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批评史中关于“道德之意”的疏证和阐释

学术批评史中关于“道德之意”的疏证和阐释

文 | 郑开

来源:《道家形而上学研究》(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节选

小标题为守望者编辑所加

学术批评史中关于“道德之意”的疏证和阐释

郑开

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以来,人们对老子以来的道家思想的主旨和特征言人人殊,聚讼不已,但魏晋以降把道家思想概括为自然、无为的说法影响深远。我认为,“道”“德”这两个概念是道家(老庄)哲学的核心概念,而“道德之意”乃道家哲学的理论基础与根本旨趣。下面我们试通过对学术批评史中关于“道德之意”的疏证和阐释,予以进一步探讨。

《老子》的经典化过程

司马谈《论六家要指》曰:“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为什么司马谈概括“道家”思想旨趣没有谈到“道德之意”?实际上他所议论的“道家”主要是指道家黄老学,与老庄哲学很不一样。

学术批评史中关于“道德之意”的疏证和阐释

司马谈《论六家要指》和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中出现了“道家”的说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汉人心目中的“道家”,很大程度上是指黄老学派(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对此所论甚详),实际上他们常常将“黄老”与“老庄”混为一谈,班固《汉书·艺文志》表明了这一点。杨树达《汉代老学者考》所考的“老学者”,大多属于黄老学派。(氏著《老子古义》附录)当然,黄老学派和老庄道家的思想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概而言之:黄老学的重要理论特征在于“刑名法术”,老庄的思想宗旨则是“道德之意”。若依照司马迁的理解道家哲学思想核心,老子以来的道家思想似乎可以归结为“道德之意”。我们将会看到,司马迁的理解也许更有道理。

其实,汉代以前并没有“道家”之名,尽管有了道家之实。“道家”这个名称是汉人为了理解、描述先秦学术流绪创造出来的“术语”,司马(谈、迁)父子是重要的“始作俑者”。司马谈《论六家要指》中“道家”又名“道德家”,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也隐约提到了“道德家”这个称谓,看来“道德家”乃是“道家”的别称,也许这还是更为准确的说法呢。司马迁曾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又说:“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司马迁反复提到的“道德”“道德之意”,可谓深得老子思想之枢要;所谓“著书上下篇”指的是《老子》一书中包括的《德》《道》两篇。

按通行本《老子》与马王堆本《老子》“篇目”相同,篇次相反。今传世《老子》古卷,例如通行的王弼本、马王堆帛书本、北大汉简本,皆具上下两篇,即《道》和《德》两部分(马王堆帛书本分别题名《道》篇、《德》篇,北大汉简本题名《道经》《德经》,皆与通行诸本次序相反),符合《史记》的载记,因此《老子》亦称《道德经》。总之,《老子》文献结构亦与“道德之意”的说法“若合符契”,换言之,《老子》文献结构和思想主旨恰好对应,这提示了老子哲学的内在脉络,不容忽视。

诚如早期经典经过了一个经典化的过程(汉以来儒家传承的经典还经过了一个经典的儒家化过程),以目前的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线索看,《老子》一书也经过了一个经典化的过程。而正是在这一经典化过程中,《老子》思想的结构与特色被建构起来。约略地说就是,较早的(战国中期楚地出土的)郭店竹简《老子》(甲乙丙),与今本(即通行本或王弼本)的章次不同,区别较大;年代稍晚的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已比较接近今本(据说特别接近《道藏》所载唐傅奕古本《道德经》),而且已然分篇,但是《德》篇在前而《道》篇于后,与今本相反;北大汉简《老子》,更近今本,不但分上下篇,而且还题有“老子上经”和“老子下经”,这是《老子》称“经”的明确证据;《汉志》著录“老子经说”四种,皆亡佚已久,却也足以说明《老子》的经典化。河上公《章句》更题有“章名”,而王弼本也经过了一个复杂的文献流传过程,目前的通行本亦无复王弼之旧。由此可见,司马迁所见的《老子》已趋于写定,与今本非常接近了,而史迁对《老子》思想的概括与把握亦比较准确。

