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积德福庇子孙,作恶受罚殃及子孙
行善积德福庇子孙,作恶受罚殃及子孙
《太上感应篇》是太上劝人作善之书,为道教经典,主要是劝人遵守道德规范,时刻止恶修善自利利他,特别强调承负法则。
行善积德福庇子孙,作恶受罚殃及子孙。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太上感应篇》被誉为“古今第一善书”。上至朝廷,下至民间,刊印传播者众多。旨在劝善。《太上感应篇》树立了人在世上的正确形象,许多内容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太上感应篇》中有这样一段话:无欲故静,有主则虚,此心学纲要。
这段话译成现代汉语,其意思是,因为没有了个人欲望、心不为外界一切事物所动,所以此心就能安静;因为自己的心自己能做主,所以外物就无法侵入,故“虚”,空无一物。所以说“无欲故静,有主则虚”是心学的纲要。
“无欲故静,有主则虚,此心学纲要。”这里的“心学”指的是阳明先生的“阳明心学”。“无欲故静,有主则虚”,这是讲这个心为什么静不下来,最重要的原因是欲望太多。所以道教有一部经叫作《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开头讲得特别好,讲道:“人神好清。”我们的精神,他其实是需要清净的。“人心好静。”你看哪个人喜欢整天乱糟糟的平淡自摄无欲故静如何体现出佛家思想,或者是忧虑纷飞?没有嘛。
所以“人神好清,而心扰之”,这个心里面的妄念停不下来。所以这个念头特别的多,有时候多到自己都累。你没有那些妄念的时候,其实人是蛮清净的。“人心好静,而欲牵之。”你为什么那个念头那么多?妄念太多,欲望太多。所以你清净不下来,也安静不下来。
所以为什么《大学》有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然后才提到“修身”?我们一直有讲修身、修身,其实我们忽略了在修身之前,下面还有好几个很重要的一些功夫。而这些功夫,如果我们没有时常练习,或者没有达到一定的功夫的时候,你光讲修身,你想修身,你修不了,因为功夫没到达。所以“格物”平淡自摄无欲故静如何体现出佛家思想,格除自己的欲望,这是下手的第一个功夫。这个功夫不去做,人想清净,想安宁,安宁不了。所以第一个跟我们讲“无欲故静”,希望我们欲望少一点,你才能够静下来。
“有主则虚。”人要做到身心空灵、清虚,你得要心有主宰,你才能够做到清虚、恬然。你心里没有主宰,常常就会被很多的人事物,被这些境界所转。就它占据到你的心灵当中,你做不了主。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主人翁惺惺否?”“主人翁惺惺”的话,那你就做得了主。
这个“有主”,自己做得了主,跟大家这么讲,比方说我们在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我们自己都是家的主人。我们在家的时候,我们自己就能做主。比方说有客人来了,我们知道哪些客人可以请到家里来,哪些客人不可以请到家里来。你自己能不能做主?能做主啊。那如果说你,主人不在家的话,你门又没关,那谁都可以到你家来做主了。
所以《楞严经》上讲,“客尘烦恼”、“客尘烦恼”,烦恼是客人,你可不能让它当家做主啊。那我们心中的很多很多事情,常常萦绕在我们的心头平淡自摄无欲故静如何体现出佛家思想行善积德福庇子孙,作恶受罚殃及子孙,是因为我们“主人翁”不在啊!所以它时不时地就出来扰乱你一下,你时不时地就被它给迷惑一下。你常常自己做不了主,时间长了,你都不知道做主是什么样子了行善积德福庇子孙,作恶受罚殃及子孙,这个就麻烦了。主人常常听客人的,那你说这个家能齐吗?不能齐。所以修身也是一样。所以心要有所主宰,这是修学很重要的一步。
所以有讲道,这是“心学”最重要的纲领。那何止是心学呢?心学、心学,其实它不是哪个人的心学。修行不就修的这个心?修心都叫心学。所以修心最重要的纲领,从这两个地方下手:第一个,减少自己的欲望;第二个,自己能做得了自己的主人。千万记住,不要让客人成为自己的主人,(否则)这就麻烦了!那后面还有两段话,那么这两段话正好来解释我们刚刚讲的这段话。所以他这个文的编排,编排得特别的好。
随便看看
- 2024-08-12中国传统文化之民间艺术剪纸:瑰宝与奇葩
- 2024-08-12剪纸: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瑰宝,民间艺术的镂空之美
- 2024-08-10法学院党委:以党建促发展,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前行
- 2024-08-10第八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 21 世纪,依法治国和政治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 2024-08-10老子的大智慧及其现代意义:儒道互补与中华文化的发展
- 2024-08-09小六壬预测术:中华传统数术文化的瑰宝
- 2024-08-0760 甲子:天干地支的独特文化与计时方法
- 2024-08-05德艺文化创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审核问询函的详细内容
- 2024-08-05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 2024-08-04地方特色小吃:传承地域文化与代表当地人情风俗的美食瑰宝
- 2024-08-04书法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功能:中国文化的道、礼、和
- 2024-08-04少林寺 4.52 亿郑州买地,进军房地产?真相来了
- 2024-08-03海派文化新论:梳理海派文化脉络,领略独特内涵
- 2024-08-03深入探究三教文化:儒、佛、道的融合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 2024-08-0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及对企业经营的启示
- 2024-08-03深入领会红色文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
- 2024-08-02中华善本再生性保护网络传播活动:古代典籍的珍贵传承与保护
- 2024-08-0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 2024-07-31丁耘老师带领同学研读梁漱溟著作,探讨中国问题与人生问题
- 2024-07-31风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精髓与适中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