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东)也许你在笑话故事中的那个差役,就容易迷失

(李向东)也许你在笑话故事中的那个差役,就容易迷失

从前,有一个和尚犯了法被抓,由一名差役负责押送。这个差役行事很谨慎,生怕和尚逃跑,而且他过一段时间就要清点一下随身物品,每次清点时他都会说:“和尚还在,佩刀还在,公文还在,行李还在,枷锁还在,雨伞还在,我也还在。”

(李向东)也许你在笑话故事中的那个差役,就容易迷失

快到达目的地时,和尚就对差役说:“真不好意思,让你一路辛苦了,我请你去吃顿饭吧!”

差役看到快到了,于是放松了警惕,就同和尚去路边小店吃了一顿,然后就被和尚灌醉了。

和尚见状,马上打开了枷锁(李向东)也许你在笑话故事中的那个差役,就容易迷失,准备逃跑时,突然想起了差役念叨的那几句话,于是灵机一动,将差役的头发剃光了,又将枷锁戴在差役身上。

(李向东)也许你在笑话故事中的那个差役,就容易迷失

差役醒来后,看到自己被枷锁套住,然后猛地拍了一下头,清点了一下身边的物品,嘴里念道:“枷锁还在,和尚还在,公文还在儒家智慧故事,佩刀还在,行李还在,雨伞还在,还有我呢?我去哪里了?”

这个故事虽然很短,却隐藏着深刻的哲理。第一个哲理就是人过于执着事物的表相,就容易迷失。

也许你在笑话故事中的那个差役,其实人们每天都在上演类似的故事。

(李向东)也许你在笑话故事中的那个差役,就容易迷失

一天,一个新建楼盘的售楼大厅里,来了一对中年夫妻,他们在沙盘前面交谈。

他们的衣着很普通,而且看上去比较脏,像是在工地上干活的人。

于是,几个老销售人员根据经验,认为他们不是意向客户,就没有主动搭理他们。

(李向东)也许你在笑话故事中的那个差役,就容易迷失

但新来的售楼小姐小张,仍然前去问这问那,并给他们倒茶,对他们很热情。

(李向东)也许你在笑话故事中的那个差役,就容易迷失

结果第二天,这对夫妻全款买下了房子,小张也得到了一笔可观的提成。

原来,这对夫妻是工地上的监理人员,那天刚好听说这个楼盘开售,下班后就直接从工地上赶过来看楼。

连孔圣人也会犯这样的错误。孔子见到澹台灭明时,发现他相貌太丑陋了,便认为他没有什么才能,不想收他为学生。

澹台灭明求学的诚意甚重,孔子才勉强收下他。澹台灭明努力求学,学成以后,就到南方游学发展,跟随他的学生有三百多人,成为儒家中一个有影响力的学派。

孔子听说后,感叹说:“以语言看人,我看错了宰予;以貌取人,我看错了子羽(澹台灭明)。”

(李向东)也许你在笑话故事中的那个差役,就容易迷失

在佛教中,世界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相”,比如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生相、住相、异相、灭相”等。

如果执着于表相,表相是假的,那么就看不清事情的真面目。执着于表相的人不会有什么结果,终将一无所获。

很多时候儒家智慧故事儒家智慧故事,我们看见的都不是真相,我们不假思索地以为掌握了真相,其实还差很远。当我们有一天了解到真相,才猛然发现,我们之前对很多事情的看法是如此肤浅可笑。

(李向东)也许你在笑话故事中的那个差役,就容易迷失

这个故事说明的第二个哲理,就是认识自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困难?”

泰勒斯回答说:“认识你自己。”

那人又接着问:“那什么事情最容易呢?”

泰勒斯说:“给别人提建议。”

没错(李向东)也许你在笑话故事中的那个差役,就容易迷失,世界上最难认清的就是自己,很多人对别人的心思揣摩得很准,却对自己不能准确定位。

(李向东)也许你在笑话故事中的那个差役,就容易迷失

《道德经》中,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认清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人;善于认知自己的人,才算得上是一个聪明人。

一个人,往往能够看见远方的道路,却看不到脚下的路。经常能看到别人的不好,却看不到自己的不好。

所以,人必须时常自省。自省的过程,就是一个与自己的灵魂交流的过程,通过自省,将内心的浅薄、浮躁荡涤干净,找到心灵的归宿。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