学术批评史中关于“道德之意”的疏证和阐释

学术批评史中关于“道德之意”的疏证和阐释

“道德之意”

从学术史角度看,魏晋以前人们对道家思想的认识主要还是从“道德之意”着眼的。司马迁说:“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这段话提示了道家(例如庄子)和黄老学派(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道法家抑或法家如韩非子)的理论主旨亦是“道德之意”。实际上,“道德之意”乃贯穿诸子学术特别是道家学派的一条重要线索。例如《庄子·天下》提到当时思想学术上的“道德不一”(亦即基于对道、德的取舍不一,致思不同)的状况,其实就是“古之道术将为天下裂”的另一种表述;有趣的是,对于这种“道德不一”的状况,儒家的理解却是“王道陵夷”“周德衰微”。《吕氏春秋》熔冶诸子百家于一炉(要以阴阳家之“月令十二纪”为理论框架),高诱对它十分推崇,说它“大出诸子之右”,又说它的宗旨在于“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以忠义为品式,以公方为检格”(高氏《吕氏春秋序》)。《淮南子》的理论基础是秦汉盛行一时的黄老学,从内容上说,它囊括天上人间,泛论万物,包罗万象,“故著书二十篇道家哲学思想核心,则天地之理究矣,人间之事接矣,帝王之道备矣”(《淮南子·要略》)。高诱说,《淮南子》的编纂出于方术之士和诸儒之手,(他们)“共讲论道德,总统仁义,而著此书”(《淮南子·叙目》),“以穷道德之意”(《淮南子·要略》)。

《淮南子·齐俗训》亦曰:“道德之论,譬犹日月也,江南河北,不能易其指。”可见,黄老学以及其他诸子学术的特色和主旨都多少与“道德之意”有关。考严遵《道德指归》的立言宗旨,不外乎“上原道德之意,下揆天地之心”(卷二),“上含道德之意,下得神明之心”(卷三),可见“道德之意”最为重要。《鹖冠子》曰:“所谓道者,无已者也。所谓德者,能得人者也。”又曰:“道德之法,万物取业。”(《鹖冠子·环流》)又曰:“圣人之道与神明相得,故曰道德。”(《鹖冠子·泰鸿》)桓谭曰:“昔老聃著虚无之言两篇,薄仁义,非礼学,然后世好之者尚以为过于《五经》,自汉文、景之君及司马迁皆有是言。”(班固《汉书·扬雄传》)阮籍认为,《庄子》的宗旨在于“述道德之妙”。又曰:“形神在我而道德成。”(《达庄论》)葛洪所说的“道德”亦不同于儒家,因为它不是仁义道德,例如他说:“道德丧而儒、墨重矣。”(《抱朴子内篇·明本》)成玄英拈出“道德”“重玄”“无为”“独化”四个关键词,表明了他对道家哲学,特别是庄子哲学的理解。(《南华真经疏·序》)王应麟《汉志考证》:“晁公武曰:(老子)以周平王四十二年,授关尹喜,凡五千七百四十有八言,八十一章,言道德之旨。

”陆西星曰:“看老庄书,先要认‘道德’二字。”(《读南华真经杂说》)焦竑同样认为,老子五千言“明道德之意”(《庄子翼·序》)。可见,老庄思想的核心即“道德之意”,而“无为”“无名”“自然”诸说的根据皆源于“道德之意”。例如:“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生之,德畜之学术批评史中关于“道德之意”的疏证和阐释,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道家哲学思想核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第25、37、51章)。“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庄子·天地》)。“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庄子·刻意》)据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从正本清源的角度看,“道”“德”概念以及“道德之意”似乎比自然、无为更能揭明道家哲学的核心内容?

