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哪些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

1.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哪些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

1.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与佛教和伊斯兰教不同,它不、以各种道团组织在民间流传,直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由于几代道教学者的宣传和改造,道教教义逐步地符合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最终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扶持,从民间走向官方,成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工具之一。

作为近两千年封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产生着无法想象的、巨大的社会作用。它与儒教、佛教两家鼎足而立,互相融合,一起构成了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

由于它的诞生是基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宗教,所以道教必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会产生影响。道教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鲁迅有一段话说得很透彻:“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

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又多方面的,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文学艺术领域: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学发生的重要影响,在西方许多作家的作品里均可以发现。同样,中国的宗教文化也曾经对中国的文学发生过重要影响。

首先,道教保留了大量的神6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本身也创造了许多神仙故事,这些都为中国文学中的神话部分增添了色彩。道教中关于玉皇大帝、东龙公、西王母、盘古真人等等传说还有道教本身所创造的神仙故事,如关于八仙的传说,以及有关泰山、华山、龙虎山、武当山等的神话故事,也盛传于民间,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道教追求在现实世界上建立“人人无贵贱,皆天之所生也”的平等社会。这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影响了许多文学家,从而产生了一批类似《桃花源记》和《水浒传》、《三国演义》的文学作品还有,道教信仰的理想,是长生成仙。

这种神仙思想成为文学的重要题材之一。古代以道教神仙为题材的作品,充满于诗、词、歌、赋、戏剧、小说等各种文学形式之中,数量甚多,作者亦不少。

如《封神演义》、《三遂平妖传》、《韩湘子全传》、《吕仙飞剑记》、《七真传》等。并且道教对文学的影响,不仅反映在题材方面,还反映在文体上。

再者就是在艺术领域中,道教对中国音乐、书画、雕塑、石刻、建筑等形式及其精神,均有重要影响。如音乐上,由于道教音乐是为道教宗教活动服务的,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又蕴藏着浓厚的道教哲理,与群众的习俗关系密切,为人们所欢迎,不仅对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而且也保留了不少历代已经失传的宫廷音乐曲调和各地民间音乐的曲调,是今天人们发掘和研究中国古典音乐重要方面。

建筑上,如武当山现存的4座道教宫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词、岩庙。在建筑艺术、建筑美学上达到了极为完美的境界,有着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内涵。

2.科学技术:一提到道教,必然会联想到一个词——长生不老。没错,道教为了实现长生不死,从一开始便十分重视炼丹术。

试图通过各种方术,来达到它所追求的目标,虽然这只不过是一种幻想,这个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但从客观上来看,这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

如当时炼丹术的发展,为近代实验化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并且在道教长期发展过程中,通过修炼各种方术,在客观上为中国古代自然科学技术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材料与经验。

同时,许多道教的人往往兼通药物学和医学,为中国古代的医学和养生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

孙思邈将道教方术与中医药学结合,在导引、服气、金丹、服饵、按摩、饮食起居等方面对养生学作出了重大贡献。除此之外,道家和道教经典文献以不同的方式保存了古代许多数学与物理成果,对中国古代数学 与物理也有着独特的贡献。

最后还有1.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哪些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至今我们仍然引以为傲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火药,就是道教方士在炼制丹药中发明的,火药的发明为人类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这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总之,道教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科技方面的宝贵遗产。

3.民间习俗:道教对于中国古代民俗的影响尤为广泛、深刻, 有些影响甚至延续至今。 例如,对城隍、土地、灶君之崇拜和祭祀, 几乎便及全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乃至各家各户。

中国的老百姓,不管信仰道教与否,对这些神灵大都很恭敬。每逢年末岁首,道教对于民俗的影响表现得更明显。

春节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在这传统节日里,从喜庆娱乐到饮食、祭祀,集中体现了中国民间风俗和传统文化的特点,如贴门神、灶马,画桃符,十分热闹。这些习俗,有些甚至延续至今。

其中门神、灶马、桃符等,均出自道教。4.中华民族心理、民族性格: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以得道为人生的最终目的,这种人生哲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道教徒尊道重道和唯道是求的传统,历史上许多道教徒为了得道求道,自觉抛弃人世间的一切物质享受和功名利禄,甘于恬淡素朴的生活,安贫乐道,刻苦磨炼,主动忍受一般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

