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乐记》: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影响

《礼记乐记》: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影响众所周知,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学派,它是由孔子 所创,自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 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领 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它在近代遭受了各种批评和评判,但是烟 云过后我们还是发现了儒家思想对于中国不可磨灭的影响。在以前我 们曾有这样的结论: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摆脱儒家传统思想的 束缚。以今天的事实来看,这一结论是武断的。其实,在每一次试图割 断儒家传统思想的政治文化运动之后,整个社会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 破坏和动荡。《礼记•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在行事时对自然界的尊重。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也出现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新问题,改革开放,打开国门,我们可 以发现被我们摒弃以久的儒家文化却为外国资本主义国家所用,并且 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礼记乐记》: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影响,这更增加了国民对儒家文化重新推崇的信 心。儒家这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对我国环境的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 战略无疑也是大有裨益的。儒家思想在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中所起的 作用,是任何一种思想体系所不能取代的。

以血缘亲情为基础的儒家 伦理体系,使中国人十分重视血缘亲情,形成亘古不灭的炎黄子孙情 结,从而强烈地渴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总之,儒家学说对我国现代 化进程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我国民族复兴的必备要 素,是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动力源泉和深层次的精神支柱,只有重建 儒学中一系列优秀的思想价值体系,我们的民族才能以鲜明的姿态屹 立于民族之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儒家思想对我国现代 化建设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如其理想人格对现代人格建构的启示作 用、“天人合一”思想及泛爱主义对生态保护的积极作用等。深入挖 掘、诠释儒家思想中蕴藏的适应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精神资源,使其 在现代政治社会秩序的建立中发挥作用,不仅关系到儒家自身的生存 发展儒家思想的危害,更关系到我国社会转型的顺利进行。 在谈中国儒家思想对社会发展影响的时候,我想首先应该了解一 下儒家思想和孔子,儒家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仁, 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也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 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 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 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

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冶”, 德冶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 统“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礼记乐记》: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影响,他的“德治”无疑是 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 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儒家思想的形成基本上适应 了古代中国封建统治的需要,在封建社会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孔子是 中华民族较早的一位古文化的承传者和宣扬者,他教了许多学生,他 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推崇“仁爱”的思想,他的关 心社会发展的入世思想,他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探索精神, 他的“当仁不让于师”的仁爱理想,他的理想化的人格和为了实现理 想不屈实践的顽强精神等,都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具有积极的影响;但 他看不到社会进步发展的本质儒家思想的危害,始终停留在对过去时代的美好想象 中,把历史的东西完全理想化、固守不变,由此所产生的教训,也应 作为中华民族当今发展的借鉴。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作为中 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 影响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其中最为重要一点的就 是人们的思想,儒家思想正是通过控制人们的思想,以达到其维护封 建统治的目的。

近些年来儒家思想越来越热,其中一种原因就是有些 人想以孔子的思想和儒家文化,为中华民族赢得文化上的喝彩,为中 华民族赢得在全球的进一步团结与新的发展。在此,我们不禁要问, 这通过孔子和儒家文化能实现吗?答案真的不好说。我认为中华民族 只有在现代具有真正先进性的文化,才够推动中华民族和人类的更大 进步!再次照搬儒家文化只有给中华民族再次带来灾难!而想把儒家 文化推广至全世界,就犹如想把京剧推广至全球一样,是可笑的!如 果真有那么一天的话,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别国人可以好奇京剧,这 与别国人好奇印第安的舞蹈一样,现在没有几个国家真想去推广它。 儒家的“建制化”已经完全失败了,无法再为中国社会提供一个 较为稳定、影响全面的政治社会秩序,似乎也再无可能恢复那种主宰 地位,这是分析儒家思想在现代化浪潮中前景的一个共识与基础。但 是即便是这个成为“游魂”的儒家,凭其博大精深与两千年的底蕴, 取精用宏,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是不容小觑的。现代化归 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因此社会中个体现代人格的建构则处于重要的 地位。长期以来,儒家关于圣贤理想人格的论述与强调,虽然在塑造 民族精神中起过重大而深刻的作用,但以其形成并适用于宗法专制的 等级社会,往往被当做现代人格建构的对立面而屡遭批评。

