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原意为觉悟,不是指一般人的小体悟

佛,原意为觉悟,不是指一般人的小体悟

有人问我什么是真正的佛学?并谈了他自己的困惑,我虽然只是一个佛学的门外汉,但还是可以谈一点自己学习儒释道的体会。

佛,原意为觉悟,不是指一般人的小体悟,而是彻底的觉悟之意。

佛学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启迪人们觉悟人生和宇宙的大智慧。之所以说是大智慧,是因为佛学力图揭示人生和宇宙的实相,告诉我们世界和人生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在这个意义上,佛学不是让人迷信偶像,更不是祈求外在力量的救赎,而是实现自我的觉悟。

第二个特点,佛学指出了宇宙运行和演化的几个规律或者大道:一是因果相续。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因有果,有果有因,因果相续。种什么因,收什么果报。所谓的科学研究,就是探究事情背后的因果联系。一个人如果希望有好的结果,那就必须种好善因。二是众缘和合,即任何事情和现象佛家的智慧究竟是什么,都是各种条件具备才能发生。如果大家希望实现理想,就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水到才能渠成。三是世界万象,变化万千,本性空寂而妙有。世界的各种物体和万象,无论是大的星球,还是春华秋实,都是变动不居的。他们的本性都是空寂。但这种空寂,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真空可以生妙有,妙有的本性是真空佛,原意为觉悟,不是指一般人的小体悟,切不可执着有空两端而失中道义。

佛学认为,一是人人都有和佛陀一样的智慧,推而广之,众生都有和佛陀一样的智慧,这在佛教《华严经》中说得很清楚,众生由于处在颠倒妄想之中,没有找到自己本来具有的智慧,所以没有得到觉悟。所以,人生的觉悟,都是自己的觉悟,而不是让人替自己觉悟。二是佛学反对任何迷信和盲目崇拜,因为所谓的觉悟,是每一个人向内求,找到自己心中的大智慧,因为“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在灵山塔下修”。觉悟的过程,实则是觉悟自性的过程,开启人人心中本有的大智慧,如夫子所言“反求诸己”,而不是在对外在的盲目崇拜中迷失自己。三是一个人如何才能开启自己的大智慧呢?这个过程,儒家称之为“明明德”,佛学认为一个人如果希望超越人性的弱点,开启自己本有的大智慧,应该是在给众生服务、利益社会的时候,逐渐发觉自己的智慧,超越人性的弱点。比如,布施可以超越自私,持戒可以让人不受贪欲污染,忍辱可以超越嗔心等。一句话,正是给大众服务的时候,一个博大、净化的心灵才能逐渐地呈现。所以惠能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觅兔角。”当然佛,原意为觉悟,不是指一般人的小体悟,在定力不够的时候,学佛者会有一个远离世间、历练定力的阶段,但从本质上说佛学是奉献的智慧,只有在奉献中才能利益大众,净化自己。

第四个特点佛家的智慧究竟是什么,佛学的基础是把人做好。如果一个人还不能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在家不能孝敬老人,友爱兄弟姐妹;在工作上不能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社会上不能遵纪守法,乐于助人,做一个好公民,那其他无从谈起。佛教《楞严经》讲得非常清楚,一个人如果不能真正做到超越杀盗淫妄,就不是真正觉者。越是有修为的人,越没有我执,越是谦卑随和。反过来如果狂妄自大,自以为了不起,则是心灵没有净化和缺少智慧的表现。

我们对任何文化形态,都是学它的智慧佛家的智慧究竟是什么,领会不同文化形态对我们的启发,从而海纳百川,让我们更开、更超拔通达,更有智慧和觉悟。

佛,原意为觉悟,不是指一般人的小体悟

佛,原意为觉悟,不是指一般人的小体悟

佛,原意为觉悟,不是指一般人的小体悟

标签: 佛学佛教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