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生态批评与过去所有批评形式最大的不同
当今社会:生态批评与过去所有批评形式最大的不同
摘要:当今社会提倡建设生态家园。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生态批评具有积极意义。陶渊明的诗歌是生态批评的重要传统资源。重读陶渊明,挖掘他与万物共生、追求自然、构建理想乌托邦的生态智慧,对现代人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陶渊明;生态智慧;生态批评
CLC 编号:I206 证件识别码:A 货号:1009-0118 (2012)-06-0-02
一、简介
先生。国内生态美学研究者曾繁人曾指出:“生态批评与过去各种形式的批评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包含了一个过去从未包含过的‘生态维度’。转化是一种从前人类文学史和文论史上盛行的各种批评模式来看,应该说都是“人类中心论”,只有生态批评把“生态维度”纳入了第一次文学批评,并使其成为最根本的文化立场。” [1] 抓住这个立场,我们就抓住了生态批评最根本的方面,这不仅是文学批评方法的改变当今社会:生态批评与过去所有批评形式最大的不同,也是对人类思维的理解。改变。
二、陶渊明的生态智慧
我们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读陶渊明,探寻其诗中蕴含的生态智慧,重新审视陶渊明对现代人的意义。下面从三个方面阐述陶渊明诗歌中的生态智慧受多种思想影响。
(一)与万物共生的智慧
“深生态认为,自我与环境不仅不可分割,而且只是相互交织。”[2]陶渊明的田园诗体现了与万物合一的共生共存意识。他深受儒家和道家的影响,与他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
儒家和道家都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是人与世界,包括自然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融为一体的。 《中庸》指出:“不受扰动的喜怒哀乐称为中,中段称为和,中为天下之大本,和为天下之道。 ……以中和为天之地位,万物滋养。” [3]“中立”是指“天地大基”、“天地大道”的高度,只有“中立”才能天地相隔取而代之,即生态平衡,万物得以繁衍,实现人与万物和谐相处的状态,有利于人和万物的生长和生存。道家认为“道为天地之母”,是宇宙万物的起源学说,即人与万物同源,都源于“道”,使老庄的审美思想非人类中心论。既然天人合一,世间万物同源,那么人与其他非人是平等的,必须达到共生共存的状态。因此,道家有“万物为一”的说法。庄子在《万物均等》中说:“天地同我而生,万物同我。”光。
陶渊明深受儒家和道家的影响。在看待万物的时候,他也接受了“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思想。正如他在《自我牺牲的著作》中所写:“广大、长而高的奴才都是万物,其余的都是人。”[5] 可见儒家的生态智慧与美好家园建设阅读题目,他相信人类与天上的万物一样,地球,是自然变化。
与万物共生,首先,他视万物为友,平等相待。在陶渊明的诗中,他与农村的一切都结下了友好的关系。 “参与到花园里才有趣”(《来来回回》),他每天努力工作,与花园里的一切愉快地交流; “我的心是坚定的,那你的爱是什么?”其三),老友燕子优雅归来,看到荒凉的院落,急切的询问主人在不在,尽显诗人、人物与我的心情。陶渊明清醒地意识到,万物都和他一样重要,我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相处融洽。
其次,陶渊明达到了与物相融的境界。在他的许多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将自己融入了田园生活。他不是一个好的牧区改革者,而是一个牧区的幸存者。
他在《读山海经》第一句中说:“蒙夏草长,屋旁树木疏助。鸟儿快乐,我也爱我的小屋。我耕耘过,种下,我还在看书…………俯视宇宙尽头,你又怎能不快乐!” [5] 在这里,草木环绕草堂,鸟儿守护家园,诗人在草堂里读书,天地万物都有所收获和享受。他不再是自然的旁观者,而是自然的平等成员,完全归于自然,达到万物共生的境界。
又如他家喻户晓的《饮酒》第五部:“茅屋在人间,没有马车的喧嚣,怎能问君子?心远离己。天亮了,鸟儿又回来了,里面有真正的意义,要分辨的话我都忘记了。” [5] 诗中,诗人与鸟顿时合二为一,诗中仿佛看不见诗人的影子。宁静祥和的南山。当然,也有诗人带着锄头回家,但此刻的诗人已经成为万物的一员,达到了一种“无我的境界”。所以我不不知道哪个是我,哪个是物。”[6]只有达到这种境界,他的诗才能看到一种脱离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美。
陶渊明不太擅长种地,经常“草满豆苗”(《归园五歌》三)。他住在农村,不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乡下,更适合自己的居所,是为了更自由、更幸福的生活。正是农耕的工作,让诗人体会到与万物共存的喜悦。在农耕与劳动中,感受万物的生命,大地孕育万物的力量,感受他的生命与周围的一切环境息息相关。空虚和清晰。
(二)追求自然的生态智慧
这里的“自然”不是指今天意义上的自然,而是一种原始的自然状态。陶渊明一直追求保持自然,避免疏离。 《老子》云:“人随地,地随天,天随道儒家的生态智慧与美好家园建设阅读题目,道随性。”在自然状态下,这种“自然”是“人工”的反义词。保持自然状态,就是拥抱朴汉真。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看,以这种方式维持自然的存在,意味着人和万物都保持着本来的状态,互为对方的主体,从而使人不在万物的中心。反之,人类在生态中的应有地位可以得到保障,实现长远发展。
陶渊明的“本性”继承了道家。
1、他希望回归并保持自己原本的、不世俗的、天真无邪的性格,就像一座山和一棵树,一只自然生存的鸟。在陶渊明的职业生涯中,他饱受名利荣誉等问题的困扰。他反思自己内心焦虑的原因当今社会:生态批评与过去所有批评形式最大的不同,意识到自己“天生爱山”(《还园五诗》),所以最终辞职回家,“回归自然”(“回归花园”)。在陶渊明看来,只有回归山野田园,努力谋生,不求天地,才能真正获得“自然”,回归最本真的自己。这是按照自然发展规律做出的选择,而不是被外界扭曲。