这种传统,通过具有民族风格的宗教形式,长期传播于社会,对形成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和民族性格起了重大作用。同时,道教文化中有“我命在。

2.【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比起儒家更为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儒”为表象,“道”为实质,以致世人忽视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至于道家文化在中国音乐、绘画、文学、雕刻等各方面的影响道家的人生哲学内容,则是占据绝对性的优势主导地位,即使说中国艺术的表现即为道家艺术的表现亦不为过.道家哲学也对中国政治活动提供了活络的空间,使中国知识分子不会因太强的儒家本位的政治理想而执着于官场的追逐与性命的投入,能更轻松地发现进退之道,理解出入之间的智慧.。

3.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道教是在中国形成并传播的一种多神宗教,在中国古代影响仅次于佛教。道教被认为是和儒教和佛教一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道教以道作为其追求目标,道教因此而得名。道教是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神仙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它主张清静无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渊源

道教虽奉老子为祖师,但其主张与老子、庄子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而更多得益于汉初盛行的以老子之名言修道养寿的黄老道。道教的另一渊源是始于战国、盛于秦汉的方仙道。此外,亦可遥追殷商的鬼神崇拜。

道教在其逐渐形成的过程中,与当时正进入中国的佛教的互动(佛教对道教的影响以及道家对佛教中国化的影响),也很值得注意。

发展历程

道教的发展一般分为汉魏两晋的起源时期、唐宋的兴盛、元明期间全真教的出现和清以后衰落四个时期。

道教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作为道教最终形成的两个标志性事件,一是《太平经》的流传,一是张道陵的五斗米道。东汉顺帝时(126年-144年),于吉、宫崇所传的《太平清领书》(即后来所谓《太平经》)出世,得到广泛传播。到东汉灵帝时,张角奉《太平清领书》传教,号为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信徒遍布天下九州,已是颇有影响。后来黄巾起义失败,太平道日趋衰微。同样是在东汉顺帝时,张陵学道于蜀郡鹄鸣山,招徒传教,信道者出米五斗,故称五斗米道。其孙张鲁保据汉中多年,后又与最高统治当局合作道家的人生哲学内容,使得五斗米道的影响从西南一隅播于海内,遂为道教正宗。

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炼丹术的盛行和相关理论的深化,道教获得了很大发展。同时道教也吸取了当时风行的玄学,丰富了自己的理论。东晋建武元年,葛洪对战国以来的神仙家理论进行了系统地论述,著作了《抱朴子》,是道教理论的第一次系统化,丰富了道教的思想内容。南北朝时,寇谦之在北魏太武帝支持下建立了“北天师道”,陆修静建立了“南天师道”。

到了唐宋,唐高祖李渊认老子李耳为祖先,宋真宗、宋徽宗也极其崇信道教,道教因而备受尊崇,成为国教。此时出现了茅山、阁皂等派别,天师道也重新兴起。在理论方面,陈抟、张伯端等人阐述的内丹学说极为盛行。

金朝时,在北方出现了王重阳创导的全真道。后来,王重阳的弟子丘处机为蒙古成吉思汗讲道,颇受信赖,并被元朝统治者授予主管天下道教的权力。而同时,为应对全真道的迅速崛起,原龙虎山天师道、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合并为正一道,尊张天师为正一教主,从而正式形成了道教北有全真、南有正一两大派别的格局。

明代时,永乐帝朱棣自诩为真武大帝的化身,而对祭祀真武的张三丰及其武当派大力扶持。此时,道教依然在中国的各种宗教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清代开始,满族统治者信奉藏传佛教,并压制主要为汉族人信仰的道教。道教从此走向了衰落

4.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影响呢

道教作为由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演变而来的本土宗教,在不断地发展中与其他的文化相交融,扩充丰富自己的同时,也反过来作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其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其一是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影响;其二是在民间习俗上的影响;其三是在科学技术上的影响。

一、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影响道教对于自然宇宙的探索与思考,营造出了一种空静虚无之感,而在这种飘渺氛围的影响下,许多方面的艺术创作也受到了影响。在绘画上,不少画作突出表现了一种对生死观的探讨,对宇宙万物的洞悉,比如宋朝绘画中“骷髅”意象的运用,这种意境的营造是与道教的思想相合的。

