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应成为现代工业文明的一个维度
国学是一个大概念。社会生态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生活状态。社会生态治理内涵广泛,包括社会学问题,包括行为科学问题,包括人类生态学问题。我这里仅就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生态文明理念的关系做一简单探讨。
在学术界,关于生态文明的定位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健康的文明观念、文明行为、文明措施,生态文明应该成为现代工业文明的一个维度;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现代工业文明的不可持续性,所以现代工业文明必然为生态文明所取代。我们认为两种观点的根本分歧在于对生态文明理论和现代性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化建设关系的理解上的分歧。中国早期从事环境哲学研究的学者之一卢风先生,将以上两种观点分别名之为“修补论”和“超越论”。我们认为,就现实发展而言,生态文明社会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实现的,它是一个持续发展、步步为营、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立足现实、立足实际,否则将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就目前而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主要表现在儒家天人合一,实现生态文明社会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但完全改变现有生产方式,完全彻底地按照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去做,也是不现实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层层推进,有步骤有计划实施。条件成熟的行业和部门要严格以生态环保的要求去做;条件不具备的、不成熟的,则不妨把生态文明作为现代工业文明的一个维度,给予充分的重视并落实于行动,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实现不懈努力。所以以上两种观点,前者具有现实意义,后者是我们需要不懈为之努力的理想和目标。诚如卢风先生所论:生态文明论更具理论彻底性,是真正能指引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理论,但是建设生态文明决不能只停留于理论,而必须付诸实践。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中,我们又绝不可能立即将现实中的现代工业文明打得粉碎,然后在废墟上建一座崭新的生态文明大厦,现实中的文明革命只能是“渐进的革命”。
生态主义价值观凸显四个主题:一是普遍联系论,二是人类的依赖性,三是地球的有限性,四是人类的道德自律。我们认为,现代的生态主义内涵与儒家文化“天人合一”理念异曲同工、殊途同归。曾经主持过两届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系列讲座”的北京师范大学田松教授有相关阐述:“传统文化是人类有过的,并且可能一直延续着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是未来的生态文明唯一可以借鉴的形态。前现代与后现代有着紧密的关联”。
与西方工业社会倡导的天人相分哲学不同生态文明应成为现代工业文明的一个维度,关于天人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和道家文化主张“天人合一”论。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生态危机日趋严重,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生态哲学智慧日益为全球所关注,我们无法肯定中国传统文化是否为“未来的生态文明唯一可以借鉴的形态”,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儒家的天人之学在方向上很自然地与现代生态学说吻合,若能很好地发掘和阐扬,对于推动我国生态与教育普及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一)“天地者,生之本也”——天、地、人普遍联系
儒家认为世间万事万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大自然的造化之功。宋代大儒张载在《西铭》中把天地与人类的关系形象地比作父母子女,“天称父,地称母”,人类“乃混然中处”,人类和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天地自然的子女。《周易·序卦传》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天地自然是一切生命的根源,离开天地自然一切生命都无从谈起。“天地者,生之本也”(《荀子·礼论》)。人在自然界中虽然超拔万物,“人者天地之心”,(《礼记·礼运》)但归根结底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与宇宙万物一样生态文明应成为现代工业文明的一个维度,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人的生命价值归根到底来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的赋予,而不是来自超自然的精神实体,不管这个精神实体是上帝还是其他的最高存在,也不是来自人自身的创造能力,虽然人的创造是很重要的”。
(二)“唯天为大”——人类的依赖性、尊重自然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畏天命”(《论语·季氏》)位列其首。儒家认为天是有神性的,天有着非人力所能改变的力量。世间万事万物都受天命的主宰,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的命运归根结底是由上天决定的。所谓“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天既是一种自然之天,也是一种道德之天,人类的道德缘自于天,“天生德于予”(《论语·学而》)。天也是爱护人类的,“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昭公元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上》)。所以人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对天地自然都有依赖性,与天地相通。《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就是说人性本于天道,人应“备其天养,顺其天政”(《荀子·天伦》),尊重自然。
(三)“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生态道德自律
尊重和关爱自然,不仅是一种思想观念,也是一种责任意识,是一种道德自律,是一个人道德水准与公德意识的体现。儒家主张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仅要敬畏自然还要关爱自然。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就是说人类要以仁爱之心,关爱同情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张载主张把人民当作自己的同胞手足,把自然界的万物当作自己的朋友看待,平等看待一切生命,自觉遵守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天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不会因为任何个人的意志而有所改变,所以儒家主张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不违农时”是中国古代农民种地的基本原则,与之相应,“使民以时”也成为统治者是否称得上有道明君的重要评价标准。
当然,儒家虽然“畏天命”,但并非宿命论者,面对天命不是完全俯首听命,而是主张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天命。他们提倡“知天命”,认为不知天命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孔子说自己经过十五志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到了五十岁的时候才达到知天命。荀子则明确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主张以人类自己的力量驾驭天命,使其为人服务。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主要表现在儒家天人合一,儒家自然观饱含伦理道德关切,其所彰显的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充满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智慧。美国的伦理学家罗尔斯顿(H.)说:生态环境或大自然是整体,自然界中每一种事物都是大自然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有自己的地位、独立作用、内在价值。因此,自然界中每一事物都应拥有道德地位,享有道德权利。陈来先生评价说,“这实际上是中国儒者的固有立场,一位儒者应有的情怀。”他指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主要表现在儒家天人合一,我们可以将理学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性定位的理念,视为现代新伦理思潮可资开采的思想资源。”不仅理学,自先秦以来形成的儒家的人与自然关系学说,与现时代所倡导之绿色发展以及生态社会构建的要求是吻合的,这是中华民族献给全人类的一份宝贵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略。
(刘辉,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随便看看
- 2024-08-10第八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 21 世纪,依法治国和政治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8探究中国佛教在越南的传播历史及中华文明的影响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8-03深入探究三教文化:儒、佛、道的融合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