2、他以“自然”为美,将“自然”提升到美学的范畴。从他对祖父孟佳“上进本性”的钦佩中可以看出,他很欣赏这种美。他热爱自然之美,他对生活和文学的理想也是如此。他嫁给了一个“素心人”儒家的生态智慧与美好家园建设阅读题目,和朋友们随意交往;他写诗,自娱自乐,诗中流露出朴素的朴素之美。以“自然”为美,不会刻意做作,也不会爱上那些留下许多人迹的东西,所以他弹奏无弦琴,过着空虚与亲人的生活。快乐的。这张生态美学照片对维持万物的自然状态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桃花源的生态审美理想
万物共生的生存智慧和追求自然的生态智慧,都指向了一个终极的理想社会——桃花源。从社会政治和认识论的角度看,桃花源是小农经济逆行的乌托邦社会理想,但从生态批判的角度看,桃花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1、这是对当时魏晋战乱频仍、苦难深重的黑暗现实的有力揭露和批判,也是对当时人民生活不美好的有力控诉时间; 2、这是追求一个经济、简单、稳定的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的生态社会理想。世界上没有战争和纷争,有的宁静祥和,与世隔绝;没有等级之分,没有贫富差距,但遵循自然公平的原则,充分尊重个人生命;这里的自然风光绝美,无论是形态还是品质,都如同一个自然仙境。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情,生态之美都在闪耀。诗人笔下的乌托邦引起了人们的情感共鸣,促使人们反思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展望美好的理想社会。
三、结论
陶渊明诗文中的与万物共生、追求自然的智慧之光,为现代人走出迷途指明了道路;他建造的桃花源为人类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态美的理想蓝图。这种生态智慧本质上是一种回归,一种回归人类原始时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这不是倒退,而是一种向前的发展,追求物质和精神的发展是高度一致的,正如本雅明所说:源头是目的,回报是救赎。
参考资料:
[1]曾繁人。生态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95.
[2]胡志宏.西方生态批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10.
[3] 陈竺.中用通译中用注释参考文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3.
[4] 方勇。庄子 [M].北京:中华书局,2010,(6):54.
[5] 陈庆元,邵常满。陶渊明文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12).
[6]刘永生.世间话[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1):12.
[7]陈谷英。老子的注解与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2010,(3):159,254.
随便看看
- 2024-08-12中国传统文化之民间艺术剪纸:瑰宝与奇葩
- 2024-08-12剪纸: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瑰宝,民间艺术的镂空之美
- 2024-08-10法学院党委:以党建促发展,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前行
- 2024-08-10第八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 21 世纪,依法治国和政治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 2024-08-10老子的大智慧及其现代意义:儒道互补与中华文化的发展
- 2024-08-09小六壬预测术:中华传统数术文化的瑰宝
- 2024-08-0760 甲子:天干地支的独特文化与计时方法
- 2024-08-05德艺文化创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审核问询函的详细内容
- 2024-08-05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 2024-08-04地方特色小吃:传承地域文化与代表当地人情风俗的美食瑰宝
- 2024-08-04书法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功能:中国文化的道、礼、和
- 2024-08-04少林寺 4.52 亿郑州买地,进军房地产?真相来了
- 2024-08-03海派文化新论:梳理海派文化脉络,领略独特内涵
- 2024-08-03深入探究三教文化:儒、佛、道的融合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 2024-08-0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及对企业经营的启示
- 2024-08-03深入领会红色文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
- 2024-08-02中华善本再生性保护网络传播活动:古代典籍的珍贵传承与保护
- 2024-08-0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 2024-07-31丁耘老师带领同学研读梁漱溟著作,探讨中国问题与人生问题
- 2024-07-31风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精髓与适中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