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女训的核心价值观与礼仪教育影响
:宋代女训的核心价值观与礼仪教育影响
宋代的思想文化以儒家经典学说为主线,尤其以理学为代表。
然而,与宋之前女训相比,宋代的女训中的“仁”被视为修身治家之道的核心价值观,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儒家经典《礼记》中所言:“修身齐家,方可治国平天下”。这表明了儒家思想在此时期的深度影响。
宋代女训强调了婚姻之美在于夫妇和睦。这与唐朝女性那种过于自信、独立、张扬的个性形成鲜明对比。
宋代女子注重视力于尊敬夫君,严格治理家中之事,这种严守规矩的生活方式无疑给时代的女性树立了一个出色的楷模。
宋代女训强调了家国和谐。这体现在家庭环境的营造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模式上。同时,亦反映在家事与公事的平衡上,充分认识到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是一种深具智慧和远见的主张,至今也仍然有其现实意义。
始终重视,恪守妇德,紧抓仪则
在中华民族的漫长发展历程中,我们形成了一套对言辞举止、道德素养及处理世事之道等领域严加规范的体系,这些规则的产生与演进无疑都深受特定历史时期的价值观、主流文化及宗教信仰的熏陶濡染。简而言之:宋代女训的核心价值观与礼仪教育影响,礼仪即是人类道德修养与文明水平得以展现的途径。
“妇德”乃是千百年来古代女子必须着重学习的一项重要课程——它所诠释的正是关于女子应遵守的种种礼仪规范。
在宋代理学极盛之时,女训承袭并发扬了这一传统礼教理念,注重透过道德与礼仪教育来塑造女子,修炼那能够体现出家庭“端庄持重、德行严谨”精神风韵的高尚品性。首先,女训旨在让人们了解,女子在言行举止上需有一定的“分寸”掌控,亦即保持男女之间的适当距离,以便坚守封建礼制。
诸如《居家杂仪》这样的古籍明确写道:“深居独户,内外不可共饮用水源,不得共用浴室,亦不能同在厕所使用。”
倘若女子有事不得不从中间的大门外出,则须得遮掩着面部,彰显规矩。如果妇女出现轻浮的行为,家族必然会毫不留情地将其驱逐出门。
在此背景下,女子应在实践道德修行的基础上,坚定维护男女有别的原则,这样才能引导她们培养出自觉尊重自己的行事方式、自尊自信的道德人格。
其次,女训主张女子在磨练自身品德的过程中也应该有所“控制”,即将“自我约束并端正言行”的要求加以贯彻实施。
崇尚俭朴,展示敦朴风貌
《礼记·内则》对此作出详细阐述:“女性十岁起就应该离开父母身边,由乳母进行教育,培养其温柔雅顺、听话懂事的品质。”
“婉娩”一词生动描绘了女子应有的端庄乖巧、温文尔雅的美好仪态。班昭在《女诫》中主张女子不应盲目追逐表面的华丽服饰与艳丽妆容,而应将“纯洁善良的美德蕴含于内心深处,从而让尊贵的仪态自然流露在外”。
在开国皇帝坚决反对奢靡风气,倡导厉行节约、修身养性的朝廷风气感染下,两宋女子的服饰与妆容在整体上逐渐向典雅低调、纯真质朴的美观风格转变。同时,士大夫群体也致力于将对女子容貌的期待,即“想要端正仪态,必须首先提升品德”的审美观点和价值观融入女训之中。
内心的品质才是衡量女子相貌是否合乎正轨的核心因素,而相貌本身恰恰也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精神实质。宋代推崇高贵俭朴的审美观,以此来显示她内心的忠诚和深厚,它提倡“单纯”、“节俭”的道德情感和行动作为女性追求美的理想。
寓意深刻、容易记忆的《胡氏家训》中,常常会发出“娶妻不看脸蛋儿和陪嫁物品,只需贤惠而有德行便可”的温和声音,劝诫女性以简约为美,强调女子不该过度追求外在的形式。
并且还通过引用“汉朝扶风孟氏女子回归时均脱去身上的丝织物品”这个例子,引发“娶媳妇主要是要看她是否勤劳谨慎”的警语,以教导胡氏家族中的女孩儿们,应当以养成良好的德行、努力履行妇女职责为根本,切莫沉迷于容貌和妆奁,只图享受短暂的欢乐。
按照孝敬长辈、忠诚正义的要求治理家庭的郑氏家族,更是在其传承有绪的家训《郑氏规范》中郑氏规范体现的儒家思想,特别强调了女子的穿戴,务必以“高贵而雅致”为主基调,不去追求繁华奢侈。
郑氏家族意欲传达的信息不仅仅是劝诫子孙后代在装饰衣物方面要尽量俭朴、朴素,更是希望他们能始终保持节制、自律的生活态度。对于那些未能遵守这个规定的人,必定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作为闺阁佳人的女儿,理应对务本、身教有信仰的家族教育风尚怀着深深的尊敬,坚定奉行勤俭养性、以俭为先的优良传统,而且“切忌以奢侈品相互攀比”。这不仅仅是一种培养身为人子女的道德美的教育以及具体修为的指导,同时也在提醒每个家族成员,奢华放纵的生活方式很难确保家族的长存不坠,唯有珍惜眼前、传承下去,方能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