对“道”与“德”的理解是儒道两家的根本分歧

如果说儒家关注的焦点在于“仁义之际”,那么似乎可以说道家的根本旨趣系于“道德之意”。然而,因为儒家思想来源于西周奠定的德礼文化体系,以“志于道,据于德”(《论语·述而》)为原则,推崇德治,而且也是不折不扣的“求道派”,所以儒家并不甘心让道家专美“道德”。韩愈指出:“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又说:“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而老氏所谓道德乃是“去仁与义云者”,清晰判明了儒、道两家“道”“德”概念的分歧与不同,对此朱熹予以了肯定。(《朱子语类》卷137)王雱曰:“庄周之书,究性命之幽,合道德之散。”(《南华真经拾遗》)蔡沈曾对司马迁以“道德之意”概括道家思想的说法表示质疑,的确,这究竟是谁(家)的“道德”呢?朱子的意见是,“这‘道德’只自是他道德”,蔡沈更因此斥责说“太史公智识卑下”(《朱子语类》卷125),蔡氏的评论未免有点儿厚诬古人了。

应该说,蔡沈不如陈襄持论公允。陈襄认为,道家的核心思想在于“道德”,而佛家关注的焦点却是“理性”,儒家(宋明新儒家)之要害则在“性理”。

学术批评史中关于“道德之意”的疏证和阐释

可见,思想史和学术批评语境中出现的“道德”或“道德之意”与我们现在日常语言中的含义不同,究其原因,也许是日常语境中的“道德”更多地吸纳了儒家对“道德”概念的理解与诠释的缘故。也就是说,儒家向来以“仁义”诠释“道德”(秦汉以来趋于固定),而道家反之,执意把“仁义”剔除于“道德之意”之外,因而班固批评说:“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汉书·艺文志》)如果说,儒家执着于将仁义理解为道德,从而在伦理学领域内有所建树的话,那么老庄道家将仁义与道德对立起来,是否意味着他们从不重视甚至否定伦理呢?实际上,老庄对于“道德之意”的理解学术批评史中关于“道德之意”的疏证和阐释,还包含了更为深广精微的内容,涉及了自然哲学(包括宇宙论、物理学)和形而上学,当然也涉及了政治哲学、社会思想和伦理学诸方面。虽然,相对于儒家思想而言,老庄道家围绕“玄德”概念建立起来的伦理学是一种“反伦理学”,然而这却是一种超迈于形名尘嚣、具体德行规范之上的伦理学,因为它超然独立于具体的社会政治制度设施以及风俗习惯之外。更深入的推敲表明,老庄道家之“道德之意”含义丰富,既包括了物理学和形而上学层面展开的道与物、有与无的问题,也体现为涉及政治、社会和伦理等多方面问题的“玄德”“无为”诸理论。由此可见,“道德之意”内蕴的思想和理论,远较将“道德”化约为规范伦理学意义上的“仁义”(如儒家之所为)更加宏肆、更为深邃。

从正本清源及提纲挈领的角度看,道家哲学的主旨和特征亦可概括为“道德之意”。魏晋以来,揭橥“自然”“无为”为道家思想的宗旨,殊不知“自然”“无为”终归是“道德之意”的具体体现和实质内容,稍后我们将会充分论证“自然”“无为”内在于“道德之意”的理论脉络,而不是相反。至于晚近以来,出于意识形态的动机,给道家思想“贴的标签”“扣的帽子”,如混世哲学、滑头主义、消极避世、神秘主义、虚无主义、相对主义、怀疑论等等,就更不值得一驳了。

总之,所谓“道德之意”之“道德”概念需破读为单字词概念,即“道”“德”两个概念,因为这两个概念乃是道家(老庄)哲学的核心概念,我们对“道德之意”的追寻,也不能不经由“道”“德”两端予以研讨,同时,儒、道两家的根本歧异亦集中体现在他们对“道”和“德”的不同理解上。

致关心学术作品的你

学术批评史中关于“道德之意”的疏证和阐释

人大出版社学术守望者

微信号 :

新浪微博:@人大出版社学术守望者

读点好书 很有必要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