可以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方面,员工首先要明确自身的权利范围,一旦出现权利受损的情况儒家思想的传承对于当代人的思想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就要及时进行维权;外部监督方面,我国目前主要的监督途径是通过服务热线或者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监督,有必要再加强互联网监督平台的建设,拓宽监督渠道。二是强化媒体监督。借助媒体广泛的传播力和渗透力,在全社会引发人们对于企业的关注,增加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有效约束企业行为。三是发挥行业协会的监督作用。行业协会具有整合行业资源、规范行业发展的重要职责。要通过建立行业高标准、高门槛的方式,对行业内的企业进行宏观层面的监督,促使企业伦理规范化发展。

六、儒商精神传承的路径

我们应结合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对儒商精神的核心精髓予以继承和发扬,塑造出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精神。

(1)传承儒商文化以义取利的商业道德,培育现代企业经世济民的社会责任感。现代企业要追求利润,但不能在利益面前无所不为、唯利是图,还应当有经世济民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上,传统儒商早已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非义不取”“达则兼济天下”的道理。现代企业应以此为鉴,使“以义取利”、服务社会成为经营活动的根本宗旨,并将这一理念逐渐内化为企业的自觉行为,更多地创造社会效益,推动社会各行各业健康稳定发展。

(2)传承儒商文化诚信的经商行为理念,将之作为现代企业根本行为准则。儒商曾在商业领域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究其原因,离不开儒商始终坚守的从商之本——诚实守信、信誉至上。置身现代商业浪潮中,市场经济繁荣发展,各行各业竞争激烈,企业要想做到长久发展、稳步前进,就应当以“诚信”作为企业的基本行为准则。只有讲诚信,诚信经营,企业才能以“诚”立足于市场经济,以“信”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3)传承儒商文化互惠互利的商业智慧,培育现代企业“协同合作,互利共赢”的经商理念。传统儒商文化中互惠互利的商业智慧要求企业在经商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各方利益,取长补短。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重要特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新的机遇与挑战下,所有企业都应抱着开放的心态,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与他人协同合作,以实现互利共赢。

(4)传承儒商文化慎言笃行的作风,培育现代企业敬业务实的工作作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任何一个企业从建立到发展壮大都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埋头苦干、爱岗敬业。因此,应传承儒商文化慎言笃行的传统,培育现代企业敬业务实的工作作风,人人都从我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不平凡的工作。而这种敬业务实的工作作风正是培育创新精神的基础,只有敬业务实,才能在繁琐重复的工作中实干巧干、干出新意,才能为企业的发展谋求新思路、探寻新空间。

七、儒商精神与科技强国

科技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效途径,亦是人类进入现代化阶段的必由之路。人类社会和科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中国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技术,正如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的:“中国在公元三世纪到十三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社会与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与文化密不可分,而儒家文化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它著作之丰富、思想家之多、研究者之众儒家思想的传承对于当代人的思想有什么意义和作用,是其他学派和思想无法望其项背的。

儒商精神中讲究“自强不息”同时“兼济天下”。在全球化背景下,得益于全球范围的技术创新与合资合作,各国企业在合作中实现自我,而以领先的技术为合作平台,实现全球科技产业的“和而不同”理念,更让儒商精神在21世纪有了全新的注解。

经济学家熊彼特曾说,企业家就是开拓者、创新者,是企业家把科学技术发明引入经济生活之中。传承与发扬儒商精神,就是在为现代科技发展赋能添薪。企业家是时代的产物、受时代的限制,但同时企业家又要顺应时代需求、解决时代问题,依靠创新和发展推动历史进步,用实践将创造未来与维护公正相统一。可持续商业模式是一个包含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捕获三个环节所形成的正向闭环,而这也是儒商精神的内在要求。因此,在儒商精神指导下,企业要生产知识,成为知识创新和扩散的组织。众多企业的汇聚,必定会为科技强国的发展理念注入一剂强心剂。

八、儒商精神的国际意义

中国的儒商精神是一门具备“诚信”“仁爱”“达人”“双赢”的哲学思想。在当代新形势下,儒学智慧创新和儒商文化如何贯穿经贸往来之中,增进文化交流,突出和谐诚信,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课题。如今在中国迅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儒商文化已然成为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合作与对话的平台。儒家智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仍然有其现代无可取代的价值,儒商文化不仅没有过时,其中的一些观念还与全球化伦理遥相呼应。面对当下变局和更加不确定的未来,西方非此即彼的排斥性二分法暴露诸多弊端,倡导多元、包容、天人合一的中国智慧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儒商精神能成为建构更有效率和伦理的新商业文明的基石,期待能够用良知理性克服经济人的不足,坚定文化人的认同,实现生态人的信仰,并以此形成新的企业家精神,为人类社会的持久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儒商精神》修身,治企,强国,平天下

作者系:闫志军

北农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北京市参政议政智库 委员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