在这一方 面,儒家思想诚然有其局限性,但不乏值得挖掘的精髓真义。 儒家将理想人格定义在道德层面上,虽然失之偏颇,但它对于人 之精神性、理想性的强调,却使其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具有不朽的价值。 作为社会的细胞,个体具有感性的需求,但就人的根本属性——社会 性而言,人所具有的精神性、理想性更为重要,是人之为人的标准与 标志。儒家以圣贤作为个人自我实现的最高目标,这种圣贤理想人格 终点高不可触、遥不可及,不具有现实性,但它并不因此而失去意义。 这种对理想人格的设定,是作为个人以及整个人类永不停止的追求目 标而存在的,以其与现实的结合,使个体在对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追 求中日渐接近,能超越有限狭小的躯壳而进入无限的精神领域,因此 也成为个体毕生努力的目标,成为人不断积极进取、不断自我改造的 动力。在当前社会急剧的转型中,随着原有信仰的失落,生活失去了 深度和高度,生命缺少了厚重感,只有以享乐主义来填充生命意义的 深井,而理想正是人能够超越这种粗浅的享乐主义泥潭的助力。 此外,儒家理想人格中所强调的对道德义务的绝对持守、以差等 之爱为本而善推之、以及和乐的精神等等,是现代人格构建所不可缺 少的基石。

政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而儒家一直被视为与民主不能 并存的,因此最受诟病。诚然,儒家的政治思想虽有“民本”、“民贵” 之说,但都是居于统治者地位来为被统治者想办法,与现代民主由下 而上争取权利形成鲜明对照,但这并不代表儒家思想是中国实现民主 化所不可逾越的障碍。民主之可贵儒家思想的危害,正在于以“争”而成“不争”, 以个体之私而成群体之公,但形成的这种“不争”与“公”,是由于 相互限制的形势逼迫出来的,而非来自“道德上的自觉,所以时时感 到安放不牢”,而儒家德与礼的思想,恰好可以将其上升至道德自觉, 由此民主政治才更有其根基。再者,民主制度“徒法不足以自行”, 它也是需要一个“领导阶层”的,则领导阶层的品质和素养,在现代 民主社会中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而儒家宣扬的理想人格“君子”以及 相关的“修身”思想,可以通过私人领域的成就助益于公共领域秩序 的建立和运作,正如美国人文主义思想家白璧德所认为的,“孔子之 教”可以造就民主领袖所最需要的“人的品格”,这是民主社会的重 要保障。此外还应该注意到的是,明清以来“日用常行化”的儒家由 于与朝廷之间的异化,其思想基调多有从民间角度出发的趋势,个体 的价值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及至晚清,最早在中国宣传“民主”、 “民权”等西方价值的先觉,也正是那些走得更远的“日用常行化” 的儒家。

所以,如果对儒家思想去芜存菁,扬弃得当,它还可以成为 民主价值观的思想资源之一。在现代化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要注 意将政治的主体从统治者的错觉中移归人民,并补入“个体自觉”的 阶段,****主政治可因儒家精神的复活而得到更高的依据,而儒家思 想本身也可以因民主政治的建立而完成其真正客观的构造。 儒家的人本、“仁爱”精神和群体观念对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积 极作用。工业化以来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无疑极大增强了人的力量, 但科技与人性的对立同时成为社会的根本问题,人被“物化”,他的 价值被以物的价值形式表现出来。如哈贝马斯认为,工具性的科技成 为目的本身,人类的次要的“工具行为”被合理化,而主要的“交往 行为”不合理化,使得主体之间互相不理解、不信任。同时,个人主 义的片面发展,固然有弘扬个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的作用,但它又使 每个个人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价值观为行为的依据和标准, 视社会和他人为手段,也造成社会生活难以和谐协调。面对现代化的 此类困境,提倡、弘扬儒家伦理精神中以人为本位的思想,把“爱人”、 “惠人”放在首位,通过肯定他人来肯定自身,由成“大我”而成“小 我”,对于在现代化进程中减少异化现象的危害将会是有益的。

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与泛爱主义等对现代化过程中的生态保 护有其积极作用。人类征服自然能力不断增强,由此衍生的“人类中 心主义”对自然造成的破坏甚至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而对天 与人关系的讨论,早在原始儒家中就已展开,儒家伦理精神认为人具 有最高的价值,“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但是,这并不是从 狭隘的自我中心或人类中心来定义人,而是强调人的自我实现是要在 一定的关系网络中才能完成,对天、对自然要保持一种敬畏和亲切感, 《易传》中就提出天不违人、人不违天的天人谐调思想,强调万物一 体、人和自然统一,而张载更是直接提出“天人合一”的说法,把人 与自然摆在同等地位,处于休戚相关的关系。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以 其模糊了主体与对象的界限,一直被斥为现代科技产生的障碍,但是 面对人类对于自然的过分侵掠,重提这一思想,对于形成合理的自然 观、天人观,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另外,儒家思想中的“德教为先”、仁爱忠恕、克己修身等原则, 对于社会的稳定、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等,都有其规范与促进作用。 总之,儒家作为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的中心,在遭受猛烈批驳丧失 统治地位甚至一定意义上丧失生存权利的情况下,其适应、促进现代 化的部分思想内涵价值日益得到关注。所以,在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导 下,积极吸取其合理的思想内容,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处理 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必然需要,也是 儒家“新生命”的希望所在。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