在皇室以及士大夫们有意识的价值导向下,女性服饰、容貌的简朴素净逐渐成为社会审美的主流,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慎择妇言,勿妄评议
根据《周易》的记载:“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
这一爻,以其别具匠心的手法,着重强调个人与其说出不利的话来,还不如沉默不言,以此告诫人们要更加重视言辞得体的重要性。
《周易》深深懂得语言的力量,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甚至可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命运。
因此,《周易》严肃警告我们在交流时必须格外谨慎,避免过度评价和指责别人。《周易》中的深邃见解,使得孔子深受启发,并从中提炼出了“慎言”的思想。孔子恳切希望每一位弟子都能够恪守正直、诚实的修辞,保持沉默是为了远离纷争,这样才能在天下间安逸自在。
由孔子倡导的儒家“慎言”思想,无疑给后世人们的交流方式和言语习惯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在宋代,大多数优秀的女训作品都汲取了传统儒家的“慎言”理念,例如李氏的《戒女书》、《郑氏规范》以及余靖在《女训约言》等著作。这些文献共同强调了女性“慎言”的举足轻重地位。
宋代女训中所传授的“慎言”之道,本着女性道德主体内化德性的出发点,强调了女子“慎言”对于维护家族内部和谐乃至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性。李氏在其《戒女书》中持有同样的观点,她表示,妇女应该深知言语不仅仅只是传达意思的工具,更可以改变家庭关系的亲疏程度,而且,甚至可能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与发展。
李氏还特别提醒妇女要注重提升自身的语言品德,无论在待人接物还是为人处世上都要保持谨慎的态度,只有做到这一点,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贤明之女的作为”。如果妇女说了一些毫无用处或者言过其实的话语,例如那些太过啰嗦或是夸大事实的话,就可能导致家庭甚至社会失去秩序,这时,家族应对她们采取适当的惩罚手段,比如让她们下跪以示歉疚。
在宋代,各个家族都纷纷将坚守“妇言”的女性美德纳入自家的家规祖训之中,以此教育家中的女性应当严格遵守语言规范,不要轻易引人注目或引发纷争。在《对女子展现内心情感》一文中,郑侠对女儿的爱意深入骨髓,他在感情和理智之间找到了最佳平衡。
由女训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慎言”观念,它其实植根于封建等级制度和儒家社会伦理纲常:宋代女训的核心价值观与礼仪教育影响,尽管本质上来说,这种观念就是宋朝学者用于限制女性话语权力、防止女性过多地发表意见的一种策略郑氏规范体现的儒家思想,但是从更大的视角看,它实际上有助于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国家的稳健向前发展。
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妇女们应该自觉运用儒家的伦理道德精神当作指导方针,引导和塑造每位家族成员的人生走向郑氏规范体现的儒家思想,使得一个家族长久以来积累的礼仪习惯、德行涵养以及态度气质逐渐积淀成为维系家族繁荣昌盛与兴旺发达的深厚家风文化。
结语
回顾宋代女性培养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仁”的传统伦理道德取向,始终彰显出社会对女性颇有好感,非常看重女性高尚的道德情操,倡导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行为,借由文化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强化伦理道德教育。
我们便可发现这份由女性自我修养和道德外化所构成的教育体系,其独特的中国传统女性教育理念极富韵味,具有一定的承袭性及普适性。
参考文献:
[1]沈约,《宋书》.
随便看看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8道德经第 37-40 章解读:道的力量源泉与天下自正之道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5道家代表人物及作品:老子道德经与庄子南华经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
- 2024-07-23朱光潜的移花接木:道家还是儒家?克罗齐美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