在文学上,也有不少创作者表达出清幽、空寂的内涵取向,尤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繁盛。除了道教思想上的影响,道教所创立的许多神仙、传说,也都为人们所接纳与采用,从而运用到了之后的艺术创作之上,从而营造出一种绮丽诡谲之感。

二、在民间习俗上的影响民间习俗上,众多道教的神仙成为了祭祀的重要对象,比如灶王爷、土地公、关公等等,他们可以说是已经跳脱出了道教的圈子,成为了为百姓们所熟知的神灵,而这一些祭祀的习俗,也不但得到流传直至今日。三、在科学技术上的影响道教首先作为古时炼丹求药的重要代表,许多的古代君王也希望通过丹药来实现“长生不老”,而正是在这种炼丹的追求下,歪打正着发明了火药的雏形,从而成为了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这也为中国古代乃至全世界的变革提供了一种坚实的基础,也可以说是道教最入世、最具意义的一个影响因素。

5.简述中国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国道教是中国的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社会现象,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有 机组成部分。

翻开东汉以后的中国历史,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道教留下的斑斓史迹。 踏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到处都可以看到道教的名山、宫观、碑刻,记录着道教对中 国民众生活的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鲁迅先生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裳》)。按我 的理解,这个根柢就是在社会深层之中,在绝大多数民众之中,在中国文化的核心之中。

当然,对中国文化也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同道教有不解之缘的,还有哲学史上的道 家。道家和道教,在西方语言中是一个词,英语是。

但是,现在人们分得很清楚: 道家是一个哲学流派,一种思想;而道教则是宗教,它有教徒组织、宫观设施、崇拜礼 仪乃至一定的经济实力。道教在它的教义思想中借用了许多道家的概念和思想;道家也 因道教而扩大了影响。

如果说,道家的影响原来仅仅局限在士大夫阶层中间,那么,道 教的影响就要大得多了,它曾深入到底层民众之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道教和道家才 成为中国文化巨鼎的三足之一,才成为“中国的根柢”。

对于道教的研究,我们起步较晚。1949年以前,只有寥廖可数的几本论著1.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哪些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几篇论 文。

从1949年至1979年的三十年中,中国大陆也只发表过近七十篇论文,而且大多与 《老子》的讨论、农民起义的讨论有关。可是,从本世纪初起,外国的学者却十分重视 道教的研究,多方挖掘其宝藏。

我的名字叫“道静”,有些朋友就说我同道教有缘。但 是,我的专业研究领域是中国科技史,特别是农业史。

直到我同老博士李约瑟有了交往, 发现他的巨著《中国之科学与文明》(又译《中国科学技术史》)引用了大量的道教经 典总集《道藏》的材料,还提出一个著名的论点,即“道家思想是中国科学和技术的基 础”,这才推动我的学术研究的注意力也转到“道教”上来。 道教是个学术的宝库。

近十年来,据不完全的统计,我国出版的道教研究著作已有 二十多种,发表的有关道教的论文和文章也有六百余篇。中国学术界对于道教的研究已 达到相当的水平。

一些重要的著作和论文已经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惊叹和赞赏,有的已被 翻译成多国语种出版。现在上海知识出版社约请国内道教研究专家,由卿希泰和陈耀庭、曾召南等同志主持编写四卷本《中国道教》,既是十年来道教研究的总结,又为今后的 道教研究张目,这是可庆可贺的学术界大事。

四卷本内容涉及道教的历史概要、宗派源 流、人物传略、教义规戒、经籍书文、神仙谱系、科仪方术、文化艺术、名山宫观等方 方面面道家的人生哲学内容,堪称大观。 对于道教这样一种历史悠久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的研究,恐怕不是一代学人就能 达到“透彻”的高度的。

对道教的研究,在日本从小柳司气太开始,在法国从马伯乐开 始,至今都已经过三四代学者的辛勤耕耘。我有信心,我们中国学者经过几代努力,一 定会做得更加完整、更加深入、更加透彻。

太上曰:天长地久。我深信:我们今天对道教所作的一切研究也将如此。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