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中庸》里面有句话: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儒家经典《中庸》里面有句话: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儒家经典《中庸》里面有句话:“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古往今来,所有的儒家学者们其实都是在 尊德性 与 道问学 两途上下的功夫,只不过越往后侧重点便越不同了。其实大家也应该能看到,儒家思想一直都很重视人性这个问题,而到了后来,人性便于佛家的 心 ,道与道家的道便开始了对话,这也是宋明理学批判吸收佛道二家从而形成一套新的儒学解释体系的个体理论基础。儒家思想两千年来为什么一直是传统文化主流,便在于它的原初理论基础已经”广大而精微“了,或者说趋于”完美“了。

后世儒家学者在对儒家经典进行阐释时,开始有两途但并未完全分割:一重天性,认为人所所固有的天性里面的仁义礼智是非常重要的;一重实践,认为人必须注重实践,比如格物致知,通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些方法以证道。我们看朱熹倡导的”性即理“,主张格物致知,不就是在强调 道问学 吗?而陆王心学不就是主张”发明本心“,”致良知“吗,这不就是重 尊德性 吗?而这些其实都是以儒家学说的本初理论基础,在吸收佛道二家的”体用合一",”道“本原等理论而形成的新儒学,所以并未走出儒家思想的苑囿。与此同时,由于理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而进一步被统治者吸纳利用,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进一步巩固其官方哲学的统治地位,延续数百年。

儒家经典《中庸》里面有句话: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但是要知道,宋明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渐渐趋于形式,即儒学者们空谈义理,不务实际,所谓空谈误国儒家经典《中庸》里面有句话: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儒家经典《中庸》里面有句话: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尤其是王阳明心学的大盛,更是在明后期士大夫阶层里滋生逃仙逃禅的的风气,且非常盛行,所谓”以无端之空虚禅悦,自悦于心“是也,于是,崇尚清谈,说心讲性,这其实是 尊德性 走上了极端的表现,虽然王阳明以极度的自律和克制,知行合一,但是我们无法指望后学者们依然有他那样的精神和行动力,最终心学发展成逃禅的风气也许是必然的。

出于对明清更迭换代的痛心,一批士大夫阶层开始思考作为士大夫阶层精神信仰的宋明理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所以佛家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及代表人物,突出代表便是黄、顾、王(李贽算是一个先行者吧,只不过他的思想侧重点在于去圣,宣扬人性上),尤其是顾炎武更是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经世致用“早在南宋吕祖谦那里便已提出),不管怎样,这是 道问学 的问题,要求去实践,从解决现实问题里面探究真知佛家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及代表人物,可以说是事功行动派的代表,他也开了后代考据的先河;而后来清代乾嘉学派,在当时政治上高度专制等的背景下,成为反对理学,反对空谈义理佛家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及代表人物,注重考据的纯学术行动派,但是也存在脱离实际,只埋首故纸堆,穷经皓首,脱离经世致用本意的弊端。

综上,儒家思想在其发展渊流中,大体说来便是在尊德性与道问学上下功夫,只不过各时期其具体含义,其思辨性,实用性不太一样而已。

推荐一本书:余英时先生有一篇《反智论与中国传统政治》的文章,创造性地使用“反智”论来阐述儒家思想发展渊流,很有启发性,非常值得一读。

以上。。。

标签: 儒家国学中庸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